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正文 111. 第一一一章 p8
    胡濙最近有点郁闷。

    他年纪轻轻, 既从儒,也习医,这两样, 还都学得挺不错的,按说,前途是十分光明的,但这段日子里, 南京城里频频传来些医家相关的事情,搅得他有些心浮气躁。

    先是南京那里,成立了一个“戴思恭奖”, 说是医考成绩优异者,可以评得这奖。

    这戴思恭,胡濙自然是认识的,现今赫赫有名的医科圣手,他虽头一次见到这个奖项, 震撼之余,却也能够理解。

    只是, 近来医者内部, 也一直有传言,说是老戴太医近来一直在研究温病说。

    老戴太医师从丹溪滋阴学派, 再进一步,研究温病之说, 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胡濙奉行的一直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若是温病学真的在整个大明流行了起来,那么伤寒论,又将何去何从呢这医家圣言, 莫非要就此没落

    如此默默纠结了好一段时间,胡濙还是觉得,自己这般闭门忧虑,无疑是坐困愁城,了无益处。不如找个办法,去南京当面见见戴思恭,才是上策。

    于是,便在禀明父母,得到准许之后,收拾行装,亲自前往南京去游历一趟。

    江苏武进与南京的距离并不远。

    到南京城的时候,天色正好晚了,来不及进城,胡濙只好投宿到城外一户农户家中。

    那农户的家里看着不错,一家好几口人,房子也大,院子里还有一头颇肥的毛驴,应该是个有些家底的。

    农户见着了胡濙,因为年纪轻轻、相貌堂堂,还是个读书人,也很喜欢,十分热情

    “小先生晚上吃了没有没吃的话,和我们一起如何只是今日家里掌勺的老婆子出去给人接生了,菜不好,委屈小先生了。”

    “没事的,没事的。”胡濙先忙谢过了热情的主人,接着,突然意识到一点,“你妻子是稳婆”

    他斟酌两下,用一种仿佛不经心的口气说

    “近日里,倒是听说朝廷明发公告,说惠明药局弄了什么产钳,是和接生稳婆有关的东西呢。”

    那产钳,胡濙也是好奇的。

    只是他既不是女医也不是稳婆,加之一些面子相关的问题,也就始终没有在自己的家乡,看见这个新兴的东西。

    没想到出来一趟,连南京都还没进,就有见识的机会了。

    胡濙觉得机不可失。

    反正,对一个不认识自己的萍水相逢的农人,也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吧

    那农人哦了一声,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个”

    胡濙正想继续问效果如何。

    那农人又说“这东西放哪里了”

    他儿子说“放后院柴堆那边了吧,捡柴好用得很。”

    胡濙“”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胡濙想过对方评价“好用”、“不好用”,却没有想过,会得到这个答案。

    他怀着某种震撼的心情,吃完了饭,又在热情的农人的引导下,亲自去后院,拿那产钳捡了一根柴确实挺好用的。

    可是。

    如果他没有记错,这产钳是助产用的吧

    他当然没有记错。

    随着产钳一起发放的奖章,如今就在这户人家中,因为是铜制的,虽比拇指肚大不了多少,却还是被挺宝贝的收进匣子了。

    拿出来给他看的时候,也没让他上手,而是自己托着,小心翼翼地给他展示了一下。

    胡濙“”

    虽不知道这产钳是上边的谁弄出来的。

    但他感觉,上边可能也没有想到这种结果吧。

    然而还是那句话,这妇人接生的事情,胡濙既不好多做,也不好多问,刚才问出口,已经耗费了他很多勇气。如今这件事情,便只能这样过去了。

    当天夜里,他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忽然被一阵嘈杂的人声给惊醒。

    伴着这些人声的,依稀还有些痛苦的喘息和嗷叫。

    胡濙被惊醒了,朝外头一看,院子里竟火光耀眼。

    他揉揉眼睛,下了床,推门出去,这回,嘈杂的声音和现场的情况都分明了,他投宿时候看见的颇肥的毛驴,原来不是伙食好,而是要生产了。

    现在,那头毛驴在铺了稻草的地上一时站,一时坐。

    无论是站是坐,都要发出痛苦的叫声和喘息,便是之前他再梦里听见的。

    而今天晚上里,热情接待他的农人,现在脸上已经没有了当时笑意,转而变成了一副焦急愁苦的模样,在火光一耀之下,脸上沟壑深深。

    只听他喃喃道

    “唉,这驴子,不会是难产了吧”

    “已经叫了好久了,小驴怎么现在还生不出来”

    “偏偏是这时候,老婆子也不在”

    “爹”农人的儿子叫他,“驴子的情况看着不行啊。”

    没有错,原本或站或坐,来回走动的驴子,如今已经躺倒在了地上,四脚朝天,那叫痛的喊声,也开始变得有气无力起来。

    这时候,周围的邻居也闻讯过来了,也有几个也养了驴,经验老道的,一看这情况,就知道不好,赶紧挽起袖子,上前替那驴子揉肚子助产,也有将手伸进下边去帮忙的。

    可是无论怎么帮忙,那驴子,也还是没能把小驴生出来,小驴还是卡在那里,只有血顺着驴子的身体不停地淌下来。

    驴子的喘气与呼吸,也越来越弱。

    那些上手的人,这时候也束手无措地摇头道

    “难产了。”

    “头还藏在里边,掏不出来。”

    “那,那怎么办难道这驴就这样不行了”这时候,那吃晚饭时乐呵呵的农人,已然面色大变。他的焦虑在越来越糟糕的情势发展下边,如今是彻底变成了惊慌。

    “倒是还有一个办法,”来帮忙的邻家又说了,“破腹把小驴取出来”

    只是这也是下下策啊。

    这样一来,大驴肯定必死无疑,小驴也不一定能活,如此结局,只能说,死马当成活马医,万一呢

    此时此刻,在旁边已经把所有情况围观清楚的胡濙,终于忍不住说话

    “既然已经难产到了这个程度,试试那朝廷新发下来助产的产钳,不是正好”

    一下子,在院中围绕着毛驴的所有人,齐刷刷看向胡濙。

    那农人一愣“小先生”接着大喜,“小先生是读书人,原来还懂医术吗”

    当然懂得医术的胡濙,没有在第一时间谦虚。

    于是,在他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里,那把丢在后院捡柴的产钳,已经递到了他的手中,而他和他手中的产钳,也已经被递到了痛苦的毛驴面前。

    胡濙“”

    他面前是奄奄一息的毛驴。

    他周围是一道道目光灼灼,期盼着,又害怕地看着他的农人。

    而那今日收留了他投宿的农户主人,已经不敢看向这里了,只用那颤抖着声音说“小先生尽管去做,如果最后还是没办法,我们不会怪你,这就是九斤的命。”

    这头驴竟还有名字。

    叫九斤,不会是因为出生的时候正好有九斤吧

    说不定这驴子,也是这户人家从小养到大的

    事已至此

    胡濙深吸了两口气,自我鼓励

    你学过医,学得很好。

    你很厉害,你来这里是为了和戴思恭坐而论道。

    区区一个难产的毛驴罢了信手拈来,更别说,还有新发下来的工具应该适用吧

    拿着产钳的胡濙,没忘记把产钳擦净消毒,接着蹲下去,将产钳伸入毛驴的身体,准备夹住小驴,拉出来。

    这东西,如此简单,用法一眼而明。

    他这样做的时候,心里还担忧着,夹住小驴,把小驴拉出来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若是时间拉长了,是不是该给母驴补点元气

    然而,当他准确的用产钳夹住小驴,往外一拉,小驴的身体,便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

    他登时一愣。

    这么简单

    胡濙愣住,周围的人可没有愣住。

    一开始困扰着他们的,便是小驴生不出来,如今,小驴冒了脑袋,周围的农人是大喜过望,这户农户的儿子们,更是瞬息便赶了上来,按着母驴的身体,小心又迅速的,合力将小驴扯了出来

    仿佛有一声“吁”

    那是终于生出了孩子的母驴,躺在地上,发出的疲惫叹息。

    原本蹲在地上,抱着脑袋,什么也不敢看,只能干等着命运宣判的农户主人一下跳将起来,先去看看小驴,那小驴,重重的,动弹着,很健壮。

    再看那母驴,母驴喘着粗气,在稻草地上歇息,似乎因为小驴出来了,舒服不少,看着也有精神了些。

    保下来了

    一大一小,都保下来了

    当农户主人再度转向胡濙的时候,他眼中似乎已经有了点晶莹

    “谢谢小先生,谢谢小先生您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只是救了一头驴,能说是救命恩人吗胡濙有些不自在。

    但是眼前的农户主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又是如此的情真意切,手中所感觉到的粗糙和温暖,也完全做不得假。

    再看周围那些农户,一个个脸上,都有了钦佩,敬畏的模样。

    “真不愧是读书人,就是厉害。”

    “都说书里什么都有,小先生读了书,所以连畜生生产的事情都懂得了。”

    “那产钳之前我们还不以为意,明明是个真宝贝宝贝在我们手里,只是废铁,在小先生手里,却是救命的东西。”

    说到了这里,那些农人里的一个,连忙道

    “小先生,我家的马这几日也快要生产了,之前找有经验的来看过,说是胎位不太正,生产恐怕有危险,您能带着这产钳,帮我看看吗它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朱元璋的马政,便是让百姓领马、养马。

    若是百姓领养的马匹死亡,是要赔偿的。

    胡濙连忙说“这产钳其实是个婴儿接生的”

    周围人虽然明白,但觉得,孩子先别说,这产钳,应该先给那难产的马、驴用用。

    胡濙只好继续解释“太小了,抓抓驴子还可以,马是不行的”

    大家懂得了“这有什么,我们让铁匠照着打一个大的,不就好了”

    众人盛情难却

    主要是,胡濙刚刚用了产钳,似乎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也有一点点想要再试一次。

    毕竟,远离家乡,不用顾虑读书人面子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

    于是,半推半就之下,胡濙又留了两日。

    这两日见,那出外给人接生的老婆子回来了,得知了胡濙为自己家驴子做的事情后,大吃了一惊,接着便像她丈夫一样,对着胡濙谢了又谢,还为胡濙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胡濙虽然极力婉拒,最后还是吃了个肚子浑圆。

    招待完了胡濙,那老婆子顺势收拾了桌子和厨房,收拾完了,本拟休息,人都走到了外头,却又折返回来,将那放在厨房角落的产钳捡起来。

    她脸上带着点嘀咕的神气,却将那产钳放到水下,洗了洗,擦了擦,最后,再把它放进了自己随身的稳婆包中。

    这两日里,那铁匠已经打好了新的更大的产钳,这产钳完工的时间恰到好处,产钳一出铁匠铺,胡濙就接到了养马那家人飞奔送来的消息

    “马开始生产了,看情况不是特别好,请小先生赶紧过去看看。”

    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胡濙也没有二话,立刻便跟着那人走了。

    等到了地头,再一看,和之前驴子的问题不太一样,但也差不太多,他拿着新的更大的产钳,探入马的肚子里,当产钳碰到小马身体,并能将小马夹住,并稳稳拉出来的时候,胡濙心头一松。

    很明显。

    这一次也成功了。

    农户里,更多的人围住了胡濙与正在生产的马。

    人群嗡嗡的议论声,以及看见小马露头的惊喜叫喊声,都盖住了周围的动静。

    叫正在为马接生的胡濙,完全没有发现,就在不远处的道路上,停了一辆青布马车。

    那马车的车帘子掀开了,一位年轻人,以及一位老者正站在马车前,远远地眺望着这里。

    “本是为了新生婴儿的东西,没想到,最早竟用在畜生上。”年轻的摇头说,“看来,新东西虽然简单,想要被接受,任重而道远。父皇所虑极是啊。”

    “这也不错。”那年老的却道,“用在畜生上,难道不好吗那驴子,那马,一个个都是农人的半幅家当,先在这里用好了,也是一桩大善事。”

    若是正在给马儿接生的胡濙能够看见这两人,他虽然未必认得出年轻的那位,却一定认得出年长的那位。

    因为,那位年长的不是旁人,正是他此次来南京城的目的

    太医戴思恭

    至于戴思恭旁边,叫父皇的,毫无疑问,是晋王朱棡了。

    戴思恭又说“那第一个用产钳的,是个脑筋活络的,若非人多眼杂,真想见见。”

    朱棡道“老师想见这人,自然是有办法的,等前面的事儿完了,我便派人把他请到老师府上,如何”

    戴思恭便冲朱棡笑着点点头。

    如今,在朱家一套组合拳下来,戴思恭的心,已经完全被老朱家给套牢了,自然而然,这代表朱家又跟在他身旁勤恳学医的弟子,也深得戴思恭的喜爱。

    他们出城来,乃是特意来看看产钳的,如今见产钳总算是打开了点儿局面,也便满足地回了京。

    而那胡濙,并不知道,在自己全无察觉的时候,他已经和戴思恭插肩而过了。

    他顺顺利利用产钳给马接生了,在产钳这块的好奇心,总算得到了全部的满足。

    这回,无论大家再是热情,他也婉拒了。

    重新背起包袱,趁着还大下午,进了南京城。

    这一进城,还没有走上两步路,便在南京的闹市里,看见一处地方围满了人,走进一看,见里头是个明明身着王爷衣袍,却席地而坐,双手抱胸,一脸阴沉的青年人。

    这青年人面前摆着好几个篮子,篮子里盖着布,布盖得不严实,隔得远远的,也能听见鸭鸭的嘎嘎声。

    只是声音很细嫩,嫩得像是刚出生没多久的鸭鸭在叫着。

    而那王爷的背后,站着侍卫,侍卫此时拉着对联说是对联,其实并不押韵。

    胡濙看着左边那联

    震惊堂堂王爷,当街送鸭,受何冤屈

    右边那联

    京城之大,容不下一鸭之地,竟是因为

    从来没有被uc震惊体荼毒过的胡濙,看了这两行字,果不其然震惊了,胃口可以说是被钓得足足的。

    更别说,这两联的中央,还有横批

    免费送鸭

    人群议论纷纷。

    很心动,又不敢那么快动。

    而胡濙呢,面对着离奇一幕,一面百爪挠心的深深好奇着,一面,更是陷入深深的沉思。

    我在城外之际,碰着驴,碰着马。

    进了城,碰着鸭。

    我此趟出行,竟与这南京动物,有如此难舍难分的缘分吗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