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让温叶见识到了男人狡辩时的样子。
徐月嘉若是长成了纨绔子弟, 恐怕十个徐国公也不够他败。
温叶自叹不如,好歹她每回都给陆氏送点温暖,徐国公从徐月嘉这得到了什么
大概只有无尽的沉默
温叶突然替徐国公默哀。
从聚贤楼离开前, 那位覃掌柜又迎了过来,满脸歉笑奉上一个食盒道“这是小店新出的点心。”
和普通的青梅饼不一样,这有点像温叶上辈子吃的冰皮月饼, 白糯糯略带凉意的表皮包裹着青梅味的饼馅。
青梅酸甜,夏日吃来, 不会让人觉得腻。
这种冰皮青梅馅饼每日售卖的数量比普通的青梅饼还要少,聚贤楼也是头一回卖, 因为新鲜,所以这几日正卖得火热, 现在预订的话,要等一个多月才能吃到。
覃掌柜笑着又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徐月嘉目光从温叶脸上移开, 看向覃掌柜,客气道“多谢覃掌柜。”
覃掌柜微微躬身道“只是一盒点心而已,您和夫人不嫌弃就好。”
知道这点心是送对了, 覃掌柜面上的笑意都真了些,“徐二爷、徐二夫人, 两位慢走。”
食盒由徐月嘉拎着,直到上了车轿, 温叶才低声催促“快打开。”
徐月嘉瞥了一眼她微鼓的小腹,一时困惑“你还能吃得下”
温叶用手挡住肚子道“我今天没吃其它点心,不妨事。”
饱的是喝酒吃菜的那个胃。
徐月嘉只好将食盒盖子打开,共两层,点心块头不大, 一块只有婴儿掌心大小,一层只有六块。
温叶当即尝了一块。
并认真评价“好吃。”
然后又吃了几块,第一层吃完后,温叶望着剩下的六块,琢磨道“这些不如就给嫂嫂留着”
徐月嘉闻声,眸光望过去,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唇角微动。
但愿她真能留住。
申时,夫妻二人乘坐的车轿终于回到国公府。
温叶拎着个食盒,与徐月嘉在半路分开,她要先去一趟正院。
可惜陆氏此刻并不在府中,眼下这个时节,各府送来的宴帖颇多,陆氏去赴宴了,还未归府。
温叶了解后,便将点心盒子交给青雪,并告诉她,这是她专门从玉芳园带的点心。
同时还不经意提起,她今日和徐月嘉是去的聚贤楼用膳。
玉芳园离聚贤楼可不近呢。
陆氏比温叶晚近两刻钟回府,今日赴的是靖远侯夫人设的赏荷宴。
中间出了点岔子,是以陆氏才回得有些晚。
好在都妥善解决了。
陆氏坐在堂内,白梅奉茶,青雪将温叶带回来的点心装盘,端过来道“这是二夫人从玉芳园给夫人您带的点心。”
温叶今日出府,陆氏并不知晓,她顿时问道“二夫人今日出门了”
青雪恭敬道“是,和二爷一起去的聚贤楼,二夫人说是回府时恰好经过玉芳园,就顺手买了一盒。”
陆氏瞥了一眼桌上的点心,满心感慨。
不过二弟居然也一道出门,这让陆氏更为惊讶,她明明记得国公爷说刑部最近挺忙的。
从正院离开,温叶回到西院,刚踏进院子,就瞧见了徐玉宣的身影。
正伸着脖子在廊下等,见她终于回来,先是下意识的扬起笑脸,紧接着不知怎的,嘴角又耷拉下去,身子一扭,双手抱肚,斜背对着温叶。
那双平日里叽里咕噜转的眼睛倒还努力时不时往温叶的方向偷瞄去。
待温叶走近后,还刻意重重一哼,用来表示他的不满。
温叶拿过桃枝手上轻飘飘的食盒,笑着凑近道“宣儿,母亲专门给你带了点心哦。”
徐玉宣站在西侧书房的外窗下,书房内翻阅公文的徐月嘉,听到声音,抬头一瞬。
就见温叶弯着腰身,将食盒盖打开。
窗下,徐玉宣仍噘着小嘴“宣儿等母亲好久,都不在,骗人,哼”
温叶不解释,直接拿起食盒里仅剩的唯一一块冰皮青梅馅饼,喂到徐玉宣嘴边,诱道“宣儿先尝尝。”
徐玉宣张口“不”
然后就不小心咬掉一小块。
剩下的控诉随着这口点心一起进了他肚子里。
“好吃吗”温叶笑问。
徐玉宣嘴巴还在动,听到温叶的询问,下意识回道“好吃。”
温叶将剩下的大半块都交给他,还说“这是母亲排了好长的队买回来的,只有一块,母亲自己都舍不得吃呢。”
徐玉宣望了望手上的点心,当场就要还回去,道“母亲也吃”
温叶看向点心缺口处隐隐的口水印记,果断摇了摇头,坚定拒绝“宣儿吃,母亲不饿。”
徐玉宣低头又咬了一口,一块点心吃完后,嘴角翘老高。
显然是高兴了。
小孩儿真好哄,温叶心道,幸好她剩了一块。
本来是想着六块都留下,带回来给陆氏尝个新鲜,谁想到回府的路太长,她没忍住。
只好转道去玉芳园重新买一盒别的口味的点心。
好在玉芳园的点心一样精致,陆氏应该会喜欢。
温叶不知道的是,陆氏尝了两块她带回来的点心,喝了两盏茶后,徐国公也拎着玉芳园的点心回了正院。
无形中,她在徐国公心中的形象又差了一些。
自从上回和徐月嘉一起去了趟聚贤楼后,温叶再没出府,天儿越来越热,好在国公府富贵,她又有陆氏的大腿抱。
每日屋里冰盆不断,一天下来,整间屋子都凉凉的。
温叶如今连院子都很少出,若出门,必是去正院,为了到陆氏跟前刷一刷脸。
今日陆氏命人送来了一篮新鲜荔枝,温叶用它做了一道荔枝杨梅冰饮。
往正院送了三碗,剩下的她趁徐玉宣还在许柏礼那上课、徐月嘉回府前,就饮了一半。
天热,晚膳凉菜居多,剩下几道热菜也都是较为清淡的吃食。
温叶让桃枝给父子俩各盛了一碗。
徐玉宣小手指头好奇地碰了碰碗壁,惊奇道“凉凉的”
温叶接道“还是好喝的。”
其实徐玉宣这一碗只是稍微冰镇了一小会儿,并不是很凉。
但对从来没体会过冰的徐玉宣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望了望自己和父亲面前都有,不禁问“母亲没有”
“母亲有。”温叶直接将盛着冰饮的汤碗搬到自己跟前道,“母亲喝剩下的。”
徐玉宣对量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晰,但他知道剩下是什么意思。
母亲怎么能喝剩下的呢,徐玉宣小脑袋左右看看,似最终下了决定道“父亲和母亲换换。”
没错,父亲那碗看起来,比他这碗要好喝很多的样子。
徐月嘉“”
温叶憋着笑出声拒绝“你父亲是一家之主,早出晚归,给宣儿赚糕点回来,怎么能喝剩下的呢。”
徐玉宣听了,小脸纠结“那宣儿的,换给母亲”
话落后,他将自己面前盛着冰饮的碗往温叶的方向,挪了一点。
目光追随,满是不舍。
温叶继续道“宣儿每日读书也很辛苦,也不能喝。”
徐玉宣只好问“那、那谁喝”
温叶很有自知之明道“当然是我,只有我每天无所事事,喝剩的,是母亲应该的。”
徐玉宣犹犹豫豫很久,才道“那下次,我和母亲换。”
温叶点了点他脑袋,“好,下次我们换。”
下次大碗先留给你。
膳后还有西瓜,徐玉宣分到了一小牙,吃完就心满意足回了自己的小院。
徐月嘉吃了两块,温叶则等徐玉宣离开后,怀抱半个西瓜,用木勺慢悠悠挖着吃。
这西瓜是京郊庄子上种的,一大早就送进了府,冰镇过后再吃很是可口。
甜是够甜,只是比起她以前在温家吃的,好像还是差了一点感觉。
不得不说,温二叔读书不行,研究种瓜倒是有些成就,温叶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的嘴被养刁了。
半个西瓜吃完,温叶还是惦记以前的那口。
思来想去,心动不如行动,温叶道“郎君,过来帮个忙。”
徐月嘉走近前,才发现是要帮她研磨。
温叶主动解释“我有个二叔,在苏州老家,他种的西瓜更好吃。”
算算日子,苏州老家的西瓜也该运到盛京了。
她这个时候写信回去,正好。
徐月嘉沉默一瞬,问“今日的不够甜”
温叶摇头道“倒也不是。”
她懒得解释,只道“过两天,等郎君亲自尝过之后,就会明白。”
今年小叔子雇镖队送来的十几车瓜果,沈氏按照惯例,给各院先分了一些,剩下的就先放进库房里。
忙完这些,她才去看温叶送来的信。
看完后,沈氏沉默良久。
最后她吩咐韩嬷嬷,给府里出嫁的姑娘,都准备一份从苏州老家运来的瓜果,派人送过去。
温叶收到沈氏派人送来的西瓜,是三日后。
足足有五个,比她以前的份额还要多,温叶让桃枝找两个丫鬟,送两个去正院。
剩下两筐是其他水果,府里不缺,温叶就没送。
陆氏收到两个大西瓜,徐景林正好在,嚷嚷着想吃。
陆氏便让人切了一个。
母子俩各吃了一块,徐景林嘴刁,一下就尝出来了,他道“母亲,这个比昨天的好吃。”
陆氏也这么觉得,便让人去打听了一下。
方才得知这是温叶的二叔亲手种的瓜,还是从千里外的苏州运来盛京。
陆氏不免同身侧的冼嬷嬷道“我记得扬州离苏州也没多远。”
冼嬷嬷听懂了陆氏话里的深意,想了想道“三老爷身子不好,夫人您是知道的。”
否则也不会放着好好的盛京不待,回扬州老家养老。
让三老爷去种瓜,真是难为人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