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 正文 100. 第一百章 二合一
    意识到谎言崩塌, 刘爱玲有种濒临崩溃的暴躁感,为什么自从周嘉妮不听她使唤之后,每条路都走得这么不顺利呢

    还有她的家人, 哪怕她都不在省城了, 他们都还在拖她的后腿。

    谎言被戳破的羞愧感和目的没达成的不满足感,让刘爱玲真情实意的哭了出来, 道“我就是太想家了, 队长您帮我开一张介绍信吧。”又道,“我娘那个人就这样, 我替她向你赔个不是, 你千万别跟我娘一般见识, 要是拿这个卡我,我可太冤枉了。”

    张宝生心口窝一阵闷堵, 老眼眯了眯。

    打头一天来他就觉得这丫头是满心眼子的, 尤其知青闹事那回,当他看不出来呢

    只是平常听记分员和小队长反馈, 这姑娘还算勤快,就没再理会了。

    没想到这会儿跟他前头耍心眼子, 拿话噎他。是不是他不批,就成公报私仇了

    刘通从外头进来, 诧异地看着刘爱玲, 严肃道“啥卡你不卡你的来插队下乡不要遵守制度的要是人人都想家, 人人都来哭一场,咱甭管理了。”

    张宝生垂下眼皮,冷声道“等过年着吧,你放心,春节期间门探亲的名额有你一个, 现在全队上下都忙,这假不能批。”

    刘爱玲没想到正当头上刘通会过来,咬了咬唇,转身哭着跑了。

    张宝生等人走了才气道“心眼子不往正道上使。”

    刘通问了问经过,提议道“要不往二纺厂打个电话,让嘉妮爸妈帮忙打听一下,可别她转头去镇上跟家里联系,搞串通啊。”

    张宝生就倒背着手去了厂子那边,找小周同志父母帮忙,得跟小周同志说一声。

    事关刘爱玲,周嘉妮本能多警惕几分,事无巨细的问了一遍,最后点头,道“我去打电话。”

    因为知道刘爱玲跟家里的关系没有那么和谐,所以就感觉这举动有些奇怪。

    再说,上辈子刘爱玲可没有这个步骤,而是每天都在风风火火的表现,上工的时候卖力干活,收工后卖力在村里上蹿下跳,头一年过年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积极的想要请探亲假,甚至还主动让过探亲名额。

    所以,这绝对不正常。

    周嘉妮去村委打了个电话,等余慧芳回过来后,她问吕翠兰的情况,听她妈在电话里表示,吕翠兰早上才追着四女儿骂了二里地,啥病没有。

    挂电话前周嘉妮对着话筒道“妈,我给你们寄了点棉花和粉皮,注意查收哦”

    余慧芳笑道“巧了,我给你做了身新棉裤棉袄,昨天刚寄出去,你估摸着时间门去邮局拿。”

    “知道了妈”

    挂了电话,周嘉妮跟张宝生他们分析道“以刘爱玲跟家里的关系判断,她想家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才因为她的馊主意让她爹在厂里扬名,估摸着事业都得滞留一阵子,她回去找骂么”

    张宝生突然道“是有点古怪,这段时间门刘爱玲请假挺勤,去镇上也挺勤快。”

    周嘉妮心头突然一动,那天丢的篮子,不会是她拿走的吧

    可她拿那个干嘛给家里寄回去好跟家里缓和关系么不大可能,在吕翠兰眼里,弄个篮子还不如往回邮几块钱。

    毕竟没有证据,周嘉妮没跟张宝生讲,而是随意地问了问刘爱玲的请假记录。

    这两天经常上半天的班,而且周嘉妮眉头一抬,目光在记录本上定住丢篮子的那天她没上工。

    不会这么巧吧

    可她白天请的假,篮子是下午五点多到六点之间门丢的,也不搭边啊。

    周嘉妮就出去找孙萍打听丢篮子的那天傍晚刘爱玲在没在知青点。

    “不在,那天她白天请假去镇上了,下午回的知青点,吃晚饭前又去刘月珍婶子家描鞋样子了。”孙萍小声问,“嘉妮,她咋了”

    周嘉妮眉头动了动,笑道“还不确定,别跟别人说我来找你干嘛。”

    孙萍点头“放心吧”

    周嘉妮去找刘月珍。

    刘月珍见周嘉妮来找她,从心底里高兴,毕竟上回因为护着刘爱玲误会了这个姑娘,人家也没为这事拿乔,平常在路上碰见了也是婶子长婶子短的,现在这周同志带着整个大队发展,她家也沾了不少光,所以对上周嘉妮就格外热情。

    “嘉妮,快来家里坐坐,你平常可不大到咱这边的胡同里来。”刘月珍笑模笑样的,语气亲切地不行。

    周嘉妮笑道“今天这不就来了打扰了吗”

    “快进来快进来,你坐着,我去给你冲碗糖水喝。”

    周嘉妮赶紧拦着,说明来意,道“婶子,我是听人说你鞋样子画的好,想来问问能不能借我描一下”

    刘月珍去拿东西的动作一顿,像是听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哈哈笑道“你听谁说的啊我哪会画鞋样子不过家里确实有个谢样子,是刘爱玲同志给我画的,我可不会画,哈哈哈”

    说完才想起来周嘉妮跟刘爱玲的矛盾,语气一顿,过来说道“说起小刘同志,上回我误会你跟另外一个女同志了。”

    说来也怪,当时周嘉妮没惹她没干嘛的,她为啥对人家意见那么大

    但后来慢慢咂摸过滋味来了,她对小周同志的敌意,都是通过刘爱玲话里话外对周同志的描述得来的。

    也是反应过来后才看出来那个小刘同志心眼子不少,如今虽然也有往来,但没以前那么维护那个姑娘了。

    周嘉妮赶紧笑道“多久的事了我早忘了,婶子你咋还这么惦记呢”又道,“我就是听说五号那天下午,刘爱玲来找你描鞋样子,想着可能婶子鞋样子画的好,这才来问问,弄半天就是刘爱玲自己画的呀”

    刘月珍嗐了一声,道“啥啊那天她是来还手电筒。”

    周嘉妮的惊讶表现地很自然,就是随意聊八卦地样子“她借你们家的手电筒干嘛”

    “嗐,这不是说刚搬到知青点晚上害怕嘛,说有个手电筒晚上有点啥动静也能照照。”

    周嘉妮认同地笑道“知青点在村外,他们刚搬过去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直接跟老知青的屋子打通,跟他们作伴呢。”

    “可说是呢”

    刘月珍见周嘉妮不介意说刘爱玲,拉开了话匣子也有些收不住,周嘉妮三拐两拐,就不动声色地套出刘爱玲那天过来没进门,把手电筒递给刘月珍就走了。

    也就是说,她没在刘月珍这里逗留,可按孙萍说的,她出去时间门可不短。

    要说来问刘月珍之前,她只是处于警惕的怀疑。那么现在,能确定百分之六七十了。

    周嘉妮告辞折回,中途顺手带上孙萍一起回村委汇报。

    孙萍云里雾里的就成了线索者,不过她只知道刘爱玲那天请假,傍晚又出去一趟,但她们宿舍没有篮子,刘爱玲应该也不会往宿舍带。

    至于手电筒,孙萍说压根没见过,也没听刘爱玲提过,至于刘爱玲晚上有没有出去,孙萍就不敢保证了,她睡觉挺沉的不说,偶尔还跑去周嘉妮那里住。

    不过这几点,就能将确定程度能提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为避免打草惊蛇,村里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只注意着她的行踪。因为小周同志笃定刘爱玲肯定带着别的心思,一个篮子,再好看也不值当冒这个险。

    也没抻多久,在三天后把刘爱玲抓了个现行。

    怎么说呢刘爱玲请假未成功后每天都焦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孙萍偷偷来汇报时说,从来没见刘爱玲那么不耐烦过。

    按嘉妮的话,她这人最会伪装,结果这两天因为发呆被孟见娣喊回神,她好几次来不及收起脸上的不耐烦,语气里也带火,搞得孟见娣背地里骂她有病。

    刘爱玲是有种孤掌难鸣的凄凉感、无力感。

    不像在省城时,想做点什么,她只需要要动动脑子考虑好,再在周嘉妮耳边动动嘴巴,剩下的只要等待就好,还不耽误她做家务、写作业,跟姐姐妹妹斗心眼子。

    现在事事都要她亲力亲为,不光要动脑子,还得动手动脚,并磨着嘴皮子跟合作的人谈条件。

    最终合作谈好,她帮平榆大队盗创意,平榆大队的人做出来,她再把篮子卖到市里,让他们也出一把前进大队的风头。

    而她要求的是,平榆大队找公社要人,把她调过去。

    这事从赵卫国那里崩了后她就开始计划了,不动声色的跟村里人打听附近大队的情况,最后选定平榆大队。

    篮子只是顺手,最主要,也是最能决定她价值所在的,是把篮子卖出去。

    她想着,周嘉妮把篮子卖到省里百货大楼算是给她搭了梯子,她就拿这个当卖点跟市里百货大楼谈,价格再比前进大队低点,不信没出路。

    周嘉妮都能以此出人头地,她自问不比周嘉妮少点啥,肯定也能成功。

    计划是挺好,先找张宝生开个介绍信,让请假的事在队里过个明路,再拿张平榆大队的介绍信,然后去市里待几天。

    但最关键的一步,让一张介绍信卡住了。

    可她拿不到介绍信,去不了市里,这最能体现她价值的一步就等于废了。

    偷着走肯定不行,一旦抓住,弄不好平榆大队都要马上跟她划清界限,只能走明路,哪怕最后张宝生知道了,除了生气和指责她几句,旁的也没啥。

    比起挨骂,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更重要,这几乎要成她的执念了。

    朱开业知道她出不去还挺失望,劝她要不然就留在前进大队,帮他们把另外几款篮子也弄出来。

    刘爱玲当然不同意,让他们想研究就去县里买,她都不能调走,为啥要替平榆大队的人冒险她又不是闲的。

    朱开业就从他们队里找了两名知青,想让刘爱玲说说怎么推销给市里百货大楼,并表示,不管她出不出得去,平榆大队都惦念这情分,想办法把她要过去。

    刘爱玲掌握着最关键的一步,肯定不愿意妥协,她要朱开业先把她调过去,只要她户口在平榆大队落下,第二天就启程去给他们找销路。

    两方正争执不下的时候,张宝生、李敬党他们几个沉着脸出现了,逮了个正着。

    公社领导下来,把朱开业骂了个狗血淋头,当场查封了他们仿制出来的七八个篮子。

    周嘉妮过去拿起篮子,抛开别的不说,这年头的手艺人水平都不错,手艺一点也不比的张老四、盛满粮他们差,不过,她笑眯眯地对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的几个老爷子道“这是最后一批老编织手法的篮子,刘爱玲应该多走两步从里头那一摞拿,那样你还能学到我们更新后的编织手法。”

    有个老爷子问“还能有啥新编织手法张老四跟我一个祖师爷,他还能编出啥花来”

    周嘉妮笑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老爷子们,四大爷去省城见过市面,见过南方藤编作品的手法。我们村盛满粮您认识吧”

    那老爷子一扭头,鼻子里哼一声道“他手艺比张老四差一截。”

    “盛叔进过省城友谊商店,见过出口创外汇的编织工艺品手法。”周嘉妮叹道,“本来你们也有这种机会的,现在都被你们队长这自作聪明的做法给毁了。”

    有个老爷子瞪眼“啥意思”

    “在我们那儿上班,如果能评选上优秀手艺人或者员工,都有去省城游玩的机会。”周嘉妮笑道,“队里掏钱,管吃管住管车票,你们自己说,我们给的诚意足不足”

    那几个手艺人就去瞪朱开业。

    朱开业想骂脏话,在公社的时候根本没提这茬。

    没提也挡不住周嘉妮用这个挑拨离间门。

    朱开业气道“要是我们自己闯出去了,谁稀罕你们这点小恩小惠”

    周嘉妮笑道“哦,那省城欢迎你们”

    朱开业气结。

    这些篮子肯定得没收,他们村的生产队小队长还想召集村里老太太来抱翟项强的大腿闹,有个老太太都扯开嗓子准备嚎了,周嘉妮淡定地转头问张宝生“咱村老太太多不多”

    张宝生点头“比他们村多。”

    周嘉妮看向这边的小队长,小脸一肃,冷声道“你们要是敢闹,明天我们村的老太太就来哭村,不信你们试试。”

    谁家还没个老太太了。

    最终,平榆大队的人偃旗息鼓。

    朱开业记过一次,罚两个月工资,平榆大队三年内不参与优秀大队的评选。

    刘爱玲偷个篮子不至于坐牢,但村里的婶子大娘快把她骂死了,说她是前进大队的祸害,说前进大队是不是上辈子刨她坟了,她这么祸害大家

    让她写了份检讨,罚去农场劳动半年,之后再另做处置。

    已经立冬了,这时候去农场干活滋味可不好受,刘爱玲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醒来还得面对现实,收拾东西,被送去了农场。

    赵卫国看到她的时候还很高兴,眼睛一亮,迎上去笑道“爱玲你来看我”

    刘爱玲蠢货

    处理完刘爱玲这边,厂里迎来了傲娇的高永程他们。

    材料该收收,可名额却没有了。

    倒是受了一场教训后,这些人尽管心里再不满,也不敢闹腾啥了,因为前进大队这边答应他们,下次再招人,优先给他们把名额补上。

    今年冬天,第一场雪和第二场都不算大,现在第三场雪降临,鹅毛般的雪花连着飘了两天,大棚那边成功守住了,好几个人盯着,拿着大扫帚随时呼啦掉塑料上的积雪。

    周嘉妮昨天去转着看了看,那边用不上她,今天上午就没去,穿着棉袄棉裤和赵梅给她做的棉靴,坐在屋里炉子旁烤红薯吃。

    今天就厂里和大棚那边在忙着,其他人都在家歇着,于晚霞也在家,还有过来玩的孙萍。

    两人都在缝发圈。

    现在村里的婶子大娘们没事就做几个这种小玩意儿,做完来找周嘉妮,周嘉妮验收合格才会签字收下,去省城送货的时候推销给那边的供销社。

    嗯,这事让她谈成了。

    不过这东西仿品出的快,那边的供销社进过一次货,见还挺受欢迎,就自己找人做,结果第二次周嘉妮去,又换了款式。

    所以针对村里这边,周嘉妮就是估摸着差不多了,就让大家换个样式,靠着高频率的更新换代,不光省城四家供销社开始稳定的找她合作,连这边镇上、县里的供销社也开始少量进货了。

    但布料和皮筋的成本需要他们自己承担,做的不合格不收。

    加上这东西卖高了也卖不出去,一个发圈也就能挣个一分、二分,周嘉妮也控制着大家的交货数量,方便及时换样式。

    张宝生都感叹今年村里比往年平静,往年一闲下来,东家打狗西家骂鸡,这边婆媳掐架,那边闹着要分家。

    不光社员不消停,还有那些知青,闲下来就找事,去年偷着进山,差点让狼咬了。不让他们进山罢,又开始偷老乡家的鸡,弄得村里鸡飞狗跳的。

    他们这些村干部光满村转悠着和稀泥,还跟着不少生气。

    今年多好,都在挣钱。

    于晚霞跟孙萍没事的时候也自己做点,挣一分是一分。

    这大半个月孙萍总共挣了一毛八,于晚霞挣了两毛一。

    毕竟是业余收入,都美滋滋的。

    这年头的白心地瓜咋烤都不流油,又面又甜又噎人,但周嘉妮吃得还挺满足。

    吃的正香的时候邱则铭进来了,邀请周嘉妮去蔬菜大棚那边,道“今天准备把菠菜收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周嘉妮惊讶“今天就收啊,昨天瞧着还有点嫩呢,不再等着长两天了”

    邱则铭道“是还有点嫩,这不国营饭店等不及了么,这两天趟着雪见天往这边跑,生怕被人截胡,我跟刘叔他们商量着,把菠菜收了,再种一批,正好也看看这时候种子的发芽情况。”

    “那行,我也要点,晚上做个菠菜汤吃。”

    最近白菜、萝卜、干豇豆轮着吃,是有点腻了,都想换换口味。

    于晚霞跟孙萍也来了兴趣,丢了手里的发圈跟着。

    这边还挺忙,嗯,塑料大棚弄好,地里撒下去的种子都发芽后,队里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扩建了。

    因为下雪,土地有点上冻,他们拿编筐子的下脚料来烧,化开继续弄。

    这会儿正忙得热火朝天的。

    大棚进门处弄了个棉帘子,撩开棉帘进去,温度马上就不一样了。

    于晚霞虽然不是头一次来,但还是忍不住惊呼“唔,这里头好暖和”

    跟外头真的差着好几度呢。

    张宝生也在,没想到今天翟项强也过来了,还有邹凯。

    周嘉妮看见邹凯乐道“哟,邹大厨亲自来了”

    邹凯道“我都亲自好几天了,昨天错过了没碰上。周同志,咱老合作关系了,你们可得多匀点给我们啊。”

    给他们送菜的事,在老乡家没那么多富余后就停了,现在就是白菜多,但他们那边也是顿顿白菜,这事暂时停止,倒是邹凯知道他们弄大棚的事,抽空来看过,自那之后时不时来一趟,知道他们成功了,就一直盯着,这两天跑的尤为勤。

    周嘉妮看向翟项强,翟主任笑道“小周同志,你不是想修镇上跟东河公社中间门那段路吗”他指指地里的菜,“我觉得这个比编织厂的名额好使。”

    周嘉妮她是不是把自己绕坑里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