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正文 100. 第一百章 p8
    嗯一

    “客观的说, ”朱樉评价,“能认得老四的才是少见吧只要别穿将军服,这么多人,铠甲还一样, 谁又认得谁呢”

    大家以为然。

    3月23日, 潜行归来的朱棣在开战前对诸小弟们不厌其烦的总结昨日失误和今日作战计划。

    概括为“审机变, 识进退”。

    那,如何把握作战时机呢我自己带骑兵上。

    抓到战机, 就突进去冲杀一两阵相当, 勇者胜,此光武所以破王寻也。

    “都是为了突出老四的修辞手法, 昨天朱能和张辅不是打挺好被骑兵冲乱的阵型不需要中军配合吃掉”朱元璋不以为然。

    他心中自然是肯定朱棣的。

    但是总不可能天天将“我儿最棒”放在嘴上,父亲的威严还要不要了

    评价完了, 又肯定道“不过光武之勇之虑, 都是很不错的。”

    光武可是他很喜欢的个皇帝

    这里的刘秀打王寻,指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 也是营销号嘴里刘秀位面之子、大魔导师、陨石召唤术梗的出处。

    朱元璋不以为然嗤笑道。

    “和你那妖风助阵模样。全归天意,忘了人力。”

    不知不觉中,朱元璋的思想,也有了一丁点唯物主义的转变。

    召唤陨石砸死人当然是假的啦, 后汉书是记载了“夜有流星坠营中, 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 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注意“不及地”,没砸到地上,就是当时天上有流星滑过, 古人把正常的天文现象附会为不祥之兆,影响到了点士气值,不是真的被砸了。

    嗯,它记载在天文志里。虽然迷信,但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著名的约76年回归次的哈雷彗星在我国史料里,最早能追溯到春秋鲁文公时期,也就是公元前613年。

    1378年,洪武11年9月,明太祖实录也记录了这天文现象。各位努力多活几年,2061年也能和老朱看到同一颗彗星。

    但是,听到这里,大家齐齐色变。

    李景隆颤声说“听后辈如此说,这所谓哈雷彗星,每76年,都要来我们地球巡航一次,后世之人,怎么能将之说得这么轻巧,他们就没有想过,那哈雷彗星,在某一次巡航过来之际,犯了歹念,决心要毁灭我们了,到时大家悔之晚矣啊”

    老朱在那边掐指算着,慌乱间,都差点算错了“这是已经转了一千两千多年了吧这两千多年,听上去,倒是没出什么事,应是个善良的星星”

    郭英也是疯狂冒汗“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是个善良的星星上边啊所谓非我星类,其心必异”

    朱棣也狠狠说“不错造导弹,先把这颗星星轰下来再说啊我们一定要战略防御,主动出击”

    朱元璋镇定下来,缓缓点头“不错,看来以后,还是得把这些星星出现的时机,都逐一准确的记下来,给后世,留些宝贵的资料,便如我们的行军路线,也得把这些星星的行星路线给记录下来。等我们造出了导弹,就可以埋伏在它们前行的道路上,把它们轰下来”

    父子两对视眼,心中,再度狠狠闪出两个词。

    唯物

    进步

    该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斗,当然双方对战人数也不是什么3000打42万这种夸张说法。

    42万是王莽召集的全国兵力,实际投入昆阳城兵力应参照东观汉记:时汉兵八、九千人,留王凤令守城,夜出城南门。二公兵已五六万到。

    新莽军是五六万。

    按照后汉书那也是10万人,“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

    这种兵力比,刘秀仍然是很厉害的,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彼时他没啥话语权,耐心分析战略态势,大家只想着跑路。于是他自己带着13人冲出去,拉了一只1人左右的兵马回援昆阳。他哥名号牛掰

    对昆阳之战,在场的将军们都研究过,就连蹇义也如数家珍。

    蹇义“论衡恢国篇言,光武将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将万人。故,还有第种说法,认为攻打昆阳的只有3万人。”

    傅友德摸着胡须道“昆阳虽小,地理位置很重要,新莽军队想要拿下它无可厚非。但那王邑、王寻却只懂得挨个拔城的单调死板战术,若是当时依纳言将军严尤的话直接去打宛城的更使军主力,才是正确选择,宛城破,则昆阳自解。”

    耿炳文也点头“昔日汉高祖刘邦便是依照张良之计,先取宛城,后扑咸阳。刘秀死守昆阳,也不过是为了保宛城。王邑等人完全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朱棣深深叹道“唯光武是个清醒之辈啊,知道守昆阳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为了牵制新莽军。王邑认为攻不下城很丢脸,昆阳城那群人也只想着逃命,若不是王邑等人逼得紧想屠城,不等光武突围搬来救兵,他们已尽数降了。”

    当他带着千余前锋,抵达昆阳城东45里地。王寻以为只是骚扰,就派了几千人和刘秀k。被刘秀一马当先,斩杀数十首级,此举极大鼓舞了众人士气。

    诸将士议论道“刘小将军你平常看着胆怯,今大敌当前很勇啊,真稀奇。”

    从这个议论也能看出,刘秀此时威望平平,得以身作则建立威信。

    朱元璋笑道“他人运动战,目的便是为了调动、分割你之兵力,好形成局部兵力优势。这王寻等人倒好,不必别人来诱,自己先逐个来送。还送得如此妥帖,只带了几千个人。”

    朱允炆却默默在想

    若他是错,那我这把将所有的人都带上的,是对的吗

    唉

    也许,在打仗厉害的人面前,你带的人多,是错;带的人少,也是错。

    你做什么,都是错。

    总之,遭遇战刘秀方打赢了,他看军心可用,组织3000敢死队又从城东迂回到城西,对王寻指挥部发起打击。

    王寻等人轻敌也或许是觉得对方很菜,我想独占功劳,指派1人迎战,其余人按兵不动。

    结果就是被刘秀收割,当场阵斩副帅王寻。而后续部队,竟然因为之前下达的原地待命作战指令没有前去相救。

    后来就是,昆阳城里的人冲出来和刘秀前后夹击,城里还有八、九千人突然,大召唤术上限一狂风骤雨,噼里啪啦。

    下雨引发河水暴涨,洪水溺死了一堆新莽军,主帅王邑趁乱逃命。

    朱允炆突然说“我觉得,这光武的运气,也是挺好的。般人下雨,也下不到发洪水的程度吧”

    朱棣却道“是洪水吗也许是因为,当时仓促逃亡的人被赶到了河里,如此才溺死的吧。别忘了之前说靖难,朝廷的军队也是这样被溺死了许多。”

    朱允炆“”

    可以举个别的例子吗

    傅友德也道“若按照5万人来算,先丢了几千,又被吃掉1万,只剩下3万余,刘秀3千兵马并城里八、九千人,也有12000多人包夹。兵力劣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完全不需要这狂风骤雨助阵。”

    李景隆忽然说“这王邑、王寻,不会也有个雅号,诸如那新莽战神、光武卧底吧”

    他心中,产生了淡淡的,似乎找到了组织的快乐。

    嘛,实话说,没有后续这些乱七八糟的运气,前面副帅都被嘎了,新莽军的士气已经遭到了重大影响,而且1脱节的溃军往回逃,是可以立刻冲散近在咫尺本来正常列阵的本阵军队。可参考卡尔卡河之战

    所以,在王寻战死的时候,昆阳之战的胜利就已经埋下了。

    u这里详细讲述昆阳之战,重点是judy啊,秀儿他那处境往前冲是以身作则,不得不冲,你需要这种搏命打法建立威信吗

    嗯,大概还是需要的吧。

    “怎么能这么说呢我的手下可是很认真的在和我一起靖难清君侧的绝不会出现什么,只要我不冲锋,他们就有可能逃跑投降的事情。

    我们是为了同个梦想聚集在起的

    我们的信念,就如同我们对父皇的怀念那般坚定”

    朱棣义正词严,每次都不忘为自己的手下添光加彩。

    虽然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手下替他添光加彩,但是也许,朱棣就是这么个不走寻常路的大帝吧。

    朱元璋牙疼“行了,差不多得了。”

    朱棣布置完后,就整兵以待,要和德州人打架了,双方站位如下。

    燕军东北

    德州西南

    双方从早上辰时79点打到未时1315点,干了整整6小时,朱棣连续冲杀德州兵阵。

    德州兵马先后4次,顽强的后退整理阵型合拢,没有溃散。

    嗯,这里好像没有再描写第一天的“火车”了,也许是何福、盛庸等人认为效果不佳,已经被克制,不再使用。

    但是人数上,德州兵马还是比燕军占优的,所以靠着步兵的密集阵营,他们暂时没输。

    大家打啊打,实在打不动了,停下来休息下。

    然后坚强的爬起来再打,互射弓箭。笑,有时候感觉古代人确实相对回合制一丢丢,毕竟武器不发达,人体有极限。

    哪里像海湾战争,老美电子信息干扰一波,然后飞机轰,再上导弹,再飞机轰,全方面空天打击,等把一个国家轰烂了,地面部队100小时迅速推平。

    现在还有无人机了,再发展发展,以后搞不好都不用飞行员执行危险的飞行任务。这种打架互殴打到精疲力竭的场面,只有刻画特种兵的电影里会出现了吧。

    大家“”

    朱棣的冷汗落了下来。

    他还想着战车,觉得若是有那战车,就天地宽广,任他纵横。

    却没有料到,这“天地宽广”,还真得先上那飞机,在天上纵横一番啊

    傅友德冷静了又冷静,方才说话“确实,若是天上将东西砸下来,你确实也没有办法躲先前提到导弹,其实我们就应该想到有这飞机。”

    朱元璋重重说“飞,必须飞起来”

    蹇义沉思片刻“如今能飞的孔明灯算吗”

    那东西是不是有点小

    但是他们立刻又想到。

    “如果把孔明灯做大一点呢”朱棣说,“让人站在其中,从天空往地下扔”

    他本来想说扔导弹,但导弹距离他们还是太远了。

    于是朱棣接地气地说

    “扔石头如何砸砸蒙古人”

    “准头未必可以吧”朱樉不抱什么期望问。

    “登高望远,飘上去了,如果能观测敌情,也是不错的。”朱棡则想到了另一个方面,“之前不是说有个望远镜吗若是配上这个,应该不错。”

    就在这时,忽然一阵东北风刮来,飞沙走石,德州兵马处在下风口,被风沙迷了眼,燕军包抄完毕的左右翼部队立刻抓住机会,横击之,终于拦腰打穿了德州兵阵,敌军溃败。

    很多人认为这又是朱棣的好运气。

    嗯我们前面提过,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这一天公历是1401年4月6日,清明后一日,春天,华北地区风沙最大的时候,刮偏北风,各位北京的友友们都吃到了外蒙古的沙子了吧今年据说浙江也能吃到。

    不过,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其实蒙古人有一个很有趣的作战战术。他们会在交战之前,在地上提前洒下尘土,打仗的时候用马匹拽着树枝,人为制造沙尘暴,使得沙尘遮天蔽日。

    这招蒙古人是用来做心理战的,让对手以为自己兵马很多,不战自溃但诸位,看得出这个人为制造沙尘暴还挺简单的有没有,拖着树枝就可以了。

    我们再回忆一下朱棣昨晚干了什么。

    他很莫名其妙的去德州兵马附近睡了。

    理论上,这附近的地形他应该在第一天交战前就已经摸透了,第一天现场打完了,更是了然于胸。

    那,是去探查德州兵马的新作战方式吗连火车这种必杀器,他都提前做好了应对,细作点点满了吧,也没必要再来一次。

    那他干嘛去了

    鉴于他第二天的作战会议很简略,只说了伺机破敌。

    u倒是有一个不成熟的猜测,他搞不好是半夜带人跑去观察地形,哪里适合洒土,哪里适合拖拽树枝,为“沙尘暴”天气做铺垫,提前准备好“飞沙走石”的机会。

    然后“整兵俟敌”,等敌人到自己选好的交战地点附近打。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啊

    不然,这燕军兵马怎么就那么恰好的,就在风沙之时,形成了两翼包夹呢

    不过这也只是u根据作战进程,和朱棣偏向蒙古人的用兵习惯,做出的一些猜测。

    史书里到底是没写这计策,风助天命,看起来总比夜半不睡、辛勤洒土的朱棣来的帅气。

    那便不管这些猜测,只看那好风吹来,已形成合围之势准备杀敌的燕军趁着风,吸取了张玉之憾、谭渊之悔,终于正确的抓住了朱棣再强调的“战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朱棣沉思了片刻,和大家商量“还是风助天命吧”

    大家忍笑。

    没错,半夜不睡,辛苦洒土,甚至还要早早起来叮嘱大家怎么打,最后再一骑当先的带他们打的燕王,真的太辛苦了吧

    “其实,就算不洒土,砍点树枝用骑兵拖一拖,也是可以的。”傅友德试图为燕王找出一个不那么费劲的路径。

    “那燕王是半夜小树林砍树去了吗”大家问,“再累到睡在了敌营”

    “”傅友德。听上去也没有好多少呢。

    “风助天命吧”老朱也是无语了。

    这儿子,真的,太叫人心疼了吧。

    此战,燕军斩首十万余

    一路追德州兵马至滹沱河畔,溺死和因互相踩踏而死的不可计算。

    盛庸单骑败走德州。也许何福也跟着一起跑了。

    当朱棣尘埃满面的回到营中,诸位将士竟都认不出他。

    一整个中东吃土回来的挖沙人。

    直到听到声音,才知道,啊,原来是老大啊。

    书上说,朱棣策马奔腾于万军之间,余者遥遥看着他的旗帜,无不欢声雷动,奋戈争先。

    这个时刻,u想,即便尘土遮掩了他身上每一处可以彰显身份的标志

    他依然可以是皂旗张那样的小卒英雄。

    此时此刻,已经无关身份和地位,朱棣已经用他的智慧与武勇,征服所有追随他的人。

    他这面旗帜,既屹立在战场上,更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当他扯起缰绳,发动冲锋的时候,如同磁石的一极,而人们,如同磁石的另一极,自动被他吸引,汇聚到他身后。

    因为,他是武之魂,他是军之魄

    他是他们每个人,更是他们每个人,都想成为的人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