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炮灰活成种田文女主[快穿] > 正文 39. 本心落定 春去秋来 百载一渡 弹指瞬……
    茅草屋一来给予招募来的散修落脚, 一来灵山之中也建了几个,方便徒生们上山下山时有个休憩的地方。

    除此之外,徒生们与工匠还协力开辟了沟渠, 从山上引溪水,挖出一道浅水河流。

    中间架起一座木桥, 因要合着野趣, 这桥梁便是几段未曾打磨的树木架叠在一起的。

    其树皮粗糙, 枝叶不减,还郁郁葱葱地向外生长, 只中间供人踩走的那一条小径被修剪过, 又涂上了特制的油料,以后就不会再生长树叶枝杈了。

    一旁是闲碎的木枝与一窝蓬草搭起来的野亭。

    树柱是现砍的, 因山中灵气不平衡, 被修剪了枝叶的树柱不过几日,就浮蒙上一层青苔, 隔着云雾远远望去,一眼翠浓胜玉。

    道观扩建之后,树山宗徒生很快就来登门拜访。

    修炼同一道法的修士, 脾性多少要相近一些,也更谈得来, 树山宗徒生一向也是埋头在田地苦干的, 来到这里就很习惯, 很快融入了进来。

    先前青田门徒生所学的只是基础, 打好了地基,却未能再往上攀登,而树山宗的徒生这一来,给了青田门徒生诸多技巧上的启发。

    首先, 他们要靠卖灵植搞营生,就一定要精通播种,也就是雌株生株这一门道法。

    寻常取种,各种功决上都有记载,但都是泛泛而谈。

    就类似于谢灵从浓血梅上取花粉为灵种,播种到土地里,要注意的不过是用薄帕包裹起来,以免这些易溶的花粉被土壤渗透,分解。

    但其实,大仙门里针对播种,各自都有各自研究出来的独门绝技。

    树山宗的独门绝技是火燎法。

    将灵种从灵植的身上取出这一步,还是按部就班,但取出之后,就要以丹药煨燃之火烘烤灵种。

    煨燃丹药之火,步骤繁复,需要准备的丹药就有十八种。

    一半是用来凝气温养,使灵种先天茁壮,更好存活,一半是用来刺激催发,使灵种内含的灵气被大量激发出来,而不是等到抽枝发芽,还有过半的灵气沉积在灵种之内。

    像是青田门这种小宗门,普遍就有这种情况,灵种直到成熟,灵气还没完全催发出来,所以生长出来的都是次品灵植,只有在误打误撞的偶然状态下,才会种出一两株好的。

    煨燃这一步也不简单,每株灵种所能适应,所喜爱的温度,与所能承受的灼烧时间都不一样,需要分门别类,一种方法对应一样,林林总总汇聚起来,又异常繁杂,光是记忆就要花上许多功夫。

    而正巧,青田门要大量种植树类灵植,平日里所种的仙花仙草,以及各类灵植都不算少,就有了充足的练习机会,对各类侍弄灵植的道法,从生疏到熟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之后的日子里,树山宗徒生在侍弄灵植的同时,也与青田门徒生互相合作,一个大半负责讲解,一个大半负责打下手,兼之动手实践。

    孙洛霖与木蓝就分配到了一大缸淤泥,这是刚从池塘里挖上来的,土腥气又浓又冲,她俩捏着鼻子,一个拿杵头,一个抱着一大罐子药材,往里面添东西。

    木蓝往下撒一层甘草,孙洛霖就甩起胳膊,咚咚咚

    木蓝再往下撒一把蛇头果,孙洛霖再甩起胳膊,咚咚咚

    两个人好不容易把淤泥和药材都捣烂成泥糊糊,结果这土腥气不但没被药气中和,反而更加刺鼻恶臭,令人作呕了,孙洛霖连忙捂住嘴,忍住不吐出来,从指缝里漏出一段崩溃质问

    “这真的能往树干上糊不得把树给熏死了”

    木蓝也捂住嘴,回答断断续续的,没底气还心虚“咱也不知道大概是良药苦口吧。”

    就在两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步骤,导致药性改变的时候,树山宗徒生过来一瞧,就拍板道

    “这成色,够了,这就给那颗果树给糊上,记得得糊的满满的,一处都不能放过。”

    两个人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对果树的心疼,但狠一狠心,还是提缸上了

    谢灵这边正在培育新的灵种,一位树山宗徒生带着她和琉心,正在用丹火煨燃一捧蓝穗花的种子。

    那树山宗徒生十分自信,将眼花缭乱一十八种丹药分不同步骤,不同方法融化,汇成小火慢烤那些蓝穗花的种子,谢灵与琉心不错眼地看着,但才见那淡蓝色的种子烤了一会,就迅速萎干,深成了炒瓜子般的焦黑色。

    谢灵与琉心脸上都浮出一丝疑惑,望向那树山宗徒生。

    对方脸上露出尴尬,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就手忙脚乱煽灭了火,道“让我瞧瞧是哪儿出了错”

    谢灵见对方出手步骤未乱,火候也循序渐进,这看似稳当的手法,方方面面都无破绽,但对青田门的这些普遍是次品,还掺杂了一些劣质的灵种而言,恐怕却并非一良策。

    谢灵脑海中思索着,随即就跟对方提了一嘴。

    那树山宗徒生正是应了随木真人所言,自觉基础打得好,却没意识到自己平日所用的都是品质好的灵植灵种,一旦接触到别的次品质的,不是一时找不到应对方法,就是错用了自己平日习惯的法子,这会被她提醒,才后知后觉道

    “问题竟是在这儿是我一时浮躁失察了,既是次品质劣的种子,那就需要火候大一些,这类灵种灵气本就残缺,只有用猛火攻它,才能将潜藏的灵气激发出来。”

    谢灵与琉心点头,各自认真在手中的薄子记录上一笔。

    劳作不闻昼夜,时间过的飞快。

    谢灵在执掌门派经营之余,从侍弄灵植的过程中修炼,体悟,不出五月,便从初闻道法的新手,变成了对大多数养护,除虫,治病的方法信手拈来的熟手。

    这一部分要归功于树山宗徒生的倾囊相授,另一部分就是谢灵的勤勉学习与苦练。

    树山宗徒生清乐却不觉奇怪,因为她见过不少这样的修士,初期刻苦努力,学的奇快无比,但真正到了实践那一步,就未必比一些思维灵活的徒生来得更会侍弄灵植了。

    这是因为侍弄与看诊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需望闻问切,有些时候细致入微的观察,反而胜过眼花缭乱的辅助道法。

    因此,她便有提醒谢灵之意,想关照她切勿舍本逐末,不要光想着记背道法步骤,而忽略实践运用。

    但当她连着观察了谢灵几日,却十分出乎意料,发现谢灵不但没有舍本逐末,还将一者融合并行的自然而然,在对道法的运用中,既不忘仔细从根观察,又建立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巧妙运用了各种道法。

    甚至,她从大的方面来说也并不墨守成规,因为潜移默化间,已然形成了自己的一派作风。

    谢灵的作风没有刻意去追寻,只是她的一贯想法体映到了各种各样的做派上。

    树类灵植时常需要修剪枝杈,留下更容易茁壮成长的主枝,这是优胜劣汰。

    但在谢灵眼里,它们既是看似不想努力,又是努力了也努力不过别的枝叶的那些。

    虽然这一切都能被包括在一个劣字之中,但日夜朝夕相处之下,谢灵眼看着它们从一起冒尖,抽芽,到成长,分杈,从一到十,从无到有,这都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就像一个一个生命诞生的过程。

    谢灵冥冥之中,有所感悟。

    她并非只是照看了这些日子,就拘泥于一根枝杈的生死,而是若能做到,又即是举手之劳,她何不遂了它们的愿,让它们继续慢他人一步,却得以遵从自己的步调活下去。

    所以这些修剪下来的枝杈,并没有就这样被丢弃了,而是被留作景观,就种在后山,让它们随心生长。

    经过这些日子以来,谢灵对灵植的态度,因心中体悟,又有所改变了一些。

    曾经,她只与有灵智的高品级灵植进行沟通,接受它们的感应,她认为它们都是活着的,因为它们会主动交流,所以对待起来也较为细心,不会任其损伤,甚至因为贵重的缘故,每一株都是在尽心侍弄。

    但品级低一些的灵植,在谢灵这里,就有所区分了。

    类似星笼草这样的低品级灵植,坏了损了,就再换一盆,而如清明草一样的也是,可以拿来随手做试验,十株百株也毫无心疼之意。

    而现在谢灵感到,其实与灵植交流不一定需要它们会感应,也无需每一株灵植都要有灵智,重点不在它们如何,而是自己对这天地间一草一木的看待之法。

    自己若重视一花一草一木,它们就都会反馈于同样的重视,而那重视不来自于一花一草一木本身,乃是自己的悉心所返。

    自己若将一切观察入微,一切就像一面镜子,会展现出它们在另一个被漠视忽略的角度,从未流露过的样子。

    那不是万事万物的动容,只为一人映照,亦只是自己的全心全意,造化而成。

    如此,若一人于己微观从心,便可尽览天地万物。

    谢灵一朝顿悟,灵气震涌,涤尽经脉,金丹漩结。

    金丹结成不久,迷阵楼帮青田门所制的护山法阵也送来了。

    护送它而来的除了苟旬,几位徒生,还有迷阵楼的一位楼主,叫作周柒。

    铺设护山法阵的这一天,众青田门徒生全都到场了。

    徒生们眼巴巴盼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心情不是简单一个兴奋激动就能概括的。

    更多的是欣慰,与苦尽甘来。

    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曾几何时他们顿顿清汤寡水,有时都吃不饱,可现在呢,已然是大变样了。

    其实徒生们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不是遇上飞华秘境,怕是他们耗费上大半辈子,都不见得能攒到买护山法阵的钱。

    当然,这也要感谢谢灵,她为门派经营作出的贡献无可争议是最多的。

    如果不是她,他们如今就是去了飞华秘境,也不过是得到几株珍稀灵植,兴许到头来还是受限于天气无序变幻,连个能种的田地都开辟不出来。

    而他们在这历经众多事情的一年多里,因接触的人多了,也有了一些感悟。

    曾经他们觉得,进入青田门这样的小门派,无非就是自己天资不够,又没有进取心,所以才会将大好年华轻易蹉跎在这里。

    那些离开的师姐师兄们,正是因为幡然悔悟,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堕落,才离开了青田门,选择努力修行,通过数次试炼,进入更有名望与实力的仙门。

    在力争上游的修仙界,本该如此。

    但他们一开始就隐隐能察觉到,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对他们而言都不易行走,所以即使选了青田门,也依旧会内心摇摆,会羡慕离开的师姐师兄。

    正因为他们活的很不坚定,才会在最初的懵懂之下,选择青田门,这个看似轻松,可以任人懒怠的地方。

    他们曾以为,他们就是那种没有人拿着戒尺在后面督促,就会偷懒不肯上进的人。

    但何为上进呢力争上游,再随波逐流,就是上进吗

    那样做,确实可以让他们变成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人,是正经的修士,是勤勉的人,但他们的内心依然会感到百般不从,心有不适。

    说穿了,他们能来到青田门,能习惯于这里的生活,也是有一些互相吸引在的。

    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或者只是一种能自在悠然过下去的生活方式。

    而现在,青田门从式微逐渐起来,历经了大大小小的事情,虽然忙碌,但做的都是他们日常所熟悉,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不曾厌惧的事,所以徒生们没有人想因此断缘离开的,更多时候,反而是觉得舒心,快乐,有累也有收获。

    时间久了,他们便逐渐看清了自己的真心所求,每日与山水草木为伴,与同门好友为伴,与饮食烟火为伴,一同栖息在这一小小青田门内,只过自己的日子,过自己愿意过的日子,就足够了。

    他们想,这才是他们真正要流入的那一条人生之河。

    无需与人逐竞,只需静静流淌。

    “一百一十八颗法石俱埋,一切就绪,准备设阵”

    周柒听似遥远,又近在天边的冷声,如云缓缓飘荡而下。

    随着她的一声号令,从四面八方传来了徒生的应声,几乎是同一时刻,淡如青纱薄烟般的阵气,像被云海之中一只大手凭空捻住,牵引着青纱帘帐的一角,如海浪倾泻,笼向灵山之巅。

    青烟阵气,越天跨地,将湛蓝天空染的绿澄一片。

    而当一切走向风平浪静,青烟又逐渐褪去,隐没,无边无垠的天空重复湛蓝,明亮。

    青田门护山法阵,落成。

    春去秋来,百载一渡,弹指瞬间。

    百年之间的青田门,门派经营蒸蒸日上,一开始的青田茶水铺从仙云坊的一家,连着开了三家,前两家俱是种类繁多的特制药茶,因喝着颇有效果,不欺顾客,又物美价廉,便异常红火。

    后来第三家就开成了酒楼。

    第四家就开去了仙隐城。

    而这中间的数年,青田门靠着卖异生灵植在北之方位逐渐打响了名号。

    在这之前,因为东北两域不通商,便少有人培育能在荒山生长的灵植,而青田门看准了这个商机,联合树山宗大量培育异生新种,首先送去了囚剑冢与封穴门,种植成功后,就一炮打响了青田门的独门技艺。

    有这两大仙门做担保,来自北方仙门的生意源源不断地来,而青田门也因此招揽了众多新徒生,日渐发展壮大,不过数十年,就成了东之方位新晋的一尊大宗门,却又与世无争,门内上下依然还是过着之前平淡又繁忙,偏居一隅的田园日子。

    数年之间,因东北两域逐渐通商,互相往来,许多仙门与商户都做起了培育北方灵植的生意,但青田门从一开始便专精此道,后也不曾改变,地位自岿然不动。

    大浪淘沙,百载一渡,真心诚意做这一行道的,便如青田门这般,在灵植一道占得一席之地,而只是随波逐流的人,依然站不稳当,最终一落千丈。

    百年之期已过,琴音草作为交易,永远归于青田门。

    已经晋升元婴中期的谢灵,为了敬谢李邀兑现诺言,闭关一结束,便携厚礼动身前往北方囚剑冢,准备亲自谢她一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