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正文 128. 第一二八章 靖难野获编
    朱元璋怒哼道“好个胆大包天的奸贼这黎一元, 前边还说过他杀了老四你派过去的五千士卒对吧这个不忠不孝之徒,倒是叫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天上只有一个太阳”

    洪武28年9月,广西奉议等地的叛乱平定。杨文斩杀首领黄世铁和党羽18360, 从属之人8287人,其余男女434人。

    朱元璋在此地设千户所, 设龙州军民指挥使司,让杨文负责筑城,11月召回京。

    洪武29年7月,老朱得知了一起发生在去年6月的中朝外交事件, 便让辽东辖区的最高长官杨文给朝鲜国王去电。

    事情是这样的。

    朝鲜进献马匹的使者杨添植要回国,洪武28年6月15日路过辽东, 辽东都司派百户夏质、军人刘顽子等一十名士卒护送。

    朝鲜进贡需要按照规定路线来,他们有时候明着来上贡, 实际上是刺探军情。

    所以辽东都司不但是以礼相待, 也是在监视对方。

    朱元璋不喜道“是啦是啦,天天嫌弃上贡路线难走, 反正有一百种理由不想走规定的路线。上贡一点都不诚心。”

    本来送到鸭绿江左边就可以回家了,可是朝鲜使臣各种说辞, 引诱夏质等渡过了鸭绿江,一直到义州, 留在万户府的驿站。

    夏质等逗留了几日,其间反正,你懂的,基本上不是策反就是想引诱他们裹挟民众人口当逃兵前往朝鲜。

    彼时朝鲜一直在暗中和明朝争夺辽东地区的人口,包括汉人,也包括女真人等。

    夏质没有被打动,6月25日, 就被朝鲜人送回来,结果舟行江中,摆渡的船夫居然锁住夏质的衣领,把他沉江害死了

    大家当场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次不是老朱挑肥拣瘦嫌弃那朝鲜的种种态度了。

    郁新一下子蹦出来,愤怒道“蕞尔小国,竟敢谋害之人”

    从未有一个百户的性命,如此牵动他的心神。

    将军们更是义愤填膺“那高丽王氏,截杀我大明之使臣;换了一个姓李的,也害死我大明之人我看这块地方,便该叫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兵威”

    朱元璋问朝鲜国王李成桂这是你们国王的奸计吗啊还是义州万户的不仁把义州万户上交回话

    朝鲜迅速把义州都兵马使陈忠贵即万户,相当于朝鲜镇守义州的总兵官和船夫等抓起来,押送南京,并递交了调查口供。

    他们狡辩,对我们棒子的指控,是那些存活的军人刘丑儿的一面之词,可他们当时的说辞是牛跌倒,至船翻啊

    没有人看到夏质到底是怎么死的,不能全听刘丑儿呀

    陈忠贵的说法就和刘丑儿不太一样,他说是夏质嫌船渡河太慢

    嗯,一桩离奇的死亡案件,没有监控摄像头,确实有点难评,考虑到棒子麻溜的把人犯全上交了,夏质之死,外交层面上明朝没算丢脸,老朱就懒得和棒子多计较。

    他甚至没杀陈忠贵,还送回去了呢。

    “爹”这次是朱棣跳了起来,“您太心慈手软了啊这群人,都交上来了,怎么还能放回去让他们下狱在我大明的狱中,好好忏悔就算不是他谋杀的,难道,人死在他的境内,他就不需要负责任了吗”

    说到这里,朱棣余怒未消,又道

    “便是不叫他们偿命,也该叫他们送多多的人口、牛马、金银,以慰夏质的在天之灵。如此,他们才明白我们百姓的珍贵之处。”

    老朱有时候也觉得这儿子太过那个了

    如果说之前觉得慈祖多少有给自己贴金的话,现在,他觉得,自己真的蛮慈的。

    但是,那时候中朝之间的外交摩擦频频,即便没有夏质之死,也有老朱嫌弃朝鲜递交的国表用词轻慢,乃至于生气的老朱扣押了朝鲜使臣柳珣六人一事。

    洪武29年,他因为国表骂了好几次棒子。比如什么,“朕以古人比较数生者指写国表的人,皆不如我中国一贱人耳。”

    朱棣言简意赅“此皆贱人耳。”

    相较于他有文化的爹地,他骂人简单多了。

    洪武30年,又写信去阴阳。

    “天下只是一个日头,慢不得日头。你们以后别派不懂汉语的人了。”

    “嗯。”老朱满意点头,“咱言辞犀利而精准。”

    老朱是个文化人,阴阳的同时,赠了几首诗去内涵。

    1、右鸭绿江

    “逋逃不纳千年祚”只有不吸纳那些逃亡的人口,才有国祚可享,懂不然

    “汉代可稽明在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想想汉武帝用贼配军就把你们郡县之的旧事,再想想辽人把你了n回的美好历史。

    “水势无波戍不攻。”你只有不搞事,我才不会进攻你。否则

    朱元璋又吟起了右高丽故京

    “殿台无主兔为乡”,“此是昔时王氏业”我的天哪,你们上一代的高丽君主王氏的宫殿坟头长草,变成了兔子窝了耶。

    朱棣一面点头,一面品味

    嗯,不错,不错,很不错。

    最后,他甚至有点遗憾“要是真的变成兔子窝,爹您的这首诗,就变成了谶言了呢。”

    老朱本来觉得朱棣也太过不友善了。

    但听到最后那一句。

    不好意思,他心动了。

    “这叫什么按那后辈天下布狗的说法,就是天下布兔喽哎呀,这狗还有可能反叛,但若是天下布了兔,岂不天下都是我们自己人”

    众人听到这里,齐齐大笑。

    只有郁新好着急。

    他又听不懂了。

    谁来给我补补课

    棒子在洪武30年春进贡了鞍马、金银、人参等物,谢谢老朱把柳珣等人放了。

    可是这帮傻逼,居然故意送瑕疵品,马和器物都下等。

    老朱又生气了,又去骂了。

    老朱血压又升起来了。

    “唔唔唔唔唔”朱樉挣扎了半天,总算把挡嘴的布给挣脱出来了,他大骂道,“这些棒子就会做这些事情来恶心别人,爹您平常都不说这些,我们也不知道您受了这样的委屈啊”

    老朱重重一叹“为了这大明江山,咱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朱棡阴沉道“还好爹你没有乘那劣质的马马,否则,若是像老四一样,被那劣质的马马摔下去,大明可怎么办啊”

    朱元璋胸口的怒火又是一窜“哼,肯定是他们心怀这样的诡计奢望,可惜,没如了他们的愿”

    现在中,唯一脑袋比较清醒的,是郁新。

    郁新想虽然但是,好像也罪不至此。

    洪武朝末期,中朝关系处在一个隐隐的火药桶上。

    这种表现为外交冲突,实际上是辽东地区人口争夺的摩擦已经升级到31年初,兵部文臣五军都督府都不满挑衅,要求对朝鲜动兵的程度。

    文臣都忍不了。

    老朱最终忍了,没动武,它和西南、北元比起来,序列还是太靠后了。

    各位要注意,海权时代没有来临前,朝鲜的战略意义没有未来抗美援朝时期那么的重要。

    后者之所以必须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由于日本、美国等国家,有足够的海上力量,可以从朝鲜半岛登陆,并以此为跳板直接进攻我国本土。

    而且那时候东三省有了铁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地区军事价值。

    明朝时,鸭绿江和北朝鲜的山地结构注定了,它有威胁,但还是不够重要,我们讲过,明朝初期,朱元璋主要担心它和北元勾结在一起。洪武末年,靠数次北伐,鞑靼本部被驱赶到了非常远的地方,中朝的主要矛盾,就基本上转变为人口争夺了。

    朱元璋道“这海权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啊,若这么看,得重新估量高丽之地了。”

    傅友德点点头“昔日唐朝苏定方就是靠水军横渡大海抵达熊津江口今锦江口,灭了百济。而后百济向日本求援,日本与唐朝爆发了白江口之战。彼时的日本之船,在唐水军面前如幼儿般不堪一击,可若是以后有了那些恐怖体量的船只”

    耿炳文沉重的补充道“日本靠小船,至朝鲜也极为容易,有了大船,他们确实太近太近了。”

    郭英宽慰自己两个同僚“别担心,日本也是我们的目标啊,别忘了第一岛链,日本的位置得占,有了日本合适的港口,量那美国也不敢来咱们附近海域叫嚣。”

    朱棣自然老早就把这些该纳入囊中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夹带里了。

    因此,上面大家认认真真讨论的东西,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吸引力。

    他倒是在玩味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越玩味,越觉得,此乃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对这些不知礼义廉耻的小人之国,和那些蠢蠢欲试伺机窥探的豺狼虎豹,便该给他们的狠狠的教训,否则,他们便要从四面八方扑上来,分食你”

    等朱棣上台了,对于朝鲜,他送去的第一条圣旨,张嘴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别狡诈,别浮华,别自作聪明,别纳逃犯,乖乖听旧训。”

    还有“我劝你们熟读我爹做的诗,我爹写的文书,每日看,仔细看,看看什么时候说的是好话,什么时候说的是怪话。别把以前的孝顺丢了,啊懂不懂这是最要紧的事。国王你给我记牢了,别害得我对你的恩厚消失。”

    往后的日子里,棒子诚惶诚恐的接下朱棣的各种训狗名言,一面暗自垂泪,一面又倾慕不已。

    ui阿西吧,如斯强者,就是我们棒子的主人呀

    朱棣这时更是得意了,扬眉道“我就说吧,对于这类人,定得叫他们明白,谁才是强大的他们朝鲜,应该快要改朝换代了,等那李成桂派人过来,就得好好骂上一顿,骂明白了,再让他们看看我大明强大的军队,再叫辽东的兵马,往他们那边多走走,如此一套下来,他们便差不多该安分了。”

    朱樉也摩拳擦掌“若是还不行,等老四把鞑靼打完了,割点耳朵送过去,让他们欣赏欣赏。”

    朱元璋一边熨帖,一边疑惑“朱棣啊,你是不是不会作诗怎么都是如此大白话”

    朱棣“”

    朱棣机智“爹您的诗才够用了,儿子受您的余荫就够了。”

    这就是棒子欺软怕硬,抖的民族性。

    对于这点,朱元璋早就认识到了,洪武30年5月,他对当时在辽东负责练兵屯田基建的杨文等人递口谕。

    “棒子,畏威而不怀德,你们要时时警惕”

    老朱不屑道“咱岂会不懂这些小人,放着他们,不过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罢了。”

    仁宗的外交,哎,他不懂外交的艺术啊,软软的邦交态度,让棒子抖的飞起,他们在实录里记录了两个官员的对话。

    a“朱高炽和朱瞻基,都好玩乐。朱高炽听到安南叛,夜不能寐,甚无胆气之主也。”

    b“是啊,朱高炽耽于酒色,听政无时,百官莫知早暮,朱瞻基,长于杂戏指斗蛐蛐,而朱棣,虽有失节,有威可畏啊”

    棒子嘛,最爱造黄谣,他们还造朱棣黄谣呢,对朱高炽的黄谣评价不能完全相信。毕竟一群住在会同馆里的棒子怎么知道仁宗晚上睡不着又没有躺在仁宗床底下。但是,朱高炽对外的态度导致棒子有小九九了,是确切可窥的。

    朱棣“”

    阴沉

    “上回听到那蛐蛐天子,已经感觉不妙了,现在再看棒子,都知道了,他的外号,不会是明蛐宗吧”朱棣也是直接揭短了。

    郁新“”

    不要把这么严肃的事情说得这么轻佻好不好

    他们文人为了一个谥号,是能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啊

    朱元璋这时候也是皱眉不止“这外交之事,你还是得多教教”

    洪武30年9月,原本的平羗将军齐让,在平古州叛蛮时逗留不前,朱元璋令杨文临时接替之。

    杨文到达齐让大营,让手下人去营中宣读圣旨,收了齐让的将军印,押送齐让赴京。

    齐让犯得事儿不小,最后被杀了。

    这件事其实也看得出朱元璋对杨文的信任,到底是临阵换将呢。

    好的。

    老朱又记住了一个人。

    齐让

    杨文最终成功平定叛乱。

    实录里,还有最后两条关于他的记载。

    其一,让杨文去北平担任总兵官,在燕王、谷王、宁王三府里挑选护卫,随燕王在开平备守,一切都听燕王节制。

    其一、杨文统帅的北平都司兵马,郭英统帅的辽东都司兵马兼辽府护卫全都听朱棣节制,所有诸王也听从朱棣。

    “朕之诸子,汝独才智,克堪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朱棣感动了“爹”

    郁新也感动了“真真父子之情也”

    而其他所有人都“”

    尤其是现在还活着朱樉和朱棡“”

    第一条别的很正常,但奇怪的是,朱元璋对自己很信任的杨文,补了一句“勿要有一心,不要有疑志。”

    嗯杨文为什么会有二心呢过往的一切经历都看不出这人还能有这种不法念头啊

    这个问题想必杨文也会很奇怪吧他不就是正常的去塞王辖区公干吗

    第二条嘛肉麻死了,极待商榷。

    站在纯粹的军事角度,朱元璋在看清其他几个儿子军事才华平平,朱棣是唯一一个能担大任的皇子的情况下,确实会需要依靠他来负责北部防御。

    但这,舍尔其谁,安抚黎民,报答天心真的会是一个临终的皇帝对藩王说的话吗

    感觉像是对太子才会用这种措词。

    过于拱火了吧

    历史上他要真的这么说了,我觉得朱允炆感觉自己脑袋凉凉,屁股不稳当,是能理解的。

    u认为,朱棣改的,妥妥的,为了表现他爹是多么多么的重视他。

    老朱“”

    原本确实在思考自己这段话是不是说得有点太过的老朱,终于破案了。

    感情是这样子的啊。

    大家看着朱棣的眼神“”

    “算了算了,改祖,爹祖。”大家,“你选一个吧。”

    朱棣愤愤“这就是后辈屁股歪,就是见不得我爹爱我一家人其乐融融多正常啊,我有才干爹托付我事情多正常啊不正常的,明明是因为爹夸我两句就心生嫉妒之心的朱允炆他就是一直嫉妒我,所以才想要削藩。

    我懂了,便是这种看不得亲亲之情的人,才会如此残害叔叔们

    这话,我为何要改

    我爹就是爱我。

    他不止会说这一段话,还会说一百段这样的话。”

    老朱“::::::”

    此时的老朱说出了以上六点。

    以及,从头到尾什么都没说却被输出了一脸的朱允炆“”

    朱允炆算了,给你一个大拇指。

    你好棒棒哦。

    回到建文3年的11月。

    果有一心,果对燕王充满了疑志的杨文带着一万多骑兵连着骚扰了蓟州、遵化等县。

    守将郭亮来求救,朱棣让刘江援之。

    明朝的永平段附近防线,即使朱棣登基后增加了抚宁卫、卢龙卫等卫所,其绝对核心仍在山海关。

    其余等地,均没有足够的防守地利。

    杨文等人只要退回山海关,朱棣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临行前,他谆谆教导刘江“他们一见你来,就会逃回山海关,别追,没意义。你到永平,逗留月余,大张旗鼓,假装回北平。如此,打游击的杨文又会过来,你再击之。”

    事情和朱棣预料的一模一样,来劫掠昌黎县的杨文被刘江抓了个正着。斩首数千,获马百余匹。

    还抓了辽东指挥王雄等71人。

    大家点头“又是这刘江。此人独自执行任务的时候,倒是完成得都挺不错的。”

    朱棣在11月26日,把他们全都放了,走前攻心了一波“奸臣当道,我都是被逼无奈,你们都是我爹旧人,全都不得已而战,都有父母妻子,朝夕期盼。我希望你带话给杨文,我的敌人只有他一个,百姓何罪,被他残杀杨文没有人祸,也有天殃。”

    残杀百姓,有所描写,比较渗人了,什么杨文烹杀了各地男女老少。连110岁的老人都被杀了,还很淫邪,搞男童。

    应该是明清小黄文要素上线,不太像真的。

    只有深受劫掠之苦是真的。毕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王雄等人哭的一塌糊涂,是啊是啊,杨文获罪于天,罪该万死。

    大家点评了一番

    “看来这个杨文,在你手下是没有得到任何重用的。”

    “哎,一个永乐四年就死了的人,确实也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也许和何福一样不安desu自杀了”

    杨文最终是在建文4年4月,被朱允炆紧急征召回南京的路上被朱棣抓了个正着。

    本来呢,可以走海陆,那样安全点,但也慢。

    杨文就带着小弟走陆路,5月路过天津时,被燕军将领宋贵抓了。

    这儿u查到一件蛮有趣的小事,天津附近,有一个叫梁城千户所的,位于宁河县,于建文2年所建。

    它是朱棣靖难3年里唯一建的一个新卫所。

    目的在于防备倭寇。

    啊这个“倭寇”就很有意思了,朱棣你到底是战乱时间给大明发光发热呢,还是随时准备着对辽东兵马发起小小的突袭呢

    我相信,这个卫所对于杨文or辽东兵马的踪迹探知多少是起到了一些些作用的hhh。

    请把朱棣未雨绸缪打在公屏上。

    杨文被俘后,在永乐朝没有得到重用,而是怜其开国老将,得不死。

    这个做法对比其他很多靖难敌对将领都被朱棣启用而言,是很冷淡了。也许朱棣真的对杨文劫掠永平百姓一事有所芥蒂。

    永乐4年,他病故了,赐葬含山县梅山乡杨府山下。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