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贵女 > 正文 89. 第89章 【杀人诛心】
    应天城门前, 百姓们站在布告栏前听官吏讲解朝廷新令,听完了大家都忍不住议论起来。

    “长女继承制是什么意思”

    “就是上面那些厉害的公主出嫁了生的姑娘能继承公主家的家产,公主和驸马生的女儿也不算外戚了, 全是宗亲了。”

    “这不是乱了套了吗公主出嫁了就是别人家儿媳妇,生的女儿凭啥还是皇族”人群里有个男人说。

    另一个男人说“就是啊,不只公主她们是这样, 还弄了女爵,也只能给姑娘继承。这偌大头衔家业全给女儿了, 那儿子怎么办谁家产业全给女儿的, 女儿嫁出去就成了外人了, 都便宜了女婿”

    “人家生的姑娘是要继承家业爵位的, 继承的长女必须随母姓,怎么还要嫁出去便宜女婿”

    “公主郡主啥的不都是女人吗这样的头衔不给女儿继承给儿子继承别招笑了, 自古以来就没听说男郡主男县主的”

    “就是, 那女爵也要女人自己靠本事得的, 要是女儿能随自己姓,自然是代代留给女儿最好。留给女儿, 女儿生的女儿肯定是自己的香火,留给儿子, 儿子是自己的,儿子再生的后代可就说不准了喽, 到时候便宜了别人。”

    一个妇人听了很羡慕地说“对啊, 女儿生的孩子肯定是自己的血肉,又和自己姓, 这就是自己踏踏实实的香火,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弄这个长女继承制不”

    这个妇人与丈夫只生了一个女儿,丈夫非要从宗族里过继一个男孩养在膝下, 妇人不愿意被没血缘的嗣子占了便宜,以后看嗣子脸色过日子,给女儿叫她不要出门子不也一样

    朝廷公主都能这样,她家里凭什么不能

    “尽想好事”她的丈夫说,但是也心动了。

    是啊,过继来的嗣子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那还算传宗接代吗但是女儿生的肯定是自己的骨肉,只要女儿不出嫁不也是嗣吗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又有人说“倘若这些公主郡主还有什么女爵生不出女儿怎么弄儿子又不能继承公主郡主的爵位,这不绝嗣除爵了吗”

    “她们绝嗣除爵就绝嗣除爵呗,要是生不出跟自己姓继承自己家业的女儿就算绝嗣那”人群里另一个妇人顿了一下,她看了看旁边的丈夫,没有说出后面的话。

    那照这样说,像我这样的不也是绝嗣吗生出的孩子不能跟自己姓不能继承自己的家业,那几乎天下所有妇人都是这样,全都算绝嗣了

    绝嗣,绝个屁的嗣,从她肚子亲自生出来的孩子怎么会不算她自己的孩子呢难道他们不管自己叫一声娘,死了不给自己供奉香火守孝

    “给她们操心也没有用,再操心也不会让我去继承,到时候她们爵位传几代跟我能有什么关系”

    大家讨论了一阵,就都散去了,反正这些东西和他们也没有关系,他们只关心饭能不能吃饱,上面这个爵那个爵的他们也不懂。

    老百姓们不关心,然后士大夫们却很在乎。

    公主的女儿怎么能凭母系也是宗亲呢要是算宗亲,那陈阿娇和汉武帝算什么乱伦真是乱了套了

    什么都算宗亲的话,现在是没几个宗室,等到一百年后皇子公主的得养多少宗室啊。

    还有怎么可以只传女不传男呢这不是乱了三纲五常吗自古都是从父的,非要给公主她们弄出从母这一套,还闹出什么女爵来

    虽然现在能以社稷之功封爵的女人不多,但是上行下效的,宗族宗法一乱,这社稷就要亡啊。

    元新帝和长公主重用的文臣都是当年一起起家的贫寒之士,这些人跟随元新帝父子一路效力,能到这个位置就是知道什么该明明白白反对,什么不该大张旗鼓去反对。

    那些讲究纲纪伦常的士大夫虽然不怎么得用,但是会死谏。

    于是朝上跪了一批文臣诘问元新帝,说得上头了把长公主也捎带上了,竟然跪谏长公主归政,说长公主狼子野心,什么长女继承不就是意有所指吗

    公主女爵之事是小打小闹,万一皇位传承也有样学样呢

    “陛下,您有亲子,何必依仗长公主执政牝鸡司晨乃亡国之兆啊”站在朝臣中间位置的一个文臣在大殿上出列哭泣道,然后持节伏地不起。

    “臣请陛下约束长公主野心,早立国本。”他下一句就扔下来了一句惊雷。

    站在百官之前的长公主眼睛微微眯了一下,是谢贵妃被逼到绝路了,承认了母系传承的法理,以后也能承认她能够以女身担任太女之位,他们母子几个怎么能够甘心呢

    他们视自己为眼中钉,今日她不争,难道就白便宜了她弟弟

    弟弟登基也不可能容下她这样一位功勋显著、大权在握的长姐,平阳昭公主最后如何太平公主后来结局又如何

    而且她在那母子几人眼里不是平阳昭公主、也不是太平公主,而是异想天开的安乐公主,更该死。

    因为她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长公主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心想,凭着我的才能气概和父亲您对我超越性别的纵容、超越时代的那么一点心软,我就不可能输

    没有女人上位的礼法,她就自己来亲手去铺垫这让她上位的礼法

    就算父亲真的传给弟弟,她也能将皇位夺过来,不会在人下,只是到时候失了所谓的礼法,会有内乱,平定内乱苦的还是是百姓,她心里不忍。

    以那样的方式上位,她登基后前些年就一定要与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内斗。

    内斗只会耽误时间、消耗国力,阻碍她在这个时代做更多的事情。

    不如早铺垫好自己的礼法,把这些反对的人现在就收拾干净了,她不想自己的女帝生涯浪费时间和这群人内斗生乱。

    于是长公主嗤笑了一声,道“牝鸡司晨是亡国之兆我不牝鸡司晨,当初南方大本营是谁在后方主持大局粮草军马配备又是谁在负责兴王是谁困死的河西走廊是谁去夺回来的当初闽乱又是谁去平定的现在这个天下打下来我有没有出力没有我牝鸡司晨,现在天下还四分五裂、四处割据呢你说牝鸡司晨亡国之兆,可是连国都没有何来的亡国”

    “还有陛下呢”那个文臣伏地说道。

    “还有陛下”长公主听了不屑地笑了,继续说“我不守住南方大本营,我阿爹如何放心打仗我还活着呢,你就因为我是女子无视我做的功劳了,是吗说句僭越的,我阿爹没有生我,得天下能晚至少十年”长公主站立于人前面露锋芒道。

    伏地的文臣心中震撼,长公主狼子野心,怎么当着陛下还敢如此嚣张

    没想到长公主竟然抚眉朝元新帝问道“阿父,我说得可是事实”

    文臣面露希冀地望向上座的帝王,希望看见帝王雷霆大怒,处置了这胆大包天的长公主。

    然而陛下却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元新帝不以为然地承认了“老子当初要不是生了阿月这样的宝贝女儿,老子哪有底气造反”

    然后朝伏地的文臣说“你知道个屁脑子都没带就敢上朝你问问被我打败的那些割据诸侯是不是做梦都想要我这样的女儿,换谁家有这么出息孩子能帮忙弄个皇位孝顺亲爹,那是不是做梦都在笑

    “你女儿要是有咱长公主的能耐,能孝顺你个皇帝当当,你偏心不偏心你这个女儿”

    这个文臣恨不得把头埋地里,他甚少上朝,只知道元新帝积威甚重,却不知道说起话来能是这样的画风。

    这种致命的问题他不敢回答,直说不敢。

    “你不敢你敢得很老子打天下的时候你这个酸王八不知道钻哪个池塘里装死呢现在我脾气好,看你是个读书的,弄过来赏你做个官做。

    “你做这个谏官不来上谏百姓冤屈,不去看黎庶贫苦,天天盯着我的女儿找茬”元新帝声音渐渐抬高。

    “陛下何故如此辱臣陛下因长公主之功宠重长公主,然而也要顾忌社稷伦常啊臣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社稷礼法不能乱呐”文臣重重地磕头含泪哭道,把额头磕出血来。

    长公主不耐烦道“哭哭哭,你从明哭到夜,夜哭到明,能哭死我否能跪死我否

    “你张口社稷闭口礼法的,我也不知你于社稷有何功你的礼法又有多正”

    被皇帝父女这般连番羞辱,这个大臣直接往殿前大柱触去,一边往大柱去一边大喊道“天道人心自有”

    他还没说完,就被旁边听得不耐烦的几个前排勋贵武将一把薅住,没有血溅当场成功。

    元新帝看烦了,挥挥手,这个大臣直接被进来的侍卫接手拖了出去。

    “陛下万不可因私心纵容长公主啊长公主妖言惑众,狼子野心”这个大臣的声音在朝堂外渐行渐远。

    后面地上跟着跪的一片士大夫都不由颤了颤,然后也被一一拖了出去。

    哀嚎声怒骂声哭泣声此起彼伏。

    站在前排的几个核心文臣纹丝不动,内心毫无波澜,心里只骂了一句蠢货。

    长公主还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说“拦他作甚让他触柱身亡,死我跟前,我爱看”

    前排的文臣武将“”

    元新帝笑道“我儿,万一他血溅你身上,岂不是晦气”

    长公主点头称是“也是,他那血拿去驱邪,鬼都嫌晦气。”

    前排的文臣武将“”

    你们父女俩杀人诛心挺有一套的。

    最后元新帝封了六名有开国之功的女将女爵,一名郡君,三名郡侯,两名县君。

    远在贵州镇守屯田的威武将军乔定原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爵位镇远郡侯。

    乔定原接过自己的受封诏书忍不住抚掌大笑“活了六十了,我也封侯了。”

    说完开始写信给远在宁海县的黄采薇,她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我封侯了,你别躲乡下教书了,也可以出来找点官做做,不知道干啥就来贵州找我,当个郡侯属事官。

    六个新晋女爵里四个生有女儿,于是新上任的郡君、郡侯、县君都纷纷上表给自己的女儿改了母姓请封世女,女儿已经生有女儿的,也一起请封改姓了。

    世女已经出嫁的几乎全部与原来的夫家和离了,既然是爵位继承人就不好再做人家媳妇给别人生孩子,生的女儿也都抱回了家,儿子人家是严格不放。

    唯一一对没和离的夫家会来事,妻子一下子成了世女,自己不是白捡了一个世女夫做

    以后自己女儿也有爵位,多好的事情,干什么非要争个高低,实在最重要,丈母娘也封侯封将的,关系处处好以后也跟着鸡犬升天,和离了能找着这么厉害的亲家吗

    于是夫家自己主动低头做了世女夫,膝下孩子也主动全改了丈母娘的姓。

    蔺慧娥的母亲是因为先皇后的缘故受封的郡君,非社稷之功的只此一位,不再六女爵之列。

    于是蔺夫人朝元新帝请辞自己与社稷无功,不该受封女爵,并且这还是世袭的爵位,虽然是世代降等的那种,和那些女将军们的世袭不降等的不一样,但也实在受之有愧。

    元新帝拒绝了蔺夫人的请辞,只说“你是阿瑾的妹妹,与她血缘最亲,你不受封郡君,如何真正世代传承呢给阿瑾也留一个姓蔺的后辈女孩吧。”

    蔺夫人听到元新帝谈起文慧皇后,默然片刻,蔺家三姐弟,蔺玉没有女儿,长公主是皇后的女儿却不能姓蔺,只有她还有崔慧娥这个女儿。

    蔺夫人也思念长姐,低下头含泪应了,然后受封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崔慧娥改姓蔺,再请封世女。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