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第82章 府学(小修)
    昨夜刚下过雨, 湿润的空气夹杂着窗外那棵月桂树的香气,再细闻,发现还有泥土的清香,朦朦胧胧, 萦绕鼻尖, 让林远秋彻底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他习惯性的朝窗户看了看, 见还未有光从窗纸处透进来, 想来还是卯时正的时候。

    果然, 人的生物钟只要一经养成, 就能成为每日都准时准点的习惯。

    穿好衣杉下了床, 林远秋很快来到面盆前,里面是自己昨晚就备好的清水, 这会儿用来洗漱正正好。

    新买的猪鬃毛牙刷还有些刺口, 不过林远秋已经习惯,也知道等多用上几回,那猪鬃毛就会软乎上一些。

    本朝牙刷大致分为三种, 分别为马尾毛、猪鬃毛, 以及杨柳枝。

    前者因为材料难取, 所以比猪鬃毛的牙刷要贵上了许多,一般普通的小户人家根本舍不得掏银钱去买。

    就比如林远秋, 像这种隔上一段时间就要更换的生活用品,他才不舍破费几百文去买上一支呢。

    除了马尾毛和猪鬃毛牙刷, 剩下的就是杨柳枝了, 不用花银钱, 村里就有很多,折下来后把树枝的一端浸到水里,要用时再用牙齿咬开, 等咬出树枝纤维后,就可以使用了。

    林远秋以前在村里时,用的就是这个。

    说实话,若不是在城里折柳枝实在不方便,他肯定还会继续用杨柳枝刷牙,并非舍不得二十多文买鬃毛牙刷的钱,而是比起猪鬃毛,柳树枝要软上许多。

    洗漱好了之后,林远秋打开房门,再转身把门锁上。怕不小心会丢了钥匙,林远秋特地用一根细布条把钥匙串了,然后挂在了脖子上。

    根据林远秋两世的生活积累,他觉得这是最不易弄丢钥匙的法子。反正挂上后再往衣襟里一塞,旁人也看不出他把钥匙挂在了脖子上。

    至于为何要随时锁门,林远秋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反正别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就跟着学了。

    何况别人就算不如此,林远秋也是准备这么做的,毕竟出门在外,防备之心还是得有的。

    这也是林远秋来到府学近一年时间里,时刻提醒着自己的话。

    虽然同窗们看着都温文儒雅、彬彬有礼,可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况且,若不是自己这谨慎的性子,想来家里人肯定也不会放心让他来这么远的府学念书吧。

    想起前几日他爹离开时满眼包泪的模样,林远秋心里不是滋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这世上就没有不牵挂自家孩儿的父母,所以,就算为了能让他们安心,林远秋都得把自己给照顾好了。

    想到这会儿郑马夫肯定已在马厩那儿等着他了,林远秋便没耽搁,快步往跑马场走去。

    这是他除了下雨天以外,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到跑马场去练习骑马。

    林远秋也是到了府学之后,才知道这边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礼、乐、射、御、书、数,这几门选修课可学,也就是君子六艺。

    也是在那时,林远秋才明白,为何王夫子和周夫子都能弹得一手好琴了,感情这是君子必备的才能啊。

    不过,据林远秋所知,王夫子和周夫子的弹琴手艺都是翻着乐谱自学的,与府学这边正儿八经有六艺夫子传授不一样。

    也是,这府学可是由官府创办的,自然配备要更齐全一些。

    能多学几门手艺,林远秋肯定乐意,更何况这六艺里面的书法和射箭本就是他喜欢的。

    前世他因为长时间近距离伏案工作,所以造成用眼过度,视力下降的厉害。

    后来听人说,学射箭可以缓解用眼疲劳,还能有效改善视力。

    于是林远秋就赶紧去射箭俱乐部报了名。

    原本以为交了学费之后,自己肯定会像先前健身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可没想到,练过几次之后,林远秋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能让自己做到心无旁骛,始终保持精神专注的感觉。

    于是这一练就是好几年,包括穿到这里的前一天,他还去过一回射箭俱乐部呢。当时林远秋已经能做到十支箭最起码有六支能射到九环的位置了。

    而如今,有了重拾爱好的机会,林远秋自然不会错过。

    再说,就算为了自己的眼睛考虑,他也应该多练一练,因为射箭对恢复视力是真有帮助的。

    所以等教谕把填报表格发下来时,林远秋毫不犹豫的填上了自己最喜欢的“射艺”和“书法”。

    报好了名,之后自然是等着开课了。为此林远秋还特地去买了一副护腕,这是射箭时保护手腕用的。

    原本以为万事俱备只等开课了,哪知教谕告诉大家,从今年开始,“射艺”和“御艺”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报了“射艺”的学生就必须加上“御艺”。

    好几个原本报了“射艺”或者“御艺”的学子,听到这个合并的新规定后,都犹豫了起来,因为按照规定,每名学子只能选修两门,若选了射艺”或者“御艺”,那么意味着像抚琴、礼乐、书法这些,他们都不能学了。

    最后众学子只能两下相较,挑了自己最喜欢的门科。

    既然是规定,林远秋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实在不想放弃射箭呢,所以那书法课没有就没有了吧。

    至于“御艺”,林远秋也是知道的,御就是教你驾驶车马的本事。其实学会之后,还挺有用处的,毕竟在古代,车马可是主要交通工具,学会了,就跟前世考上驾驶证一样的道理,这么一想,林远秋居然有了一种无心插柳的感觉。

    可谁来告诉他,好好的学驾驶马车,怎么就变成骑马了呢。

    是的,等那日林远秋怀着“考驾照”的兴奋心情,准备到跑马场好好“学开车”时,却只见到一红一棕两匹马站在那里,当时他还疑惑车架子在哪里呢,结果那个黑脸教官告诉大家,御就是骑,骑就是御。

    所以学驾驶和学骑马是一样的

    这让林远秋半天没回过神,再看那两匹马,高矮相差悬殊,的确是为骑马的人而准备的,比如像自己这个十三岁的个头,教官直接给他安排了枣红色的矮脚马。

    然后另一匹大长腿的棕色老马,则被安排给了其他个高一些的学子。

    林远秋看了看,整个跑马场算上他在内,一共只有三名学“御艺”的学生。

    第二日的射箭课也同样是他们三个来着。而教学夫子,依旧是昨日那个满脸胡须的黑脸教官。

    林远秋这才知道,因着今年的合并新规,好多学子都放弃了这两门科目,加上整个府学拢共才五十多名学子,所以学的人少也正常。而把驾驶车马改为教骑马也是从这今年才开始的。

    既然报了名,林远秋自然要好好的学。在现代,骑马和射箭可都是要交高昂学费才能学到的项目呢。

    于是,本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的原则,林远秋选择了认真继续。

    再说,不继续也没办法啊,无故翘课可是要被记分的。

    这样等一个学年结束,若记满十分或以上的学生,那么来年就不用再到府学来了。

    算是被退学的意思。

    毕竟府学不但给免了食宿束脩,还有好几个举人夫子教学呢,若不是规定有秀才功名的人才能入学,恐怕早被挤破门了。

    所以,想来念书的人多着呢,既然不遵守府学规章,那就请你离开吧。

    话说,这离开还是小事,主要个人履历从此就背上污点了,读书科举之人哪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因此,府学从开办至今,还从未有过被退学的学生。

    林远秋肯定不想吃这个螃蟹,所以就算黑脸教官回去奔丧已经三个月没来了,他依旧没落下一节课。

    并且,等熟悉了骑马之后,林远秋每天清晨都会去马场跑上几圈,全当锻炼身体了,为此,他还特地跟养马的郑马夫搞好了关系,这样用起马来就要方便了许多。

    这几日,林远秋开始练起了骑射,就是骑在马背上射靶子,这会儿他去跑马场,就是练这个去的。

    说是跑马场其实就是一个围墙围着的院子,大约占地四、五亩的样子,里面丛生的杂草再次证明了这里使用率不高。

    郑马夫早把几块箭靶子立到了场中央。自黄教官回家奔丧后,暂时就由他接替了教骑马的事。

    至于射箭,那肯定是教不了的。

    “郑叔”

    看到对方已把马牵了出来,林远秋忙上前打招呼。

    郑老六点头,而后把缰绳递了过来,“草料喂了有小半个时辰了,这会儿上马正正好。”

    说着,郑老六想起腰上还挂着的箭囊和弓,忙摘下递了过来,“喏,给你”

    看到林远秋接过箭囊,动作熟练地往腰上一挂,再伸出胳膊把弓挎到了背上,这行云流水的动作看的郑老六实在养眼,若是待会儿准头能高一点就更好了。

    没等郑老六想好,这边林远秋已经跨上了马,随后一甩马鞭,枣红马立刻“嗒嗒嗒”的跑了起来,而此时马鞍上的人,正拉着马缰,倾身向前,再加上背上的弯,使整个人看着英姿飒爽了许多。

    等马儿跑了两个圈之后,郑老六就看到,马上的人一手持着弓,一手握着箭,转身喵向场中的箭靶子,然后“砰”的一下,快速射出。

    再看这支箭,直接往箭靶子上空飞过,落到草丛中不见了。

    郑老六叹气,果然没有意外啊,看来待会儿他们两个又得翻着草丛寻上半天了。

    出了一身的汗,感觉神清气爽了好多,人果然得动起来才会有活力。

    林远秋去饭堂拎了桶热水回房擦了擦,吃了早饭就得上课,这会儿洗澡肯定来不及了。

    换上干净的衣衫,林远秋把发髻解开后重新束上,检查没有披着的碎发后,就抬腿去了饭堂。

    早饭有馒头,包子,小菜,还有米粥。虽馒头和包子都是参了豆面做的,可这样的伙食也算很不错的了。

    许是开始长个子的缘故,林远秋已进入到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阶段。

    这不,早上的这顿,他一共吃了两个馒头两个包子外加两碗米粥,在住宿的一众学子当中,算是挺能吃的一个了。

    好在饭堂里的几个厨子都是过来人,是以对林远秋的大胃口并没过多的关注,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浪费吃食就行。

    每日辰时一刻正式上课,一般林远秋都会提早一刻钟过去,这样等他备好笔墨后,正好夫子开始上课。

    为了记录夫子课堂中讲解释义的部分,林远秋还特地钉了一本课堂笔记出来。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不论在现代还是古代,都绝对适用的。

    整个府学有教谕十二人,加上学正和训导,一共有二十来人。

    教谕们教学的内容有杂文、经义、律法、策论、诗赋,还有算学。

    其中除了算学和律法是新增的科目外,其他几门在私塾时就已经在学了。

    不过林远秋知道,虽所学内容一样,可夫子与夫子之间的见解肯定是不一样的。四书五经与答案唯一性的算学不同,每个人对文章的学说不一,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而对于林远秋来说,现下要做的,则是“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在林远秋看来,跟着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就能汲取他们身上不同的亮点,这样自己的学识才会更充盈。

    今日是黄教谕的经义课,等到了班舍后,林远秋就从书箱里把尚书拿了出来。

    上回教谕讲到了蔡仲之命篇,想来今日该学多方篇了。

    林远秋打开书册,翻到尚书多方篇,开始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

    等林远秋把整篇文章读完,陆续就有同窗过来了,大家相互打过招呼后,就和林远秋一样,很快翻开书册念了起来。

    想来大家已经非常了解黄教谕最爱抽背的性子,虽在坐的众人,就没有不会背的,可要是万一呢,所以还是多念上几遍才能放心。

    上午半天上课,下午半日则由着学生们自己计划了,可以上街,可以聚在一起讨论学识、吟诗作赋,也可以窝在宿舍里睡大觉,反正一句话,大家自己看着办。

    许是今日黄教谕与众人提了离秋闱还有三个月的缘故,林远秋看到,以往座无虚席的守文亭里,此时正空空如也,想来大家在吃过中饭后,都钻到宿舍里用功去了。

    八月份的秋闱林远秋也是准备参加的,考举人不比考童生和秀才,基本每年都有考试的机会。乡试每隔三年才一次,错过了就必须再等三年,所以林远秋不想放过每一次的考试机会。哪怕考中的希望不大,他也想去试试,就当积累经验也好。

    回房之前,林远秋先去了一趟门房那里,方才听张伯告诉,说有人给他捎了书信过来。

    结合现在府试放榜没多久,林远秋有预感,写信之人应该就是周子旭来着。

    果然,等他拿到书信后,就看到信封外头写着“林兄亲启”四个字。

    看这飘逸潇洒的字体,想来是心情极为激动下写的,这么说,周子旭这次府试肯定中榜了。

    回到房里,林远秋迫不及待把信拆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等看到“中榜”以及“第六名”几个字时,林远秋心里是极为高兴的。

    毕竟以周子旭的学识,这榜早在三年前就该中的。只可惜造化弄人,当时周子旭正准备参加府试时,他风寒未愈的祖母突然病情加重,最后不幸离世。

    大景律法,祖母去世,孙辈必须守孝一年,若身为考生,则须守孝期满方可继续举业。

    原本大家以为,等一年期满之后,周子旭定会继续参加府试,可谁都没想到,这个孝他一守就是三年。

    林远秋知道,这是一个孙儿对一直疼爱他的祖母的不舍之情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