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 正文 210. 第210章 铁杆书迷老太太
    本来不打算看出川, 结果现在看完第一章,想看第二章,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都想知道死伤至此, 如何继续

    “血肉筑成的太平啊”有个老先生看完后,拿下雾蒙蒙的眼镜, 拽着衣襟擦了擦镜片, “我以为知微只会写一些天马行空的武侠小说, 没想到竟有这样的笔力。虽然只有短短一章,但写尽沙场的残酷和敌军的卑劣, 天府军的悍不畏死更是催人泪下。”

    越是年纪大,越是经历过乱世, 越懂得珍惜当下, 拿着报纸不肯放下。

    年轻人为追看知微小说而买明珠日报, 结果被家中老人抢过去, “你们这些年轻人光知道看风花雪月, 哪里知道出川写得最好。”

    看完后,当即铺开信纸,拿出钢笔, 要给知微写信。

    “他一定是为悲天悯人的老先生。”他们道。

    连见不到大孙子而感到无聊的陆老太太都拿着报纸看出川, “知微就是知微, 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很可能是经历过天府军打仗的人, 不然不会描写得入木三分。”

    阿红不懂,陪笑道“您说得对。”

    陆父坐在客厅里,低头看报,默不作声。

    真没想到老太太居然是小女儿的读者, 连报纸都订了十份。

    他还看到书架上有小女儿的出版书。

    “就是报纸名字起得不好。”陆老太太看着“明珠日报”四字题头就觉得碍眼,恨不得用手指抠下来,“黄和干嘛给这样的报纸题字不能改个名字叫明天日报也行,明月日报也行,非叫什么明珠日报明珠有什么好的”

    看看陆父,阿红抿嘴一笑,“是八小姐的报社吧我听人说过。”

    陆老太太瞪大眼“陆明珠的”

    “嗯”阿红点头,“大家都说,只要带明珠两个字的肯定和八小姐有关,这家报纸就是属于明珠报业集团,咱家的明珠金钻行、明珠纺织厂,孙少爷的明珠投资公司,八小姐开的明珠小食铺、明珠炸鸡店和明珠绣庄,还有一个明珠工艺品店也即将开业。”

    “停停停”陆老太太听到这个名字就头疼,“别跟我提她”

    烦

    她竟然有那么多产业,难怪仗着钱多,让大孙子给她打工。

    可怜的大孙子,他在国外肯定没吃上年夜饭。

    虽然他在给自己寄来的信中说他自己一切安好,但陆老太太依旧心疼得不行,抖了抖手里的报纸,“知微只是个作家,和这家破报纸没关系,我不仅要给他写信,还要给他寄东西。”

    阿红愕然“寄东西”

    陆父眨了眨眼,突然乐了。

    陆老太太叹道“穷人才靠写文谋生,他是要不穷,能一连写好几部小说别看香江是乡下地方,地皮可不便宜,恐怕连自己的楼都买不起。就是他没什么眼光,香江日报有什么不好居然改投这家破报纸,能多给几个稿费”

    阿红想了想,想起自己买出版书时听到的话,“据说明珠日报给的稿费比香江日报多一点,不少名人都给明珠日报投稿。”

    陆老太太撇撇嘴“陆明珠有钱,可不烧得慌吗”

    她放下报纸,对阿红说“你把别人以前送给老太爷的钢笔找几支出来,找没用过的,再找一套文房四宝,再准备几张英镑的纸钞,大面额的,一起寄到报社,收件人写知微的名字,别留咱们家的地址,免得被退回来。”

    “您寄给那么多东西给他”阿红不太赞同。

    陆老太太昂着头“怎么我连点东西都不能寄给我喜欢的作家了”

    阿红笑道“省下来给大少爷花呀”

    “没事儿,他老子有钱,等长生回来,我再问他老子要,反正不缺长生的零花钱。”陆老太太打定主意让她儿子养她老,顺便再养她大孙子,“知微这样的作家难得,写风花雪月的多,却没几篇写英雄的付出。”

    想到陆长生离家出走那些年,陆老太太长长地叹口气。

    不知他是否经历过同样的惨烈

    也这样死里逃生的话,不是挖了她的心

    再看坐在沙发上的陆父,陆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昨儿除夕,你出了一趟门,是去山顶了吧给你宝贝女儿送压岁钱怎么没给我大孙子”

    “长生儿女双全的人了,他要什么压岁钱”陆父没准备,连陆平安和陆宁都没有。

    不在跟前,想给都没法给。

    倒是陆长龄等人携家带口地来给老太太拜年,他一人给了一串铜钱,而老太太以没钱发放压岁钱为借口,问他要了一大笔英镑。

    受了孙辈、重孙辈磕的头,结果一人赏一张最大面额的港币。

    真是老太太能干出来的事儿。

    幸而大家都知道她的私房给陆长生了,陆长生用来买了一家粮油公司,且大家不差老太太的压岁钱,所以拜完年就走了,没放在心上,只觉得好笑。

    陆明珠不管他们如何过年,反正她挺快乐的。

    贺云纵容她,贺萱和明玥都好相处,谢君峣离得近,时不时地偷溜过来凑热闹,见她和贺云、贺萱、明玥打麻将,坐在一旁帮她收钱。

    陆明珠的手气就是好,只赢不输。

    越打越上头,神采飞扬,“和了”

    见状,贺云从保险柜里拿出几袋宝石、钻石当筹码,“看谁赢得多,谁赢得多,谁今天就下厨给大家做饭。”

    陆明珠这下犹豫了,“我是赢呢还是输呢”

    赢了彩头但得干活,输了反而等着吃饭。

    明玥就笑“当然是赢啊,做饭有厨师,就算你把他切好的菜扔进锅里让他炒熟也算是你做的饭,多容易。”

    她想赢,赢外公的宝石和钻石。

    虽然装在廉价的丝绒袋子里,但倒出来堆在麻将桌上,一颗颗全是好成色,个头又大,没有低于5克拉的,最大的蓝宝石足有拇指头儿一般,可以镶在项链上。

    陆明珠也道“赢得好,做饭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开始大杀四方了

    他们家其乐融融,但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过年的气氛。

    譬如,难民营。

    香江有很多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因为械斗伤及无辜,再加上他们总是游荡于大街小巷影响居民生活,最终有很大一部分人被当局安置在调景岭难民营。

    一个荒凉的、偏僻的角落,以前叫吊颈岭。

    成立难民营后,改为调景岭。

    无论曾经多么风光显赫,在这里,人人都是难民,全靠拳头说话,以至于调景岭变成一个弱肉强食、腥风血雨的世界。

    优胜劣汰,人之常情。

    有些人不服输,集合骨干精英,仗着骨子里的狠劲儿,打下自己的地盘,成立地下社团,从事各种不法行为,令当局十分头痛。

    在一座木板屋前,拿着明珠日报,识字的读给不识字的听,惹得一个青年抹眼泪。

    “没想到会有人写我们的故事。”他是幸存的天府军,不是第一批,辗转待过好几个部队,经历过大大小小十数个战事,但现在却回不了家了。

    和他来自同一个省份的,极少。

    湘籍最多,鄂籍次之,接着是粤、苏等地的人。

    抱膝坐着听人继续读报纸,声音抑扬顿挫,“日寇不灭,绝不返乡”

    天府籍的青年哇一声哭出来“我想家想我家的柿子树想我家的老黄狗也不知道送我们五兄弟入伍的爹娘祖母还在不在”

    鬼子已被赶出去,他为什么流落到这里难以回家

    一个老人朝他招手,把他叫到一边。

    “七叔,你叫我干什么”青年用着不纯正的国语问他。

    七叔小声说“你不是想家吗你去大明电影公司,就是拍杨贵妃和刀客的那个电影公司,我听说那个电影公司找了好几个你们那边的老兵讲述经历,教他们的演员编草鞋、编斗笠,准备去内地取景拍电影,就是拍出川。你去求一求,看他们能不能把你捎回家乡。大明电影公司的老板叫陆明珠,就是这家明珠日报的老板,很有来头,和内地关系好,你看她写出川的小说,拍出川的电影都没人阻拦。”

    青年擦了擦眼泪,“真的”

    七叔点点头,“像我这样的肯定是回不去了,注定做孤魂野鬼,你还年轻,才三十出头,家里父母都盼着你回去,能回去就回去吧虽然你和我们一样逃到这里,但法不责众,我听说不少都能回家乡,问你你就说你是被逼的,没伤过好人,不是自愿跟来的。”

    他教青年回去后怎么面对盘问,“大部队撤退,本来就是上头的命令,和你们这些小兵没有关系,就是回去后的未来会过得怎么样,要不要接受改造,我现在不能保证。”

    “能回去就行,我做梦都想回去。”小青年咬咬牙,决定试一试。

    在七叔的帮助下,他花两天时间做准备,悄悄离开难民营,用仅有的几毫钱坐巴士、乘天星小轮渡海到港岛,一路打听到大明电影公司。

    他不敢找别人,就说找陆明珠。

    见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口音却是天府籍,门口的保安没敢驱逐他,反而上报。

    他也在报纸上看了出川,对天府兵极有好感。

    陆明珠接到消息后赶过来,在王涛的办公室里见他,“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见她面容美丽,语调亲切,青年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回家,您能帮我回家吗我家就在天府之国,我也是天府兵,你们拍电影,我可以帮忙我只想回家。”

    陆明珠一愣,“您别急,您慢慢说,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青年低着头,“我叫王五柱,和四个哥哥一同入伍出川,编在不同的部队中,我也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反正和我同一批出来的战友都死了,我经历过十几次战事,并肩作战的战友死后我就被编入另一支队伍,辗转到最后,剩下没几个人又被收编,后来两军对垒,我被裹挟到这里,已经在难民营里生活好几年了,我做梦都想回家。”

    虽然没说得太明白,陆明珠已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目光柔和“你先在公司里住下,等他们北上内地的时候你和他们一起出发。”

    王五柱眼里迸发出明亮的光芒,“真的吗”

    他不敢相信。

    他还没怎么恳求,陆明珠她就答应送自己回家了

    陆明珠轻声道“只要你是身不由己,又在抗战中立过功,你就可以回家,但是你回去后可能会面对一些调查,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知道,我明白,我不怕被查。”像王五柱这样的真不在少数。

    陆明珠嗯了一声,招手叫人安排他到宿舍住下,“和契爷找来的几个老兵一起,先发身衣服鞋袜和一套生活用品。”

    “好的,陆小姐。”公司的员工习以为常。

    看向王五柱的时候,眼含尊敬。

    他也是出川的壮士。

    陆明珠离开公司后就找贺云,请他帮忙查一查王五柱的情况,确认属实,带回去送他回乡就没问题,就是得跟章振兴打声招呼。

    抗战期间不分彼此,都在血战,功劳从来没有被抹杀过,而像王五柱这样的被裹挟的、被抓壮丁的、参加抗战后被编入的,只要没犯下滔天罪恶,上面都是予以宽大处理,很多直接被放回家乡了。

    贺云派人查了一番,没查出毛病,陆明珠决定让他跟剧组北上,然后回家。

    大明电影公司准备拍摄出川的电影,春节前就决定过完年离开香江,到内地取景,肯定会去天府之国一趟,算是顺路。

    见王五柱得偿所愿,其他几名老兵也都求到陆明珠跟前,想跟着回去。

    他们当初就是贺云调查后没毛病才送到公司的,陆明珠同意了,记下他们的信息,写下来寄给章振兴,后续让他多注意。

    傅玉麟亦是此次北上中的剧组一员。

    皮肤晒成古铜色,眼神锐利,身形劲瘦。

    过年时,陆明珠来叫他和自己回家,但他不愿意,他要在公司和洪师傅、武术老师、老兵以及无家可归的演员和学员们一起过年,顺便学习。

    跟着前辈,学到很多东西。

    傅玉麟很懂得抓住机会。

    陆明珠拗不过他,只能在除夕、春节两天叫酒店给他们送席面,把他们乐坏了。

    此时,傅玉麟头上戴着半旧的斗笠,背着半旧的行军囊,赤脚穿草鞋,拎着水壶,身上穿着打补丁的单衣,活脱脱就是川军模样儿。

    见到来送他们的陆明珠,傅玉麟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嬢嬢”

    然后他用天府方言和陆明珠说话,奈何陆明珠不是很能听懂,拍他肩膀一下,瞪着眼睛说道“好好地跟我说话,别搞这些。”

    傅玉麟这才改用国语“姑姑,我看到报纸上正连载的出川了,真是感人泪下。”

    因此,他猜测知微就是他姑姑。

    要不是急着出门拍戏,他真想让他姑姑在刀客、昆仑剑侠传和江湖风云录上面给他签名。

    他也是知微的读者。

    陆明珠瞅他一眼,“穿得这样单薄,不怕冻坏了”

    正值正月,香江仍有几分寒意,并不温暖。

    傅玉麟笑笑,“姑姑,您别担心,我带厚衣服了,行李都在船上,我就是重复他们的经历,感受一下。”

    陆明珠嗯了一声,对带队制片人和导演老谭说“此次北上就辛苦各位了。”

    老谭摆摆手“不辛苦,应该的。”

    “祝你们一路顺风。”陆明珠目送他们登船离岸,扬帆起航。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