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穿二代战神皇帝成长史 > 第25章 阿全
    秋瑜蹲下, 打量着瑛瑛,发现这孩子面色还是很苍白,精神却很不错。

    “你快生日了, 我过来为你庆生, 你在这做什么”

    庆生吕瑛搓搓小手, 眼睛亮亮的望着秋瑜“我想多赚钱,以后多给娘养难民, 让她开心一些,所以我把定安县搞到手了, 你要给我庆生,那礼物呢”

    秋瑜从怀里掏出一块墨玉玉牌递给他“这个给你, 以后秋氏椰子油账目上的活钱,皆可凭此牌调动。”

    吕瑛接过玉牌,发现玉牌上刻了一条有十条腕足的柔鱼, 小脸一僵“你怎么刻柔鱼”

    秋瑜无奈“因为刻鳅鱼不好看。”

    吕瑛那刻柔鱼就好看了吗。

    他将玉牌小心收好,和工头打了招呼,要回去了, 岚山牵来老驴,扶着吕瑛上驴,秋瑜自然而然的牵过缰绳,和岚山一左一右护在他身侧。

    路已修得平坦宽整许多,有壮丁在2月的日光下一趟趟的运土。

    每每有人看到吕瑛, 都会停下脚步, 心甘情愿地对他低头行礼。

    这孩子已获得了此地的尊敬。

    秋瑜好奇“刚才我看你家的工头很是年轻, 皮肤也白, 似乎不是本地人。”

    常年在琼崖岛待的人, 除了吕瑛这种不爱晒太阳, 走哪都戴着防晒的斗笠、幂篱遮阳的人,大多会被此处炽烈的阳光晒得漆黑。

    吕瑛“你说金银啊,他就是娘送回琼崖岛的难民,老家在泗州那边。”

    听吕瑛的讲述,秋瑜才知道吕警官总共往琼崖岛送过两次难民,他认识的那一批湖广难民目前被安排到去垦荒种粮了,还有一批是禹朝、北孟边境交界处,因两国交战而流离失所的难民。

    吕晓璇找家里要了船,将这些人运回琼崖岛,当时船上还出过案子几个老男人强了一个姑娘,将她抛海里淹死,吕警官直接将那几人的脑袋都送上了城门。

    但除了涉案人员,其余人倒是都好好的在庄园里种了两年甘蔗、每晚还都要习字学算术,有不少努力的已成功脱盲。

    吕瑛并不是那种凡事都亲力亲为的人,在小人家心里,他是老板,被他雇佣的人拿了钱粮,就必须给他把路修好。

    因此在他决定修路时,他就和薇妈妈说,要找的工头不光要会修路,还要识字会管事,能算得清工人的工钱。

    秋瑜“薇妈妈相当于人事总管了。”

    吕瑛品着人事这个词,点头“对,我要用人都会问她。”

    薇妈妈推荐了那个叫金银的年轻人,说他在老家是军户,在战场上挖过陷马坑,算是有工程经验了。

    秋瑜感叹“还是要认字啊,金银这一下就混成你手下的小管事了。”

    吕瑛赞同“不错,所以我让金银每晚睡前教路工识字,学会认字的,我就给他们涨工钱,我也发现了,那些认字的人说话更清楚,不认字的人说话都颠三倒四的,使唤他们简直心累得很。”

    秋瑜一个趔趄,顶着吕瑛“秋瑜你吃午饭了吗是不是饿得没力气走路了”的关怀,捂脸。

    不愧是瑛哥,先拿地盘再初步普及教育,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是有意普及教育,就是想让自己方便点,反正辛苦的是工头金银,不是他自己。

    秋瑜小声问“你让金银兼职教书,给加工钱了吗”

    吕瑛“没加,但我说他要是能把这些工人都教得能认三百个字,我在定安县挑五亩地给他安家。”

    根据环琼崖岛考察,吕瑛已弄清楚一个壮劳力的极限就是耕八亩地,这还是有耕牛辅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一亩地可产出200斤到240斤的粮食,琼崖岛的气候可做到一年两熟,一个人一年消耗的粮食则是240

    斤。

    在禹朝,五亩地意味着金银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说媳妇,从此安家乐业,而且定安县附近的地算得上肥沃,交通也便利,县里有医馆有学堂。

    吕瑛说送五亩地安家,比现代的老板说“好好干,干得好了我送你一套好地段的房”含金量还高。

    秋瑜“金银平时干活很有拼劲吧”

    吕瑛回道“在我拿五亩地的事和他签了契书后,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毕竟路工队里有一百多个人,教起来挺麻烦的,我怕他累死了,薇妈妈又要去找人,今天过来看路修得怎样,顺便劝他以后起码睡足三个时辰。”

    秋瑜瞳孔巨震这老板不仅送五亩地,他还关心员工身心健康

    吕瑛又叹气“我也怕那些路工认不会字,又让人每三天给一顿荤菜补脑子,做饭的那个和金银是老乡,叫金花,算学不错,我今天去,是告诉她以后把路工队的账管起来,晚上再回来教县里的女人认字算术。”

    秋瑜抹脸“你让女人认字又是为了什么”

    他知道吕瑛没什么性别意识,更没有平等观念,作为土皇帝家的孩子,封建社会的顶层,瑛瑛只会平等的奴役所有人,所以他让女人识字肯定不是为了提高女人的地位。

    吕瑛眨巴眼“因为定安县是我的地盘啊,我想多赚钱帮我娘养难民,就得多收税,那老百姓就得有钱交给我才行,所以不能只让女人在家做家务生孩子,她们都得出来干活赚钱,可女人的力气、体力没男人好,我只好让她们识字了。”

    为了富起来,吕瑛没有选择增加各种税目,疯狂剥削老百姓,反而决心把盘子做大,因此对他来说,占了总人口近一半的女性劳动力被困在家里等于损失。

    至于让他做出这些判断的依据,自然就是他和秋瑜到处考察时攒的那堆册子了。

    秋瑜

    都说三岁看老,瑛哥才七岁,秋瑜居然已经觉得这孩子以后做皇帝不会差了。

    吕瑛现在住在县衙里,县令钱阿全将最好的房间让给了他,吕瑛也不客气,当天就让人运了一张紫檀木的拔步床过来。

    秋瑜随他进了屋,便看到各处家具都是檀木,榻上垫了皮毛,窗户也换成了玻璃的,现在的玻璃品质平平,不够清透,工匠便把不同颜色的玻璃拼接成松、鹤等图案,如艺术品一般。

    哪怕吕瑛回家时把家具都带走,只凭这玻璃窗,县令也赚了。

    吕瑛走入床内,搬出他的小木箱,打开,里面满是册子,记录着他看到的民生。

    因为怕秋瑜饿晕,他让人端饭食过来,歉意道“此处只有粗茶淡饭,你别介意。”

    秋瑜“不会,清粥小菜养肠胃,大鱼大肉的容易高血脂高血压。”

    吕瑛“你说过我是低血压,怎么血压低了不成,高了也不成”

    秋瑜“对,都不成,什么都要适中才好。”

    吕瑛将这句适中才好的话也记在册子上,钱阿全贴身的仆从亲自来送饭,他看吕瑛的目光满是仰慕,殷勤道“听说是孙少爷的朋友来了,厨娘特意炖了鱼粥。”

    只见煮得浓稠的白粥里,滚着细嫩的鱼片,又有清蒸虾子和调好的酱汁,里面加了姜片和压榨的果汁,闻起来很是清香,再配了一碟炒鸡蛋,一碟青菜肉丸汤。

    的确是清淡,但十分可口,尤其虾肉很是新鲜,秋瑜一口咬下去,鲜中带甜,极品

    吕瑛已经吃过了午饭,便漱口往榻上一躺,要睡午觉,秋瑜吃完以后也歪他边上,将毯子抖开,两人裹到一起。

    临海的小岛总有海风携着咸咸的湿气吹遍大街小巷、山林田野,带着院中的树木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吕瑛睡了一个时辰,爬起来换衣服,秋瑜打着

    哈欠帮他扣扣子,问“下午做什么”

    吕瑛套上靴子,软软道“和钱县令他们说事吧。”

    县衙大堂后面有个书房,如今已被挪了张大圆桌进去,吕瑛带秋瑜走过去,便看到吏目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步伐极快,恨不得跑起来。

    吕瑛进去,就问“整理好了吗”

    钱阿全揉着眼睛“好了好了,田亩测定,本县的人数、性别、年龄都统合好了。”

    说着,钱阿全拉出一张椅子,把椅面垫高,吕瑛抬手,秋瑜托起小人家放上面,请他坐好。

    这一番配合间,钱阿全和秋瑜对视着,一种诡异的默契让两人同时意识到,对面这个也是伺候瑛哥的人。

    钱阿全友善一笑“我姓钱,名阿全,字吾琛,本地县令。”

    秋瑜“秋、秋瑜”

    钱阿全,1297年生人,十九岁考同进士,二十岁任琼州定安县令,后来跟着瑛哥一路升官,先做琼州知府,再做东宫属官,又司刑部,有断案之能,秋瑜的老爹因贪污被砍后,接任首辅的就是这位钱大人。

    由于钱大人是禹朝唯一一个以同进士之身爬到首辅位置的人,所以这人也算传奇,后世给他拍了电视剧,连他老爹做状师时帮穷人打官司,结果被地主推河里淹死的事都播了。

    备注钱大人最后没能善终,因为瑛瑛那败家的异母三弟,即禹怀宗上位后,借口钱阿全贪污,把人全家都杀光了,可当怀宗信任的宦官去抄钱大人的家时,又发现此人私产只有早年武宗赐下的一处田庄,以及几十两俸禄,实实在在是个清官。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钱阿全任刑部尚书时,曾亲自判过一件案子,帮一位被藩王王妃下仆侵占了良田的百姓讨回公道,而那位藩王王妃,正是禹怀宗的生母。

    若没有武宗这样英明的皇帝罩着,像钱阿全这种刚正的官员,的确是难有好下场。

    但没想到哇,钱大人在进琼崖岛的第一年就已经成了瑛哥的马仔。

    秋瑜缘分呐。,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