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 正文 99. 第099章 父子相见
    回房间的路上, 陆明珠眼神发懵,脚底打飘,从谢君峣面前路过而不自知。

    谢君峣无奈极了。

    他没黑到站在走廊里而不被发现的地步吧走廊的灯只比屋内暗些而已。

    如此看来, 陆父的礼物不简单。

    不然她不会是这副表情。

    懵了一样。

    觉得时间晚了, 谢君峣没叫住陆明珠给她道晚安, 而是目送她进门后才回房。

    陆明珠倒头睡一觉, 次日早起,睁开眼睛的第一时间就是跑到陆父总统套房问他“爸爸,我昨天没做梦吧”

    “不是梦,没做梦。”陆父暗暗庆幸自己上了年纪起得早。

    现在才几点

    抬手看表, 刚五点五分。

    真勤快。

    三房姨太太生的那几个无论是在上海, 还是来到香江住酒店,就没一个早起过。

    除了陆长根。

    可惜这个儿子的资质也一般,守成尚可, 不懂得开疆拓土。

    胜在他头脑清醒, 办事稳重。

    “不是做梦就好,我放心了。”晋级为亿万美元富婆的陆明珠喜气洋洋, 坐在陆父对面, 自己给自己倒一杯清茶, 两眼亮晶晶,“爸, 咱家真有钱啊算不算富可敌国呢”

    用感叹的语气表示自己小看了陆家。

    居然还有黄金储备。

    10方就是1932吨乘以10, 此时国家储备才有多少

    好像是140吨。

    原身真的太亏了,太亏了。

    章朔作孽啊

    原身知道后会不会打死他

    作为既得利益者,还是获得很大的利益,她陆明珠是不会怨恨章朔滴

    陆父不以为意,“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不够稳重。咱家几辈子积累下来的这点钱放在美国几大富豪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咱家的富可敌国不是因为咱们国家太穷了吗”

    连年战乱,金银外流,留下千疮百孔。

    可一个国家又岂是一介商贾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点钱都不够这次战争开销的零头。

    陆父在心里算过。

    这场战争持续到现在,消耗的费用折合成美金的话,差不多接近20亿了。

    还得一年才结束呢

    等到结束,至少得花30亿美元。

    “和那些大富豪不能比。”陆明珠记得他们的身家都是以10亿美元起步。

    心态瞬间放平了。

    她还不是最富有的。

    膨胀了。

    膨胀了。

    正胡思乱想,陆父冷不丁地说道“我现在可是一无所有了。”

    陆明珠反应极其敏捷“谁说您一无所有的您还有我呀,还有平安,我们不是您最大的宝贝吗再说,我们的一切都是您给的,您想用,开口就行,我们绝无二话。”

    他肯定把他还有十九箱珠宝古玩的事情给忘记了。

    自己只得一个7号箱。

    听陆平安的话音,前二十箱,不,还有分给三房五兄弟的二十箱,说明前四十箱不在抵押给银行的珠宝古玩之列。

    至少是前四十箱。

    按照老爷子的性格,指不定还有更多。

    陆父被陆明珠一番话哄得眉开眼笑,轻哼一声,“总算没白疼你。”

    “当然不会白疼,我是您的贴心小棉袄,可比您的儿子孝顺。”陆明珠大言不惭地给自己脸上贴金,“日久见人心,您且看着吧”

    喝完茶,陆明珠拜托陆父到时候安排何月生进药厂工作。

    陆父眉头都没皱一下,“小事。”

    见陆平安从他的房间里出来,陆父就道“平安,你来安排。”

    “安排什么”陆平安打个哈欠。

    白天学做生意,晚上读书充实自己,半夜才睡,这会儿差点起不来。

    陆明珠开口“就是你何月生何姑姑,她原来是周家干妈的儿媳妇,大学生,现已离婚,无处可去,我想安排她进药厂。她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干妈和孩子都不用愁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她没有在第一时间给钱给物。

    不是不想给,也不是给不出,而是她看出娘俩不会接受。

    “男大学生都不多,何况女大学生,当属凤毛麟角。”陆平安给自己倒一碗浓茶喝了提神,“让她来,咱们正需要人才,我到时候视情况来安排她的工作岗位。”

    陆明珠放下心来。

    又问药厂准备建于何处,“我在附近为她们买间房子,离得近,方便上下班。”

    陆平安道“不用买。”

    陆明珠挑眉,“有宿舍”

    陆平安点头,“现在打着开分厂的名义在澳城建厂,将来在香江也建一个,调员工过来要宿舍,所以您先给她们租个房子,等宿舍楼准备好,分她们一间用来居住。”

    陆明珠摇头道“房子有升值潜力,有条件干嘛让人赚我的租金买一套先住,等药厂分配宿舍再搬。”

    “也行。”陆平安觉得无所谓。

    他认为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像陆明珠那样购置大量房产,靠租金来钱太慢了,得好几年才回本,还不如用来钱生钱。

    不过陆明珠没有经商头脑,投资房地产也不错,目前是稳赚不赔。

    她的钱在银行里放着也是放着。

    等楼市饱和了,再提醒她撤出来。

    在陆平安看来,无论哪一行哪一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永远只赚不亏。

    市场规律很重要,得时常注意观察。

    确定药厂的大概地址后,吃完早饭,陆父带陆平安去谈收购,陆明珠则和谢君峣带周太太娘仨去买房子。

    何月生自己看中一间带小院的三间平房,普普通通,总价不到1万澳元。

    她给陆明珠写了欠条。

    陆明珠没有劝她们,而是坦然收下。

    办完房屋和地皮的过户手续,花一天时间打扫干净,再花一天时间采购生活物资,何月生便带周太太和周文从酒店搬出来。

    而此时,陆父和陆平安顺利买下一大片建造不到十年的几家厂房,连同地皮。

    厂房有的可用,有的需要拆除重建。

    陆平安直接安排何月生上班。

    药厂在建立以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千头万绪,她正好可以帮忙,先整理能用的厂房,把机器、原材料运过来,直接开工。

    他们带了不少成熟的员工过来,工资翻倍,住宿,都很乐意。

    看着好像增加成本,实际呢

    出售时光是运输一项就可以省下不少钱,总体来说是不亏的。

    而且,美国人工贵,现在得用他们,过段时间扩大生产,雇佣本地人或者港粤一带的市民,人工成本就会大大下降。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算算寄给香江日报稿子还有三天的量,陆明珠给周太太娘仨买好补品叫人送过去后就和谢君峣准备回香江。

    不图赚钱,写小说真成为她的爱好了。

    谁知还没退房,两人就听说章振兴和陆逐日乘飞机抵达花城,又从花城赶到珠江口码头,和澳城隔江相望。

    由于身份使然,他们没法踏进澳城。

    贺云猜出陆逐日的身份,便让陆明珠、陆平安陪陆父和他们见面,“地点就在运输西药的船上,抵达对面他们会上船。”

    他已经安排妥当了。

    平时很粘陆明珠的谢君峣这次没跟上。

    贺云派人以其他相似的货轮作为掩护,他们乘坐装载大批西药的货轮光明正大地前往对面江岸,打扮极其低调的章振兴和陆逐日如约上船,“陆先生,久仰大名。”

    说话的是章振兴。

    他和陆父握手,笑得见牙不见眼,一张老脸上热情洋溢,“多亏有各界爱国人士的资助,国家减轻许多负担,前线减少伤亡。尤其感谢贺先生和陆先生愿意筹建药厂的壮举,给的价还这么低。”

    100万美元买100万支盘尼西林,真是赚大了,若没他们相助,在重重封锁下,即使花300万美金也未必能买到。

    而且,盘尼西林目前市价折合4万元新币,也就是4块大洋每支。

    比他们的定价贵多了。

    章振兴满怀感激,丝毫不提陆父携带全家突然出国的事。

    很简单,来去自由,他们不限制。

    再说,陆家离开,可是把所有产业都捐给国家了,总值逾千万大洋。

    不过一年,已经为国家创造无数财富。

    陆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和他握着,微笑道“孩子一心为国,总惦记着前线的情况,做父亲的能怎么办只好尽力帮忙。”

    章振兴以为他在说陆明珠,不禁称赞道“明珠同志确实是好孩子,一片赤诚。”

    陆逐日听在耳中,颇为惭愧。

    看到陆父现在的样子,他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离家前,总觉得父母正值壮年,无所不能,记忆也停留在自己惹他们生气导致他们暴跳如雷的时候。

    如今再见才发现,父亲老了。

    两鬓斑白,步履蹒跚。

    而母亲,他甚至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陆明珠这人最有眼色,她搀着假装行动不便老人的陆父,说道“爹,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陆逐日同志。他也姓陆,姓陆的五百年前是一家,他家祖宗肯定和咱们家祖宗吃一个锅里的饭。”

    陆父抬眼看着陆逐日。

    要不是他见过陆平安洗出来的照片,真认不出眼前的人是自己亲儿子。

    比他还显老。

    自己的拐杖该给他用才对。

    陆逐日慌忙上前,鞠躬道“初次见面,给您老问好。”

    腰弯得很低。

    态度谦卑。

    “陆将军快请起,我可当不起陆将军行此大礼。”陆父的声音十分平静,让人听不出喜怒。

    章振兴不明就里,在一旁笑道“就凭陆家诸位的贡献,您如何当不起他这一拜他是替国家和前线将士对您表示感谢。”

    陆逐日曾是他的手下,也是晚辈,此举在这里是很合适的。

    “是吗”陆父问。

    陆逐日站直身子,眸色认真地道“是。非常感谢陆家诸位的每一分付出,我相信国家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陆父和陆明珠同时撇嘴。

    在章振兴看过来时,又同时收回去,变得和平常一样。

    陆父心绪复杂。

    这个傻孩子,他不知道政策是针对国情而时刻产生变化的吗

    要真是记得,他的一双儿女何至于走在自己的前面

    陆明珠以梦说事,可他总觉得发生过。

    所以他才会把大头财富送给他们兄妹二人,只给三房五子那么一点点。

    按照以前的计划,准备让庶子平分三成。

    扯远了。

    陆父请章振兴入座。

    在这艘货轮上,他是主,对方是客。

    不签约付款,他可不会把价值近200万美金的西药交付出去。

    章振兴很识趣,先办正事。

    望着西药被乔装打扮被他们带来的兵一箱一箱地搬下货轮,付出大笔外汇的老同志心情转好,叹息道“外汇还是太少了。”

    根本不够用。

    陆父和贺云已经帮了很大的忙,他们也不好意思说用国内的货币来结账。

    陆明珠随口建议道“嫌少就赚呗咱们国家的工艺品在国外很受欢迎,成立一家工艺品出口公司,把平安上次买过的漆器、玉雕、景泰蓝瓷器等物品和茶叶、丝绸、火腿什么的运到国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海外华人无数,谁不想念家乡的东西古玩字画就别了,那是文化遗产,不宜外流。”

    章振兴苦笑“咱们国家的船运不行。”

    何止不行,是根本没有船运,训练水军都找不出一艘能用的舰。

    没那个条件。

    陆明珠叹口气“真是什么都没有啊”

    章振兴摊了摊手,“我以为你早就看清楚事实真相了。”

    陆明珠扭头问陆平安“你怎么看”

    陆平安认命地走上前,“章老同志,我们来谈谈该怎么合作。国家有东西,我有船,要不要合作后赚了钱大家五五分”

    正好,他缺进货的本钱。

    章振兴大喜,“你有船”

    “我有辉煌船运公司的一点股份,也算说得上话,不过不是以辉煌船运公司出船,而是我和姑姑共同持有的公司出面。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我相中吨位极大约有数千吨的两艘旧货轮,正打算吃下来,方便运输。”

    接下来,船运行业一定非常兴旺。

    说到这里,陆平安对陆明珠说“未来一年内没有分红,您能接受吗”

    陆明珠露出深深的酒窝,“为什么不能接受货轮买到手仍是公司资产。再说,我现在不缺钱花,你只管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

    又关切地问“公司账面的钱够不够”

    陆平安摇头,“不够,我准备向银行贷款,再卖掉手里的这批留机器,可以凑够买两艘旧货轮的款子。”

    机器是给国家找的,可惜不能翻倍赚。

    10的抽成也行,没白干。

    章振兴担心陆平安反悔,赶紧抓他到里面谈合作细节。

    没办法,目前外汇储备全靠侨汇。

    听陆明珠这么一说,章振兴觉得是赚外汇的一条好路子。

    光靠国外来人到国内买,不仅定价便宜,而且销售量低,为了赚外汇,有的甚至是亏本销售,到手的外汇却十分有限。

    拉到国外卖,至少能多赚两倍吧

    以前船运不发达,这不是有人帮忙吗

    他相信陆家的人品。

    他们这么一进去,甲板上就剩陆父和一双儿女,以及来回穿梭继续搬药品的兵。

    迎着风,没人说话。

    八月的风很潮热,吹在身上并不舒服。

    陆明珠觉得活跃气氛得全靠她。

    一手搀着老父亲,一手扶着遮阳帽,她笑眯眯地开口“陆同志,您南征北战的时候有没有在午夜梦回之际想过爹娘啊”

    她的直接震惊了父子二人。

    陆逐日抿了抿唇。

    见他不说话,陆父哼了一声。

    “说呀,为什么不说”陆明珠催他。

    真是急死人了

    陆逐日笑笑,目光看向波光粼粼的江面,因为反光刺眼而眯住眼睛,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过来,“想过。濒临死亡的那一刻,心里闪过的唯一遗憾就是父母养育我多年,我却不能报恩于膝下。”

    反而花掉大半家产,又累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担忧。

    他果真不孝。

    陆明珠马上问道“您差点光荣了呀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您父母要是知道,一定心疼死了”

    陆父的眼睛转到陆逐日身上。

    表面虽然很平静,神情自若,但陆明珠能感受到这位老人轻轻颤抖的手臂。

    对这个嫡长子,他一定和陆太太倾注了很多心血,无论嘴里怎么骂他,心里还是惦记着,恨不得东北战争马上结束。

    陆逐日没回答陆明珠的问题,转过头来看着她和陆父,轻声道“以后不会让他们担忧了,我的辞职得到批准,等战争结束后就回家乡,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陆父轻哼“还算有点心,没有一意孤行继续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陆逐日眼里一酸。

    “您说得对。”他除了附和还是附和,堂堂男子汉,人到中年,不敢在老父亲面前发表任何爱国言论,“有您、有无数爱国人士的帮助,我相信那一日来得不会太晚。”

    陆父心里嘀咕“要是不提前结束,我不是白花钱了”

    不仅花钱,还耗费精力。

    眼前这些药品就是最大的证据,更别说还有在建的药厂。

    因为药品急缺,所以很快开工。

    若不是花了大价钱疏通关系,怎么带来机器、人才和原材料

    要知道,原材料是对自己国家禁运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