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 正文 254. 第254章 《叶向阳传奇》
    陆明珠对公摊是深恶痛绝。

    上海的房价那么高, 20到30是公摊,作为普通老百姓,交钱时心疼得滴血。

    即使她现在是资本一方, 她也不想挣这个钱。

    挣钱的渠道有很多, 来路干净更心安。

    唔,国外的钱除外。

    所以, 拿到关于叶老先生圣轩大厦的具体数据后,陆明珠大笔一挥,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顺利出炉,标题起得简单粗暴抵制公摊, 从我做起。

    写完后给谢君峣看。

    内容以“我”为主角, 是个普通的打工仔, 一家八口平时住着七千顶手月租两百的唐楼, 辛辛苦苦地工作,全家人的大半薪水用于支付房租,装满了包租公的腰包,而自己却落得一无所有, 在家人的努力下,我们省吃俭用, 好不容易攒到1万港币, 有望靠分期付款买到属于自己的楼房,听说圣轩大厦临海而建, 层高十六,可看到无敌海景,宽敞明亮,环境优雅,和以往一样分期付款, 分层销售,每层再分户,总价低,利于普通市民。

    “我”兴冲冲地去买房,条件是支付50的房款,和其他业主一样,必须签下公摊协议,意为楼梯、电梯等公共面积根据单位面积分摊到各家各户。

    经过计算,“我”买的500平方呎单位,到手的套内面积仅有425平方呎,减少一间房的面积。

    “我”花6000元买了个公摊

    6000元是什么概念是全家人一年多的薪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

    为什么不能和以前一样呢

    最后一段话写的是听说,叶圣轩老先生意欲联合众多置业公司推广公摊模式,那么业主的利益受损谁来维护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开始,抵制公摊,坚持买无公摊楼房,否则公摊将在香江泛滥,再也无法保障每一位普通市民的购房利益。

    字里行间不见骂叶圣轩的字眼,但通篇都是对公摊的抵制,叶圣轩损人利己的形象跃然纸上。

    陆明珠没出面,直接把稿子寄给明珠日报。

    笔名么,就叫李大海。

    普通人的名字、普通人的经历才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底气足,明珠报业就没怕过谁,陈总编看完后就让人排版刊登,至于原因

    上上下下许多职员都在攒钱买楼,谁也不想买到有公摊的楼。

    叶老先生也有订阅明珠日报的习惯,在陆明珠生日宴上随大流开始的,因为内容丰富,且有比较精彩的小说连载,三年间就没有中断订购。

    这日,他打开报纸就看到抵制公摊,从我做起的头条标题。

    看完内容,他气得把报纸摔了。

    兢兢业业伺候叶老先生的董翠君拾起来,“叶先生,怎么了”

    “这个明珠日报真是肆无忌惮”叶老先生脸色阴郁,“公共场所是因整栋楼的业主而存在,楼梯、电梯均是为他们服务,平摊到每个业主头上不是应该的吗谢家陆家都有置业公司,我这种方法是为同行考虑,对他们也有利,要是由开发商承担,利润就减少太多了。明珠日报居然任由这样的文章刊登,这是明目张胆地和我作对。”

    董翠君仔细看了一遍。

    如果她买楼,作为业主,她肯定不赞同公共面积由业主平均分摊,但她现在和叶老先生是利益共同体,叶老先生赚得越多,对她越有利,就说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还是他们宁愿少赚钱”

    都知道明珠日报属于明珠报业集团,背后人是陆明珠,是谢家,是陆家。

    叶老先生想到前两天自己和谢君颢说的话,莫非他就真的那么看重陆明珠自己只是试探一下,并未露出任何企图,他就这样报复自己

    看到这样的报道,谁还来买自己刚落成的两栋大厦

    因为入场的房地产商太多,无数新楼拔地而起,这些年几乎都是分层销售,要不是分期销售让自己以小博大,大赚一笔,后来又推广分户销售,自己很难在香江占有一席之地,可也因为这样,普通市民有很多选择,在发现公摊损害他们的得房面积后,果断不来光顾。

    叶老先生没能达到空手套白狼的目的,不得不咬着牙自掏腰包。

    本以为同行联合起来共同遵守公摊协议可以保障开发商的利益,没想到谢家率先表态。

    不光是谢家,还有陆家、贺家。

    一旦如此,其他同行势必和他们共进退,绝不会成为出头鸟。

    和他的暴怒不同,广大香江市民却对这篇文章感同身受。

    他们都是普通人,平均月薪不过百八十元,拿到200元以上已属高薪,而楼价却高达80元每平方呎,大部分人买不起,小部分靠全家积蓄才买得起一个小单位却又遇到公摊,谁不心凉

    有钱人富贵,不在乎公摊,他们在乎啊

    就在这时,谢家长春集团麾下的高峰置业公司、盛丰置业公司和陆氏置业公司、贺氏置业公司、光辉置业公司、长生置业公司等房地产商同时登报声明,凡是购买他们旗下楼盘的业主可以支付三成首付,余下七成拿房契地契向永丰银行贷款,年利率1,按需定期,月月还款,直至还清后拿回地契房契,永久持有,不存在任何风险,又承诺无论跌涨,只要按时还款就不会收回房产。

    一夕之间,这几家公司的楼宅销售是爆发式增长。

    很快,楼宅销售一空。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普通市民对房子的渴求。

    紧接着,高峰置业公司宣布出资2000万港币,连同陆明珠小姐个人出资的1000万港币,共计3000万港币,以庆祝谢君峣和陆明珠大婚的名义打造公共屋邨,建成后将以市价房租十分之一的价格出租给香江贫困市民。

    但要通过考核,确属贫困家庭,收入微薄,且无房可住,最后会根据家庭人口分配房屋大小不一。

    “真有这么好的事儿”狭窄的劏房中,有人表示不敢置信。

    旁边念报纸的一个租客说道“登报声明就不会反悔,否则会成为大家的笑柄。他们有钱得很,半年前扫黑行动不就是他们出资让我们的治安变好了,感激涕零。报纸上还说了,在高峰置业公司持有的三块地皮上兴建总计16栋十七层大厦,以明珠公共屋邨命名,向社会招收有力气、有经验的贫困市民工人,日薪3元,管吃不管住,但在大厦竣工后可以让建筑工人优先入住。这只是一期计划,是否有二期、三期,要看后续情况。”

    念到这里,他猛得跳起身,“我要去报名比我现在的日薪还多1毫。重要的是管吃,等大厦建成后可以申请入住,这是利我们的举措。”

    但凡身强力壮的男租客纷纷响应。

    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壮劳力涌入三块地皮的施工现场,干起活来比任何时候都卖力,按照建筑设计图,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楼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

    三块地皮一块位于港岛,买入价是120万,多年前买的一直没有开发,另外两块在九龙。

    一篇名叫叶向阳传奇的小说悄然登上明珠日报。

    作者孙大圣,就是那个孙悟空的孙,齐天大圣的大圣,很是随心所欲。

    主角姓叶,名叫叶向阳,出身贫困,无钱上学,在私塾窗下偷听先生教书,不小心被先生抓到,情急之下,流利背出先生教给学生而学生还没完全记下来的文章,展示出自己过耳不忘、过目不忘的本领,从而得到先生的赏识,顺利拜师,和恩师的女儿成为青梅竹马。

    恩师女儿怜他孤苦,平时对他极为照顾,煮饭缝衣,无微不至。

    时光一晃而过,叶向阳长成翩翩少年,恩师女儿也是亭亭玉立,两人订下白头之盟,恩师倾尽家财,送叶向阳出国留学。

    站在甲板上,叶向阳对送行的恩师和恩师女儿发誓,一定学成归来,报答他们。

    扬帆起航,他奔向自己辉煌的未来。

    第一章到此为止。

    谢君峣看完后觉得意犹未尽,“后面的稿子在哪里”

    他问陆明珠。

    陆明珠果然遵守诺言,跟他一起上下班,平时在隔壁书房写作,累了到内室休息。

    谢君峣在给她收拾房间时特地打通她那间房和自己办公室相隔的墙,开了一扇门,可以不用经过大门就能进去,工作累了,抬头就能通过这扇门看到她伏案写作的身影。

    偶尔相视一笑,浑身的疲惫都没了。

    陆明珠把厚厚一沓稿子放在他面前,眉飞色舞地说“有原型,有故事核心,不需要费脑子,写得特别丝滑。”

    就是一篇爽文,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且有很强的代入感。

    谢君峣拿在手里,“这么快”

    “当然。”陆明珠写作的速度早就提升上来了。

    要不是还得写大明奇侠传的结局,这篇小说早就完稿了。

    大明奇侠传每日刊登五千字,到现在连载到快二百章,幸而陆明珠虽然忙碌,但坚持抽空写作,这才保证连载没有中断。

    在谢君峣看叶向阳传奇的后文时,陆明珠突然想起她大哥拿的稿子没还回来,倒把后来的稿子又要去,也没还,不禁打电话给他“你什么时候把大明奇侠传的小说原稿还给我几个月了我差点忘了,难道你记性也不好还是给我弄丢了”

    陆长生一拍额头,“抱歉,抱歉,没丢,今天就给你送去,结局写出来了吗”

    “写出来了。”陆明珠道。

    “晚上请你吃鲍鱼大餐。”陆长生为了结局,忍痛付出。

    陆明珠不知稿件在陆老太太手里,点头道“我和君峣一起,就约晚上六点吧,吃完回家。”

    “没问题。”陆长生挂断电话后,让秘书去酒店预订。

    还没等到下班的时候,陆明珠和谢君峣迎来风尘仆仆赶回来的聂宏斌聂律师。

    他带来几个好消息,笑容满面地说“申诉成功,追回关山海一家从关家得到的一切财物,他经营牧场庄园得到的收入也被认定为是孳息,但因他不是偷换者,只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无罪释放。”

    陆明珠料到这个结局,点头道“辛苦您了。”

    “不辛苦。”聂宏斌也是收律师费的,接着说道“我受关文煊委托,已将关山海在国外的一切资产变卖,带现金回国,还有关山海从关家带到国外的一些珠宝古玩,竟价值不菲,我准备一块交给关文煊,具体数目就不跟您说了。”

    “应该的。”陆明珠不在意他追讨回多少财产,只关心高老头和高老太有没有受到惩罚,直接问。

    聂宏斌回答说“虽然他们一直住在香江,但他们国籍未变,而且此事受到一位将军真假女儿的影响,再加上关先生和关夫人都是爱国人士,当地政府责令严查严办,在证据确凿之下,将他们收监并判处劳动改造,包括当年的帮手,人死的债消,没死的一起,还要把所有财产拿出来赔偿关文煊。您猜对关文煊一家三口苛刻到极致的高老头和老高太有多少财富”

    陆明珠摇头,“他们开米铺,能有多少不对”

    她想到高老太出身关家,又在关家最富裕的时候出嫁,必然有千亩良田、十里红妆。

    聂宏斌的回答证实她的猜测,“两人为投奔亲儿子而回上海,带上所有财富,查出英镑3万整,美元5万7千元,港币十几万,还有金条、珠宝若干,未曾在海上遗失,也是一项本事。”

    陆明珠想骂人,“这么有钱还对关文煊一家三口如此吝啬。”

    “他们知道不是亲生的呀”聂宏斌叹息一声,接着说道“这些财物我要转交到关文煊手中,您和谢先生一起吗做个见证。”

    “好。”陆明珠答应了。

    至于谢君峣,他没反对。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