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嫁了一个老皇帝 > 正文 95.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怎么能够停滞不前……
    一旦意识到时间的存在, 时间就会过得很快,几乎没怎么样,就又入秋了。

    崇文帝和袭红蕊相视一眼,乐呵呵地握住她的手“准备好了吗”

    袭红蕊已经越来越频繁地跟着崇文帝出席各种场合, 但这次还是稍微有点紧张和激动, 用力点头“嗯。”

    于是崇文帝一直握着她的手, 两个人一起出现在大殿之上, 今日就是科举最后一个环节, 殿试了。

    袭红蕊望向下首依序进拜的学子,目光灼灼。

    此次加开恩科,一共入选了一百三十名贡士, 这崭新的一百三十人, 就是她未来的第一波根基。

    依照往届流程, 考生们大礼参拜完后,皇帝就会把早已拟好的试题, 装在锦囊中,发放给礼官,再由礼官分发给考生。

    然而当德仁正要将盛放试题锦囊的托盘, 移交给礼官的时候, 崇文帝突然叫住了他“慢着。”

    所有人立刻齐齐止步, 躬身聆听他的教诲。

    崇文帝捋捋胡子,若有所思道“科举舞弊之祸, 天下之大弊, 朕突有所感, 或许即便是朕亲自拟的题目,也未必不能落入奸人之手,既如此, 锦囊中的试题全部作废,朕要随便找一个人,临时出题。”

    底下顿时现出一些衣角响动声,众人齐刷刷看向上首的崇文帝,陛下,这么严肃的场合,咱能不那么任性吗

    但皇帝要任性,谁能管得住他,众人只能任由他临时发疯。

    崇文帝一下子转头看向袭红蕊“爱妃,今天这个题,就你出了”

    袭红蕊听到这,一下子捂住自己的嘴巴,震惊道“皇上,这如何使得,臣妾一个妇道人家,可什么都不懂”

    崇文帝哈哈大笑“正是因为爱妃什么都不懂,才最好,科举舞弊之所以屡治无效,或许就是因为从上到下,太懂了”

    说到最后一句,崇文帝脸上厉色猛现,怒火毫不遮掩“所以朕今天就要找个丝毫不懂的人,烈火验真金”

    底下的人见君王脸现怒色,顿时齐齐俯首,噤若寒蝉。

    一旁的袭红蕊见他这副模样,也收敛了原本略带嬉笑的神色,战战兢兢应诺。

    看向下首乌央乌央的大臣和学子,捻着衣角迟疑了好久,终于开口。

    “君令不敢辞,既然是陛下之命,那妾身就勉力一试。”

    “妾身出身粗鄙,不通雅文诗赋,对科举如何出题,实在一窍不通。”

    “若有贻笑大方之处,还请诸位君子海涵。”

    底下众人

    那怎么能不海涵呢,你一个考官往那一坐,谁敢不海涵你

    好不容易赶上加开恩科,并且考入会试的学子们,万没想到会突遭这样的变故。

    以至于全身都紧绷起来,无比紧张地聆听着这个奇葩的临时考官,会出什么样奇葩的题。

    袭红蕊面上一片紧张为难的表情,其实心里却悄悄愉悦起来,这种肆意摆弄所有人的感觉,真好啊。

    肆无忌惮享受完这种一举一动,都牵动万众之心的感觉后,袭红蕊开始努力“临时”思索起考题。

    等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迷茫已散,一脸坚定道“既然陛下让臣妾随便出题,那臣妾就随便出了,第一题就是”

    “诸位觉得陛下让妾身出题这件事,好不好”

    话音一落,满场俱寂,只有崇文帝哈哈大笑,拊掌赞道“好好好题”

    袭红蕊似乎被他的突然大笑,弄得不知所措,但见他赞许,便得到了鼓励,微笑着出第一题。

    “本次恩科,原意就是为了弥补于萧党之祸中受害的能人志士,那妾身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杜绝科举舞弊如何使萧党之祸不复存在”

    崇文帝一听,笑得更厉害了,继续叫好。

    袭红蕊面露喜色,直接开始说第三题。

    “第三题,便请诸位自由发挥吧,殿试结束,你们就要去当官了,从此之后,百姓之命,国家社稷,便全系在你们手里。”

    “诸位皆是读圣贤书的人,心中自有抱负,你们是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官交给你们一方百姓,你们怎么让他们安居乐业交给你们一国之治你们怎么让国家欣欣向荣,政通人和”

    “诸位能走到这里,便是世间难寻的国之栋梁,无需我问,只问问你们自己,读书的初心是什么”

    说到最后一句,全体沉默了。

    众人抬头看向上首的袭红蕊,心中百感交集,又想起了她那经典的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百感交集之余,又忍不住热泪盈眶

    但你这个题出的也太自由了吧

    其实就是殿试出题,也是有章法的,这些题都是什么呀,论点又宏大,又杂,重点又模糊,连从哪上分都不知道。

    而且全是策论,以往因为崇文帝喜欢辞赋,考试多考辞赋,众考生也多在这方面钻研,万没想到,今年一道辞赋题都没有

    经此变故,不少人脸色一言难尽起来。

    不过里面也有几个非常淡定八风不动的,甚至还有一个非常年轻的,直接不在意一笑,一副在座的都是垃圾的样子。

    袭红蕊挑眉,你别说,一个人只要自信起来,别管他有多少才华,在人群中都是最显眼那个。

    越过自信弟,又看向其他人,袭红蕊将几个印象深刻的,一一记在心里。

    等众人领题而去,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相比于其它场,殿试没有那么严肃,只是排名罢了,但这一考,也要考三炷香的时间。

    考官去监考,崇文帝和袭红蕊便在一边休息,等收卷之后,今年的恩科,便算彻底考完了。

    事情一结束,崇文帝立刻啥也不管,回宫休息去了,袭红蕊却要留下来,承担判卷的责任。

    这次因为考题出得很随便,答得也就百花齐放,直接给判卷考官人为增加难度,一群老头子只能感叹人生艰难。

    袭红蕊和考官们一起听着礼官在旁边唱卷子,那些专业的考官有他们的评判标准,袭红蕊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她的评判标准就简单粗暴多了,比如开门第一题,“皇上让她出题这件事好不好”这个问题。

    辞藻华丽,没有灵魂,哐哐吹彩虹屁的,一般,但是听话。

    就“好不好”实际展开,言之有物的,有点东西。

    而其中一个,让袭红蕊眼前格外一亮。

    他的重点不在“好不好”,而在“她应不应该出题”上面,并表示她虽然是一个后妃,但参与国事完全理所应当,这就真有点东西了。

    往小了说他有情商,往大了说他对朝局有把控,袭红蕊毫不犹豫做了一个重点标记,就你小子是榜眼了,状元她还要再挑挑。

    现在这些人,将来就是她的“嫡系”势力,所以她要仔细了解他们的性格长处,确定哪个是值得培养的人。

    一直昏天黑地的批了三天,终于出了全部结果,十位主考官各荐一人,请皇上挑出本年三甲。

    说是皇上挑,最后还是袭红蕊挑,毕竟以后人是她用的。

    袭红蕊毫不犹豫把她的钦定榜眼挑出来,此人名叫阳弘懿,还未入仕,就知道站队她了,这不说脑子清楚,也有点胆量。

    关于状元和探花的人选,却产生了一些争执。

    那个在殿上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看谁都垃圾的学子名为茂英之,本人确实有傲气的资本。

    他是真敢写,第三题的时候,其他人都在抒发自己的抱负,他直接来了个他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在考官集体蒙圈的时候,文章铺陈开来,文笔论调又辛辣,又有力,剑走偏锋,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真正的才华横溢,而一查,在此之前,他已经连中一元,如果此次再中,便是三元及第。

    几位考官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爱的极爱,不喜欢的也是真不喜欢,但不管怎么说,对他前三甲的实力还是承认的。

    不过也一致认为,此人太傲,未免过锋,还是给他个探花,压一下他的锐气。

    正好探花有选姿容秀逸者的俗例,他最年轻,很合适。

    袭红蕊却想笑,既然人家有傲的实力,也有傲的资本,为什么不让人家傲呢,年轻人傲点怎么了

    三元及第,必将是传誉天下的美名,正好给她的第一次选仕,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袭红蕊当即拍板,状元郎,就定是他

    选定前一之后,第三就随便选一个吧,前一人个人风格都太浓烈了,第三个选一个稳妥些,偏实干的。

    至此一甲全出,其他的惜落一甲,一甲择出第一后,往下捋一百一十人为一甲,其余的全是三甲。

    择定所有名额后,便到了所有人都感兴趣的放皇榜时刻,众人挤到皇榜前,看谁是状元。

    茂英之虽傲,但这种事情心里还是在意的,当看到自己名列榜首后,不禁仰天大笑“哈哈哈我是状元今日小爷高兴,归雁楼上,开流水席三天,请大家吃酒”

    陪他一同看榜的小厮,恨不得把他的嘴捂上:“少爷,你就不能低调点吗”

    果然,一听他自认状元,蹲守在榜下,等待捉婿的人眼睛都绿了,没一会儿就一拥而上,争相抢起状元郎来。

    茂英之瞬间被淹没嗯

    和他相比,榜眼阳弘懿就不起眼的多了,抬眼看了一下成绩,默默离开。

    或许这就是榜眼的宿命,夹在状元和探花之间,永远不引人注目,繁华属于他们,寂寞只属于他自己。

    而因为身材矮胖,怎么也跳不到榜前的探花郎

    你在说什么

    出成绩后,不仅发放皇榜,官衙还发行起了报纸。

    从今以后,所有中榜之人,都要在官报上公示,散于民,以监督是否有名不副实者,前三甲的试题也要刊册公示。

    这些东西一上架,瞬间被抢空了,一时间满城的人都在欣赏前三甲的文章。

    前三甲能从这么多人中杀出来,当然都有点东西,许多读书人看着别人的答卷,终于长叹一口气,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当然也有心中非常不服,忿忿不平的,只不过没有功名,说出去也是徒增笑话。

    读书人重点在前三甲的答卷,普通百姓却比较在意袭娘娘出的试题。

    他们没文化,不懂做文章那些条条框框,所以只觉得袭娘娘的问题,一字一句都在关心他们,简直问到了他们的心坎里,娘娘真是个大好人啊。

    随着时间酝酿,天机误的本子,流传得越来越广,几乎无人不知。

    普通百姓,本来就容易对鬼神之事敬畏,因为没读过书,又很容易把故事当真,于是关于袭娘娘是文曲星君投错胎这件事,竟然深信不疑起来。

    而经历过科举这件事后,普罗百姓,更相信了。

    若非是真的文曲星君降世,怎么会如此聪慧睿智,慈爱众生呢

    在一片热烈的呼声中,崇文帝于琼林宴上,握住袭红蕊的手,笑吟吟道“本次科考顺利结束,还有一人功不可没,那就是袭贵妃。”

    “袭贵妃自入宫以来,不仅勤侍帝躬,管理内务,还为朕忧劳,献计天下第一楼,惠利天下学子;筹技官衙,管理技工之法;设集言司,收天下之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实为才德具备,贤良淑德之贤妇。”

    “朕中宫之位空虚已久,今欲册袭贵妃为后,众卿以为如何”

    人群霎时陷入一阵沉默。

    众臣面面相觑之时,秦行朝毫不犹豫站出来,表示赞同。

    老国公也紧跟其后,表示赞同。

    萧党残余,早已被吓破了胆,自然这两位说什么是什么,纷纷附和。

    而当崇文帝将视线移到林儆远身上时,林儆远眼神暗了暗,不过很快就站起身表示“但凭陛下做主。”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说不的。

    那些新考中的学子,万万没想到,他们刚登上舞台,就见证了这么重大的转折。

    一时间连傲得没边的茂英之,都收敛了表情,跟着众人一起看向上首。

    此时的袭红蕊,看起来和殿试场上那个人,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的她还像一个普通的,带着点怯懦的女人。

    而现在顺着烛火摇曳,看向她的眼睛时,竟然什么也看不清了。

    茂英之低下头,又抬头看了看。

    回想着大殿上的情形,轻哼一声,下定结论

    这是一个很会骗人的女人。

    崇文帝看着满场俯首的样子,哈哈大笑,他想做的事,没有任何人能拦他

    袭红蕊随意扫了下面一眼,可懒得理会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依偎在崇文帝身边,跟着笑起来。

    如今真可以称得上她的人生巅峰了,不过很可惜,事情没有那么顺利。

    就在崇文帝和朝臣,兴致勃勃议定封后日期和流程的时候,边关突然传来八百里加急快讯

    “报北戎毁约边关告急”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