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 > 正文 64. 畜牧业:去劣存优2 庄周:伯乐有罪!……
    战国时期, 庄周听见天幕那句“相畜之术”,以及伯乐、九方皋云云,不由得慨叹。

    惠施在旁边学习、记录相畜学, 希望能为魏国的畜牧业发展,添砖加瓦。

    兢兢业业的魏国宰相。

    两人在梧桐树下谈论, 而在天幕出现之后,惠施则专心学习、记录后世的内容。

    他主张合纵抗秦,是一位重要的组织人。

    秦国日益强大,再加上天幕的出现, 他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魏国、齐国和楚国,都需要联合起来, 共同增强国力,共同对抗秦国。

    惠施与庄周, 虽然处世态度不同。

    但却是很要好的朋友。

    惠施在这边学习, 庄周在那边感慨。庄周无聊的时候,还在诸子百家群里发言。

    庄周走到梧桐树的背后, 这里亦可以看见碧空之上的光幕,就是这么神奇。

    他从容不迫, 在群里与人交流

    马,蹄可以践霜雪, 毛可以御风寒。

    伯乐善于治马,却用烧红了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

    它们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撒腿跳跃,这是马的天性。但治马之人

    却在马的身体上烙制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拴连它们, 用马槽和马床围着它们。

    让它们饥饿、口渴,让它们快速地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

    要它们的行动,整齐划一。

    这些马,前有马口横木、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竹条的威逼。

    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光幕之中,连接着各时空的人。

    他们有的觉得庄周说的很有道理,有的觉得庄周简直是无理取闹。

    但庄周不在乎。

    他有感而发,从伯乐善于治马,到陶匠与木匠善于整治黏土与木材

    再到治理天下。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的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啊

    就像马,它生活在陆地上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踢。

    要是把车衡、颈轭,加在它身上。

    把辔头,戴在它们的头上。

    那么马就会侧目怒视。

    僵着脖子抗拒轭木,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

    以马之智,能至于此。

    这是伯乐之罪啊

    由此,庄周指出

    上古赫胥氏之时,百姓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着食物嬉戏,鼓腹而游。

    及至圣人出现。

    屈折矫造礼乐,要以之匡正天下百姓的形象,标榜不可企及的仁义,慰藉天下之心。

    人们开始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智巧,争先恐后地追逐利益,而终究无法停止。

    这是圣人之过啊

    织布穿衣、耕种吃饭,这本来就是人们固有不变的天性、本能、德行。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人们原始的自然本性不废弃,哪里用得着所谓的仁义呢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性情不离,安用礼乐

    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等到大家在记录天幕的空档,回头一看,庄周已经发表了一篇长篇大论。

    卧槽,庄周不愧是庄周。

    他压根不记天幕的

    汉武帝也不用亲自记天幕,于是他通过神奇的天幕,隔着时空与庄周聊了起来。

    至于其余的一些人。

    不仅仅是伯乐、九方皋这些相马之人,儒家等许多人,都感觉自己被庄周内涵到了。

    孔子我膝盖中了一箭。

    墨子陶匠木匠

    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

    善于整治木材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

    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

    庄周,你是不是拐着弯说我啊是你就直说。我真的不是对号入座啊

    诸子百家这边,讨论得热火朝天。

    中途混入了汉武帝的围观。

    在小插曲过后,包括秦始皇、齐桓公、晋文公、吴王夫差等,大多数的人们

    注意力,依旧在天幕的直播讲述。

    东汉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鉴别良种马的标准模型,是为名将马援,用雒越铜鼓,所铸成的铜马式。而西方则在一千八百年以后,才出现类似的铜制良马模型。

    光幕画面里,出现一个铜马模型。

    有的能人异士已经将它的模样尽数记下,甚至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把形貌绘制下来。

    春秋时期,秦国。

    百里奚不由得问伯乐,这鉴别良种马的铜马标准模型,是真的可以用来“相马”吗

    这模型,它对还是不对

    百里奚伯乐

    伯乐正在盯着自己的小型光幕,因为刚才有人他说,他被庄周点名出来内涵了。

    伯乐“”陷入沉思。

    百里奚qaq

    百里奚安慰我听说庄周狡猾多辩、败坏风俗,蔽于天而不知人,你不必往心里去

    伯乐ovo真的吗,你听谁说的

    百里奚蔽于天而不知人,是听荀子说的,他是咱们始皇的臣子李斯的老师。

    跟庄周一样,也是战国时代的人。

    西汉,汉武帝听见那句“西方则在一千八百年以后,才出现类似的铜制良马模型”。

    汉武帝还得是我们啊

    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见天幕说“东汉时期”的时候,他眉心总是一跳。

    算了,不管了。

    直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汇聚了北魏以前的资料,同时也吸收了来自牧区的经验,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各类牲畜的“相法”。

    往后的相畜学继续发展,这些历经漫长的岁月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即便是到了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是仍然适用的。

    百里奚还在认真地听讲,以为天幕要给他们传授齐民要术里面的各类“相法”。

    各时空的人们也是如此。

    这些“相法”虽然是来自北魏的记载,但天幕不是说“现代也仍然适用”吗

    绝对很强、很厉害吧

    没想到天幕的话锋一转,略过了相畜学不谈。

    百里奚“”

    除了相畜学以外,更近一步,针对牲畜方面的去劣存优,不得不提到种内杂交的方式。这是人们干预动物的遗传变异,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百里奚失落jg

    等一下,种内杂交牲畜之间的种内杂交

    就像农作物,扦插、嫁接那样吗

    百里奚不由得聚精会神,与蹇叔、公孙枝等人竭尽所能地,将天幕记录下来。

    毕竟他们的国君,秦穆公去试马了

    伯乐还在这里,百里奚与伯乐面面相觑,他们总觉得这个“种内杂交”

    肯定,有点东西啊

    说不定,会比相畜学更加厉害

    诚然,相畜之术,早在他们春秋时期就已经发展得还不错了,不然伯乐也不会这么出名。

    这种内杂交,更多的是后世发展起来的啊

    百里奚、蹇叔、公孙枝、伯乐、九方皋等人,看见天幕上,忽然出现两匹好马。

    只听得天幕,徐徐道来

    西汉时期,就有从西域引入良种马的例子,比如乌孙马、大宛马,以此来提高军用骑乘马的素质。唐朝,则广泛地从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各种良种马。他们对每种马做上印记,还建立了严格的马籍制度。

    当时的陇右牧场,可谓是一个牲畜杂交育种的基地。史称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

    还有沙苑监,在当时是官营牧场之一,它位于我们现在的陕西大荔县,拥有丰美的牧草、优质的矿泉水,牧养了来自于各地的羊种,最终培育出皮、毛与肉质俱优的同羊,直到现在,这种羊还是我国优良的羊种。

    各时空的人们,看着天幕所展示出来的地理位置,陇右牧场、沙苑监

    陕西,大荔县

    百里奚与蹇叔、公孙枝等人交换并确认了眼神,从这些轮廓、地形、河流判断

    这好像差不多,就是我们秦国之地吧

    好耶去牧养各种羊,用丰美的牧草、优质的水,培育出优良的羊种

    不过,他们只是拥有了初步的想法。

    具体要如何实施,甚至于是否实施,还得等秦穆公回来。

    秦始皇给你们看看朕的疆土有多大ovo

    朕都不用判断。就知道这是我大秦

    好,这就去西域引入良种马,乌孙马、大宛马,先学汉武帝他们的时代,提高军用骑乘马的素质

    唐朝的官营牧场,也兴建起来

    杂交育种培育出优质的马和羊

    再说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动物种间杂交育种的实践。

    譬如,蒙古草原匈奴等游牧民族,先民用马和驴杂交,育成了骡。这是一种重要的役畜,耐粗饲、耐劳役、挽力大、抗病力强。

    伯乐马和驴进行交配这也可以

    伯乐大为震撼。

    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人也是震惊不已。

    这样杂交出的品种,居然还有这么多优点

    耐粗饲、耐劳役、挽力大、抗病力强。

    这未免也太神奇了吧

    庄周“”

    这些游牧民族,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汉武帝一听“我国的少数民族”“匈奴”等语。

    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猛然回头看向卫青、霍去病。

    匈奴,后来直接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了吗还是

    汉武帝不得而知,依然坐在高台回望迢遥的天际。

    只见天幕之上,迷你版的虚拟ai贾思勰,捧着一本齐民要术不疾不徐地说道

    在杂交的过程中,马父驴母,这样产出的骡子,个头比马大。选用七八岁骨盆大的母驴进行交配,才能产出好的骡子。

    百里奚懂了,母驴要选七八岁骨盆大。

    天幕没说要怎么选公马。

    不过到时候,让伯乐和九方皋来选一选吧

    多试几次。

    他们也能培育出那样的好骡子

    还有我们的藏族人民,曾用黄牛与牦牛进行杂交,育成了犏牛。犏牛的肉、乳、役力,均优于黄牛与牦牛。

    百里奚大开眼界,真的是大开眼界。

    百里奚其实,我还有一本当年宁戚传授的相牛经我会说吗。

    春秋时期,齐桓公看着宁戚。

    这位就是天幕之前说的“善于相牛”之人。

    宁戚,要不替寡人去试试牛与牛之间的杂交

    天幕之上。

    贾思勰的面容一改,又成为了那位已经为人们所熟悉的、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

    迷你虚拟ai版的宋应星,亦是碰着一本天工开物开始讲起了蚕业方面的杂交

    古代的农业离不开养蚕,在家蚕的不同品种之间,也可以进行杂交。

    比如把白茧雄蛾和黄茧雌蛾相配,它们所生的蚕,将会结出褐茧。

    有人用一化性雄蛾,与二化性雌蛾杂交,结果培育出了新的良种。

    古代蚕业对杂交优势的发现与利用,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成就。

    起初,大家还对一化性雄蛾、二化性雌蛾,表示疑惑不解,这叽里咕噜的是何意啊

    直到天幕文字非常贴心地显示

    一化性雄蛾早雄

    二化性雌蛾晚雌

    众人思考着,将自己的推论记在心底。

    最后,我们说说在渔业方面,以金鱼为例子的人工选择。金鱼,其实是在人工饲养的基础上,由金鲫鱼演化而来。

    南宋时期,金鱼开始见于记载。明代弘治年间开始外传,到了现在,金鱼已经成为了遍及全球的一种观赏鱼。

    人们去劣存优、隔离饲养,选择了相似变异的雌雄个体,进行配种,让那些符合人类需要的变异不断地积累起来,最终育成许多新品种。

    春秋时期,范蠡手里还在写着养鱼经。

    他看了一眼案上写有墨字的纸张,觉得自己的书里应该再多加一点内容了

    对鱼类,进行人工的干预与选择

    去劣存优、隔离饲养,选择出相应的个体进行配种

    金鱼虽然观赏鱼听起来没什么用。

    但是能卖

    范蠡今天开始当商圣bhi

    天幕给各时空的古人们,举出马、牛、蚕、金鱼等各种例子,他们也对杂交有了更深的感悟。

    原来牲畜、动物,诸如此类也都可以进行杂交配种,选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啊

    诸侯国君种内杂交、去劣存优

    再加上之前的相畜之术,我们的畜牧业,发展起来

    秦皇汉武杂交计划,启动

    等到天幕放映结束之后。

    春秋时期,秦穆公姗姗来迟,一脸的喜色。

    那匹纯黑色的公马,果然是一匹好马

    九方皋,果然是善于相马之人啊

    天幕说得没错,伯乐也诚不欺寡人啊

    果天下之马也

    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人,将抄录整理好的天幕内容恭敬递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