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 正文 163.第163章三6合一
    小二本来刚才对于钱家话题因为其他客人的到来而被迫结束而气闷, 如今听周梨再度提起,只将那抹布往肩膀上一搭,立马就跑过来, 十分得意道“那李小姐你可是找对了人, 小的我还真认识钱家的人。”

    但他话到此处,忽然就将声音压低了几分, 神情也收敛了起来, “不过啊, 李小姐啊,那钱家皮毛生意虽是做出了名头, 但这一阵子, 他们家里不太安平。”

    周梨可不就是等着听钱家姐妹回来后的后续如何了,眼下一听,自然是十分有兴趣,“小二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他们家不做皮毛生意了”

    小二哥摇头, 一面耐心解释道“你们从外地来, 自然是不知道,钱家最近出大事了。”

    “此话怎讲”周梨表达出极其好奇的样子。

    那小二哥的表达欲也很强, 立即从别处了拉了张空闲的长条凳,坐了下去, 接过乾三递来的花生米,一边吃一边说道“说起来, 那钱老爷倒是个好人, 发家后是在他们乡里修桥铺路,尽了大力,不但如此, 整个钱氏的族人,几乎都靠着他家搬到了这县城里来,做了城里人,就是那些天灾的时候,也没饿着他们半分。”

    只是可惜,他没儿子。又说老天爷不公平,钱老爷这也一个好人,也没给他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虽是出息,但大女婿性格怯弱得很,起先钱大娘子放手让他管家里的生意,又一茬就给人骗了货物,还担了官司。

    也是钱大娘子四处奔走,花钱出力,才将他接回了家里了。

    “那小女婿呢”周梨又问。

    小二听到她提起郑远恒,表情就更为激动了,顿时唾沫横飞地说道“这个小女婿,叫我说不如那大女婿,大女婿虽不是当家做生意的料子,但最起码人还是个好夫君吧可是那小女婿啊,不喜欢钱家小娘子,还为了钱娶小娘子。”

    正说着,一个显然也知道他们钱家之事的本地人凑了过来,十分纳闷地插了一句“这郑家的,不喜欢人家钱小娘子,怎么还能跟人生俩儿子出来难不成那生儿子的事情,还是人强迫他不是”

    一帮人开启荤腔来,只说那钱小娘子身材娇小,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强了郑远恒等荤话。

    大堂里的众人听罢,只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就有人说“那钱家姐妹俩去一趟屛玉县回来,一个要闹着和族里分家,一个则要闹着和离,其实吧咱们这些外人,都看得出来,钱家对族里对郑家,那是没得说,可他们钱家也是傻,那族里的和郑家这些年靠着他们大富大贵,现在她们不管,人怎么可能同意”

    这话一说,立马就有人附和“是了,说钱家那边的族人,合力把钱大娘子告了,还要在族里挑选一个子侄过继给钱老爷,将来好继承家业。”

    当初虽说在屛玉县,只听了钱氏姐妹的一家之言,但是她们将那等宝贵的矿图都献上去了,又短暂接触过,显然她们的话八九不离十。

    而且那郑远恒在屛玉县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一件像样的。

    如今事实也证明,钱家姐妹俩的确不错,但是这族人和郑家是真被他们惯坏了。

    当下听得钱家的族人反而要告钱大娘子,便立即说道“可是新律推行,钱老爷的钱财并非是族里帮忙赚来的,即便他年少时候在族中学堂读过书,但这些年不是修桥铺路,又重新盖祠堂请先生么而且现在钱家的生意我听说都是钱大娘子在操持,族里人凭何告她”

    小二的连忙说道“话是这样,可钱家族人可不答应,他们人多势众,而且还都去了州府衙门里告状,那位新任的风知州受理了此案,说起来也是今天开堂呢”

    又道“虽说新政,那又如何人家还是祖上传来的规矩,几千几百年了,哪里是这才刚推出的新政能管得了的而且叫我说来,这钱娘子他们也真是的,赚了那么多钱,给族里花就花了,反正都给了那么多年,现在忽然不给了,人自然不答应的。”

    说完了钱大娘子和钱家族人之事,又提起那钱小娘子和郑远恒和离的事情,大抵是这里因素过多,又是什么青梅竹马,又是什么外室,还有郑远恒还在屛玉县犯了事。

    那屛玉县什么地方那可是当今的天子脚下啊

    还听说被送去挖矿了于是不管是小二哥还是这些客栈的本地人,对于此事都十分热衷,七嘴八舌三言两语就说了起来。

    “我有个亲戚在衙门了作差,说郑远恒犯了案子被抓去挖矿是真的。”有人立即证明。

    那小二也附和“是了,前儿有个屛玉县来的客人路过,也说了此案。”

    他这话似乎更具备权威性,大家一时都将目光聚集到他身上追问“可是晓得犯了什么案子”

    小二其实就是随口胡编乱造“说是强抢民女,你们说他那样一个文弱人,是真看不出来,敢在天子脚下犯这等事情,难怪一边说着不喜欢钱小娘子,还能和钱小娘子生儿子,感情他就是不能没有女人的公马。”

    但立马有人质疑此话的真实度“可是,他那青梅竹马不就是和他在一起么他怎么还会缺女人”

    小二继续编“那女人不是给他生了儿子么生了孩子哪里还像样子,腰都比水桶粗了,抱着那女人不如回去抱水桶。”

    众人听得这话,一阵哈哈大笑。

    周梨眼见小二胡编乱造有一套,怕是真话是问不出几句来,也失去了兴趣,趁着小二和那些客人们说得起劲,也上楼去了。

    沈窕和章玄龄走在她身后,并没有察觉到乾三什么时候已经出去了,只对那小二随口胡编乱造十分不满,“他这样,没的说成有的,白的说成黑的。难怪紫萝书院第一年招收女学生的时候,传到各处已经变成要选秀女入宫了。”

    周梨听到这话,不免也细思起来,这消息的落后,使得大家只听得只言片语就自己发挥将不齐全的地方给填满。

    一个人就是一个说法,的确是不妥。

    小事上就算了,可是遇着大事呢这个时候不免让她想起了报纸这个东西,只是可惜现在书院还没有普及,如今除了屛玉县灵州等地,各处的免费书院还没建造起来。

    什么时候建造,都在等着各地方的金商馆收入来源呢

    而有许多地方,金商馆也才开始入驻。

    所以大家普遍不识字,即便是做出了这报纸,举国上下每三个月出一次新刊,将这三月里大小事情登报。

    也没用啊除非能雇人专门来一天来回循环读还差不多。

    而且为了报纸的权威性,必然是要朝廷亲自来主持,但朝廷也没这么多人啊花费又是不小一笔。

    但方才小二的事情,也让周梨意识到,报纸必须要有的重要性了。到时候各方政策实行如何,也能在报纸上详细登陆,这样好过彼方对此方的好奇而产生的凭空猜测和捏造事实等。

    至于这一类的刑事案件,也有必要登陆。

    这一想,要登报的太多了,不由得停顿住脚步,朝着后方的年轻男女道“到我房间,咱们开个会。”

    沈窕和那章玄龄不免好奇,以为周梨是要为钱家之事,那章玄龄甚至已经拿出炭笔,写上了标题。

    哪里晓得周梨忽然说起借小二胡编乱造的事,提出想让朝廷创办报刊,每一个季度出一次,也就是一年四次。

    每一季度的报刊里,则登陆这三个月里的各大事件,甚至可以表彰政绩出众的州府官员和老百姓等。

    沈窕听罢,自然是很赞成,“这样,看那小二还敢乱编不。”

    章玄龄也觉得这个想法妙极了,当下便朝周梨建议“可要下官将奏书写出来”

    周梨摆摆手,“先不着急,此事虽有了个大致眉目,但是普天下识文断字的人屈指可数,即便着报刊做出来了,送到了每一个州府,但是能花钱买的人只怕极少,且他们又不识字,说不定反而听了些许不全面的消息就捕风捉影。”

    她是金商馆的当家人,想到的第一个自然是不能白白花费财力来做这些事情,不求赚钱,但最起码要求保证不亏本。

    沈窕一听,立马道“这有什么难,直接叫衙差大哥们贴告示的时候顺便读一遍就是了。”

    周梨摇着头,“读一遍不行,那告示每天无数人看,又不见得个个识字。”而且就算每天重复读,大部份老百姓也不可能跑去告示榜前听。

    沈窕想了想好像也是,双手拖着腮帮子开始苦思冥想。

    章玄龄见了,不禁笑道“这有何难只要朝廷下一道命令,让说书馆的先生们在报刊发出后,连续说上几日就好了。”

    沈窕立即拍手叫好,“这个主意好,看不出你这个老来子还是挺聪明的嘛。”

    说书先生倒是可行,而且报刊里发布的消息,大部份绝对都是客人们愿意听的,即便是没有朝廷强行下令,想来他们也愿意说。

    但说书先生,他们说书为了效果,少不得是要添加些艺术成分在其中了。于是周梨说道“可行,朝廷也不必发布什么命令,倒是白大人那里,律法里怕要添一条,专门针对说书先生们说报刊之事,凡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擅自更改报刊中所发布的内容。”

    章玄龄点了点头,一面朝周梨问“那这奏书是可写了么”这报刊早日出世,也省得各人们听到一丁点的风声,自己添油加醋到处传播,这与原来的实际相差甚远了。

    简直就是给朝廷添麻烦,造谣一张嘴,辟谣得给人跑断腿呀。

    “如此麻烦了。”周梨想,大概提案已经出来了,细节是朝廷自己商议。

    章玄龄笑了笑,“此事本该下官分内之事。”只觉得这一趟出来,虽说爹娘害怕自己吃苦头,但这分明就是一件好事情,可公费看一看这后虞各种新政所治理下的后虞,还能跟在周大人身边学习。

    这如今不就很好么,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周大人的新提案。

    沈窕在一旁看他写,见他那笔下行云流水般,片刻就给写完了,实在羡慕得很,嘴里则道“现在你是姑娘的护卫,别一口一个下官,免得到时候漏了陷。”

    一面又朝周梨问“姑娘,咱们明日还继续待在这黄梨县么还是直接去州府”

    周梨也在考虑,“我没想到这钱家的族人如此蛮横,竟然还告到了州府衙门去。”不过她也不着急此事,想要看看这风满月如何行事的。

    又道“等乾三回来再做商议。”

    不过乾三回来得太晚了,那时候周梨都已经睡下了,翌日一同到楼下吃早膳的时候,四人坐在那角落里,乾三才一边禀道“钱氏族里,三位老太爷都已经去了,各路叔伯怕是不下十来个,又有他们的后代子孙,三亲六戚的全部邀上,就属下当前所知,怕已是百人有余了。”

    “他们这是去告状还是去闹事”周梨听得这钱氏族人去州府衙门的数量,也是愣住了。

    沈窕啧啧两声“难怪贺先生说以前皮毛生意最好做,可见钱家是真赚了大钱的。”养肥了这么多人,如今反而过来咬他们一口。

    说罢,只和乾三章玄龄一般,等着周梨拿主意。

    周梨心想,既然钱家大部队都去了州府衙门,那他们留在黄梨县也没有什么必要了,放下了筷子,只招手喊小二来结账,一头和几人说道“收拾行李备车,直接去州府衙门。”

    小二的有些遗憾,还以为能多住两日,自己也能多赚点赏钱呢

    但客人要走,他也没有胆子强留,还是牵马来送到门口,又说草料自己晚上还特意起来喂了两次,有一次还是上好的黑豆子,那马儿就吃一两多银子的黑豆,得额外要钱。

    乾三当然不可能给他,“你这人,信口开河惯了吧你们这客栈里的草料,最好的便是陈年的豆子,哪里有什么上好的黑豆”

    小二不服气,也没想到周梨这个主人看着如此和睦好说话,她这护卫如此不上道,“自然是我另外新买的,要不是看着你家主子是个和善人,你们的马儿休想吃到这口好豆子,别人的马想吃我还不喂呢”

    说罢,还不忘朝周梨看去,“李小姐,我看你也是个体面人,不会想赖这点料钱吧”

    周梨可不兴惯着他,也不吃这一套,“可以给,但是请将黑豆的票子给我。如今金商馆推行,但凡购买物品超过一两银子,店铺一般都会开票据盖章,你既是给我的马另外买了黑豆,那拿票换银子。”

    小二脸色顿时就黑了,“当时夜已深,他们嫌麻烦没给我开票。”

    那章玄龄站在周梨身后,看似文质彬彬的样子,但是出言就有些狠戾“据新律工商法第二百三十五条,但凡店铺单桩买卖过一两银子,须得给买家开票,如若没有,小二哥可去衙门里举报,举报的赏银不低,比在这里与我们讨要这豆子钱要来得快。”

    “你们”小二气得指着几人,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说起来他用此等手法,已经骗了不少银钱,路过的外地客人们急着赶路,做生意的手头可不差这一两半两的,一般都不会起争执,便是心中不满也直接给了。

    而他平日没少孝敬掌柜的,所以掌柜也不多管。

    但是没想到,今儿遇到的这个李小姐,不是什么善茬。

    本来想作罢,就这样算了,偏又吞不下这口气,心想别人都老老实实给了自己,凭何他们不给难道就他们特殊么

    于是只蛮横地从客栈里大堂里搬出一张长条凳来,横挡在马车前面,“你们要是不给,今儿休得就这样走,除非从我身体上踩过去。”

    众人没理会她,反而是以周梨为主,都在打量这并不宽敞的大路,那沈窕更是怀念起屛玉县的宽广街道,“什么时候,绛州也能重新将这街道规划。”

    章玄龄在一旁解释道“怕有些困难,此处街道两侧房屋基本完好,若是扩宽街道,老百姓们自然不愿意搬迁,到时候朝廷得多花银钱。”

    “那这街道就这样了”沈窕想朝廷有钱,那也是金商馆辛辛苦苦赚来的,和老百姓们的税赋,可不是这样洒水一般乱花的。

    章玄龄继续说道“当然不,如此花同样的银钱整改旧街道,倒不如直接建立新城区,至于这里的街道,从此改为巷子。”说到这里,只一脸求赞赏的表情看朝周梨“姑娘,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的确如此。”周梨颔首,近来路政司的确是打算这样规划的。

    银子朝廷是有的,但得花在刀刃上啊。

    小二就这样大辣辣地坐在马车前,却无人理会他,见周梨一行人自说自话,完全没有将他放在眼里,气得猛地一起身,把凳子踹倒在地上“你们到底给不给还在这里说改街为巷,呵,好大的口气,你以为你们是大官老爷么”

    但还是没人理会他,倒是沈窕发现原本赶车的乾三不在了,只道“三哥呢”

    “报官去了。”周梨站在街旁,淡淡地说道。

    小二这个时候也才发现,竟然就他们三人,一时也真担心起来,周梨去报官,但事情都闹到这一步了,他若是现在低头,街坊邻舍怎么看自己以后还怎么做人

    于是也是硬着头皮说道“报官小爷也不怕你们。俗话说的好,强龙还不压地头蛇,我不管你们在豫州什么小姐,但是到了我们黄梨县来,可不是你们想怎么就怎么样的”

    他掐着腰,一条腿踩在倒下去的长凳上,学着从前那些地痞流氓的样子,胆子一下就上来了。

    那一瞬,好似这黄梨县是他说了算。

    但这话并没有起到一点恐吓作用,反而见到周梨忽然笑了,很开心那种笑,然后同她身边的小侍女说起话来。

    周梨正同沈窕笑着说“司马大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没有足够的矿工了,你看这里来了一个现成的,刚才他踢倒凳子那动作,我看挺麻利的,往后下矿去,好使。”

    沈窕听得这话,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使得那小二的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屈辱,咬牙切齿地捏着两个拳头上来。

    但动手他真不敢,因为没等章玄龄上前,沈窕就慢条斯理地解下了腰间的长鞭,当着他的面耍起花样来,又见那乾三果然带着衙门的人来了,一时才有些害怕起来。

    今儿果然是踢着铁板了,“你你们,算你们狠。”一面快步走到马车前将凳子捡起来,要搬回客栈去。

    但衙门的人已经上前来,“你个小瘤子,早前便规劝过你,你偏说我们多管闲事,那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今儿你该知道锅儿是铁做的吧”

    是了,以前衙门是来规劝过他的,毕竟新任的县令也是辛辛苦苦寒窗十年考上来的,中途还遇着天灾遇着战乱,等到了如今人到中年得了这一官半职的,当然是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

    何况他是从天子脚下那屛玉县走出来的,有了屛玉县美玉在前,虽晓得自己无力将管辖的县城变成第二个屛玉县,但也要尽力才是。

    因此那清扫恶势力的时候,他就十分认真,也是将县城里那些不学无术拉帮结派的小混子都给抓了去挖矿。

    街上总算是清明了些,少了老百姓们的怨声载道,毕竟那些人就是欺软怕硬,平日靠着欺负下面的小老百姓们。

    但那是明面上的犯案,他好派人拿了。

    就是小二这种行为,被敲诈的受害者不报案,他们也只能告诫小二的。

    但小二明显是喜欢这种赚块钱的法子,将他们的话当做了耳边风。

    哪里晓得今儿竟然真的有人去报案。

    眼下小二被抓了,叫两个衙差真架起来,他急得挣扎着大喊“冤枉啊,他们又没给我银子,抓贼还要抓脏你们这是乱来,我要告你们,我要去州府衙门告你们”

    但却没人理会他们,反而是乾三在同另外负责此事的衙役头子说话,还不时地指着客栈里。

    所以这后续,客栈的老板也犯了个包庇罪,被罚了一笔不小的银钱。

    县老爷便让来观审理此案的老百姓们做公正,将这笔罚款充公,用在了县城建造书院之上。

    而这个时候周梨他们已经启程去往州府衙门了。

    早前就有那扫除恶势力的新政推行,那一会儿其实江湖上也是怨声连连的,不过最终各帮各派还是去做了登记,办下了证来。

    这些帮派其实大都是在经商,几乎是称霸着各地的一方买卖。

    不过这不是周梨金商馆的管辖范围,只要对方按时缴税,遵循金商馆各种律例条约,没有触犯,那他们就算是占领一方市场,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本事。

    至于那被抓去判了敲诈罪,又因客栈的掌柜愿意将功赎罪,将小二以前敲诈过的人都一一数出来,那客栈的账本上还能指清楚对方姓名。

    所以小二这敲诈赚的钱还真不少,虽说一部份进了客栈老板的口袋,但他举报有功,又缴了不少的罚款,于是就从轻处罚。

    但这样一来,他这客栈名声多少受损,以后还不知能不能继续经营下去。

    而小二敲诈得来的钱财,他也一分留不住,将按照对方登记客栈时候的地址,走通宝钱庄的通道,原地返回去。

    届时对方可在本地通宝钱庄将当初被骗的相应银钱取走。

    可是小二返利一半给掌柜的,如今还要拿钱出来赔偿,自己反而将辛苦攒下来的辛苦钱也一并给配了进去。

    此案办得漂亮,老百姓们也越发对这位新县令生了几分期盼。

    与此同时,周梨他们经过一日的行程后,也终于进了州府城里。

    后虞这几十个州府,每个州府的州府衙门城池,都是以大州府的名字命名,这是大虞时候沿用的,后虞也试图改州府衙门的城名,但暂时还没实施起来。

    下午的时候下起了绵绵秋雨,此地已是靠北,这秋雨里也是带着几丝寒意。

    所以到了城里头一件事情,大家都是先去买了一套厚实的衣裳换上。

    在那屛玉县住久了,若是不去奇兰镇的话,哪里晓得什么是春秋什么是寒冬

    沈窕有些不大适应,甚至都打算准备开始烧手炉了。

    周梨觉得她有些夸张了,不过没想到晚上入驻了客栈里,正在楼下吃着晚饭,听着窗外那呼啸的风声,便听得掌柜的说“这样子,怕是要来雪了。”

    客栈又叫人敲响门,掌柜的打发小二去开门,顿时卷进来的北风,刀刮一样,冷得大堂里吃饭的人瑟瑟发抖,一个个拉紧了领子袖口,催促着掌柜的,“可赶紧将大堂里的炉火烧起来,这天也变得忒快了。”

    掌柜的答着,没多会儿就将厨房灶膛里的碳火移过来大半,将大堂里的炉火给煨起来。

    这天冷得忽然,煨酒的锅儿也一一搬了出来,小二的忙得团团转。

    章玄龄没来过这绛州,不知此处天气状况,见此想着才是九月中旬,这绛州就如此寒凉,担心不已,“历年来都是如此的么这入冬也太早了些吧”就怕是天生异象,那些年的天灾,可是将人都给吓得留下后遗症了。

    这话叫因为天气忽然变冷,小二忙不过而跟着帮忙的掌柜听到,只回头说了一句“今年还好,前几年都是七八月飞雪,依着我看,是如今世道稳了,老天爷也没了脾气,这天气才恢复正常了。”

    说罢,又问他们坐在这里离中间的大火炉远,会不会冷,要不要给添个小炉子

    倒也是客气和善。

    周梨这边只拒绝了,想着吃完就上楼去,便不想麻烦他这里。

    掌柜的过意不去,只叫小二给他们又打了些飘着窗花热羊汤送来,沈窕抬着碗大口喝着,“这绛州也是紧靠着辽北大草原的,如今九月飞雪,好像也不晚,听贺叔叔说,那辽北草原上七月飞雪是常有的事情呢”

    周梨上次路过此处的时候,正是凛冬,没有过多留意,如今得了这话,自然也是叮嘱他们主意保暖才是。

    因此,吃完了饭,又出去了一趟,将冬衣给直接准备了。

    成衣坊的老板娘见了,瞬间笑起来“早前便要和你们说,该叫冬衣一并买了,只是那时候太忙,没顾得上,等我想起,你们都结账走了。”一面只连忙给他们介绍那垫着新棉的厚衣裳。

    或是贵一些的毛料衣裳氅子,倒是齐全得很。

    周梨怕冷,棉衣氅子一样不落下,护耳护手也都准备齐全,卖家倒是会做生意的,送了她一个小手炉。

    等他们这会儿回到客栈里,房间里也已经烧好了炭盆。

    沈窕还有些期待地望着窗外,好奇明日是不是真的会下雪。

    只不过她还没等来大雪,倒是听得楼下热闹起来,原本已经躺下的她架不住好奇心,又穿好衣裳,“姑娘你躺着,我下去探一探。”大晚上的,这样吵闹。

    没多会儿,她便回来了,显然是三步并作两步跑来的,气喘吁吁的,一进门就急促道“姑娘,出大事了。”

    “怎了”周梨本听到楼下安静了,还不见她来,也穿着衣裳要下楼去。

    沈窕喘着大气,一面急忙说道“那钱家,那钱家的人疯了,昨儿他们告那钱大娘子,没成,今儿就跑到风大人家去围着,一百多号人敲敲打打的,将风大人将的半堵墙都敲完了,还趁乱跑进去解开了风大人的马,那马儿哪里见过着许多人拿着锅碗瓢盆乱敲乱打,受了惊吓冲到街上,撞了个产妇。”

    那产妇也不是旁人,是这客栈厨子的堂姐家的儿媳妇。

    所以出了事情,便是打发人来喊他去帮衬一二。

    钱家的案子,闹得浩浩荡荡的,不少人都在留意,所以听得牵连了无辜人,自然是不少人气得骂起来,才有了刚才的吵闹声。

    “无法无天了”周梨的气血一下也翻涌起来,“衙门的差吏们呢”知州大人都叫人拆家了,他们还无动于衷

    “还不知道,方才三哥出去打听了,章玄龄跟着厨子去瞧了。”那马儿虽是撞着了厨子表姐家的儿媳妇,但还没找着。

    周梨也忙下楼,这会儿又得了新消息,说那马屁股上不知谁插了个匕首在上头,马儿才受了惊,这会儿在街上乱跑乱撞。

    她急得正要去衙门,忽然乾三匆匆来了,只避开众人和她禀道“这绛州衙门的人,都被孟州判调遣去剿匪了,如今只有几个老弱病残在衙门里。”

    “这倒是巧了。”周梨知晓这孟州判孟写虎,是陈慕嫂子孟环君的堂兄,早前他也是在此处当值。

    是原来旧官员中算是做的不错,所以被留下的那一部分官员之一。

    乾三颔首“是巧。”所以他是打算继续来查。

    周梨自然是应允他继续查,又问起那马匹之事,乾三只说已经叫人给制服了。

    只是说到这里,忽然又觉得不对劲,“那钱家的人,分明是在正大门去,怎么闹到后院马棚去,怕是有人故意使乱,如今风大人的马撞了人,只怕还要闹出人命来,到时候风大人怕也是脱不了干系。”

    周梨也一下明白了他言下之意,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可凭空随意猜测,“你先去查,余下的事情我叫窕窕和玄龄去办。”

    乾三当下应了声,便去了。

    出了这档子事,按理与她这个外地人也无关,但好在客栈里不少热心人,如今都跟着出去看看能否帮忙,所以周梨在这里一脸焦急,也没是太引人注目。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沈窕先回来了,眼睛红红的。

    周梨见此光景,忽生出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掌柜的也围上来问,“如何了”小二虽也跟着出去了,但如今还没回来。

    “孩子虽是保住,但产妇没了。”说到此,一副意欲将那在马屁股上插了匕首的人杀了的冲动,“要是叫我晓得何人所为,必然不会绕过。”

    掌柜的一听,顿时脸色也不好,只问天叫地的,“这如何是好这钱家的人都疯了么”

    可是坏消息可不单只有一个,没过多会儿,大家还沉寖在那产妇生亡的噩耗中,又有人传言,说风大人受了伤,那黑夜里不知叫谁砸了头,那钱家人还肆无忌惮,十分嚣张地嚷着说法不责众。

    然后就这样逍遥而去了。

    周梨深吸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哪里还不晓得,如果只是钱家人,怕没有这样大的胆子啊,这背后还不知牵扯了谁呢

    一面按住那龇牙欲裂的沈窕,“我有事要你去办。”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