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重生这种事本就匪夷所思, 有他一个就够了,所以一直以来秦绪都并未多想。
可是善清庵突然被拉入视野当中
这足够勾起他心中许多被尘封的往事了。
上辈子他对沈阅做的事,极不体面, 这一点无可否认, 可能是做贼心虚吧
这件事就叫他分外警觉。
本来整个事情的轨迹从他选妃那日起就急转直下,完全走上了一条不受他掌控的岔路,虽然事端是因为他自己率先出尔反尔的一个决定引发,可秦照居然被卷入其中,这始终都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又总叫他警惕疑心, 这里头会有什么更大的隐情和牵扯。
“善清庵”秦绪口中呢喃着此事, 忍不住多问,“他们去那里去做什么”
安王成婚在即,他与自己的准王妃同游, 不管是烧香拜佛还是游园踏青
这本身好像都是合情合理的。
探子只是追查到二人的行踪,所以例行公事禀报一声罢了。
完全没想到秦绪会刨根问底。
探子一愣,后才又连忙敛神“这个卑职确实不知。殿下您知道的, 安王殿下身为武将, 警惕性原就比一般人更高, 加上那个与他形影不离的亲卫是高手,卑职等也不敢离他太近, 只知道他与准王妃连续两天去了那个庵堂。昨日是安王妃拜访过宁嘉长公主之后, 去京郊大营寻的安王殿下,两人午后过去的, 今日则是清晨,安王殿下去太师府接的人”
他仔细回想整合自己所知的所有讯息“不过两次他们在山上滞留的时间都不算太长,都是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就下来了。”
顿了一下, 又大胆假设“善清庵是个庵堂,据说供奉的送子观音灵验,安王大婚在即可能”
秦绪恼羞成怒的一记眼刀横过来。
探子就是实话实说,看他困惑,便竭尽所知试图替他解惑的。
想想人家两口子成婚着急要孩子,多正常个事儿太子殿下您也好事近了
眼红人家做什么
到时候努力加把劲儿,也未必就能叫那两口子抢你前头是吧
诚然,这想法只能在心里暗戳戳过一下,提是压根不敢提出口的。
秦绪此刻心中极度的烦躁不安,又再勒令“再去仔细查查。安王身边的消息不好探查,那就去找善清庵的人打听。”
他总觉得这里头是有什么事的。
只是这时候天色已晚,探子出城,再跑了一趟善清庵,等回来就已经是后半夜。
秦绪心烦意乱,鲜见的彻夜未眠。
他孤身坐在书房里,也没闲着,又仔仔细细从头到尾把这两月发生在秦照和沈阅身边的事都回忆整理了一遍。
可是秦照回京并且与沈阅邂逅的始末,他一开始就叫人去核查过了,可以确定那就只是一场巧合,没有任何人为设计的成分在。
并且
进京以后,尤其是在柳皇后寿辰以前,那俩人之间也没什么刻意的来往与交集,怎么看也不像是其中哪一方处心积虑造成的局面。
但是
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秦照其实是该在他选妃宴之后就离京回南境的。
就这么毫无头绪的想了一整晚。
后半夜,四更过半,探子才带着查找到的线索回转。
“殿下,属下去善清庵核实过了,善清庵的僧侣并不认得安王与闻家那姑娘,只因十年前安王殿下在他们庵堂里供奉了一个无名牌位。”探子实话实说,又将誊抄下来的牌位信息呈上,“前天他二人上山时,适逢僧侣们做午课,不晓得他们都做了什么,但昨日清晨过去是安王妃给这牌位填了被供奉者的名讳,应该是她亡母,曾经太师府的闻大小姐。在此之前,牌位上一直是没有名字的。”
闻清欢的事,朝廷一向瞒的严。
尤其这么多年过去,这甚至已经成了朝廷和闻时鸣之间全都避而不谈的共同的秘密。
上辈子的沈阅,是到死都不知道这其中牵扯的。
甚至
秦绪也从不知道他那几乎不回京的皇叔,这么多年里居然偷偷摸摸在善清庵替闻清欢供奉了牌位。
秦绪心底的不安情绪,直接如一头巨浪,迎面打下来。
一股强烈紧张的窒息感几乎压得他当场背过气去。
“拿来”他几乎是急不可耐道了句。
荣锦将探子带回来的东西呈上。
他在灯影下仔细核对
闻清欢的名讳,立牌位的日期,以及闻氏当年殒命的祭日
很显然,是他那好皇叔唯恐天下不乱的把闻清欢的旧事告知给沈阅知道了。
“岂有此理”秦绪暴怒猛地拍案。
之后就再也坐不住的窜起来,在屋子里胡乱的来回踱步“他果然是起了不臣之心,居心叵测”
闲着没事去挑拨沈阅做什么
这些事,她根本就没必要知道。
秦绪直觉上
就是他皇叔为了挑拨策反闻氏一族,进而激化矛盾,使用的手段。
所以,这个所谓的无名牌位,是他故意安排的吧
就是为了拿来骗不知事的小姑娘的,撺掇沈阅对朝廷,对他们父子的仇恨的
这时候的他,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压根忘了探子一开始就说了
秦照供奉的这个牌位,是十年前就已经在了的。
探子不明就里,也不敢妄加揣测,只是稍后又如实补充了一条线索“而且据善清庵的僧侣回忆,好像在二月初的某天,安王殿下与准王妃就曾经先后上山,去过一次他们庵堂。不过当时两人并非结伴同行,闻家姑娘是带着婢女上山烧香的,至于安王殿下他好像低调走的后山,是去给他供奉的牌位和长明灯添香油的。”
秦绪神情一肃,再次确认“二月初,具体哪天”
“这个”探子面露难色,“时间过得太久,管事的僧尼也没说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他们走的一定不是一路,因为是闻家姑娘事后向寺里打听,说她认得那天出现在寺里的安王殿下,跟寺里人套话来着。”
这一条讯息再抛出来,秦绪整个人就更加不好了。
二月初
那就应该是秦照和沈阅他们刚进京不久那会儿的事了。
如果说秦照去善清庵,还可以解释是有正当理由,是为了他供奉的牌位添香油的,那么沈阅呢
据他所知,那丫头前面在京生活了十几年,她压根就不该知道有善清庵这么个地方
秦绪的脑子整个都乱了。
思索了好半天,还是只能先抓明显可见的线索,又再吩咐探子“你再去善清庵。不是说二月初皇叔过去是添香油的吗查他们的功德簿子,那里能查到他上山的详细日期。”
探子看他已然整个失态,知道事情紧急,应诺一声就又紧赶着去办事了。
秦绪此刻却是坐立不安。
秦照和沈阅的这门亲事定的,本来就叫他们父子都大为光火,就算只是阴差阳错的巧合,也已经有够闹心的了,万一
万一这里面还有什么人的算计和处心积虑的阴谋呢
那后果必定更加的不堪设想
他在书房里,又左右踱步了几圈,居然也等不得探子再回来,直接推开门大步往外走;“荣锦,备车。”
荣锦亦步亦趋赶忙追上去,看看天色“上朝再晚半个时辰去也不迟”
秦绪原是一时冲动,想去闻家找沈阅问个明白的。
荣锦的话如是兜头一盆冷水,倒是将他泼醒了
现在他自己心中都是一团乱麻,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贸然去找沈阅能有什么用而且为了这种捕风捉影的猜疑就误了早朝,也不合适。
秦绪脚步顿住。
袖子底下的拳头捏了又捏,终究还是强行按捺了情绪,又转身折回了屋里。
只是他心里惦记着这件事,迫切想要一个清楚明白,这天去上朝明显的心不在焉,连续两次走神,错过了皇帝的问话。
皇帝心中不悦,可到底也要维持颜面,后面干脆就没再点名叫他。
就这么浑浑噩噩的从朝堂上下来,回到东宫,去善清庵的探子已经再度回来。
果然
功德簿上查到了秦照和沈阅初次上山的确切日期。
竟然
就在他们双双回京的次日
这一重发现,非但没叫秦绪定下心来,反而越发加重了他心中的疑团。
可是经过一整晚的权衡与思量,他此时多少是冷静了几分下来,也不能大张旗鼓找过去点名见沈阅,他就以探病为名,又迂回着去了太师府想要碰碰运气。
这日是四月十五,次日便是秦照和沈阅大婚之日。
闻府上下都忙的脚不沾地的为着喜事做最后的准备,府邸内外一派的喜气洋洋,入眼就是一片刺目喜庆的大红色氛围。
秦绪如今与闻家的关系已经今非昔比,纵然他是太子,也不好公然提出要单独与人家家里正在备嫁的姑娘见面。
是以,这一趟,他终究无功而返。
去四喜堂,干巴巴勉强的应付着和闻太师说了两句客套话,料想今日这情况沈阅也该是不可能有闲暇来这边表孝心的,他也就不再做无用功。
结果
好巧不巧,出府的路上就刚好遇到长赢亲自带着内内廷司的人来给沈阅送嫁衣。
双方错身而过。
秦绪亲眼看着华丽的凤冠与嫁衣被人捧着自他面前走过,兴师动众送进了闻府的内宅。
他没见着沈阅,这一刻看着张灯结彩无比热闹的闻府,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很古怪且不合时宜的念头
上辈子,他娶她时,闻家人也该是这样隆重又盛大的替她打点准备过婚事吧。
可是再往下细想时,他却不太记得新婚夜看到的沈阅是什么样子了。
大抵
还是因为没走心吧
毕竟
从始至终,他心里真正盼着装着的都是柳茗烟。
他自那片与他格格不入的喜庆氛围中一步步走出来,站在大门口回头再看时
当真隔世一般的恍惚
回到东宫的秦绪,又是一整日的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晚间出来回寝殿就寝,却意外看到摆在桌上的烫金大红喜帖。
不用问也知道,定是安王府送来的。
再有不到十二个时辰,秦照与沈阅就当正式完婚了,一切即将成为定居。
横竖他就是想要个明白,就算想要沈阅替他解惑后面也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可是不知怎的,这一刻盯着桌上喜帖,秦绪突然就暴躁的一刻也不能等。
“备马,点齐两队侍卫,随本宫去办点事”几乎是顷刻之间就有了决断,秦绪冷着脸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荣锦看他情绪不对,就唯恐要有事发生,半点不敢掉以轻心,亲自去点了一批好手跟着。
秦绪带人杀到闻府门前时,已然夜深人静。
沈阅屋子里却是一派热闹,几个小丫头笑嘻嘻的陪着试嫁衣。
衣裳刚套上身,夜里守花园的婆子却慌慌张张找了来,惶惶不安的压着声音禀报“姑娘,出事了太子殿下突然登门,他说要见您。”
三更半夜,还是在她备嫁准备出阁的头天夜里
这人是有病吧
闻清欢的事,沈阅虽然这些天一直没说什么,心里却始终是压着火的,听到秦绪突如其来的荒唐之举,登时就变了脸色“三更半夜,谁要见他”
那婆子满头大汗“可那毕竟是太子殿下”
秦绪暂且没让惊动闻太师和闻大夫人他们,算起来已经很“体贴”的不想把事情闹大,这婆子属实也是无奈。
沈阅的火气立刻也跟着有些压不住了“是太子也不能三更半夜私闯别人家的后宅,有什么好为难的他还敢硬闯不成他敢硬闯,你们不会打断他的腿”
简直岂有此理,欺负人欺负到家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