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 65. 儒与法 考前拜一拜老祖宗
    那么先前的历史课, 我们讲到了思想文化的政策。本节课堂就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出发, 来学习我国的文化大一统政策。

    同先前的学习环境比起来,嬴政自登基后,宫殿宽敞明亮了许多。

    他端坐在案几面前,改良后的椅子和桌面, 显得舒适又方便了很多。在印刷术的改良中所运用的脂肪性油墨, 与兔毛笔和纸的相配也同样适宜。

    夏安夷环视了圈,没见到另外的几人, 有些奇怪地多问了句。

    只听老祖宗淡定道“蒙恬去攻韩了,甘罗跟着吕不韦使赵, 另外几人在干活,继续钻研那些发明。”

    “问这么多做什么不如写你的笔记。”

    夏安夷轻轻地哦了声。

    自从各种课堂的剧透之后, 老祖宗便开始了拎人打工的动作, 没想到连甘罗这么小的都不放过。

    当然, 也还有一种可能, 是甘罗初遇时喊对方的那声称呼,老祖宗记仇到了现在。

    谁让这小鬼一声漂亮姊姊, 结果翻了车呢。

    嬴政则抬眸,漆黑的眼瞳定在光幕里“文化大一统”几字上,不由若有所思。

    倘若他没有记错,先前讲秦国篇的部分知识点时, 提到了其具有版图、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大一统。

    而这“文化的大一统”, 似乎所指的对象, 并不是灿烂如昙花一现的秦朝。

    嬴政冷哼了声, 但不可否认的便被吊起了兴趣。

    汉武帝的文化政策表面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等思想。

    同时, 为了巩固和加强君权,其还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但两者是有些区别的。

    天人感应侧重君主统治的合理性,而君权神授侧重君主权力的有限性,即需要其统治有道,这两个在选择题中容易混淆。

    夏安夷正在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又听到熟悉的声音响起“君权神授自古君主皆是强者居之,真有人相信这种说辞”

    看来老祖宗又开启嘲讽模式了。

    她好整以暇地戳对方的心“为什么不相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遇到各种挫折后,必不可免地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些虚无缥缈的事上。”

    “有的人年轻时理智绝顶,老年了还是陷入了保健品骗局,神仙这种东西一直都是有市场的。”

    夏安夷自从发现对方砍不到她,而且他没传说中的那么心狠手辣和冷酷,又开始蹦跶了。

    当然每次翘完嚣张的尾巴,她都知道见好就收“我说的不是你,是后面一些疯狂磕丹药的帝王,吐血而亡了。”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只是被徐福骗了而已,没磕丹药。”

    嬴政“”

    有的人真是三天不恐吓,就开始上房揭瓦了。但他能怎么办呢,除了拿笔尾戳两下对方虚拟的“翅膀”,也不能将她如何。

    他冷着脸不搭理,注视着光幕里的几行字,微微带点思索。

    在嬴政先前的认知里,若是要达成文化上的大一统,也许该同文字货币这样,直接进行一刀切而省时省力的方式,以一种标准来衡量。

    比如沿用法家的思想,对其它的思想进行钳制和打压。

    但事实上,文化之所以不像经济、政治那样可以掌控,便在于其抽象和主观能动性。没有把握好单一思想和百花齐放之间的度,就容易动摇统治。

    而历史上的“秦始皇”,便是犯了这样的一个错误。以为焚书能进行文化的一统,实际却落人话柄,也没达到真正的目的。

    嬴政在烛光下的神色不明,指尖停留在案几面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轻动。

    但是儒家真的很讨厌啊,一开口他就觉得烦。

    还要花精力去虚与委蛇,哪怕每回能怼赢,也着实很折寿一样。

    夏安夷“”

    其实吧,非要说起折寿,之前给对方讲胡亥的事迹,明显折寿多了。

    大一统思想除了这些以外,西汉的董仲舒还单独提出了“三纲五常”,这对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还在潜移默化。

    因此可以说,汉代儒学实际只沿用了仁政一类的思想,其跟先秦时期的儒学有了很大的区别。

    夏安夷乖乖梳理着笔记,偶尔发表一下感慨“我说怎么学论语和学历史的时候,好像长得不太一样。”

    原来是偷梁换柱、哦不是改进完善了啊。

    嬴政的目光瞥过“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语气意味不明“难怪这汉代的帝王,将其作为了一统思想的标准。”

    若按战国此时的儒学来看,是孔子从自身的士阶层出发,对于周礼的维护和呼吁。

    这群儒生虽时常批判君主的不当行为,游走传播后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实际并没有哪国的君主,会长久地沿用儒学思想,或是让儒生担当重要的职位。

    因为七国不乏有争霸的心思,自然不会真的愿意遵守这些。

    而“三纲五常”的规范,看似是个人行为,实际是构建了整个思维控制的框架,让其之后的思想皆逃不过统治者本身。

    夏安夷写着笔记,偶尔抬下头“怎么,你是要继续嘲讽汉代的做法吗”

    她感觉自从上回,老祖宗被当面拉过和野猪的c后,就对汉代有了很大的成见。

    比得知秦被汉灭时的成见,应该差不多。

    嬴政淡淡道“不,朕觉得他们很是聪慧,能偷天换柱、将一群儒生耍得团团转。”

    当然,在后世的视角里,这不同的儒学属于融汇贯通,没有什么偷天换柱一说。

    夏安夷啊了声。

    老祖宗夸起人来,也着实带点阴阳怪气的,偏偏他自个儿又觉得说话很真诚。

    与此同时,光幕里后世所讲解的“汉代儒学”,还特地和秦代的“焚书坑儒”放在了同一张表格里。二者的相同点处都写了“文化”,点出了本质是为维护封建而存在。

    当然,汉代儒学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其有利于文化上的大一统,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思想主流。

    这是秦代的焚书坑儒,所不能相比的。

    虽然两相比较下,他亦发现了汉代的文化政策略胜一筹。当然汉代统治者也是在秦亡的基础上吸取了教训,二者也不冲突,因此没有开口嘲讽。

    但嬴政语气依然不满“不是曾说过,坑的是术士而非儒生吗”

    这后世的历史老师,讲到焚书坑儒时也特地给学生讲过。然而一笔带过时,还是习惯性地用“焚书坑儒”代替。

    都怪后世那群用心不良的儒生,把锅扣他头上。

    且秦汉之交的方士和所求仙药的阴阳家,皆喜欢着儒服儒冠、以儒者自居,因此导致他风评被害。后人拿此来解释,有时也被当作强行的洗白。

    夏安夷安慰对方“这锅你都背那么久了,看开点,也不差这么一时半会儿了。”

    实在不行,还是让老祖宗对着朝堂上的儒生,多出点气吧。

    嬴政“”

    他原本已经打算心平气和,按照这后世女子的思路,将现在的自己和平行时空的“秦始皇”分开来看,不要再为这种宵小之事动怒。

    下一秒,又听后世的夫子继续道当然,汉代儒学融合了这几家的思想以外,饱受争议的是它有没有融合进法家思想。

    我们的课本虽未提及,但不少史学家认为,汉代儒学也带有先秦时法家的影子。而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这些思想也基本上密不可分。

    比如武帝开始的“独任执法之吏以治民”,又重新强调了律法的重要地位,算是秦朝思想上的延续。

    听到汉代儒学、还使用了法家思想后的嬴政“”

    这算什么,这群儒生每次对着秦律乱喷一通,最后背地里还是剽窃了法家的思想

    嬴政不由有些心梗“”

    真行,这群儒生够假清高的。有本事别规定律法,单单凭他们满口的那仁政与德治去管理国家啊。

    那么结合我们现在的主流思想便能看到,此后的几千年内“儒法合流”最终成为了趋势,且最终部分法家思想被儒学完全吸收。

    因此我们的文化共同体,离不开以儒学为主流的各种思想的融汇。

    法家思想好的地方、被抄走后完全吸收了,焚书坑儒的骂名由他担了。

    夏安夷望着屏幕上他头顶的气泡,目睹老祖宗面无表情、内心各种怒骂抄袭的儒生后,默默低头写笔记,忍住笑。

    其实从史书还是能看出一二的,老祖宗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可能在他的世界观里,一切都是按硬实力说话的。

    因此也没想到自己死后,楼阁坍塌而被舆论影响了风评。

    嬴政冷不丁地开口“这董仲舒可真是能人,朕倒真是想再向天借数百年,好去瞧瞧他是如何模样。”

    显然平行时空版的老祖宗,如今潜移默化地慢慢长了不少心眼。

    已经不是历史上、被儒生天天骂的暴君了,他现在是黑化版的心机君主bhi

    她想起对方打算请韩非整理儒家经典、夹带私货一事,基本能猜到对方的想法,隐晦着开口“别生气啊,你如今这不是未卜先知、有了准备吗”

    其实她最初还带了点矛盾,一方面希望老祖宗治一治这群儒生,另一方面又担忧对方下手太狠,直接对儒学斩草除根、动摇后世的文化之根。

    虽然儒学有很多值得被骂的糟粕,但也在千年的时间里影响了华夏人的性格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好在,对方选择了折中的方式,下令来秦国出使的韩非修书。并打发了朝堂上废话最多的儒生过去一起。

    而修书需要漫长的时间,他自然得到了一片清静。

    似乎是生怕事不够大,嬴政还让阴阳家、道家的一批人也去同儒生辩论,美曰其名是一个言论轻松自由的环境。

    实际等这群儒生一走,他便即刻安插了新的一批官员。

    而韩非作为秦韩之战的使臣,原本在历史上的结局并不好。如今肩负了修书的重任,也算是秦国对被打的落花流水的韩国的安抚

    夏安夷轻轻提醒“若是修书后儒学泛滥,影响秦律的权威性怎么办”

    嬴政语气平静“他们在法家思想外披上儒学的皮,就不准朕也对儒学下手吗”

    何况所有的修书最终的模样,都会通过他的审批,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应当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她顿了顿,好奇“那你不怕他们夹带私货,在书中骂你吗”

    嬴政泰然“骂吧,毕竟朕在整合法家的思想时,也抄了他们的思想。”

    既然要儒法合一,那不如在修书的数年后,贯彻到底。想必那时候,六国也基本完成了统一,可以着手这“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不过这一次,他先下手为强了。所以最终留下的是包含了法家思想的儒家,还是吸收了儒学的法家思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夏安夷“”

    她见对方在审视方才的笔记,也顺势加入其中“那个三纲五常不是什么好东西,除了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其它”

    尤其是夫纲这一条,在宋代儒学后成为了钳制女性的利器,让许多女性人才明珠蒙尘。

    当随口发表完对一些儒学思想的不满后,她发现屏幕上的团子版老祖宗,还真若有所思听了一会儿。

    她轻咳两声“我随便扯的。”

    嬴政自然不会真完全信她这个,一开始摸鱼、虽然最近学习态度有所转变的不靠谱学子。

    只不过光幕里的课堂往往客观而一笔带过,他也需要后世人的反馈,来审视这些做法有没有问题。

    能及早地剔除儒学里的糟粕,自然是好事。

    以及,没有了一群儒生在朝堂里逼逼赖赖,能更加心无旁骛地着手六国之战,更是件好事。

    嬴政正心情愉悦着让她多骂几下儒生,突然见悬浮在空中的“她”比划了下手势。

    他漆眉微动“你在做什么”

    夏安夷见被抓个正着,顿了下后还是选择老实坦白“能不能、看在我帮你一起骂了儒生的份上。”

    “就让我拜一拜吧”

    考试快来了,与其转发网上的虚假锦鲤图,不如拜眼前的老祖宗吧。

    想必一定会显灵的吧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