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正文 119. 第一一九章 靖难野获编
    当那半阙词, 被空灵的女声抑扬顿挫地念出来的时候。

    灵堂竟有了片刻的沉寂。

    接着,郁新犹豫道“这首词真是真是”

    他停顿了两次,才将自己内心受到震撼, 用最朴实无华的词语形容出来

    “气象万千”

    大音希声, 便是如此吧

    他又说“这首词甚为豪迈昔日苏东坡的大江东去, 还有刚刚那古今多少事都是豪迈的,可又与这首词的豪迈不同”

    “他们的豪迈,最后是空, 是虚。而这首词的豪迈, 最后是实的,是激扬的。”朱元璋一语中的。

    他心中也是震撼的,震撼于

    这首词的主人, 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底气, 才能写出这样搅动风云聚会, 其于浪头弄潮词来

    他身为皇帝, 自然也写过许多霸气的诗。

    比如那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可和眼下这首词一比, 那气象,竟相形见绌了

    朱棣此时则在细细的品味最后那句话。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他想起了孔子那句话,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未来的他, 靖难之后,做了那许多许多,也是想让历史好好评判自己吧。先时听见了那些江南文人的说话,虽然愤怒,却又无奈。

    还能如何呢史笔如刀,便是如此吧。

    但是

    人民也可以评说。

    朱棣慢慢地想, 细细地品。

    想想顾成,想想千百年后还存在顾府街。

    他想到了,自己一家,此刻在灵堂里,听了这么多这么多那不计报酬,说了这么多这么多的后辈,也只是未来很平凡很普通的一个平民百姓。

    这个平民百姓在点评帝王。

    在历史之外,更加肯定了我。

    除了写历史的文人之外,还有这些百姓。

    许许多多的百姓。

    朱棣心中,万般念头,潮起潮落。

    百姓会记住我。

    百姓为我说了公道话。

    好啦,回归靖难。

    上回说到方孝孺出谋划策,试图要把朱棣从大名城那碍眼要命的战略要冲赶走,不想驸马袁容的哥哥袁宇偷鸡不成蚀把米,白白丢了万余人的性命。

    面对朝廷的骚扰,朱棣建完了大名城,并未打算离开敌人腹地,反而剑锋转向西南的彰德河南安阳。

    “嗯”

    还沉浸在那雄浑之词中百般玩味的郁新愣住。

    什么怎么突然就说到了靖难

    然而他毕竟是地理小达人,一听这个地名,大脑里的地图都迅速浮现,并且在相应的位置画了个重点符号。

    当符号画出来。

    郁新大惊失色“什么燕王竟已经打到了大名府不是说还在白沟河血战吗”

    朱允炆“”

    他感觉自己又被处刑了一次。

    他忍不住,默默看向他爹的棺材。

    爹,要不你挪挪位置,儿子进去和你挤一挤。

    彰德的守将叫赵清,凤阳定远人,最迟洪武29年已经做到了北平都指挥使。

    后来升任后军都督佥事,本来洪武就退休了,被建文抓壮丁来守城,算朱棣的老熟人了。

    赵清没打算望风而降,他选择守城。

    傅友德一愣“在燕王手下工作过,居然没有倒戈”

    朱元璋评价“是个忠臣。”

    朱允炆饱受创伤的内心,终于得到了一丝丝的安慰。

    虽然他觉得这个没有听过的、还老得快要退休的人,是不可能守住的,但足够了,我们论心不论迹。

    建文3年6月末,朱棣连续数日派小股骑兵骚扰彰德人砍树做饭都是要木头生火的,我让你没法好好生火,纵使有粮食,定然吃不好,扰乱你军心。

    彰德守军不得已,拆了城中房屋,以此为燃料。亏得古代都是木质结构房屋,换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总不能吃水泥吧。

    老朱听到这里,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脑海,当场面红耳赤

    “咱是不是听错了那些后代用钢筋来造房子他们是想要自己的房子千百年都坏不了吗如此奢侈奢靡”

    朱权却恍然大悟“爹,我们之前看过的天津港口,确实有很多钢铁结构的建筑我之前就一直在想,他们是怎么把房子建得那么高的,现在终于明白了,一定是那些墙里头用了钢铁,才能撑住整栋屋子”

    老朱勉强把自己的羡慕压下去,开动脑筋,又准备薅羊毛了“钢筋混凝土,这听上去也不全是钢筋对吧,其余的,似乎是那叫水泥的东西这水泥,听着就是水和泥的混合”

    大家很想问问老朱难道您小时候没有玩过泥巴吗

    朱棡说“肯定不是泥巴。是另一种东西,混合起来可能有些像泥巴。”

    “是的。若要造房子,不能用流动东西,您看那凝字,也许这水泥会凝结成砖块一类的,如此包裹住支撑的要紧钢材,就叠成了房子。”朱权这么说。

    朱棣也思考起来了“这东西既然一开始是流动的,岂不是可塑性极强不像砖块那般死板,用在哪里都可以造成什么模样都可以”

    他想,造宫殿总是要去找那大好木材,运来运气也极为麻烦,砖块和木头又得打磨成固定样式堆叠,用这水泥,自己那故宫好像就不用修14年了自然也不会逼得山东民反,有那唐赛儿了。

    老朱明白了“三个月,弄出水泥,咱重重有赏”

    大家敏锐的注意到了,老朱可疑的停顿,不禁呵呵一笑。

    你是想对后辈说

    三分钟,那后辈,告诉咱水泥配方吧

    朱棣判断,彰德守军不会坐视继续陷入这样的窘境,连着很多天看到骚扰的骑兵人数不多,会想要追出来处理骚扰者。

    咱吃准的就是这心态,依然小队骚扰,把人骗入埋伏圈。一举击杀彰德守军定会被这种狼来了钓鱼战术吓破胆,下回、下下回都不会再出城,徒自困守。

    7月2日,燕军靠此战术,成功擒获杀死守兵1000。

    傅友德听罢,不禁笑道“看来之前燕王只是不想攻城,而非不会攻城。殿下,您这攻城心理战,颇为老辣啊。”

    他点评完了,又道

    “不过我觉得,以您的带兵风格,接下去,也不会继续攻了。”

    见彰德丧失出击能力,朱棣绕过了它,去攻占更要紧的尾尖寨今安阳市东北。

    那里山路险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元朝末年,有数百农民起义军聚集在此,元朝数万士兵无法将其打下来。

    如今,被官兵当地民众共同占据,朱棣手下小r们担忧它阻隔粮道,纷纷请战。

    朱棣“打肯定是要打滴,咱要聪明滴打,要吸取教训,不能正面硬刚。慢慢来,让敌人放松警惕,以计破之。”

    他在当地找到了一个了解地形的向导,7月6日晚,微雨,朱棣派都指挥张礼带1000兵,趁着夜色来到寨下。

    再选出特种兵10人翻山越岭,悄悄刺客绕背,击杀守关者,张礼等大部队跟上,直接杀到寨门口放炮,这才发现自己被偷家的官民们蒙蔽jg。

    “啊”朱权不禁叫道,“这不就是刘家口的复刻吗“

    这么多场战役,对朱权而言,都只是知识流淌过大脑,一无所有而已。唯独记得绕背。

    但是,朱棣当时破了刘家口,疾驰至大宁都司,把他拉上贼船的那一段,他还是记得牢牢的,并且怀疑自己会一直把它记到棺材里它就是化成了灰,他也能从那形状上辨认出它来

    那可是被江南文人大肆渲染过的“中分天下”

    张礼不忘给他们继续施压“我们只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大军南人,现在投降不杀”

    那不投降的意思自然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家伙都麻溜的投了。被引见至朱棣跟前,朱棣信守承诺,不曾为难他们,让官兵回原卫所,让百姓各回各家。

    7月9日,附近的林县守将,可能是听到了尾尖寨的消息,连人带城也投了。

    朱棣不禁擦擦眼泪“大侄儿,你究竟在干什么啊滥用军力不说,还叫这些无辜的百姓,放下手中的农活,去替你守寨。我若是再不早点攻破他们,他们守到秋天,那秋收又该怎么办耽误了农活,这一年的粮食,要从哪儿找来到时候,活不下去的他们,便如唐赛儿一样,聚众起义了到时候,以大侄儿你的水平,又怎么攻得下这样的山寨呢”

    朱棣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

    听懂了吗快谢谢你叔叔我。

    我的天哪

    比朱允炆更震撼的是郁新。

    燕王,你竟是这样燕王

    他到底没见识过茶祖的风采啊。

    朱棣又派使者去彰德城下招降赵清。

    赵清答“老领导,他日您若打进了南京,您只要给臣送个请帖,我定会前去。但现在,我还不能去。”

    赵清很委婉的拒绝了,朱棣也不生气,后来刚刚登基就给他发私信小老弟,俺如约到南京了,你快来呀。

    赵清

    他试图更委婉的用我很老了的理由请辞。

    朱允炆拍案而起“他讨厌你”

    朱棣说“我礼贤下士而你,只是因为顾成投了,你就杀了他儿子”

    好的。大家中肯评价。朱棣赢了。

    朱棣依然不生气,甚至给他加官,让他以右军都督的身份退休,以那个职位拿终身养老金。

    从正二品,升到了正一品,一年俸禄从732石加到1044石。相当于每年退休金多拿163万rb呢。

    朱棣还让赵清的儿子赵琮,袭为府军后卫指挥使。

    在场的将军们开始有点羡慕了。

    这不是白得的退休金吗

    哎呀,努力努力,活到永乐朝。

    感觉这个老大比上个老大好说话多了,主要是,大方

    只有傅友德很坚定地想

    其他人都只看到后面的风光,没有想过,最初他能够在北平与朱棣认识,还不是靠着陛下慧眼识人。陛下,才是真豪杰才是我真正的主人

    他爱朱元璋,尤其爱朱元璋的风水宝地,孝陵

    永乐10年8月22日,赵清上奏说,他儿子赵琮犯事要贬谪了,希望朱棣念在过往功劳的份上宽大处理,让不孝子为自己颐养天年。

    老实说,赵清在靖难、永乐期间都是没任何功劳的,就吃养老金。朱棣定是念他在洪武时期的军功,很怜悯他,从之,还赐了赵清60锭宝钞安慰他。

    接着命兵部检查所有案卷,凡是涉及到功臣子弟贬谪的案件卷宗都呈上来他要亲自过目。

    老朱都对自己的儿子侧目了下。

    若说开头拉拢赵清,是千金买马骨,现在都十年了,漠北都征了,天下早就稳当得不能再稳当了,还能记得这些,是真的念旧情了。

    这儿子,虽然老爱把他爹放嘴上。

    但确实,也是真放在了心上。

    别说,老朱心里还有点美滋滋的。

    就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咋可以搞这种法外特权呢

    官二代喊“我上头有人”这种大言不惭的话,能被网民记个十几年,还会继续记下去。现在但凡小领导的子孙后代敢在网络上炫富的,都要被冲死,疯狂举报,要求纪委彻查领导是否有作风问题。

    更不要说什么犯罪居然能容情,挑战宪法,画面太美,难以想象了属于是。

    在场的大家,为这从未想过的未来,震惊了。

    “这,这未来是法家吗也过于严苛了吧”

    连自诩清官的郁新,都结巴了下“连我上头有人这句话都不能说吗是不是太矫枉过正了这换算成如今,不就是我座师是谁谁谁,我有哪位哪位风光的同乡吗自然,仗势欺人是不对的,可若只是要点方便或者嘴上说说,给自己长长脸,也无妨吧”

    这些臣子们心里七上八下的。

    老朱则在想那纪委是什么东西听上去像是监察御史似地,不过这纪委似乎不仅是风闻奏报,看着还有调查权。这样又有些像锦衣卫。

    继而他又感慨道

    还有,那未来的百姓真不错,有什么贪官,他们第一时间就举报了。若是现在的百姓也这么做,咱岂不就是一下子就能把所有的贪官纠出来

    不过,咱确实做不到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想来,未来便是用这旗号,叫那些百姓,都不怕官了吧

    但是,毕竟时代背景不同嘛,朱棣这种行为往往被当时的人称颂为宽仁之君。手底下的人一看,领导啊,你心里有我,我们好感动,太太感动了,于是纷纷效死。

    永乐14年7月,白拿了接近15年退休金的赵清去世了,朱棣和朱高炽都遣官赐祭。

    晚景光明的很。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