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 60. 细作 嬴政:朕好歹也是上过数理化的人……
    但总体而言, 图上的古代水渠都瑕不掩瑜,很好地契合了地理学的因地制宜原则。尤其是被誉为“渠首”的郑国渠,相信大家在历史课上也学过。

    既然讲到了古代水渠相关的题目, 老师自然会挑, 某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来讲几句。

    比如它最早运用了“横绝”的方法,把小河拦腰截断, 使其水流注入郑国渠。这样的做法既扩大了水源和灌溉面积。

    同时也了退水渠和自流区,工程量小而效率高,堪称开启水利之里程碑。

    在先前的印象中, 水渠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有些人容易和运河之类的混淆。

    而其兼具了多种功能,巧妙利用大自然的特征后, 所消耗的人力财力也更少一些。

    夏安夷一边写着笔记, 一边好奇地瞅瞅对面的郑国。

    无论看多少次, 她都觉得不可思议和表示怀疑。如果不是对方确实对水利感兴趣、而老祖宗又把人拐回来打工的话。

    很难跟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郑国渠”, 联系在一起。

    毕竟对方看着,真的不太聪明的样子“修建水渠的这人,也叫郑国果然、我祖上取名字的时候,就说这个名字极为吉利。”

    夏安夷“”

    确实挺吉利的。

    吉利到,老祖宗第一眼就能把你从人海里认出来,然后逮过来打工。

    而且这家伙每天快乐地在老祖宗的雷区蹦跶, 乍一看, 同之前的她像极了。

    嬴政可不惯着对方,该落井下石时就开口嘲讽“韩人取名为郑国, 确实是别有意蕴。”

    话音刚落下,就听光幕那端的老师也及时补刀。

    能因地制宜修出这样的水渠,并蕴含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因此战国时期的水利修建者郑国, 虽然是个间谍。

    但也最终被秦始皇放过一马,还以他的名字命名。

    郑国“”

    这个形容很耳熟,总感觉似曾相识一般。到底是在哪里听过呢

    他向来不聪明的脑子,此时此刻经历了死寂、质疑、恍然等一系列情绪之后,仿佛开光一般得到了重启。

    沉默了那么一刹那。

    随即在嬴政并不惊讶的目光里,他首次表现出了、极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能修水利已是能施展抱负的幸事,怎能背刺、当个细作呢”

    郑国言之凿凿的语气,哪怕当下已经把身份证号报出来了,依然维持住、他什么都没猜到的人设。

    夏安夷轻声八卦“他是真傻,还是装傻啊”

    嬴政拨弄着手里的笔,意味不明地看她一眼“你不知道”

    毕竟装傻的,自始至终可不止郑国这一个啊。这个嘴硬的流程,她应该还是很熟悉的吧。

    夏安夷假装没听出暗示,斩钉截铁地道“我知道了,他肯定是装傻的。”

    不管是不是,这不得趁着对方难得心虚的时候,狠压榨一笔

    显然老祖宗也是这么想的。

    翌日上朝前,嬴政瞥了眼有些魂不守舍的郑国,淡淡地问了句“教给你等下、在朝堂上说的话,可记住了”

    面前的人,难得口吻有些宽容“不记得的话,也不用勉强。”

    郑国还没及时回神,下意识地摇头“不勉强不勉强。”

    旁边看戏的甘罗左看右看,好心地问了句“郑兄,你今日这是被夺舍了”

    郑国“”

    要是他真能被夺舍而躲过一劫,那就太好了。

    趁着嬴政去更衣换上正装,准备去上朝之时。

    郑国抓住公输逊的手,声音微绷地问了句“阿逊,你了解过秦国的律法吗若是作为细作被发现,会有如何下场呢”

    公输逊正在研究风力水车。

    经过多日的摸索,他手上的模型已经能随风转动了。但效果不明显,还需改进一二。

    听到问话后,他微蹙了下眉“我不清楚,你可是遇上什么难事了吗”

    “不过秦律向来严苛,若是像细作这种的也许至少是夷族起步吧。”

    郑国“”

    之前因为开玩笑想偷对方图纸,他便被这个颇有心机的君王,狠狠摆了一道。喜提大牢几日游,差点褪了一层皮。

    若是牵扯上细作之事,对方再公报私仇几下,他怕是就要凉凉了。

    旁边的甘罗似乎嗅到什么不对,露出点吃瓜的神情“怎么了,莫非是郑兄你发现了细作,想要揭发一二”

    郑国表示不想说话。

    先前的间谍一说,他只是开玩笑的啊。没想到竟然阴差阳错的,在后世记载的历史里,变成了一个真间谍。

    不过也许,他若是那日和公输逊没有碰上嬴政。说不定在韩国想要施此疲秦之计时,就兴冲冲地报名参加了,像后世所剧透的那样。

    当嬴政在朝堂上提出,要以泾水为线开凿一条水渠后,便同时得到了支持和反对的声音。

    “陛下,这修渠乃劳财伤力之大事,怎可随便就下命令呢。”

    嬴政掀了掀眼,示意道“看到此名为搬运坦克车、以及滑轮组之物了吗”

    “它们能轻松搬运和提起重物,通过计算、能将原先所需之人力减少很多。”

    在场的朝臣没见过这些世面,露出有些震惊和新奇的神色,纷纷小声议论交流着。毕竟能减少如此多的人力,别说修渠,战场上也能省力不少。

    嬴政顿了顿“至于财力,那就不牢诸卿费心了,朕自有办法开源而非节流。”

    按照后世的说法,羊毛出在羊身上。等钱不够了,他再逮着废话最多的臣子、薅一顿便是。

    也有部分大臣的质疑,比较客观而没有带主观色彩“水渠并非一凿一填,历来关中时有旱灾又时有大汛。”

    “水自上古来便不易驯服,陛下若是想短期内见效,怕是要思啊。”

    嬴政吩咐底下的人将图纸展开,惜字如金着道“诸卿可过目下,此渠之计划。”

    被拎上场的郑国,瞅瞅对方不明的脸色,开始对图纸上的计划进行讲解“此渠较为短小,工程量并不大。”

    “能将几道河流连接起来,所能涉及灌溉的农田,广阔而周全。”

    “雨多的时节,可将水引至低处的人造湖泊,等到雨少的干旱时节再予以备用。”

    可以说,郑国所设计的图纸不仅囊括了剧透中,本来应该存在的优异之处。同时还通过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取长补短进行了更好的完善。

    “通过地形的摸索,水流能自高而下进行自流,无需人为进行灌溉。”

    “落差大的地方,可设置那“水排”用于冶铁和制硫磺。若要防止湍急水流改变河道,还需加一道防固措施便可。”

    郑国说完这些,还能想起、前一天挑灯被迫打工的辛酸。但能设计出这样精湛的水利,也不枉忙活一场了。

    若是有生之年能亲眼见证其竣工,该是多么宏伟的一番场面啊

    他说完这些,底下的朝臣开始议论纷纷。

    这样的水渠设计无异于是划时代的,吸引了众多惊艳的目光。而理论上,听着似乎也能践行,施工的周期不会拉得太长。

    见场面开始偏移,原本心思不明的臣子,出了声“陛下,这位水利修建的设计之人,年纪不大而不够稳重,若是经验不足怎么办”

    “臣等找寻到了一批善修渠之人,您不如瞧瞧他们所设计的”

    眼见着搞事的人,果然按捺不住跑了出来,嬴政淡淡给了郑国一个眼神,示意他将功折罪。

    对方打量着这群抢活的人,然后开始发问“既然自诩擅长修渠,你们可知道何为降水量和地形可知道何为汛期和含沙量”

    “若是水土流失危及农田,又该如何处理呢”

    面对一群人微懵的神色,郑国略带点鄙夷“连这些都不知道,还想修渠啊,你是想把百姓的田地整没了吗”

    别说,采用嬴政的语调和风格怼人,真的很爽。

    方才发话的年长臣子,被怼得懵了会儿,随即颤着手指指他“竖子休得无礼陛下,其对老臣们不尊不敬,您怎敢轻易任用他”

    嬴政自从有了椅子后,便感觉生活质量都提升了不少。

    他轻靠在椅背上,居高临下地瞧着底下的闹剧,漫不经心地开口“能者居上,诸卿若是有不满的地方,不如设计出更好的图纸来。”

    他眼底闪过兴味“那朕可以考虑,让他这般无礼的家伙、给你赔罪。”

    被用来杀鸡儆猴、眼看着失去工具人身份、就要凉凉的郑国“”

    过河拆桥啊这是,果然这位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小心眼,在那后世的剧透之后,不会轻易放过他。

    他打量着对方那群人所设计的水渠图纸,言两语反击道“你们的设计,不仅较为敷衍、没有进行实地考察。”

    “而且还故意绕了原路,所消耗的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郑国发现这个计划有些眼熟,毕竟最初想当间谍的时候,他也有过这样的思路。

    因此拆穿起来极为容易“陛下,这群人是在你的地盘上闹事,想要以水渠之计拖垮秦国,你该不会瞧不出来吧”

    “这可是细作,该夷族啊”

    嬴政收敛了看戏的神色,若有所思。

    该怎么说呢这些想当间谍的家伙们,脑回路居然能神奇的一致。

    而他最初在后世、听到韩人这送人头的行为时,还稍微存疑了些,没想到这群人真的会如此做。

    这是仗着他不了解水利,想坑秦国

    无妨,他也算是上过地理课的人,不至于连这么些浅显的坑都看不出来。

    另一边看戏、偶尔因为系统bug能听到他默念的夏安夷“”

    老祖宗表面不是天天吐槽课堂的吗没想到心里的想法,有些截然不同。

    这是传说中的真香、还是天生口嫌体正直的性格,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