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76. 第七十六章 量子靖难
    听完上面的这段光幕内容, 朱樉不禁摇头晃脑,嘲笑道“看吧,当我都知道朱棣打仗一定绕背的时候, 老四这招绕背击之就不好用啦”

    朱棡也点头“若是此时, 何福像曹国公和武定侯那般阴险,除了放人以外, 还团团放了地雷的话,老四”

    朱元璋额角青筋暴起“两个龟儿瞎逼逼些什么再放地雷,朝廷的人要怎么办”

    朱樉“哎呀, 只要有想法, 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撇撇嘴,“爹你只是不舍得老四交代在那里啦”

    他一副我已经看穿爹你的偏心的犀利模样。

    贼围上数重

    基本上就是这么个状态,满身大汉了属于是

    人人人人

    人朱棣人

    人人人人

    杨士奇与蹇义

    虽然他们知道谐音梗,比如说, 最近广为流传的茹尚书与如夫人但谐音梗这么让人有画面感,还是比较少见的。

    他们忍不住扫了眼朱棣。

    突然发现, 原本正和朱棣衣衫纠缠的朱权,默默退后了几步。

    其余站在燕王周围的人,也各自自觉地退开了几步。

    朱棣一时之间,真如鹤立鸡群。

    朱棣习惯了。

    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 冲不起来就废了大半。

    被人流包裹的感觉, 各位友友们节假日出行应该是深有感触的, 步行都比骑共享单车灵活得多,因为的坐具本身也得你分心去控制何况马匹不是坦克那样的死物, 它是活着的。

    看到近在咫尺的长矛等工具,马儿的心灵也没那么坚强。

    朱棣双眼一亮,立刻想起了自己对未来机动力量的设想“这坦克, 莫非就是未来的战车”

    被朱棣这么一提,朱元璋也自脑海里捕捉到一个画面。

    “之前后辈放天津港视频的时候,好些巨大的箱子,似乎有被什么东西拖着在地面动”

    朱棣也恍然“不错他们既然能用铁臂将箱子从地面抬起来,自然也能用铁做的东西,将箱子拉在地面拖,这样说来,这坦克,莫非也是铁做的这样好,铁做的东西,刀枪不入这岂非天下之大,尽可来去”

    其余将军,一时也陷入了燕王所描述的画境之中。

    唯有李景隆,撇了撇嘴,不以为然

    刀枪不入算什么人家用导弹

    靖难之路就要到此为止了吗

    面对这四面埋伏、人浪无穷、十死无生的境地,燕王朱棣,终要折戟于此吗

    不,他再一次的,发现了那黑暗里的微光

    那微光,源自战场的西南角。

    那里,忽然出现了一丝空隙。

    是他本在进攻德州左军的爱将朱能,见他形势危急,领兵奋力向后军东北角搏杀而去

    人人人人人

    人朱棣人人朱能

    人人人人

    这一波侧翼攻击很是猛烈,吸的德州后军士卒不自主的往东北角黑色方块处聚集支援。

    相对的,西南角白色方块处人少了,出现了空隙。

    好朱能

    上下一心,将士用命,何愁大业不成

    想必此时此刻,朱棣心中的振奋与喜悦,笔墨亦难书

    傅友德飞速思量“这朱能,能分兵来后军救你,也就是说,此时一定有一个人,能够牵制整个左军,想必就是燕王您的二儿子,朱高煦了。真是了不得的少年英才啊”

    “谬赞,”朱棣嘴上谦虚,脸上却呈现出一种红光满面的快乐来,“颖国公真是谬赞,那不过一个有些勇力的小儿罢了”

    “嗯,还不一定是那小儿呢。”朱樉在旁悠悠道,“反正是不是的,都是猜测不是吗,史书上又没写,都被你的好圣孙删光啦。”

    朱棣“”

    从红光满面到脸色如墨。

    也不过一瞬间的事情罢了。

    朱樉此时还不罢休,继续说

    “偏心爷爷只会爱自己的孙子,不要装得你对自己儿子很爱的样子啦”

    朱樉是在说朱棣和朱瞻基吗

    看他那幽怨的模样啊,他明明是在借此说彼,借着朱棣的事情,说屡屡被老爹忽视与打压的自己呢。

    拥有非凡战场嗅觉的朱棣,在生机甫一出现,便发觉并紧拽住了它。

    那一刻,燕王身上闪耀的,可不止是无上的智慧之芒,还有随之而来,骁勇到让人胆寒的武神之姿

    他一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跟随的亲卫因马匹受伤无法脱困,燕王竟悍然回头,复又冲入阵中,用力一拔,裹挟那亲卫至自己马上,再度杀穿德州后军而出。

    何等英雄何等豪情

    如何不叫人心潮澎湃,如何不叫人心悦诚服

    张飞也好,关羽也罢,岳飞、吕布、项羽古来话本里对武将最高的想象,万军从中取你项上人头的桥段也不过如此。

    他们杀人,朱棣救人

    勇冠三军已然无法准确的描述此时的燕王。

    也许,已到了上这首诗的时候了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朱大将军

    “好”朱元璋脱口而出,“既浅白易懂、朗朗上口,又气势磅礴,豪情纵横不知是哪位诗人文华如练,写出了这句诗原句应该不是朱大将军吧。原诗说的那位将军,定也是个英雄人物,否则,何以配上这首诗”

    虽然不能与那位英雄人物结识一番,但有了这首诗为纽带,“朱大将军”朱棣,便也感觉,自己与那位将军,隔着时间与历史,遥遥望了一眼。

    接着,朱棣叹了一口气。

    尽管这一整段,都在说他的英雄才干,但他现在在惦念的,却是注定将要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张玉啊

    他的左膀右臂

    朱棣冲出后军包围后并没有即刻回营,他重新组织身边的骑兵,反复冲击着敌人。

    如此,缠斗到日暮西斜,何福等人收兵。朱棣随手抓了一个幸运朝廷兵,审讯一番后才得知,原来燕军本部兵马早已退去了。

    朱棣这才带着小弟回营。

    朱棡脱口而出“这是打了半天把主帅丢下了吗”

    朱樉“也不奇怪吧,之前不是已经被丢下一回,事后还迷路了吗”

    朱橚“是的,迷路中还又捡到了几个同样迷路的士兵最后还是四哥靠谱,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成功回去了耶。”

    朱棡这时想想,也点头“不错,是不奇怪。他小弟还靠他回去救呢。”

    朱樉最后用一句话结束这次的吐槽“照这个发展下去,五征漠北,他的手下也全靠他去救吧。”

    我们此前提过,本次东昌之战的作战人数依然十分庞大,双方仍是几十里的大阵仗。

    朱棣在浦东自然不知道浦西的张玉在干什么。他们只能凭借彼此的默契行事

    然而,向来配合无间,心意相通的张玉,这一回却没能越过千重万重的人群,读懂他似乎无所不能的燕王的困境。

    隔着史书的短短一行字,我们不知晓,发出进攻指令的张玉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是过于相信他的燕王能完成夹击任务的缘故吗

    是过于担心他的燕王有危险于是去吸引火力吗

    是因为压不住骄兵鼓噪的燕军吗

    还是他诡诈的对手何福指挥前军也卖了破绽,让他误以为战机已到,时不可待呢

    没有答案了。

    只有张玉杀入德州本阵,一路连杀百数十人的耀目,和他再次过程中,不慎被火器所击,阵亡当场的黯然。

    张玉58岁的生命,伴随着那如火似血的落日余晖,永远停驻于了东昌。他的魂魄也许会顺着沙场的血水,没入会通河,沿着灉水一路向西南而去,汇入黄河,最终回到他的出生之地开封吧。

    朱棣的心情复杂极了。

    悬挂在头顶上,名为“张玉之死”的利剑,终于落下来的。

    真是一道剑锋,在他心上狠狠砍了一刀。

    痛煞也

    张玉字世美,出仕元廷,官至正二品枢密知院。

    元亡后,他随着北元逃亡于漠北,直到洪武18年,归降于朝廷。

    他前半生的辉煌已不可考,在明廷初露峥嵘是在洪武21年的捕鱼儿海战役,因功得授济南卫副千户。

    洪武24年,他从征塞外,参与了傅友德主导、朱棣策应的黑松林之战。

    傅友德两次佯退,欺骗元军落入包围圈。

    张玉因第一次佯退反戈元军的功劳,受到了重视,并在第二次佯退后,升迁燕山左护卫,转而跟着燕王的明军后续部队。

    洪武24年7月,燕王和张玉一路,在辽阔的大兴安岭树海中,循着元人的蛛丝马迹,过鸦寒山,磨镰海子洮儿河与大兴安岭之间的湖泊,接近哈尔滨那个纬度,追至黑松林,熊皮山,终于追上了兀刺罕部,并大破之

    那一战,是他们配合无间的伊始。

    八年后,他毅然跟着他的王,他认定的皇者踏上了造反这条不归之路。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当朱棣回营得知他的死讯时,恸哭不已。后来回到北平,朱棣对左右部将又道胜负兵家常事,不足计。所恨,艰难之际,失张玉良辅耳。吾迄今,寝不帖席,食不下咽。

    言罢,又是潸然泪下。身边的将士也跟着痛哭不已。

    朱棣最终追封张玉为荣国公,认为他是靖难首功之人,谥号“忠显”,又带他进了太庙,成了唯三跟着自己的文臣武将。

    朱棣死后,朱高炽追封他为河间王,改谥“忠武”,这是最顶级的谥号。

    张玉的儿子张辅承袭父亲之职位,因安南之功加封英国公,一路传至第九世张世泽,在北京城死于李自成的军队刀下,陪着崇祯一起与明朝走向灭亡。,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