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 正文 42. 第四十二章 被举报
    邱则铭并不清楚周嘉妮惦记着两年后即将恢复的高考, 他以为小周同志只想找农业有关的书籍资料,便开始有针对性的翻找。

    一边翻一边往旁边摞,周嘉妮眼角的余光一顿, 侧头将邱则铭划拉到旁边的几本书拿了过来“小人书啊”

    邱则铭道“三国演义的连环画”

    周嘉妮拎起来伸长胳膊拍打了几下,翻了翻, 内页除了些涂鸦, 并不影响内容。她看向邱则铭负责的那边,道“这套小画书还有多少”

    她压低声音道“其实能凑齐一套也不错,带回去给村里的孩子们看。”

    上辈子邱则铭可是当上民办教师的,这辈子如果他轨迹不变, 年后应该还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到时候一套连环画甩出去,能瞬间成为孩子们眼中的英雄, 小屁孩们绝对听话的不行。

    邱则铭不知道小周同志在为他打算, 一目扫过他面前那堆书,道“一套够呛,能凑出半套就不错了。”

    他偏头问道“要吗”

    “要不光那套你脚边那本没皮的书是啥”周嘉妮探身过去看了眼内容, 认出来是小说林海雪原, 她兴奋地道, “这也要,收购站的书便宜,脏点破点没啥,我接下来空闲时间多, 慢慢清理修复一下,到时候带回大队。”

    又道“初高中课本、有学习价值的笔记本也要。”

    邱则铭开始重新整挑挑拣拣,拿起一本破破烂烂的笔记本,打开看了眼, 初中数学笔记,内容还不错,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笔记,放到脚边准备带走的那摞书里。

    周嘉妮自己也有收获,找到一本前几年的初版数学书崇汇省中学试用课本,数学,高中第三册。

    也没细看跟她的数学课本内容区别大不大,先收回去,抽空慢慢看。

    除了书,就是笔记本。

    还找到了几本杂志,化学肥料工业和科学种田;小说西游记的上下两册,缺了一册。

    连环画小厂走在大路上和黄继光,前者是全的,后者其中一本撕掉了好几张,内容不是很全。

    周嘉妮越淘越开心。

    扒拉完面前的那堆,见前头有一摞成捆的书本,书、笔记本和报纸混杂,通过最上边那本勒出的痕迹和绳子的磨损程度来判断,这摞书自打进了收购站就没被打开过。

    果然,伸手一提,绳子就断了,哗啦一下摊在她脚下的垃圾堆里。

    周嘉妮小心翼翼一本一本地翻,有用的就收,用不上的就摞到旁边,方便收购站工作人员整理。

    翻着翻着,目光突然一顿,下意识朝东边那几间简陋的办公室看了一眼,然后不动声色的将其中两本书拿了过来。

    一本平面几何,一本物理。

    这两本书没什么出奇的,但书名上方的小字让周嘉妮心头咚咚跳了两下数理化自学从书

    这套数一共17册,因为某些原因一度被毁,77年恢复高考后这套书才重新印刷,说是高考宝典也不为过。

    当时全国各地的书店前头都排起长队,还不是成套的买,每人只能买一本,不能挑,轮到哪本是哪本。

    要是运气好,一整个大队的知青能凑出一两套完整的,大家换着学;运气不好都凑不全,只能跑到别的大队,央着人家让自己抄一抄。

    只是这套书目前亮相恐怕还有一定的风险,周嘉妮说不上是激动还是恐慌,抑或是两者都有,脸皮像被火烧着一样火辣滚烫,心慌手抖的将两本书夹在决定带走的那摞书里,还随便捡了几张报纸,折的比那两本书略大点,压在上头,从旁边的破烂堆里拽出一根绳子,将那摞书捆好,捆的时候将报纸下折,完美的挡住边缘,故作镇定的放到一旁,等着拎出去称重。

    两人扒拉了一两个小时,结结实实的拢了四摞出来。

    连环画、杂志、小说、课本、笔记本、报纸等等。

    除此以外,并没有淘到别的宝贝。

    过程中周嘉妮还抱过发财的幻想,比如能找到点古玩字画啥的,后来发现她想多了。

    且不说她一眼扫过去压根没见点古玩字画的影,即便有,她也没那个见识,只能盲收。

    但这个收购站连盲收的机会都没给她,只淘到了沉甸甸的四摞书。

    拿给负责的人看,对方也没检查,只瞥了一眼,象征性收了两毛钱就让他们拎走了。

    周嘉妮松了口气,走出收购站才发现脚底都有些打飘。

    但知道自己成功混出来后,心底的兴奋又涌了上来,压都压不住,眼底的光太亮了,一度让小邱同志诧异不已,好笑道“淘书这么开心要不去逛逛书店”

    周嘉妮心头一动,嗖地转头“我还知道两处废品收购站”说完才想起来今天要尽的地主之谊,说好带小邱同志逛的地方还没逛完呢,又不好意思笑道“算了算了,回去洗洗手,咱先去逛百货大楼。”

    等小邱同志离开后她自己慢慢逛。

    万一运气好,能在高考前凑齐一整套的数理化自学从书呢,她就赚大发了。

    邱则铭望着小周同志眼里压都压不住的光,一扬下巴,倔强地道“不,我就想逛废品收购站”

    周嘉妮愣了两秒,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邱则铭,没忍住噗嗤一下爆笑出声。

    啊,她的搭档竟然还有这样可爱的一面

    “走,今天拿下那两家废品收购站。”

    邱则铭潇洒地把自行车提起来调了个头,推到马路上,用乌漆嘛黑的双手握住车把,仿佛握住了小周同志眼里的光。

    两天后周嘉妮在省城运输队送邱则铭和塑料布回村,看着小邱同志不断挥动的双手,那双手骨节分明、干净修长,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弹钢琴的手。

    她恍然醒悟,自己像是有什么大病,竟然带着邱则铭跑遍齐阳所有的废品收购站,翻了两天垃圾。

    要是有一天这个好搭档不跟她搭档了,那也是她凭实力把人推走的。

    目送货车走远,周嘉妮骑上自行车离开这里,恍恍惚惚的,感觉像少了点什么。

    不过这点小失落在连着抢了两个红包,每个红包金额都在一毛以上时,就散干净了。

    周嘉妮在路边把车停下,盯着群里准备上的货。

    群里先开的是冷冻鸡翅的团,周嘉妮想了想,没拍。

    这两天家里伙食不错,三天两头开荤,又是丸子又是红烧肉,昨天晚上她兑现诺言,给小邱同志送了干豇豆炖排骨。

    那只鸡还挂在窗口风干着没炖呢。

    鸡翅就不买了。

    第一件团购的物品是东北大拉皮,过

    然后她又看到了复团率最高的小龙虾。

    周嘉妮咽了咽口水,最终等到了她觉得还不错的团,山竹。

    山竹是注定不会往家带的,只买了一份解解馋。

    其实最好的还是苹果,保存时间长,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

    但苹果一直没复团,倒是荔枝又开过团,周嘉妮犹豫了下就售罄了。

    找个角落把车子停好,一边警惕着外头的动静,一边摸出两个山竹剥着吃,时不时关注着群里。

    吃了几个山竹,把皮收进去销毁,从货架上提取了一包湿巾抽出一张把手干净,再扫描进仓库销毁。

    翻垃圾的这两天除了那些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从群里抢到的湿巾和矿泉水了。

    哦,还有几斤芒果。

    芒果跟山竹一样,只留着自己解馋。

    收拾完,重新骑上车回家修补这两天淘来的宝贝。

    遗憾的是没再找到数理化自学从书里的课本,但收获也不错,那套三国演义的小人书让他俩凑的差不多了。

    还搜罗了些别的小人书、儿童刊物、小说、杂志等等。

    余慧芳同志都无语了,嫌弃的不行,忍无可忍地吐槽了句“妮妮啊,这都是人家卖出去的破烂吧”

    闺女上学的时候成绩虽然不错,但也没爱学到这个程度。

    这不念书了,咋还开始收集这些东西了呢

    你收点干净的也行,脏兮兮臭烘烘,自己还鼓捣的不亦乐乎。

    周万里也道“闺女,要不你列列单子,爸爸去书店帮你买套新的咱买得起。”

    周嘉妮摇摇手“你们不懂。”

    不懂翻垃圾淘宝的乐趣。

    这会儿姜新凤在楼下跟老太太们聊天,周嘉妮骑车进来,围绕在她奶奶身边的奶奶、婶子们眼睛顿时亮了,纷纷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妮妮回来了”

    “嘉妮,第一百货管你们定的篮子啥时候来啊”

    “嘉妮这孩子,打小我看着就出息。”

    “是啊,长得就透着聪明劲儿。”

    “可说是呢,学习也好,我记得她上小学就年年考第一来着,是吧老嫂子”

    老嫂子姜新凤嘴角抽了抽,道“有时第一,有时第一。”有时候还第三呢,不稳定。

    “嗨,妮妮就是考第一,也比那考第一的聪明。”

    姜新凤

    周嘉妮倒也不必硬夸。

    喊了一圈人,在一片赞扬声中臊着一张脸逃到楼上,一头扎进屋里修补那些书籍。

    周嘉妮成功跟百货大楼达成合作、并被余慧芳宣扬出去后,在宿舍区一时风头无两,如今人见人夸。

    她也是头一次知道,这些可爱的邻居们词汇那么丰富,记忆力那么好,能从一两岁开始夸起。

    当然,余慧芳也没想到闺女那么能耐,说谈就真谈成了,她也没特别刻意的宣扬,就是再有人找她要篮子的时候,很大声地拒绝回去“现在不让卖了,我家妮妮说跟第一百货签上协议了,人家不允许他们再进行私人买卖。你们要是想买,等第一百货上了,去那里买。”

    方圆十米以内的同事呼啦就围了上来,各种惊讶的问这问那,在知道周嘉妮真把乡下的编织筐推进百货大楼后,赞叹声不绝于耳。

    人有时候就是这种心理,感觉随时问随时就能买到的东西没觉得多稀罕,这突然一下买不到了,心里反而欠的慌。尤其是邻居们有,他们没有,感觉再没比那篮子更好看的东西了。

    这心里越遗憾呢,就越想找人说说,结果一下传播开来,去找余慧芳的人越来越多,哪怕不买篮子,也要问问她女儿跟第一百货合作的事。

    余慧芳端了一天架子,第一天悄悄放出去十来个订单,就死活不应了。

    但这一点也没耽误余慧芳在厂里成了大红人,更没耽误姜新凤在邻居间出尽了风头。

    当然,也有那酸的,在背地里嘀咕,说周家就是硬撑着脸皮。

    周嘉妮的粮食关系都不在城里了,她这么肩膀顶着脑袋在家里吃、在家里住,家里有多少存货能扛得住

    那些早就下乡的知青,回来探亲都背着自己的口粮回来,周家这姑娘,就是有千般好,在人情世故上做的也不好。

    周家人也是,就不知道趁着孩子家多教教,就硬撑着让她吃,等周嘉妮一回乡下,他们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议论归议论,没谁说到他们家前头。

    当然,他们这是没看见周嘉妮找机会悄悄拎回家的大米、鸡蛋、白糖和冰糖。

    也没看见她偷摸带回家的白面。

    余慧芳都被闺女的大手笔整的有些心惊胆战了,一个劲地叮嘱她,别总往黑市跑,偶尔一回两回的还行,跑多了难免出岔子。

    尤其闺女如今前途大好。

    是的,余慧芳现在莫名觉得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的女儿前途大好。

    要是为了口吃出了啥意外,且不说家里得心疼死,这些天忙活着挣的荣誉也白挣了。

    余慧芳还道“我们咋就管不起你饭了甭光往回寻摸东西。”

    周嘉妮就安稳下来,踏踏实实陪着家人过中秋。

    中秋前一天又往公社打了个电话,张宝生告诉她,第一批货最晚再五天就能全部发出,同时,她也可以跟第一百货谈了。

    本来挺高兴的时候,正在家里帮妈妈准备晚上的饭菜,街道办联合厂里领导找家里来了。

    说有人举报周嘉妮,作为知青,长时间待在城里不回去。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