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咸鱼继母日常 > 62. 这才是她 阴阳怪气夫妻组合。
    修身养性第一晚, 从破色戒开始。

    温叶醒来后,痛定思痛,今晚一定不要再中徐月嘉的阵。

    洗漱完毕后,桃枝命人上早膳, 主食是炸酱面, 配了几样蒸炸小食,还有甜豆浆。

    都是温叶爱吃的。

    用过早膳后, 温叶收到来自温家的一封信, 沈氏亲笔所写, 信上的内容便是有关她小妹被选中为公主伴读一事, 宫里的太监已经去温家传了圣上口谕, 此事就算定下了,下个月就要进宫。

    沈氏在信末尾问她在这之前要不要回去看看。

    毕竟若是赶柳氏孩子满月,其中一个就见不着了。

    温叶当然要回去,她让云枝和桃枝收拾了要带的东西,同时回信给沈氏,告诉对方, 她后日回去。

    昨晚光顾着欣赏美色, 连这事都忘了问。

    朝会结束,皇帝留下了徐月嘉。

    勤政殿内, 君臣二人正在商讨之前的采云斋一案, 外边就来报,说是文王求见。

    皇帝深深叹了口气,道“他又来做什么, 宣。”

    文王比皇帝小十多岁,尚不足二十,穿着亲王礼服觐见, 像一棵被猛然拔高的杨树幼苗。

    “臣弟参见皇兄。”

    文王正要跪礼,皇帝直接挥手免了,道“行了,别跪了,说吧,又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臣弟近来无事,想多替皇兄分忧解难。”文王说得认真,自进殿后,他看都没看徐月嘉一眼。

    就是他害得他上回被母妃训斥,足足一个月没被允许进宫。

    皇帝听他这话,额角一抽,这是又捣乱来了,他当即给身后一名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明了,悄然无声退出了勤政殿。

    皇帝问“你想怎么替朕分忧啊”

    文王信心十足道“上次的事是臣弟没弄清楚,这回皇兄您重新派个案子给臣弟,臣弟一定能办好。”

    皇帝压根没往心里听,道“那你想办什么样的案子,说来听听”

    文王见似乎有戏,开心笑了笑道“当然是越复杂越好,以臣弟的能力,太简单的案子,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皇帝哑口无言好一会儿,最终婉转道“你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倒是清晰。”

    文王没听出来其中深意,还接道“那当然,我可是皇兄您的弟弟。”

    皇帝“”

    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皇帝给徐月嘉使了个眼色。

    徐月嘉默了默,眸微转,看了一眼文王,最终面朝皇帝道“臣以为,无论着手办的案子繁或简都是为了陛下和大晋分忧解难,此行此举不应成为个人彰显自身能力的依据。”

    文王听完,脸都绿了。

    他连忙解释“皇兄你看,徐月嘉又在故意曲解臣弟的话,臣弟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他就只是想替皇兄分忧而已。

    皇帝当然明白,以他这位皇弟的智商,根本想不到更深的地方,他安抚道“朕相信徐卿没有暗指谁的意思,你的心意朕也明白,不过你母妃近来神思不太好,你不去瞧瞧”

    文王当即担忧问“母妃又病了”

    皇帝颔首“你好不容易进趟宫,先去看看。”

    “好。”文王虽疑心为何每回都如此巧,但母妃生病耽误不得,他必须去看望。

    文王瞥了一眼徐月嘉,冷哼一声转身,而后步履着急出了勤政殿。

    待人离开后,皇帝才向徐月嘉叹了声气道“难为徐卿了,帮朕唱白脸。”

    被当靶子射了一通的徐月嘉神色平静道“微臣无妨,文王向来看不惯微臣,微臣已经习惯了。”

    皇帝再次失语“”

    他怎么听这话,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

    宁寿宫正殿,宫女采芝正在帮淑太妃往脸上扑粉,道“太妃娘娘,差不多够了,扑太多,让王爷闻到香味就不好了。”

    淑太妃照了照铜镜,满意过后,赞同道“你说得对,我那个儿子,后院一堆女人,对女人的香粉味比什么都熟悉。”

    话落后,她扭头又道“下回帮我弄一盒没香味的过来。”

    采芝憋笑垂首道“奴婢知道了。”

    等文王从勤政殿急匆匆来到后宫,到达淑太妃住的宁寿宫后,淑太妃已经病恹恹地靠躺在软榻上。

    脸色惨白。

    文王见此情形,吓得险些绊倒在门口,堂内的淑太妃差点没忍住破功。

    “母妃,您这是怎么了”文王重新跨过门槛,疾步走近前关切道。

    淑太妃有气无力,很是虚弱道“母妃没事,就是近来总梦见你妹妹馨仪,母妃想她了。”

    淑太妃的女儿虽没能存活,但皇帝登基后,仍然给这位未曾见过一面的皇妹加了封号,馨仪。

    提到这位妹妹,文王心底存的气瞬间就不足了,他细声宽慰道“母妃,您总这样,妹妹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的。”

    淑太妃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问他“听说你又去烦你皇兄了。”

    文王“”

    他就知道。

    “我没有,我就是想帮皇兄分担分担。”

    淑太妃无情戳破“你好好待在王府,为皇室开枝散叶,就算是给你皇兄分忧了。”

    文王气又不敢气道“母妃,您也看扁儿臣。”

    淑太妃眼角熏出一滴泪,她悲泣万分低语“我的馨仪啊”

    文王嘀咕“又是这招。”

    淑太妃听见了,不过没回。又是这招怎么了,管用就行。

    她最后正经道“徐家二爷为你皇兄解决了多少麻烦事,你作为皇室宗亲,对这样的良臣理应亲善才是,陛下对我们母子不薄,你看看你那些个兄长,哪一个生前有你如今这般的快活日子。

    母妃知晓你的心思,你能想到为陛下分忧解难,母妃很欣慰,相信陛下亦是。可是儿子,不是母妃看低你,人有时候还是要对自己有足够清晰的认知,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

    文王低头不说话。

    淑太妃不紧不慢喝了口茶,方才一次性说了不少话,嗓子都干了。

    她也不着急,喝完了一盏茶才继续“这样,回头母妃去求太后,请她帮忙,让你皇兄先给你一个小案子,你先试试看,如果真让你办成了,之后再说行不”

    文王一想,似乎也只有如此了,他只好道“都听母妃的。”

    淑太妃嗯了一声,抚了抚额道“母妃累了,你先回王府吧,记住,别再在你皇兄面前和徐家二爷呛声。”

    就你这么一只小狗崽,哪里斗得过山林中的狼。

    文王表面应答“儿臣以后不会了。”

    内心徐月嘉,你给本王等着。

    温叶让桃枝主多带上两匹颜色浅鲜适合温然的布料。

    虽说这些沈氏肯定会准备,但谁会嫌漂亮衣裳多呢,如今她有能力,当然要给家人最好的。

    除了布料还有一些补品,是给常姨娘的。

    等温然进了宫,常姨娘身边就没了陪伴的人,温叶怕她会憋出病来,补品是给她养身子的。

    回到温家,温叶先去正院见了沈氏。

    温父正好也在,还有敬陪末座的温然。

    温叶向二人行礼后,坐到温然边上的位置。

    温父说了几句,沈氏才道“你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回去看看吧。”

    温叶起身道“多谢母亲。”

    溪翠院。

    温叶牵着温然走进院子,就见常姨娘从正堂走出,迎接她们姐妹。

    母女三人进屋,屏退了外人。

    常姨娘抚了抚小女儿头,才开始担忧道“也不知你小妹被选上是福还是”

    温叶安抚道“姨娘,小妹又不是在宫里做一辈子公主伴读,顶多年,而且小妹进了宫,每个月不还都能回府住两日么,姨娘不用担心。”

    常姨娘还是不放心,她对宫里的情况一无所知。

    温叶明白,是以道“宫里的情形,我之前已经从郎君和嫂嫂那大概了解过,小妹只要安分做好分内之事,就不会有什么。”

    常姨娘一听她这话,心就放下了一半,大女儿在自己的婚事上虽然不着调了些,但在其他事上,她一向都很有分寸。

    更何况此时关乎她的亲妹妹。

    比起常姨娘,温然担心的倒不是进宫的事,她拍了拍心口道“我就怕皇上说要收回先前赏赐给我的那些东西。”

    还好宫里的公公来府上只是传口谕,并没有提先前给的赏赐。

    常姨娘语塞“”

    温叶失笑道“皇上哪有你想的那样小气。”

    温然舒出一口长气,略害羞道“我怕嘛。”

    不过那些赏赐不是被她用掉,就是送了人,就算皇上想收回去,也没剩几样了。

    温叶没待太久,安抚好常姨娘和小妹后,就到该离开的时辰了,温然得知后,忙回到自己的小屋,自己怀里抱了几本,平时伺候她的婢女怀里更多。

    温然将这些书都交给温叶,她道“母亲说,进宫以后这些书宫里都会准备,所以四姐就帮我把它们带回去给宣儿小外甥吧,上面我都写了注解,虽然不是多深奥,但我问过先生,对于刚启蒙的宣儿小外甥来说,足够用了。”

    温叶收下了,挑眉笑道“我替宣儿谢谢你这个贴心的小姨。”

    温然有些不好意思道“都是我用过的旧书,比不上宣儿小外甥特意准备的兔毛笔。”

    回国公府前,温叶特意绕路去了一趟聚贤楼,将提前预定的青梅茶和青梅做的点心拿上,一回来就径直去了正院。

    陆氏知晓温叶今儿回了趟温家,原以为她至少要过申时才能回府。

    没想到她就睡了个午觉,人就出现在了正院。

    陆氏放下长子每五日从书院寄回来的信,问道“时辰还早,怎么不多陪你母亲一会儿”

    温叶让桃枝将食盒拿上来,细声解释“之前看嫂嫂喜欢聚贤楼的青梅茶和青梅饼,今儿出门,就想着顺路再给嫂嫂带一些回来。”

    她一共买了两食盒,一盒给陆氏,一盒自己享用,不过进来时,她只拿了一盒。

    陆氏心里门清,从国公府去往温府的路上,压根不经过聚贤楼,哪里顺路了,分明是她特意绕路去的。

    “你有心了。”陆氏内心触动,“下回不用如此麻烦。”

    聚贤楼的规矩她清楚,就算你提前预定,可若不在规定时辰内去取,照样买不着。

    想来温叶回来这样早,有这层原因在里头。

    回娘家还惦记着给她买点心,陆氏不知道该如何说她是好,正好这时,徐国公回来了。

    温叶喊了一声“大哥。”

    徐国公微微颔首,而后径直走向陆氏道“刘将军回京述职,我们多年未见,今儿午时他邀我还有其他几位军中同僚在聚贤楼喝了几杯。”

    算是解释他为何这个时辰才回来。

    话落后,他瞥见桌上明显带着聚贤楼标志的食盒,好奇询问“夫人今天也去聚贤楼了”

    陆氏“不是我,是弟妹。”

    话题转到自己这,温叶出声道“是这样的大哥,我今天回了一趟温府,回府途中想起嫂嫂喜欢聚贤楼的点心和茶,想着正好顺路,就去了一趟聚贤楼。”

    还没完,温叶继续道“不过弟妹一心只想着买嫂嫂爱吃的点心,倒没注意到大哥居然也在。”

    徐国公“”

    他怎么听这话味儿有些不对呢。

    本来陆氏不觉得有什么,听完温叶的话,她视线不由得望向手上空空如也的徐国公,眼中多了一丝徐国公似懂非懂的情绪。

    徐国公心神一凛。

    他就知道,他这位弟妹没安好心。

    温叶最后说“嫂嫂,既然点心已送到,大哥也回来了,那我就不多留了。”

    陆氏朝她弯了弯唇角,温声道“回去吧。”

    温叶微微福身,完美谢幕。

    西院。

    睡过午觉的徐玉宣在院子里玩,瞥见温叶的身影,他连忙放下藤球,颠颠跑过去,眼不眨地盯着她身侧云枝手里的食盒。

    小腰一弯喊道“母亲,好吃的哇”

    不愧是已经上过几日学的人,多少比过去精了些,如今都能准确认出这是装吃食的食盒了。

    温叶提溜他后脖颈,让他站直,问“你父亲呢”

    徐玉宣视线依旧不离食盒,听到温叶的问话,勉强挪回来片刻,答道“父亲在读书”

    闻言,温叶拿过云枝手里的食盒,抬步往里走,身后还缀了条小尾巴。

    西侧书房,徐月嘉听到外间的脚步声,合上眼前的书,绕过书桌欲往外走时正好碰到温叶拿着食盒进来。

    他道“回来了。”

    温叶嗯了一声,将食盒往他怀里塞,“这是我专门给郎君带的点心。”

    徐月嘉眸光顿住,明显带着诧异。

    温叶不管,就近选了张凳子坐下,单手托腮,理直气壮对上他投过来的目光。

    仿佛在说我只负责带,剩下的不归我做。

    徐月嘉心道,果然。

    这才是她。

    在此期间,徐玉宣也在温叶左手的帮助下,爬上凳坐好,还学温叶的动作,小手托住下巴,催促徐月嘉“父亲,快打开呀”

    徐月嘉沉默。

    半晌后,徐月嘉在母子二人注视之下,掀开食盒盖,将里面的几样点心并一壶青梅茶一一取出摆好。

    接着又依次给俩人倒了杯茶。

    温叶极享受地品完一杯后,才想起来道“郎君也尝尝。”

    徐玉宣一手握着小茶杯,一手捏着点心啃,也跟着说“父亲,吃啊。”

    他还大方地将离自己最近的一盘点心往徐月嘉跟前推了推。

    温叶见此,眼微微眯起一瞬,小孩儿怎能这么无忧无虑呢。

    “对了,宣儿。”温叶放下青梅饼道,“你小姨托我给你带了礼物哦。”

    徐玉宣最近听不得礼物二字,手里的点心瞬间不香了,他摇头“宣儿不要。”

    温叶却道“长者赐,不可辞。”

    徐玉宣瘪嘴。,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