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声音犹言在耳。
先前一边听着, 长孙皇后便一边叫人将李治抱了过来。
然后这时候正好说到“将长孙无忌等人削职免官,并贬出京师”
于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则一齐转头,不约而同看向被乳母抱在怀里的李治
这可真是叫人心情复杂。
李治还咯咯笑着, 口齿不清的叫着两人,朝两人张开手臂。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将李治抱过来。
“你啊, 可真是”
一边说着, 还一边摇了摇头。
李世民也是很无奈叹息, 心想这小子才这么大点,可真是叫人还没法去说些什么。
然后又去叫人将李承乾和李泰叫来。
尤其是承乾也不知现下是个什么想法。
在这里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关陇集团
所谓“关陇集团”,其实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
这些学者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以及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等, 并称之为“关陇集团”。
当初北魏时期,为了保障首都平城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
初期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 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
到永熙二年,即公元533年, 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开始对抗高欢,并率部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 这批军事贵族以贺拔岳旧部为班底, 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 互相通婚。
再到西魏时,则是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是军政合一的,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
并且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
其中西魏,北周以及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秦王宫。
嬴政细细思索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出将入相,领导核心可真是够显赫的。
果然不管何时,这上层贵族阶层都始终是存在的。
只是“存在”是一方面,其“交替换代”又是另一方面了。
所谓柱国,为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立,意为军队的高级统帅,两汉时取消,宇文泰再兴西魏时又重新设立。
在西魏大统十六年以前,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共封给了八个人,这八个人分别是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当时号称为“八柱国家”。
其中宇文泰总领诸军,而元欣为西魏皇族,兵权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将军,即为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而从西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
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
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而这些家族后来的盛况,都源于在南北朝最后乱世中,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
有学家指出,隋文帝时,关陇集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而关陇集团在唐初时彻底消失,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由得啧了一声。
听听,那什么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可尽是都出自这些家族,这哪里只是出将入相,称王称帝都也是他们了。
难怪后期要逐渐收拢权利,谁愿意自己好不容易登上的皇位,再被这些家族集团取代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也是无可说些什么。
毕竟直至现在,这所谓关陇集团中人,已然是只占少数了。
而在这其中,不得不说也有他之想法以及作为在。
好的,让我们把话题再拉回来。
到这里,李治“废王立武”,武则天成了皇后,便开启了“二圣临朝”时期。
即武则天也逐渐参与到李治的政权统治之中。
最开始是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便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武则天对于唐朝政务的参与,便逐渐多了起来。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又蹙起了眉。
一是因为那什么“二圣临朝”。
可见这武则天开始掌权并参与政事,竟不是在雉奴之后。
二则是因为雉奴竟也是有风疾之症
虽说先前从天幕评论区中获得过许多良方,但其中也有未详尽之意。
而现在天幕权限功能已暂时关闭,李世民想要寻得更多,竟是不知还有没有可能了。
于是一想起这里,便又是有些蹙眉烦心。
简单举一些武则天逐渐参政和处理事务的例子
如龙朔元年,即公元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李治采纳。
到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遂作罢。
另外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则积极劝其封禅泰山。
而封禅时本应先由皇帝初献,公卿亚献,但武则天认为,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
所以武则天要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自己的婆婆,对此李治应允。
于是在麟德二年,即公元665年十月,李治率领文武百官,扈从仪仗,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
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当时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首领和使节,可谓是十分隆重并且轰动一时,也是由此,武则天的影响力便也一下子更扩大了起来。
“代替公卿而由自己来充当亚献”
听到这里,刘彻瞬间就笑了出来
以孝敬婆婆为理由,代替公卿充当亚献。
啧啧,这理由倒真是找的好,找的“正当并且充分”,关键是那李治还同意了。
如此由那位唐高宗李治来祭祀昊天上帝,再由这位武则天亲自祭祀皇地祇等,其影响力可不就是一下大了起来。
这个时候,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已然是
“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而在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充当亚献之后,于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则称为天后。
首先,我们从以上这些来看,其实武则天在当皇后时期,对于参与政事便很有想法,也可以说是有很积极的举动,当然,这其中必然是少不了李治的认可和支持,以及对其的放任等。
虽然资治通鉴记载称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
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于是麟德元年,即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但是在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即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之后,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李治又因为担心武则天怨怒,由此竟是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所以尽管李治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但终究还是重视武则天的情绪占了上风。
李世民“”
他实在是忍不住转头,看向被长孙皇后抱在怀里的李治。
这时候九岁的李承乾和八岁的李泰也都已经到了,两人也是不约而同的看向正嘬着手指的弟弟。
李承乾沉默不语,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泰倒是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不过看李承乾不说话,他也就立即又闭上了嘴,最终什么话也没说。
这边李世民敲完李治的脑瓜壳,待李治哭着被长孙皇后抱在一边哄着后,便又转过头看向他的长子。
但这会儿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毕竟对于未来怎么是雉奴当上皇帝,现在他也是什么都不清楚,于是只能在心底叹了口气,只希望天幕在之后能够为此揭秘,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才导致未来竟是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他倒是没想到雉奴竟是也有治国之能。
李世民一边又是叹息一声,一边再凝神听天幕继续往下说道
废后的事情不了了之,所以之后李治对于武则天的参政,倒是没再有过什么。
然后就是封禅和称天皇天后等,不过这中间给大家科普一个点。
就是我国现在的著名景点洛阳龙门石窟,其中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于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四月,由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僧侣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的。
后来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其宗教政策也是以尊崇佛教为主。
而且有记载称卢舍那大佛,其实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而雕刻的佛像,这其中也是有其政治意义在的。
于是在两年后的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其对政事的参与便更加顺理成章
如还是这一年的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便被李治悉数采纳,并且下诏颁布施行。
秦王宫。
嬴政不禁对比了下之前那两位临朝称制的太后,想那吕雉和邓绥在当皇后之时,恐怕也不是没接触过政务,但和这位武则天一比,可真是骤然间就显现出了差距来。
当然,这其中就不得不说那位唐高宗李治,可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主要原因。
就让嬴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怕不是个情种吧
不过那武则天上表的建言十二事又是什么
说起建言十二事,是武则天提出富国强民的十二条政策。
该政策为普通百姓和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赢得了绝大多数百姓和官员的拥护。
而这十二条,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
可以说,武则天正式步入政坛后,风波迭起,颇不平坦。
她耗费了很多心力来应付局面,而且自始至终把富民强国作为头等大事来完成。
但尽管如此,当时很多人仍是在诋毁武则天,说她阴毒,淫荡,意图夺取李唐的江山。
而且对其提出的“建议十二事”也不以为然。
然而这“建议十二事”的推行,的确稳定了社会,也造福了百姓,并且为后来一些执政者了很好的参考。
虽然对于这建言十二事,并未知晓全貌。
可是单听天幕总结出来的四大政策,便是忍不住为其点头。
富国强民,善用人才。
笼络百官,提高妇女地位。
单看这总结出来的四大政策,便的确如天幕所说,不止是照顾到了中下级官员,也是照顾到了普通百姓。
可能其中会有所疏漏之处,但总体而言,这所谓“建言十二事”,也算是做到了方方面面。
而尤其是第四大政策提高妇女地位。
这听在众多女子耳里,简直是说到了心坎上。
先前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女子当权为帝,是多么惊世骇俗之事,可是现在,这一路听下来,很多女子又是忍不住想,如果是这样的女子在其后当权为帝,又有何不可呢
而后再继续听下去
另外在武则天和李治联合执政时期,大唐更是从战后恢复期进入到蓬勃发展期,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
尽管武则天的智谋,权术,心计,固然是她纵横政坛的利器,但即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如果漠视民意,或敢于倒行逆施等,那是早晚都要被民众情绪这个“覆舟之水”所掀翻的。
并且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此外,她所编农书兆人本业,其颁行天下,对于百姓的影响等也是颇大。
所以不能否认的是,武则天其对于民生政治上,的确有很突出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听听,听听。
这女子参政,也是能做得很不错,哪里又比男人差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谓是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这就是“二圣临朝”期间大唐的发展和现状
蓬勃发展,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如此功绩和成效,让他能说些什么
只是想到这武则天会于之后登基为帝,仍是让李世民心中有所想法和芥蒂。
从成为皇后,再到一步步参政,那之后呢又是发生了什么
先前也说过了,从这些事情来看,武则天对于政事的参与,是很有积极措施和举动的。
而这些事情,也都是为武则天之后成为女帝做了诸多铺垫。
不过接下来,更重点的事情来了
即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675年,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欲禅位给皇后,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但因宰相郝处俊的劝谏,这才暂时停议,不过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
此举是为大量修书。
并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
而且武则天还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然后借此来分割宰相的权力等。
而又因这些人常于皇宫北门候进止,于是这些文人学士,便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修书参决朝廷奏议”
刘彻笑了笑,恐怕这“修书”只是名义之事,实则还是为了后面那“以分宰相之权”。
而且如此多的文人学士,尽归那武则天所用
刘彻不得不在心底赞叹一声,不愧是能一步步走上女帝的位置,这前面铺垫的底子可真是厚啊。
所谓“北门学士”这一批人,对于武则天其后的发展和走向等,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首先武则天非常清楚,她深居后宫,要想稳住和驾驭政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
然而当年曾为她争取皇后地位出过大力的亲信们,十多年来,大都被淘汰殆尽了,也是因此,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来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利器,而这就是这批“北门学士们”。
再有,李治的提议被阻后,武则天身边的这些人,名义上是修撰著作,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智囊班子,而且这批“北门学士”组成的智囊班子,为之后给武则天造舆论,定主意等都出了很大的力。
另外“北门学士”不仅帮助武则天分减皇权和相权等。
这些人在有关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也为武则天出过不少良策。
可以说,“北门学士”从组织起来,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二十多年中,使得武则天不仅在皇后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在李治去世之后,又能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并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都是与“北门学士”分不开的。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点头。
又是和刘彻一样,也是不得不赞叹一声。
此女政治手腕了得,甚至颇有心得谋略。
然后我们再接着往下说
永淳二年,即公元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自从封泰山之后,又是劝李治封禅中岳,只是因李治患病而中止,再之后不久,李治便命他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来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
后来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病情加重,于同年十二月就驾崩了。
而其临终遗诏为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
于是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然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也是由此,武则天再开启以太后身份,而临朝称制的时期。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算了算,他的雉奴竟只活到五十六岁。
这些又是一声叹,然后看了看已经被观音婢哄好的儿子,不禁摸了摸对方的脑袋,心想刚才也许该再轻点打才是。
我们再来接着说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于唐朝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变故等,这是武则天能够称帝的重中之重
如嗣圣元年,即公元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但是被宰相裴炎阻止。
于是李显竟是怒道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
基于此爆发点,武则天于是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不过从李显的唐中宗,再到到李旦的唐睿宗,仍是由武则天临朝称制,掌管朝政。
并且时年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所谓“光宅”即年号,表面上算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因为武则天仍旧把控朝政,唐睿宗则毫无实权,所以这其实也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
而后武则天大赦天下,并且“光宅”意为“光大所居”,即“建都”之意,所以武则天又改东都为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
于是同月,便发生了之前说过的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开展举兵反武的征讨活动,并且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之后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为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
才过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即同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徐敬业便兵败自杀。
唐朝李世民时期。
这一段话,李世民又是皱着眉一路听下来的。
先说他那孙子李显,这说的是什么话这不是平白让人抓住了话柄
还有这武则天一系列的操作等又是改年号,又是改东都之名等等,其真正用意为何,可真是太昭然若揭了。
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可见其谋求权位之意,到这里,已然更是明显,且也是越发的行动起来。
再到垂拱元年,即公元685年五月,武则天下诏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
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正月,武则天还政于李旦。
但李旦知其并非出自诚心,“奉表固让”,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
到了三月,武则天又下令制造铜匦即铜制的匣子,类似于检举箱、报冤盒,并将其置于洛阳宫城前。
一共分为延恩,即献赋颂,谋求仕途者投之,以及招谏,即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还有伸冤,即有冤抑者投之,再是通玄,即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以此四匦,随时接纳天下表疏。
此举实为广开言路,对稳定当时的朝政起了很重大的作用。
啪啪几声,刘彻不由得拍着手。
岂止是广开言路,稳定朝政,这种种作为,恐怕对维护其统治,收拢人心等也有着不小的作用。
可真是好手段,也真是好心计,好谋略。
不过这期间,也并非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武则天为监察宗室与大臣,便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
而凡属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审讯,国家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甚至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会亲自接见,而其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
其中生性残忍的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则通过告密被授予掌管制狱的官职。
由此竟是逐渐形成“酷吏政治”
即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
于是这样一来,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
而后“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导致朝中大臣们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诀别。
秦王宫。
嬴政敲敲桌案,又在刚才听天幕之言填上的几笔后面,再次写下了“注意事项”。
嗯,要防止酷吏政治出现。
不过这个武则天嬴政倒是还注意到其中说起的“监察宗室与大臣”。
所以这其中的重点究竟是朝中的大臣们,还是那些李唐宗室
基于此种种,武则天临朝称制,又实施如此政策,在诸多李唐宗室看来,便是要谋夺李唐社稷,并为翦除李唐宗室之行为,于是这便引起了诸王的不安,并且想要起兵反抗。
而且这期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其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则天,而后武则天大喜,为石取名为“宝图”。
并且于垂拱四年,即公元688年五月,武则天又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所以一系列事情叠加累计,李唐宗室就算没有想法,也得有想法了。
只是还未达成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在垂拱四年,即公元688年八月,便于博州举兵,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则起兵豫州,以呼应李冲,为此,武则天则分遣丘神勣,魏崇裕讨伐。
之后李冲起兵七日即败死,到了九月,李贞也是兵败自杀。
而武则天自此想要尽除李氏诸王,便遣使周兴等展开审讯,从而逼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其后他们的亲信也尽皆被杀死。
“什么”
李世民这下可是狠狠皱了眉,并且也是变了脸色。
尽除李氏诸王这武氏
李世民甚至气得原地转了两圈,正巧又看到被长孙皇后抱在怀里的李治,刚才那等怜惜已然统统不见,又是忍不住点了下李治的脑门,雉奴啊雉奴你看看你放任的武氏,你看看
李治哇一下又哭了,并把脸埋进了长孙皇后的怀里。
长孙皇后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叫了声“陛下”。
李世民哼了一声。
另一边,李泰用胳膊偷偷杵了杵李承乾,让其看李治又哭花了的脸,还不由得偷偷乐了下。
李承乾看着看着,就不由得在心底无奈叹了一声。
这倒也真是可怜极了,小九,到现在都挨了两次打了。
毕竟阿耶的手劲儿可是大得很。
李世民还在生气恼怒,实在不知该如何。
然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其实武则天大肆杀害唐朝宗室这种行为,在整个唐朝,要说算得上什么,也就是她成功了而已。
毕竟我们想想李世民是怎么取得天下的,怎么登上皇位的
李世民骤然间“”
有句话是“唐朝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是的,正是因为李世民取得皇位的成功,所以这之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可谓是给后代子孙们树立了“榜样”。
什么
李世民不禁再次“”
震惊难言,无言以对。
和他有关
甚至就是从李世民之后开始,为什么是李世民第九个儿子,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李治登基
这其中有前太子李承乾患有腿疾,不良于行,于是得知魏王李泰有夺嫡之念,愈发不安且性格扭曲,而后在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最后甚至走上逼宫谋反的原因在,自然也是有李世民虽并无易储的想法,然而李承乾的胞弟李泰,却因同样深得父亲宠爱,所以也怀有谋嫡之心的原因在。
其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帝位继承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混乱,所以最终使得皇位的合法性产生了危机。
再说李唐从隋朝那里继任江山之后,一直说是有其合法性的,所以后来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以后,为了抹杀李唐皇室的合法性,从而构建起自身政治皇权的合法性,便由此采取了不少措施。
也因此,其中包括诛杀李唐家族在内,以及平定各地叛乱,施行其他手段政策等等,其实说到底,都是武则天为了使其自身统治更加合理合法,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其政权稳定等,于是采用的诸多铁血措施罢了。
这一段话下来,李世民更是震惊难言“”
而震惊难言的又何止是他,现在还要再加上李承乾和李泰两个。
这一下子接收的信息太多,瞬间冲击得父子三人都很是懵然和刺激。
这些都是什么他的嫡长子以后会逼宫谋反以及竟然还会患有腿疾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