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出现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
钱钱钱
每一个字都砸在了朱棣的心口窝, 虽然大明现在有钱了,但朱棣还觉得不够。
大明绝对不做被穷死的王朝
“第一个被穷死的王朝。”赵匡美感叹道,“也不知到万历年, 大明朝养了多少猪。”
明朝是出了名的穷,之前咱们也说过,经济崩溃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万历年, 通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改革,总算给万历留了一点家底。
可惜张居正死后, 变法被彻底废除,大明的经济再次岌岌可危,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为何更严重了呢
第一,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使朝堂的税收减少, 收不上来银子。
第二,大明养的猪是越来越多,藩王着实太能生了。
第,封闭的贸易环境,海禁。
第四, 募兵制导致军事费用的增加, 特别大征导致军费爆增。
钱钱钱
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
可能光说大家还感觉不到万历年纪的经济负担,接下来咱做一组数据的对比, 明朝几位皇帝中后期的一年开支为例。
首先皇室开销,就是朝堂出的养猪钱, 还有修宫殿等相关的皇家活动。
嘉靖十一年, 400多万两。
隆庆五年,500多万两。
万历十年,1500多万两。
看到这个数据, 赵匡美都震惊了,他感叹道,“大明藩王是真的能生,一年一千多万两银子。”
赵匡胤同样震惊,通过明朝让他真真切切意识到“养猪”政策的危害。
同样,直播间前的其他帝王们看到这组数据,愈发坚定了王朝不能养废人这一方针。
咱们再来看看军事方面的数据对比。
嘉靖十一年,400万两。
隆庆五年,800多万两。
万历十年,900多万两
随着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可以看出明朝的军费大幅度增加,且万历十年已然结束了大征,但军费仍旧没有降低。
咱们再来看看朝堂俸禄的开支。
嘉靖十一年,294万两。
隆庆五年,358多万两。
万历十年,409多万两
俸禄增加的倒不怎么多,咱们后面会详细的说说为何俸禄这块增加的很少。
“这还少么就应该一分钱不给那些文官集团,让他们饿死”朱高煦义愤填膺,反正他就是看文官集团不顺眼。
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
“大哥,你又叹气干什么,难不成你还向着他们”朱高煦反问。
“把所有官员都饿死,你一个人干所有的活”朱高炽用朱高煦听懂的话反问他。
“下西洋,你一个人去”朱高炽继续问。
“我这不是说文官集团么,可以全部用武将。”朱高煦道。
“安史之乱。”朱高炽多余的话也不说,就拿前朝举例。
朱高煦开始挠头,不说话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状况,万历帝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开始疯狂的搞钱。
万历帝的搞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加税的种类。
之前张居正的一条鞭发是简化税收种类,苛捐杂税何一,减轻农民的负担。
万历帝这一加税就是开了历史的倒车,新增的税有落地税、牙税、塌房税、门摊税等等,种类繁多。
但是这么个加税法,又进一步的加重农民的负担,导致农民破产,农民破产后就成为了流民,流民的增加则会引发暴乱。
万历帝也看透了这一点,于是他决定与文官集团争利。
卡通万历帝出现,他头上几个大字,“搞钱搞钱”
万历帝效仿汉武帝的“盐铁税”,他的目标对准了“矿税”。
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一直严禁动矿税,开矿的权利直属王朝,但主张开矿的声音一直不断,而明朝严禁开矿的理由则是防乱、防扰民。
虽然明朝严禁私下开矿就和明朝禁海一般,但是仍旧有源源不断的人铤而走险。
毕竟采出来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所得利益不比海上贸易少。
为了利益就会形成相关的利益集团,就如同海禁引发的倭寇之乱,私自开矿也会引发暴乱。
“爹,开矿能赚钱”朱高煦一听开矿和禁海一样,他便觉的应该马上放开矿权,那么大明便会有更多的银子。
朱高炽和朱瞻基一同叹气,对朱高煦相当的无语。
“你们又叹什么气,难道我说的不对么,神迹不就是这个意思么爹,您说是不是”朱高煦看向朱棣,他觉得自己说的没错。
朱棣没搭理朱高煦,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开矿和海上贸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远的不说,在明宪宗实录上就有关私下采矿引发暴乱的记载,而明朝的处理方式是小的暴乱当地官员私下就解决了。
大的暴乱则会上报朝堂,让朝堂出兵解决。
至于为何会产生暴乱呢,首先古代的开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往往一个矿坑就需要几百上千人,且他们手上都有工具,虽然不是什么刀箭,但真要叛乱也是能打的。
开矿这事就和开盲盒一样,说不准能开出什么东西来,一但之前的勘探不准,那就是啥玩意也开不出来。
一旦开出不矿,原本许诺旷工们的报酬就会失言,如此就容易引发暴乱。
试想一下,若是全面下放开矿权,在技术不过硬的情况下,会引发多少暴乱。
朱高煦有点听不明白了,方才神迹不是说开矿和海上贸易一样么,开放海禁就没有倭寇了,但怎么开矿后还会引发暴乱
朱高煦特别迷茫的看向他家大哥,朱高炽看他弟这迷茫的眼神,无奈的又叹了一口气。
“海上贸易可以保证获利,但是开矿却不行,这些风险不是民间能承受的住的。”朱高炽解释。
“且咱们大明的矿产也不丰厚,不如倭寇国盛产矿银。”朱高炽接着道。
朱高炽之所以这么了解,是因为之前和大臣们一起仔细研究过开放采矿权利弊。
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大明还没有足够技术支持,得不偿失。
朱高煦还是不理解,但是听神迹和他大哥的意思,不开矿是对的。
“那这次文官集团阻止开矿是对的”朱高煦满脸疑惑,他怎么不信这群官员能为大明利益着想。
朱高煦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朱高煦文官集团怎么变忠臣集团了
人嘛,自然是为自己利益考虑,刚刚说了盲目放开开矿权的弊端,接下来咱们看看开矿背后的利益链。
开“黑矿”所带来的利益链其实和海禁一样,想私下开矿就要给官员们上交保护费,一层一层的保护费。
这也是为何万历帝提出要开矿的时候,众集团一致反对,不管是东林党、阉党还是齐楚浙党全部反对,当真是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当共同的利益被触及后,敌人也能变成朋友,难得的大团结场面。
本来是利益集团的蛋糕,但是万历帝却要全部端走,收上的矿税全部全部归在万历帝自己的小金库。
卡通万历皇帝再次出现,头上几个大字,“都是朕的钱”
而卡通的大臣则站在万历皇帝的对立面,头上几个大字,“都是我们的钱”
直播间前的众帝王看着皇帝和大臣争利,本是国家的掌权者和执行者,却为了利益相互撕扯,这样的王朝迟早要完。
总之万历帝是下定决心要动这块蛋糕,他才不管满朝官员的反对,他们反对他们的,反正万历帝也不上朝,折子他也留中不发,总之就是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万历帝用自己这种奇葩的掌权方式,让众官员无计可施。
像嘉靖起码还是见内阁批折子,且还会推出自己的心腹大臣来处理朝政,到了万历这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见。
朱厚照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评价万历,你说他摆烂吧,但是有万历的大征,且还和文官集团“如此斗争”。
但是你说他是明君吧,他却不处理国事,虽然万历对军事重视,但是一个王朝光有军事也不行。
土地兼并、累打不掉的藩王以及因为海禁而阻断的贸易都是要解决的大问题。
朱厚照真想好好和万历讨论一番,他觉得万历是有心当个好帝王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对。
可惜万历并没有进直播间,朱厚照没有和万历对话的机会。
只能说万历帝原本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言难尽。
接下来咱详细说说万历帝的矿收举措,首先是重用宦官集团。
“这小子竟然重用宦官集团”朱佑樘怒斥道,而一旁的朱厚照却长长叹了一口气,实际上他挺理解万历的,当下局势,除了依附于皇权的宦官集团,万历应该无人可用。
朱厚照希望万历所用的宦官集团别和自己重用的刘瑾一般,不然又是一身骂名。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