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日常十二
当第一名的名字公布后, 周宁兴冲冲来到东宫,朝周弈得意道“我就说小温然会得第一,偏你还不信。”
周弈视线从卷纸上移开, 看向周宁道“皇姐, 父皇今日说,小侯爷已经在回京的途中。”
一向张扬惯了的周宁面上闪过一瞬的不自在道“回来便回来,我还怕他”
“我在同你说小温然的事,你提他做什么。”周宁道, “我可告诉你, 温然是很好的姑娘, 你以后可不能学皇爷爷那样。”
如果周弈最终变成先帝那般,周宁宁可他半途傻掉,变成文王叔那样。
周弈承诺道“不会。”
周宁勉强信了道“那皇姐先回宫了。”
背影透着一瞬的仓惶。
秦远居然就要回来了
对于温家庶出的五姑娘最终成为太子妃的人选,要说外面没有议论那是假的。
有那心有不甘的人家, 更是大胆猜测温家五姑娘能夺得第一, 肯定有当初进宫当长乐公主伴读的缘故。
不过也有人道,那可不一定, 当初的伴读人选可不止温家五姑娘一人, 孟家和陈家的也参选,却分别在第一、二场考试被刷下。
这两家的姑娘才貌家世也不差,还是家中嫡女, 若其中真有些什么, 从这两位中选, 不是会更少些议论和猜测。
对于众人的不甘和猜疑,宫中给的回应很简单,直接将准太子妃的答卷抄录数十份,分别与各家参选者的答卷放在一起。
各家依次领回, 自行对比。
皇帝也是个促狭的,抄录准太子妃答卷的官员们家中基本都有参选者,就算本家没有,亲戚家也会有。
如此以来,议论声瞬间降下许多。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帝下一步会做什么,这已经够丢脸的了。
温家。
温父在外听到那些流言后,回来与沈氏商量“不若将小五记在你名下这样说出去,小五也是嫡出了。”
一国太子妃是庶出,说出去,的确不太好听。
沈氏想了想却道“圣上和太子都没有提及小五的出身,我们贸然去改,恐不妥。”
“况且。”沈氏又道,“这样无论是对小五还是温家,都会有一定不好的影响。”
才当上太子妃就迫不及待改写自己的出身,哪怕此事并不是温然所提,外界的嘲讽也并不会因此减少。
沈氏知晓温父担忧什么,她道“放心,我比郎君更了解常氏的性子。”
温父干笑了一声“既然夫人心中有数,我也就不多说了,那就一切看皇家的态度。”
他确实怕再出一个白姨娘。
对于温父来说,想要仕途顺通,家和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
而温家能有如今的顺遂,离不开沈氏的辛劳。
是以温父打心底里尊重沈氏。
然而常姨娘是一个比桂姨娘还懂知足的人。
得知小女儿当选未来太子妃后,她更多的是高兴女儿得了第一,这一点,温然和她一样。
就像是多年努力终于得到了最殷实的回馈。
一国太子大婚是一件极其隆重盛大的事,单是前期准备就要耗费大半年的功夫。
所以婚期定在了后年春。
某些人一看还有近一年半的时间,顿时起了小心思。
也就是这一年,温然遇到了不少拦路的石头。
其中有些石头,连温叶都听说了。
初二回娘家这天,温叶关心了两句道“有困难别自己一个人扛,母亲是个好母亲,你时常多去去正院。”
常姨娘端着干果碟过来,听到这句,轻瞪了温叶一眼道“别随便乱教你小妹,夫人每日多忙,不好总去烦她的,然儿。”
温然笑道“姨娘,我懂。”
而后对温叶说“四姐也放心,小妹不觉得困难。”
她说话时,双眸发亮,的确不像是有困难的样子。
温叶挑眉,直觉其中有她不知晓的事,于是问“怎么说”
温然解释道“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挑战,不止我,太子殿下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与他通过书信,还彼此写下各自的应对措施,让对方来打分同时标出措施中的不足。”
温叶“”
还没完,温然继续道“这样一来,当下一次困难来临时,我们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温叶听了后,半晌才道“你如何与太子殿下通信”
温然说“年前皇后娘娘赐了两名教养嬷嬷进府,我第一封信是写给长乐公主的,不知为何回信的变成了两个人。”
为了不失礼,她只好再给太子殿下回一封,几次下来,就养成了这一习惯。
原来读书除了能赚钱,还能有一定解决事情的力量,温然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块石头的出现了。
后者带来的切身体会,似乎比前者更令她雀跃。
温叶沉默了片刻,起身。
温然茫然道“四姐要去哪儿”
温叶理了理衣裳道“去寻你姐夫。”
智者的世界,她不懂。
琐碎日常十三
太子成婚一年后,皇长孙出世。
这一年,徐玉宣十四,已经游学一年。
游学归来后的一年,徐玉宣忽然变了性子,开始好学起来。
连放假的时间也不放过。
温叶瞧着很不对劲,就问徐月嘉“你逼他了”
徐月嘉否道“没有。”
国公府的教育重在品性和涵养,读书反倒在其次,及格线上就好,从不强逼强求。
温叶就不明白了,“那他这是受了什么刺激”
若不是徐玉宣一开口还是熟悉的损嘴,温叶都要怀疑他是被人夺了舍。
徐月嘉深思了几瞬摇头“我亦不知。”
二人交谈间,徐玉宣捧着一篇文章过来走到徐月嘉跟前“父亲,帮我看一看这篇策论有哪里不足。”
温叶见后,更觉不对劲。
以往只有在做了对不起她和徐月嘉的事,他才会表现出像现在这般乖巧好学的模样。
温叶小声嘀咕“可我也没什么地方,能让他觉得对不起的啊。”
这句嘀咕落入徐月嘉的耳畔,他落向文章上的眸光顿了一瞬,抬眸看向她道“圣上前不久赏赐我的孤本可还完好”
他这句问话没避着徐玉宣。
徐玉宣一听就明白他话里的含义,微不满道“父亲”
不就是上回偷喝了母亲酿的酒,醉了后不小心撕毁了一册典籍嘛。
至于把他当洪水猛兽
夫妻俩没理他。
温叶回想道“应该还在的。”
徐月嘉不放心,将手里的文章对折后道“我去看一看。”
徐玉宣“父亲,那我的策论”
徐月嘉还给他道“重写。”
徐玉宣拿过来,左看右看。
心道,有那么差嘛。
琐碎日常十四
太子成婚五年后,皇帝正式禅位,群臣哗然,这大概是大晋建朝以来,帝位交接最和谐的一次。
温叶也很意外。
对此徐月嘉给了解释“圣上同我说过,他并不喜欢做皇帝,当初参与夺嫡,只是为了保命。”
嫡出的皇子,就算千般万般表示自己没那个心思,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可当其他皇子登上那个位置后,根本不会留他活在这世上。
皇帝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太后只他一个儿子,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太后的安稳,皇帝也得去争。
“圣上心里很清楚,太子殿下才是最合格的帝王人选。”徐月嘉最后道。
温叶叹了口气道“难怪圣上这些年多次纵容文王。”
或许文王在皇帝心中,就是他没登上皇位后的自己。
“对了,徐玉宣那小子在永林县弄出不小的动静,都惊动了盛京这边,作为他的父亲,郎君有何感想”温叶忽然想起这事,笑问道。
大晋世家子弟考中举人便能做官,徐玉宣考中举人后,便去了一个偏远小县城做县令。
近一年来,他的名字传遍大晋好几个州城,不少熟悉徐月嘉的官员们私底下都在议论,好奇一个为人处事一丝不苟的父亲怎么会教出行事作风如此野蛮、不讲章法的儿子来。
完全不同的路子,让人无法应对。
徐月嘉神色淡然“尚可。”
温叶挑了挑眉,没说话。
就当昨晚听到消息后,高兴地多喝了两杯酒的人不是他。
徐月嘉扭头看向她,突然道“下个月,我要替新皇去一趟闽州查一件案子,你呢”
闽州啊,那儿海鲜多。
温叶这辈子海鲜几乎没怎么吃到过,她点头“去。”
也是许久没出门游玩了。
当然,如果没在海边遇到太上皇和文王就更好了。
主要是后者,话太多。
琐碎日常十五
新帝登基后,作为太子妃的温然也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对温叶来说,感受最大的是,姨娘能够不受身份的辖制出门了。
沈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后,常姨娘作为皇后生母也被封了四品恭人。
倒是有人想从中挑拨,然而常姨娘半招也不接,她但凡出门,要么是去国公府看大女儿,要么进宫去看小女儿。
且每回进宫,沈氏也会同行。
对于其他官夫人递来的帖子,她一概拿到正院去,全凭由沈氏做主。
常姨娘想不太深,她就是觉得沈氏比自己聪明得多,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而她确实不擅出门交际,那些夫人的心思,她有点明白,就是想让她和沈氏争。
有什么好争的呢
争温父吗
可争来又有什么用。
这场风波过后,沈氏偶然同陆氏说起常姨娘这个人。
陆氏听到一半就觉熟悉,后失声笑道“难怪,不愧是母女,还真是像。”
沈氏眸顿,问“叶娘”
陆氏颔首“类似的事,这些年她可没少干。”
沈氏没说话,心道,到底是谁像谁,说不准。
琐碎日常十六
时间一晃而过,快到景林的孩子都五岁了。
而陆氏也终于过上了沈氏的生活。
两个儿媳听话孝顺,还会帮自己管家。
这么多年过去,国公府还是没分家,不过前几年,温叶和徐月嘉搬入了新扩进的院子。
这座宅子是太上皇赏的,那一年去闽州,温叶又不小心立了个功,这回阴差阳错救的是太上皇。
宅子和国公府相邻,于是温叶就让人改造了一下,直接扩进国公府。
反正分家是不可能分的。
两个儿子操心完,陆氏近期闲来无事,忽然就关心起了在外为官的徐玉宣。
她叫来温叶询问“宣儿如今也不小了,你和二弟何时为他相看”
“他啊。”温叶笑了笑,“大概早自己寻摸好了,不用我和郎君操劳。”
陆氏惊讶不已道“宣儿还有这本事,说说,是谁家姑娘”
她好帮忙准备聘礼。
温叶两手一摊“嫂嫂,我不清楚,没见过呢。”
从温叶这问不出来,陆氏回头就暗戳戳让徐国公去徐月嘉那儿套话。
结果只得到六个字:不认识,不了解。
但确有其人。
陆氏:“”
你们夫妻如今倒是愈发有默契。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