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46. 第四十六章 《盲盒靖难》
    好了, 小小的数学跑题结束了。让我们回到朱棣那帅气的奉天靖难中。

    “好”灵堂之内,竟突然传出了叫好声。

    “终于啊。”

    “可算回来了。”

    “是我们的强项了。”

    “真不想听这些听不懂的知识啊虽然刚刚才听完,但是刚刚说了些什么”

    听见这些和光幕的女声呼应的话, 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的茹瑺。倏忽一怔, 左右张望,寻找声音。

    可是此刻,在茹瑺狐疑的目光中, 四位将军面容严肃,嘴角紧闭,一张张的脸上, 都闪烁着严肃的光辉, 实在看不出来是谁在刚才的间门隙里,喊出了那些不学无术的话。

    他搜寻无果,只能将目光收回, 在心中想到

    奉天靖难这个好理解, 奉天命平定变乱,但这怎么和燕王扯上了关系难道这段说的, 也是未来的事情

    这个时候, 他也终于知道,之前傅友德为什么一见着他,就不顾体统地坐在了椅子上。

    因为此刻,他也不顾体统地开口询问了

    “这光幕仙机福泽, 究竟是怎么回事”

    刚才的短短时间门里,他已经听明白了,这光幕后边的女声,应该是后世的人。

    只是,委实太过令人惊叹了

    思绪转念间门, 他没有像皇子们那样直呼“后辈”,却也没有像将军们那样说“仙机”。

    他选择了,“福泽”。

    想来,今时今日,此情此景,大明自有福泽在

    “还有,不知这福泽中的四个字,具体是何意”

    茹瑺继续说,他欣赏着光幕上的文字,那是一行素白底上,方方正正的四个宋体字。

    “盲盒靖难”奉天靖难,他懂;燕王,他也懂。只是“盲盒”,何意

    盲盒,盲盒,目盲的盒子分辨不清的盒子盲目的盒子

    好像都有些怪,更似乎不能和靖难联系在一起。

    倒是那字,不错。

    一笔一划,整齐方正,匀称严谨,极适合公文印刷用。

    朱元璋此时突然撑了下脑袋。

    因为,他突然发现,这后辈,说了这么久的数学,那光幕上的图,居然一换也不换,就拿张字来敷衍着。而他们盯着这张字,竟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算了,还能咋滴打又打不到,骂又骂不到就这些,可能还是后辈辛辛苦苦去别地借了书,看完了,再过来给他们说的

    做人,常怀感激之心

    朱元璋盯向朱权和茹瑺“刚刚说的,你们都记住了吗”

    “儿子记住了。”朱权麻溜说,他看朱元璋的脸色,生怕自己回答得慢点,就遭到朱元璋的大鞋子打击。

    “臣囫囵记住稍许。还要回头逐一整理。”茹瑺略带矜持道。这倒是文人通病的,总不会说自己知道很多,定要谦虚谦虚的。

    朱元璋望着两人,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那就好。”

    他将自己大脑里刚刚接受到的有听没有懂的数学知识,保留下最重要两点

    一、数学很重要。

    二、符号很重要。

    至于其他,全部,一键清空

    清空完毕,便似三伏天里喝了一碗井水,从头舒爽到脚。

    此时光幕继续说话

    上回说到李景隆教朱棣做人,李景隆并不是个废物,反而还挺给力。而迷路的朱棣终于摸到了回家的路,全军都在白沟河北枕戈待旦。

    这段说完,白沟河的地图,也终于取代那四个字,变幻出来。

    “怎会如此怎么变了”而头一次见到光幕变化的茹瑺,吃惊之下,竟一下没了刚才的气定神闲,反而略带慌乱地脱口而出,“还有李曹国公,怎敢教燕王这教,是教道理的意思吗是教道理的意思吧”

    怎会如此

    怎么不会如此

    不会如此才奇怪呢。大家腹诽。你后面就会发现,会是应当的,不会,就是那后辈又在躲懒

    至于李景隆,他越发挺直肩背,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微笑。

    原本一直把自己当做那小小废物的他,在此次进来灵堂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似乎往上升了一点点,不再是敬陪末座的那一位了。

    现在敬陪末座,就变成了

    他往茹瑺那边看一眼,暗暗期待茹瑺待会别被赶走。

    最好能留下来,再听听自己的风光未来。

    不过茹瑺被不被赶走,还是要看陛下

    于是,李景隆的目光,又转向了朱元璋。

    巧了,朱元璋也正看着茹瑺琢磨呢。

    他觉得,靖难这东西,不用给茹瑺听。但是万一

    万一,靖难讲着讲着,突然出现个军阵什么的这很正常那后辈脑袋一拍,又跑去说这军阵的物理知识这就不太正常但很有可能

    罢了,姑且把茹瑺留下吧

    谅其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对面有三百蒙古兵来投降朱棣。

    敲黑板,显然对面也有不少蒙古兵。

    理由是什么不得而知了,可能是看朱棣白天狼狈中带点帅,也可能是什么我朱棣,未来蒙古宗主王霸之气buff一类的东西。

    大家“”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朱棣,难道真有王者之气

    朱棣待之以诚,令他们晚上给自己护卫。朱棣一方的蒙古指挥省吉,就骗他们说,你们得卸甲,然后就把他们全杀了。

    朱棣凌晨起来看到此事大怒。说昔日李广杀降,终不封侯,你以后别想升官了。

    大家蒙了“”

    失之桑榆,再收

    收不到啊

    明明和他们无关的,但他们竟开始和朱棣一样,感觉到先大怒复心痛了。

    朱元璋更是生气“在你眼皮子底下擅自杀降,你都没点直接的处罚”

    朱棣想说些什么。

    朱元璋不给他机会,断然道“你,不行”

    朱棣“。”

    不管是史书为尊者讳,美化了朱棣,把锅全推给手下,亦或者朱棣确实毫不知情。都暴露了一件事,古代军纪不够整肃。吊诡的是,燕军还算是这些军队里军纪比较好的。

    啧,比烂的世界。

    大家顿时一愣。

    “咦,听着有点不爽的口气,后辈是在阴阳朱棣吗”

    “好像是啊”

    “朱棣,后辈之前很爱你的欸,多少溢美的词汇都不要钱的往你身上用,结果,你现在不讨她的欢心了吗”

    幸好这皇子,还没有学到那句“原来,爱也会消失”。

    否则,这句便该在此处出现了。

    朱棣“”

    朱棣不愿承认自己失去了爱“很明显,她只是平等的讨厌每一个杀降的人。”

    接着,他向朱元璋自我检讨。

    “爹,我错了。”

    “错在哪里”

    “御下不严。”朱棣,“但我管教了之后,相信他们必然认识到了错误,就此改了”

    朱棣此刻发怒并未彻底杜绝它,几个月后,谭渊再次杀降三千人。

    朱棣气得要死,骂他你一个人能抵三千条命别人都听我的,你就是不听。

    谭渊振振有词的和他顶嘴,说这些放回去资敌。

    朱棣阴恻恻的说,那你听好了,凡跟我为敌的,必定会来杀你,谁叫你不仁呢

    有点委婉了,居然没有直接劝自杀。

    御下不严x2

    朱棣“”

    朱棣此时也尴尬了,怎么回事。

    老朱这次也无语了。

    朱棣这龟儿罢了,看来有事还得咱出马

    接着他直接问茹瑺“这谭渊,现在在哪里”

    没毛病,茹瑺是兵部试尚书,这问题确实该问茹瑺。

    问了之后,朱元璋也没白等,找内侍拿来纸笔,直接挥毫。

    茹瑺远远瞥了一眼,看见朱元璋在纸上写道汝有何功于朝廷,竟刚愎谵妄,残忍嗜杀至斯耶

    他心头顿时敲起了鼓来。

    开头就写这一句,是真要像这福泽所说,劝谭渊自杀了啊虽然可是这一切事情,是不是都暂时还没有发生

    还好,光幕下一句话,叫老朱暂歇了这满腔怒火。

    谭渊最后是夹河之战战死的,朱棣没杀他。原因很骨感,他手里实在没什么将才,谭渊已经很顶了。

    好笑的是这个谭渊其实也蛮翻车鱼的,我们后面夹河之战可以看到。

    常有人说朱允炆手里没将才。真的吗u感觉朱棣才是满手r卡,他每次开作战会议,会议常态一般如下

    朱棣说了abcd计划,将军们阿巴阿巴阿巴阿巴,真的吗感觉不太行啊。唯一偶尔会赞同朱棣的只有张玉,然后这张玉又快寄了。等张玉寄了,就只剩下朱能好像能说两句,但是很不幸的是,朱能也没几年了。

    就很悲伤有没有。

    朱棣还很坚持每次都要开大会,试图共教商会大他计们,但感觉e

    张玉朱能

    别说未来的朱棣了,现在的朱棣也感觉到了悲伤。

    他知道了,他带进太庙的三个人,除了姚广孝之外,大概就是这两位了。

    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唯二听懂自己话的人吧

    然后他突然愣了下。

    那以后五征漠北,没有人选了啊,该不会是我得自己上吧

    闰4月25,黎明了,错失三百蒙古护卫的朱棣率领大军趁着天色微明过了河,摆好了阵。

    战场广度上回已经提了,昆山到上海市中心的程度。

    打架前,再和大家科普一下双方阵型。

    正规野战会战和昨天的骑兵交锋是很不一样的。

    大家正襟危坐。

    终于,关键点要来了

    当初朱棣收编了大宁军时,曾在会州卫整军,这个军事编制将一直沿用到前三次北征。

    全军分为三大模块。

    一、哨马营,也就是负责侦查巡哨的。不过到了北征时,又担当了一部分游击部队的职责。

    二、大旗下,这支其实是朱棣亲自带领的精兵,他经常冲锋陷阵,并将其变成固定编制。

    三、五军,此五军非五军都督府,而是大军本身,只是把兵分成了五大模块,前后左右中,请看图,就是如图中一样,一个方块的四周摆着四个方块,每个方块让一个高级将领指挥。

    注意啊,一般来说,主帅其实是待在中间门这个方块的,这里和四周都近,便于发号施令,也便于当预备队,随时支援四方,比如对面李景隆就呆在这儿。但朱棣不是,他把中军老大的位置交给了张玉。

    朱樉愣了下“啊未来五征漠北,原来是老四你亲征啊。还至少亲征了三次”

    茹瑺“”

    茹瑺突然汗流浃背。

    他怎么觉得这个事情发展到现在,超出他的设想太多了。

    我应该听懂吗我似乎不应该听懂。

    但我已经全都听懂了。

    我要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知道我并没有听懂呢

    他正战战兢兢的时候,突然还发现,那李景隆,居然在和燕王寒暄。

    一个在说自己只能坐镇军中,不如燕王勇武。

    一个在说,曹国公这才是老成持重之举。

    茹瑺“”

    你们在干什么啊你们还记得自己未来正打生打死吗

    然后他又看朱允炆。

    那皇长孙,居然也如此淡定自若,连烧纸的动作都一丝不错啊

    朱棣和李景隆对峙阵型是这样的。其中,朱棣带着大旗下,待在中军附近,作为预备队。

    有人问,如果朱棣是预备队,那原本中军预备队张玉呢

    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就知道了。

    傅友德一笑“这还不好猜人数不够,补前军去了”

    另外,徐辉祖到底有没有指挥后军要打个问号,

    史料突兀的说朱允炆把他派来给李景隆兜底后军,大约是文人想借此反衬李景隆的无能,徐辉祖比李景隆强多了,朱允炆当初就该选徐辉祖这种心理,不可尽信。

    李景隆此时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获得了些来自仙机的偏爱。

    否则,怎么说到了现在,仙机还说他的好话呢。

    他白俊的脸上,也浮起了淡淡的红色“哪里,哪里,陛下曾派臣与魏国公一同练兵,魏国公也是很强的。”

    他的话风,已经悄悄变了。

    他再也不说,臣远不如谁谁谁了。他开始说,谁谁谁和臣,一样很强了。

    接着,光幕更新了一张战斗简略军阵图。

    写得很简单,叫人一看就明白。虽然大家早已凭借自己的军旅知识,明白他们双方是怎么排兵布阵的。

    。房宽后。

    李彬右张玉中朱能左

    。邱福前。

    xxxxxxxvsxxxxxx

    全军主力前

    郭英左李景隆中平安右

    徐辉祖后

    打从战斗的一开始,邱福的前军就吃不住李景隆前军的进攻了。

    虽然史书上站在朱棣的视角,写邱福率领万余骑兵,冲击对方中坚,敌不动。

    但实际情况应该是李景隆选择了一力降十会,把全军最精锐最牛逼的俞通渊等人布置在前军,利用绝对的人数优势暴揍朱棣。

    这招非常有用,为什么

    因为邱福根本无法一支军抵抗它,张玉的中军和朱能的左军全来救他了。

    这才出现,张玉这种本该担当预备队的中军一开始就上战场打架的情况。

    预言成功的傅友德淡淡一笑。

    牛刀小试,不值一提。

    他又补充道“燕王兵力本身就比曹国公少太多,抗住第一波进攻是很重要的。当机立断把所有兵力压出去加厚前军虽然冒险,但也是逆境最佳的一种赌博。”

    在场的人都赞同的点头。

    郭英发现自己是左翼,不是主攻,稍微有点点失落,但他又想,我的侧翼包夹,配合主力行动,也很重要

    燕军只调动了左军去支援,难道不就是怕我攻势勇猛,打破右军吗这是很重视我啊

    朱棣此时非常的难受和被动,朱能这只左军按杨士奇的阳武侯薛公神道碑铭记载,是担当先锋的,可是从一开始就被动的去抵抗李景隆的攻击。

    如此一来,相当于朱棣本来就薄弱的左翼更加空虚。

    朱棣自然是无法忽视这种被动,不能任由李景隆对前军肆无忌惮的打击了,不然这么打下去,战阵被正面冲破,就bbq了。

    于是他无比敏锐的战争嗅觉,促使他做出了第一个调整。

    他派了一只骑兵从自己左翼绕出来,做了一个小范围迂回,插到李景隆前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右翼,大概x这个位置,进行打击。

    张玉,邱福,朱能

    全军主力前x

    “杀伤甚众,贼势披靡”,也就是说,李景隆的前军因此受到干扰,进攻态势被中断了一些。

    “两军对垒,变幻莫测,能抓住这种瞬息而过的空挡,殊为不易。”耿炳文说。

    朱樉掐指算了一下“欸这只骑兵是从左翼抽掉的,还是老四你自己那只预备队啊感觉你那个大旗下人数并不多啊如果抽掉的左翼,那”

    李景隆眼睛一亮,是啊,虽然自己这边前军受阻了,但战场上燕王的左翼好像快空了。

    那个自己一定要发现啊

    奉天靖难记写此处带兵的是朱棣,咋可能啊,我们说过,战场非常大,不久后,朱棣马上又当救火员去救后军了,他没有望远镜,这会儿要是到了战场前端就看不到后军的危机了,此处纯属美化,应该是他手下干的。

    朱棡本来是不轻易说话的,此时也不禁摇头失笑。

    “文臣拍你马屁,哪里有危险,你就往哪里上。说多了,倒成了谶言,搞得以后你五征漠北,都无人可用,还得自己亲自上。”

    老朱“”

    朱棣“”

    谁又能懂老朱此刻的心痛呢

    朱棣的嗅觉是很敏锐没错,但李景隆也不是笨蛋啊。

    为什么大军右翼会薄弱,可以被抓到空子呢

    原来李景隆的右军老大,我们的聪明小伙平安,选择了偷家战术,早就带人从右边,大纵深迂回插到朱棣空虚的左翼。

    李景隆脱口“好平安你好强”

    大家看了他一眼。

    李景隆立刻恢复低调。

    老朱点评两句“嗯,这是朱棣在平安手上的第二次失败吗又要被平安教做人了”

    光幕继续更新图片

    房宽

    李彬右朱棣预陈亨左

    平安一路大杀特杀,把左军留守的陈亨就之前那个二五仔重伤另一名大将徐忠被砍中两根手指,将断未断。

    徐忠忍痛自断双指扔在地上,用衣服片随便裹了一下又奋勇杀敌,战事极为惨烈,朱棣的左翼几乎要被杀穿了

    朱允炆感觉手指一痛,便把手小心地远离了火盆。

    他想平安平安,这名字真好,果然保我平安可惜啊,唉

    要不要送点东西给平安呢

    嗯这样不好,会给平安带来麻烦,但我可以抽个时间门,向皇爷爷美言几句,反正不教他吃亏

    左翼岌岌可危,后军也危若累卵。平安不仅极限进攻左翼,还带人去包抄了后军。

    “阵后尘起”。

    再加上理论上此刻,郭英正带人猛打朱棣右军。

    相当于,朱棣整支大军被完全合围了

    看到这里,你敢说李景隆打的不好吗u认为他作为一个统帅,在平安的加持下,甚至可以说有点超水平发挥了。

    非常冷静的认知到朱棣兵力少,选择前军重锤出击。

    平安这支侧翼,更是收到了奇效,逼得朱棣亲自带人来救。

    事实上,朱棣这会儿救后军,效果也麻麻,顶多是帮忙多抵抗一会儿,时间门一长,在绝对兵力压制下,阵型还是会被打穿的。

    一路听着情况发展到了这里,大家也逐渐严肃了起来。

    “一场硬仗。”傅友德轻声说。

    其实,何止是个硬仗简直是个死战。

    朱棣此时已经要被合围了,若被合围,李景隆岂不就能将朱棣绞杀当场

    可是,李景隆分明也没有做到这回事。

    朱棣又究竟是怎么逃脱的

    他们想到了之前,光幕对朱棣的评价。

    “绝境中的智慧”

    确实,相较于双方白刃相加,血战至此的现在,之前的地雷阵算什么

    绝境已现。

    朱棣,你要展现出你怎样的智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