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31. 第三十一章 《明初那点事儿》……
    一将功成万骨枯

    说时觉得轻飘, 见后才知重量。

    但光幕甚至没有给他们更多时间来平息这种沉重,它紧接着说

    在古代,战损超过一定比例,军队就会溃败。

    这是自然的。

    战损两成方溃败, 已经是一个极为合格的将领了。

    若是战损超过两成还能坚持, 少不得赞上一句军纪如铁, 当世名将。

    一方面是精神属性不够, 古代底层士兵就是老百姓,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大部分的想法就是我要建功立业拿了钱养家糊口。像我军这样, 人人都有牺牲精神,人人都能死战到最后一人仍不放弃的, 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眉头一皱“我军她指的是将领的亲军吗”

    将领的亲军为了保护将领, 有时候是能够死战到最后一还坚决不退的,甚至在更极端的条件下, 会陪着将领一起自尽。

    但这亲军,人数是不多的。

    “应当如此。”傅友德点头。

    他说话的时候,脑内其实闪过之前听说的“岳家军”、“戚家军”, 但他暗暗摇头

    怎么可能呢

    将领亲军, 平常围绕在将领身旁, 和将领同吃同睡,将领也着力笼络,当危险之际,自然人人用命。但岳家军、戚家军, 既然打出了名号,总是要打大仗硬仗的,几万人该要的吧

    几万的队伍, 个个死战到最后一个

    傅友德哂笑说什么天方夜谭。

    至于这个“我军”,可能是指全队这件事情,别说考虑了,甚至一闪念都没有闪念在他们的脑海中。

    这一方面是古代军队作战模式所致。

    明代军制,最小单位,小旗,一旗队11个人。小旗有一张队旗,底下这10个人,看到这个就知道自己老大在哪儿了,然后跟着他混。

    平常的军事训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明白新兵们怎么认复杂的旗语,收到指令后,该做出什么动作。

    然后列阵。

    战阵,是所有打仗的基础,你用物理知识去理解会比较简单,像是为什么锥形阵适合冲杀,因为同等压力下,受力面越小,压强越大。

    为什么圆阵适合防守圆受力均匀,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但是,朋友们,咱们平常军训光向左看齐就要折腾好几回呢,你觉得,要让一群人在战场上刚好摆成一个圆形很容易吗

    而战阵还得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而变化。

    越复杂的战阵变化,小兵们要记得东西就越多,记得越多,对小兵的素质要求就越高。

    所以要不间断的操练,防止他们遗忘。

    都说骑兵难养,因为骑兵的战术动作真的很多很多这玩意儿就是古代高科技。

    打仗真不是简单的往前冲完事儿,你要保持和你队友的作战距离空间,太远了敌人切断联系,太近了,自己人互相打架,施展不开被直接收割。

    用游戏来理解,就是走位真的很重要,而将军们要让一盘几十万人联机的游戏里,每个人正确走位。

    太怪了

    这是现场会打仗的人听完这段话的第一反应。

    什么叫做物理知识什么叫做圆受力均匀可以承受更强大的压力

    至于那阵型的变化,大家倒是明白得很。

    这事儿,最好全明白,若实在不能全明白,全不明白也是可以的。

    偏偏现在这样,半明白半不明白,实在抓耳挠腮,不能释怀。

    朱元璋已经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写个纸条,递出去问问那些比较有文化的文臣但打仗的事情问文臣,总有些问道于盲的感觉可不问文臣又问谁呢没见坐在他旁边的将军们都大眼瞪小眼了吗

    正当此时,宁王朱权突然说

    “父皇,儿臣有点小小的想法。”

    “有话直说,扭捏作甚,咱还能怪你不成”

    “所谓锥形阵适合冲杀,因为同等压力下,受力面越小,压强越大,指的,也许就是,同样的力道,一拳打在掌心,掌心只会疼痛,而一根针扎在掌心,却会透掌而过。至于圆受力均匀,当我们捏着鸡子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总是更难捏破的,我想,后辈应该是这种意思。”

    朱权这么一解释,现在众人便多有恍然。

    “这后辈,说得委实不够清楚若能像老十七一样,解释简单明白,不就大好特好了”朱元璋弄清楚了情况后,不免要批评一下后辈,觉得后辈说什么物理知识,实在是过于故弄玄虚了,“明明都参加军训了,还不能解释清楚”

    他一句至此,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不由愕然。

    “未来女子也能参加军队训练训练了之后,莫非还要上战场”

    “啊”朱橚又记起来了,“之前光幕上有行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所以,她是像那梁红玉似的女将军”

    朱棡却摇头“怎么可能。依这些言语来看,她现在恐怕已经不在军中了而且之前她也说了,她的这些资料,都是临时查到的。”

    “仙机所说,是有一些很基础的东西。”郭英试图加入聊天群,“她明明已经加入军队,为何还要查阅这些基础的东西”

    “啊也许她”朱橚,“逃训了”

    好家伙

    这下可戳中了在场爷爷辈的雷区了

    耿炳文率先道“未来的武备竟如此废弛吗”

    他想说的是,仙机还说我们的武备废弛呢

    傅友德同样“还说能战至最后一个人想战至最后一个人,除非像她这种逃训的人都已被清除出军队。”

    朱棣想了想,理智说“或许真是如此。她说军训时,说了咱们平常军训,或许对他们而言,军训是一个每人都要经历的寻常事情。”

    朱元璋不禁咋舌“这样说来,未来岂非全民皆兵”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未来后辈的那个朝代,竟如此危险吗

    但是旋即,他们又记起来了,那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保护老朱的墓,因此,未来也应当没有那么危险。

    那之所以如此,可能是

    “毕竟后辈的朝代刚刚建立。刚刚建立的朝代,武德总是比较充沛的。”朱棡这样说,“再加上,此后辈看上去已从军队中离开,也许未来是全民皆兵,而后优中择优,便仿佛武举似地,只是我们的武举只挑将才,他们却挑每一个兵。”

    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别说将军们馋了,老朱也当场馋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在想

    “为何未来女子也能当兵女子力弱,岂是男子的对手”

    说到了这里,他心中突然一动。

    之前看见的那个大萝卜力气力气,不就是从食物中来的吗难道未来女子之所以能入伍,乃是出于吃了那大萝卜及与大萝卜相类的食物中来的

    若是这样

    若是我能的得到这大萝卜,岂非大明的女子,亦是可以从戎从军。

    自然,从戎从军想得太远。可只要有了力气,侍弄庄稼不也是一把好手田里的庄稼,可是只要花得了力气,便能结出磊磊硕果的

    想到这里,再结合那种田机想想,朱元璋忽然觉得浑身上下似乎爬了蚂蚁,痒得他恨不得当场烧封信给后辈,让她回些大萝卜回来到时,他就在全国推行“萝卜政”,和那“马政”一样,都作为大明的基本国政

    大萝卜,大萝卜啊呀,这大萝卜到底要怎么弄出来

    看那后辈说什么都爱说点道理的样子,这大萝卜,肯定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总也是从小萝卜按着道理变大的,那么这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还好,朱棣及时提出另一种想法,把朱元璋从这种妄想中稍稍扯回来

    “那时候入伍,恐怕力气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那什么是最重要的”朱元璋皱眉问。

    “火铳。”朱棣笃定道,“后辈说过火枪、大炮,大炮我们也有,至于火枪,我想,就是火铳,也许那时候,女子之所以能入伍,便是火铳得到了充分运用的缘故。”

    “哦是个想法。”朱元璋琢磨着说,他有些心不在焉,火枪嘛,有影子的事,让工匠努力研制就好,可大萝卜不得其法啊。

    朱棣呢,则觑着老朱的脸,看出老朱在想别的,便思忖

    等我成了皇帝,我可得好好来搞这火铳。

    但他再一想,咦,过去我需要成为皇帝再搞,现在好像不需要了呀

    想着之前那些批阅的奏折,他大胆说一句“爹,搞个火铳营,我来管。”

    “你管就你管,这等小事,别来烦咱”朱元璋不耐烦说。

    然而看着老朱那张老脸,朱棣却笑得开心极了,这尤其当发现朱樉朱棡的脸都因为嫉妒而微微开始扭曲的时候,这笑容更是达到巅峰

    他就带着这样灿烂的笑容,看向朱标的棺椁。

    此刻,他看大哥棺椁的眼神,已然柔情四溢。

    大哥,你果然深爱弟弟

    这时,朱元璋也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东西,他的双眼,看见了朱橚。

    朱橚。

    他记得,这小子,被自己流放到云南之后,可是天天和花花草草打交道。

    当时自己还不满这家伙不上进

    现在想想,花花草草,和这萝卜,虽不同,却也相去不远,不都是种在土里的东西吗

    若是这龟儿,能把萝卜政给弄好,倒也不枉他用心栽培他一番了

    “老五。”朱元璋突然出声。

    “父皇”朱橚疑惑。

    “从今天开始,你不用搞你藩地的军队了,反正你也搞不出什么名堂,不如一李景隆耳”朱元璋不满,“现在,你给咱去搞萝卜政搞清楚,600年后,后辈是怎么吃上大萝卜的那可是咱们大明的根基,懂吗”

    朱橚呆呆“啊”

    他看着老朱,在想

    萝卜政萝卜政

    这时刻之前从未听过这个名词。

    难道,这是每天一个诡计多端的削藩小技巧

    爹啊,你对四哥那么好,就对我那么坏,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