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 正文 109. 赚了! “就这么高兴?”
    王夫人来之前都想到了

    上皇都命两家解了仇怨, 别再伤和气,又是她亲自来开口,靖安夫人怎会不借

    不过, 既是来借钱,把姿态放得低些也好。

    偏靖安夫人噙着笑, 把话一句一句问过来, “好歹国公府邸就到这个地步”, 还是叫她脸上火辣辣地。

    怎么就到这个地步

    还不是那琏儿凤丫头,还有东府里珍哥儿,一个个话说得好听,叫他们拿银子出来,又都只会哭穷

    娘娘省亲,人人想沾光, 要他们出点钱,和要了他们命一样

    王夫人心里气闷,面上也挂不住。但看靖安夫人的神色语气,又似并非有意嘲笑。

    总归借到银子,把省亲的大事办好要紧,她只好忍愧笑道“也不怕夫人笑话“自从先国公爷去后,家里是比不得先了。通共还差多少, 他们外头算了说至少还有三四十万缺处, 只怕还不够。家里实在挪凑不出来, 只好和亲戚们开口借了急用,过几年周转开, 一定还上。”

    姜宁口中叹“原来如此。”心里冷笑。

    至少还缺三四十万,和林家一开口就是二十万真当林家是冤大头

    自知自家都“比不得先了”,还借这些钱, 过几年真能周转得开还上吗

    幸好她早有准备

    姜宁面露为难,含歉一笑“这么大的喜事,亲友之间,理该不等开口,就问有无可以相助之处。偏近日家里事多,又想着贵府未必难于此,若无故相问更不好。夫人亲自来了,本不好不应,可一则二十万不是小数目,除非极富极贵之家,有几家轻易拿得出来家里便有,拿了也会伤筋动骨。二则,不是我敷衍夫人,近月家里所有的金银几乎空了。”

    她品着王夫人质疑不满的神色,命人“把账册拿来。”

    夏鸿应声,不到两分钟便把账册呈上。

    姜宁翻到对应的页数,在几上递给王夫人“回京之前,谢家,就是我奶嬷嬷奶兄家,夫人应知道便说谢记要造新船,银钱不凑手,问我来要。这两年西征高昌,谢记第一年捐资十万,第二年又捐了五万,一时有事,确实腾挪不开了。上个月平昌侯搬入新居,也怕周转不开,家里借了十万,剩下的差不多都投去谢记了。”

    王夫人闺中不识字,嫁人近三十年,账本还是会看。

    她见那账上一笔一笔写得清楚,墨迹也不是新写上糊弄人的,即便心里怀疑林家故意弄出这些事,为的就是不想借钱,无凭无据也不好说这话。真说了闹起来更不好。

    可她亲自来一趟,就这么被打发走

    再看账上“黄金一万两”“白银五万两”“白银三万二千两”这些数目,一两都用不到娘娘的省亲别院上,王夫人更不甘心。

    她把账册还给靖安夫人,连喝几口茶压下心头躁意,笑问“上回还听夫人说打算给黛玉招婿,这份家业不是留给黛玉的如今都给了谢家,做生意,难保赔赚,若收不回来可怎么好。”

    姜宁十分诧异地瞅着王夫人。

    王夫人被看得浑身都不舒服“怎么了”

    “没什么。”姜宁让夏鸿收好账册,回头对王夫人笑得灿烂无比,“夫人是黛玉的亲舅母,自然为黛玉将来着想。她是女儿家,身上又不好,以后只靠这份家私,夫人自然也知道。”

    眼看借不着钱了,开始拿黛玉出来说事要不要点脸啊

    真为黛玉着想,还能来一开口就是二十万两

    王夫人胸口骤然一起,憋住一口气,面皮开始发红。

    姜宁又补了一击“请夫人放心,也转告贵府老夫人放心我们大人与我膝下就这两个女儿,无论如何都不会委屈了她们。将来连先夫人的嫁妆都会一文不少交到她手里。老夫人那里也有先夫人的嫁妆单子,到时候尽管拿出来对账。贵府真急着用钱,我们官中没了,先夫人的嫁妆里还有些,等我问过我们大人的意思,给贵府送去”

    也正好当面问问贾母

    王夫人来借二十万两,是她自作主张,还是经过贾母同意的,贾家全体的意思

    贾母对黛玉的慈心当然比不得对全体贾家子孙。可姜宁同时也认为,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有真心在。

    贾母更不会明知将来黛玉可能继承林家,在林如海没倒,李家也没倒,平昌侯府势头正盛的时候,这么明着寒黛玉的心。

    王夫人对贾母阳奉阴违的可能性很大耶

    不过,近三十年婆媳,贾母还不知道王夫人的行事吗

    姜宁笑看王夫人立时慌了,连声说“这这很不必”

    她勉强维持着体面的笑“那都是姑太太留给黛玉的,怎能动用方才的话提得冒昧,叫夫人为难了。”

    姜宁两击即收“家里虽然拿不出现银,倒未必一点都帮不上。贵府盖省亲别院还缺什么东西一万八千的,我们各处铺子里凑凑给送去,也算一点心意。”

    王夫人哪里说得出来具体哪一项还差什么,想了半日,只说“这须得回去问明。”

    姜宁命夏鸿“今日你和林安媳妇带几个人同夫人过去,把我的话带给荣国公夫人,把单子带回来。”

    只要贾家人还像原著一样贪,他们开的一万两预算,她最多花三四千就能把事办成。

    从两三万打水漂变成三千

    还是觉得有点亏啊

    姜宁决定等东西置办好,一定大张旗鼓叫人送去,这才能显出林家和贾家仇怨尽解,一派和气不是

    王夫人还忙道“这竟是要麻烦夫人采买了,怎么好意思。”

    姜宁笑道“这有什么帮不上大的,一两件小的总要尽心。东西也不必贵府还了,只当同庆隆恩罢。”

    王夫人忙起身相谢。

    姜宁还礼,便请王夫人和她一起去看孩子们“大冷的天还不回来,不知乐成什么样了呢,咱们也乐去。”

    用一点东西把王夫人糊弄住,在孩子们面前,她就别提钱不钱的了,这事就到此为止吧。

    至于方才的你讥我讽,大家都是体面人,哪会为这点子口角计较怀恨,那还是一品夫人吗

    下午三点半,王夫人告辞。

    姜宁领三个玉儿把客人送到二门,看林安媳妇和终夏随王夫人去了。

    “黛玉,你写个帖子,请你谢姨娘哪日有空过来。”她命。

    黛玉身体虽还比常人弱些,但她将来要继承家业,姜宁觉得也是时候正式教她掌家了。

    家事虽繁杂,做熟了心里有数倒没那么难。若有几个得力帮手忠心扶持会更省心。

    盛月早已归队,不在林家,黛玉身边现正好是四个丫头。

    为首的秋藤因在荣国府陪了黛玉五年,现年已二十有五,在丫头辈里都属于超大龄未婚。

    第二个便是晴雯,虽是贾母给的人,倒一心忠于黛玉,事事想在前头,连绯玉都很满意。

    再下是满溪夏雁,黛玉自小的伴读丫鬟,现满溪十五,夏雁十三,行事都很妥当,也没染上多少贾家习气。

    绯玉已回护国公府了,要陪穆长音吃晚饭。

    黛玉写着帖子,姜宁问秋藤“难为你跟了你姑娘这些年,耽误了青春,你又服侍过先太太,很该有个好结果。现家里能放你出去自嫁,厚赏你嫁妆。你出去了自己当家做主,只别忘了你姑娘,常回来看看。你若不想嫁人呢,小谢掌柜这几日来,她看得上你,你跟她去了也好。还是你想留下可若留在家里,将来怎么样仍要各凭本事。”

    她余光看着秋雁,令秋藤坐下慢慢想“不急,过了年再安排你的事。”

    黛玉写完了帖子,给姜宁看。

    姜宁让人送去,携黛玉至里间,和她分析“林平林安都上了五十,最多再过年就该退下养老了。林平两个儿子,林宽目前还算可以,但能不能替下他爹还要再看,林全才过二十,还没成亲。林安只一个儿子,林泰是不错,但他和李岫云一直跟着绯玉,再调过来大家都不合适。我想的也是叫他们以后都跟着绯玉罢。”

    正要到林府管家换代的时候了,应该怎么办

    要不要撮合林全和秋藤,就让林宽林全哥俩做管家

    黛玉思考“可叫亲兄弟同担要职,隐患太大。林泰和李嬷嬷跟着妹妹,等林安退下,就再提一家得力的好。”

    姜宁赞许“那应该提谁家上来,就由你留意着”

    黛玉接受这个任务“好”

    姜宁便要接着和她商量秋藤去了补上谁。

    可看她又思索起来,姜宁便等了一会,才问“想什么呢”

    黛玉犹豫。

    姜宁鼓励她“有什么只管说,以后这个家都是你管,现在问得越多,以后才越顺当。”

    黛玉便道“我在想,家里几世都用的他们,从没变过,竟成了世袭。幸好没出过大差错。”

    姜宁笑道“你这话,我从前也琢磨过。”

    便将她想的“大管家世袭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比他们有能力的人出头,但最大的好处是稳定,高门大族内部最重要的还是求稳”这一篇话说了。

    “至于别的坏处,比方贪墨,比方亲友勾结因家里一向人少,各处账册都是当家人亲自掌着,账房不过帮着算算,只要当家人心里清楚,贪是贪不了多少的。”姜宁对黛玉分析。

    她对比贾家“荣国府虽是三处分管账房、银库和买办,上还有当家爷们奶奶监察,可他家人多,人人盯着官中的钱,当家爷们奶奶自己都想着让账房做假账开销,底下人才有样学样。”

    黛玉在荣国府五年,对王熙凤和贾琏尤其是王熙凤如何笼络管事、从中取利看得明白,默默点头。

    “可咱们家就这几个人,”姜宁搂住黛玉数,“现在只有你、我、绯玉、你父亲,谁想要什么,说一声就是,哪里用他们帮忙作假掩饰林平林安两家又从来晓事,连儿女亲事都不乱结,几辈子了,一次姻亲都不做,大家才平平安安到了今日。”

    等以后,她和林如海都死了的时候,黛玉绯玉必然早已分成两家。绯玉的将来还不确定,但黛玉的子女应不会太多,就是再用林平林安的子孙几十年,当也不会出事。

    不过“等你当了家,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改,不用管祖宗规矩和旧例。”

    姜宁心里数着

    黛玉明年十二。

    等黛玉十五,最晚十八,她应该就能卸任一半,只管在家做个吉祥物和出门与人交际了吧

    退休,近在眼前了

    好耶

    晚饭后,林安媳妇和夏鸿回来了。

    林安媳妇回话“小的们到了荣国府,王夫人只打发我们去荣禧堂等着。小的说要给荣国公夫人请安,不然难见太太,才得去了荣庆堂。小的回了夫人的意思五万、十万、二十万,家里着实不凑手,一万八千的小东西只当贺礼了。荣国公夫人深谢太太的美意,即刻叫外头管家开了单子来,这是单子。这是荣国公夫人给家里三位姑娘玩的。”

    她呈上两份账单。

    姜宁先看要东西的单子各样花烛彩灯。

    哇哦,贾家人贪得挺好。

    这些东西交给岁雪,一千两就能搞定。就算真是按零售价“采买”来的,至多三千。

    换了林家的人办事,算上路费,她最多开三千两预算,给各处办事的人两三成油水这么大批量的采购肯定不走零售价啊。再多,她就会考虑打板子抄家卖人了。

    再看贾母给三个玉儿的东西

    一人一份上好的皮货毛料,另外妙玉有一尊白玉菩萨像,黛玉的是一套蓝宝首饰,绯玉的竟是一把宝剑。

    姜宁让把东西端进来。

    看完,她高兴了。

    好像还倒赚了好几百两

    她让把东西给孩子们送去,美滋滋把单子收起来,准备明天给岁雪。

    林如海笑问“就这么高兴”

    “就这么高兴”姜宁开心回嘴,又问,“你猜贾家原本打算花多少钱买这些东西八千一万一万五两万”

    “好歹也算省了一万银子。”王熙凤觑着王夫人的面色。

    “一万两够什么”王夫人越想越懊恼,“已经叫他家送了东西,再张口是不能了。”

    林家几世积攒,百万之富,二十多年前拿五万聘娶四姑太太,前些年又是五万聘娶靖安夫人。靖安夫人的嫁妆差不多也全是林少师给置办的。这会子林家再拿出二十万给娘娘盖省亲别院,怎么就不能了偏偏就全借给平昌侯府,投给谢记了

    定是合起伙骗她的

    林丫头就算承家了,一个女孩儿能花用多少,再有那些钱她能守得住吗若帮衬这里做成这件大事,她向娘娘提一二句,得了娘娘的喜欢,有娘娘庇佑,不比旁人强得多

    老太太让她最多借十万,还骂她自作主张,她难道不是为了家里

    到处寻不着钱,接不住宫里的大恩典,让各家都知道贾家不成了,连省亲别院都盖不起,让娘娘也丢人,就是好事

    “史家没钱,只借了一万,王家只借了三万,这才四万”王夫人着急上火,气得拍床,“你们都哭穷没钱,钱从哪儿来”

    王熙凤只做惊惶为难,出主意“太太不如问问薛家”

    王夫人不说话了。

    王熙凤心内一嗤她的嫁妆四万,太太的比她的更多,太太当家这些年,私房必然多了不少,怎么自己不说拿钱,非要逼她出这省亲别院盖成了也不是她的。

    还缺二三十万,太太放着薛家不张口,不就是怕还不上钱,得给宝兄弟娶薛大妹妹过门了么。

    太太自为宝兄弟将来会袭爵,哪里还把薛家放在眼里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