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 正文 79.翰林宣翰林编.撰顾璋上朝觐见
    顾璋使劲儿回忆。

    也没回忆起太多有关会试第二场的内容, 更别提当初自己是如何作答的了。

    “怎么不早点说”顾璋叹了口气,考完、阅卷、出成绩、殿试、琼林宴这么一溜烟下来,都过去两个多月了。

    如果是考完没多久回忆, 他估摸着还能想起来一些。

    顾璋跑去找黎川他们打听, 几人集思广益,帮他凑了一份会试第二场的试题。

    黎川和金瑎在准备朝考, 为留在翰林做准备, 故而回忆完了试题,就各自回去复习。

    余庆年得了探花, 与顾璋一样不用参加朝考就能留下, 他疑惑“璋弟回忆这份会试试题作什么”

    “想想看我当初怎么答的,也不知给自己挖了什么坑。”顾璋看完试题, 觉得题题都可疑。

    这题论述遇到山洪山崩, 如何安置百姓。也不知他有没有写超出时代的救援安置、防疫知识、甚至是避免山洪再次发生的长期治理办法。

    还有这题有关山匪,他会不会迷糊中写的太过, 把当初末世中极为流行的,举基地之力率先围剿丧尸的法子写出来了

    还有这题

    顾璋“唉”

    余庆年温和地宽慰道“璋弟无须担忧,即使会试答卷有些疏漏, 但如今殿试已过, 你我官位已授,已成定局。”

    顾璋嘀咕“我倒是情愿真有疏漏。”而不是现在这种, 自己给自己埋了一颗雷,还忘记埋在何处。

    不过顾璋也不是吐苦水, 需要人一直宽慰的人,他很快就调节好心情,积极的想起办法来。

    他得了状元,入了翰林, 也不知翰林最大的头头燕先竹有没有办法看到他会试答卷

    燕先竹年事已高,早就不日日上职了,不过隔几天,还是要来一回的。

    这天快到午时,燕先竹发现顾璋在门外溜溜达达。

    “做了什么亏心事,连我的门都不敢踏进来了”燕先竹收起桌案上的书册,招呼顾璋进来。

    顾璋跑进来,笑眯眯道“这不是在翰林院里,怕人说您有私心吗可不能因为我这个芝麻大点的小官,损了您老人家的名声。”

    燕先竹收拾桌案的手一顿,见顾璋脸上灿烂的笑容,心中有些狐疑。

    小子平日里对他可没笑得这么灿烂过,跟吃了蜜似的,他心中微微警惕起来,嘴里道“举贤不避亲,你把平日里那股机灵劲儿拿出来办差,办得好,自然无人敢说闲话。”

    顾璋顺着杆子往上爬“那您可得帮帮我,皇上让我好好准备给他办差,说与会试第二场有关,可我都忘了当初如何作答。”

    燕先竹先是心惊“皇上何时见过你,还交给你差事”

    皇帝召见翰林中的学子、侍讲,都会有相关记载,何年何月何日召见了谁。

    他作为翰林掌教,这记录册隔几天就会呈上来给他过目。

    顾璋将那日琼林宴上的事说了,跟燕先竹告状皇帝话都不说清楚,还让人猜

    顾璋愁眉苦脸道“我又不敢去问皇上。”

    他没好意思说实话,不是怕明盛帝,而是怕说错了话,漏了更多的底。

    万一出错了技能牌,那就是白送了。

    燕先竹瞧着顾璋耸拉小脸的模样,稀奇道“你还有怕的时候”

    他还是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找人打听起来。

    这日,燕先竹两兄弟在院中树下喝茶下棋,他便忍不住提起了这事,笑道“别看平日里机灵聪慧,还是个没经太多事的孩子,此前你我兄弟还担心他在皇上面前过于放开,没想他也是怕的。”

    燕先梅多了解自家小徒弟他一听就知道不对劲,笑着摇摇头“兄长你想想,弟弟在信中写过,他儿时屁颠屁颠跑进屋子里来哄我,都是些什么事”

    燕先竹下棋的手一顿。

    疏忽了

    那日顾璋表现难得可怜又紧张,他竟一时间没能把他和信中腆着脸哄师父的顽童联系在一起。

    “大哥也别太担心,先有个心理准备,届时别被吓着就好。”燕先梅淡定道。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孩子有动响,后头绝对憋着大招。

    燕先梅这些年下来,已经习惯,但凡身边有什么超出常理的事情,往顾璋身上想,一准错不了

    “我还不至于被点小事吓着。”左右不过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能办多大的差事也就翰林那点事。燕先竹好奇道“子实不担心可需要大哥让下头照拂一二”

    “别看他皮,做事心里都是有分寸的。”燕先梅想想翰林那些事,笑道“还真没太大担心,就他那股鬼精鬼精的机灵劲儿,要是真有人能欺负得了他,那我倒要好好瞧瞧,是个什么人才。”

    燕府后宅。

    燕夫人走进女儿院子,正院没见人,倒是又添置了几样精巧可爱的小摆件。

    奶乎乎的木质乳白色幼犬,正睁着水汪汪的狗狗眼,乖巧地趴在进门右手边的矮桌上。

    仿佛在等主人回家,见到主人后十分激动又期待地说“汪汪,主人终于回来啦”

    “汪汪汪,想出去玩,主人带我出去玩汪”

    幼犬脑袋圆乎乎的,被打磨得极为光滑,让人忍不住笑着伸手摸一摸,进屋的心情都变好了。

    除了这只新添的乳白色小犬摆件,挂在小门旁的蝴蝶百花风铃,墙上新换的诱人食画册子无一不让人感觉,房间的主人极为热爱生活。

    花了许多心思,将房间的每一处都摆弄成自己最喜欢,最舒服的模样。

    这定是个快活透亮,生机勃勃的姑娘。

    “芷儿呢”燕夫人问。

    婢女屈膝行礼道“回夫人的话,小姐在小厨房。”

    燕夫人便带着人往小厨房走,越往小厨房走,面色愈发带出几分愁。

    燕夫人想想就觉得头疼,两年前她就开始帮女儿寻摸好夫君,可偏偏东挑西挑,愣是没一个合适的。

    高嫁是万万不行的,若日后有个什么事,他们燕家只能咬碎了牙和血吞,连帮忙说话都难,他们燕家也不需要牺牲女儿幸福去做这些事。

    同等世家的,本就没有太多适龄的公子,要不就是家里人口太复杂,跟入了龙潭虎穴也没差了,婚后没个安宁,要不就是芷儿根本瞧不上。

    好不容易寻摸到两个还行的,可她去和人家夫人一见面,就听出了对方隐隐有些瞧不上她家芷儿,说琴棋书画不通也就算了,还喜欢匠人手艺,琢磨厨艺。

    婆婆不喜欢,瞧不上,日后日子可怎么过

    燕夫人更愁的是,她家芷儿可比外头隐隐传言更夸张。

    不是旁人贵女那般,吩咐下人去做的那种,无论雕刀、纸塑、锅碗瓢盆都爱亲自动手,而且极为喜欢鼓捣这些,甚至手都不似许多仕家女子般白皙柔嫩。

    “芷儿这性子,可如何是好”

    燕夫人身旁的嬷嬷宽慰道“小姐娇憨可人,性子也是极好的,不过天真烂漫了些,有点自己的爱好,总能找到好夫婿的。”

    聊着,一行人就走到小厨房门口。

    都还没进门,就听到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就跟快活的小鸟儿似的,好好听得人脸上的愁苦都融化了。

    “青荷,这泥好黏呀。”

    “你看我做的,是不是和画里的这个烤炉一模一样”

    燕夫人一进去,就见女儿正笑盈盈的蹲在地上,纤白的手上沾满了泥浆,兴致勃勃的在盘弄一个圆筒形的东西,甚至脸蛋和鼻尖都沾了一点泥,活像个小花猫。

    她还兴奋地说“青荷,你看这书里写着,烤炉还没开,香味引来的人,能足足挤满一整条街呢”

    “老王卖瓜都还自卖自夸,小姐您忘了,这书里好些制作过程的建议,都还是您给的。”青荷不赞同,哪里会有这么香的炙肉

    她家小姐做的各种肉,也不过是香透了一整个院子。飘香十里那多半是文人夸张。

    “才不会。”燕芷才不理她,她胳膊环着膝盖探头往炉子里瞧,声音里满满都是羡慕和期待道“满满一条长街的人啊要是有一天,我也能被这么多人喜欢夸赞就好了。”

    燕夫人止步。

    她瞧着女儿甜美娇憨的小脸蛋,眼前却浮现自家女儿在小厨房里忙来忙去的身影,就跟个快活的蝴蝶似的,偶尔还能听到叮叮咚咚的声音,仿佛在给哼着歌的女儿伴奏,明明寻常的声音,串在一起就是好听极了。

    那是她家芷儿高兴的声音,女人家一生中,未出阁前最高兴快活的日子。

    燕芷惊喜“娘,你来了”

    燕夫人被女儿透亮惊喜的眼睛看着,心里又酥又软,原本准备的话,便也不好说出口了,她和煦一笑“又在捯饬什么吃食”

    燕芷拿着走后门提前要来的食神鬼斧翻开宁都篇,指着滋滋冒油,金黄酥脆的炙肉,和燕夫人喜吟吟地分享起来。

    看着女儿手里的画册,燕夫人心里突然浮现一个想法。

    她以往也不是没试着往下头找过,但许多攀附的心思太明显,连她都瞧不上。

    她心中盘算起来,顾璋模样俊朗,品行瞧着也好,能被燕家两位最厉害的长辈看中,还连中六元,日后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且她眼瞧着,顾璋没有瞧不起芷儿的爱好,反倒是有点喜欢,不仅上讨着要酥烙花生,还出了本讲吃食的画册。

    其它且不说,单说愿意自己吃亏也护着芷儿,这便超出旁人一大截了。

    最重要的是,她家芷儿好像也挺喜欢的,燕夫人瞧着身旁捧着画册,叽叽喳喳跟个小黄灵鸟似的女儿,眼里浮现温柔的笑。

    她用帕子给女儿擦擦鼻尖的小泥点,问道“芷儿喜欢叔祖父的弟子吗”

    翰林院。

    这会儿已经距离殿试后有一月了,今日是翰林院举行朝考的日子。

    除了一甲以外,二甲和三甲的新科进士都可以参加,朝考成绩好的成为庶吉士留在翰林,余下没考中的,就外放当官。

    在翰林院里的任职,怎么说也是天子近臣,有机会见面皇上,在京城与朝中重臣打交道,还有经验丰富者担任教习,三年下来,学到的经验,积累的人脉是外放的官员难以想象的,升迁也更快。

    故而朝考十分重要,黎川和金瑎都准备已久。

    顾璋和余庆年都已经初步熟悉了翰林事项,这会儿在自己的位置上办公,见有人出来,他们连忙起身往外走。

    “怎么样”顾璋问道。

    黎川向来克制守礼,只道“尽力答完了。”

    这话落在顾璋耳朵里,自动就换算成“没问题,可以放心等结果。”

    他松了半口气,又赶紧去看金瑎。

    金瑎苦笑“我没太大把握。”

    他今儿算是栽了跟头,本来他的学问就不如三位兄弟,有些名气也全靠诗词,能一路考上来,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

    金瑎说了说自己作答的,黎川这个做过一遍题目的,率先眸子暗了些。

    顾璋和余庆年也心里没谱,倒不是说很差,但是在这么多万里挑一的新科进士中,最后能不能取上,还真是个问题,感觉就在能留下和不能留下那根线上晃。

    能不能取中,是要靠最后御笔钦点,也还有转机,顾璋想着,才道“考都考完了,咱不聊这个了。”

    金瑎也很快打起精神“我能一路考到二甲,已经远远超过家里原本的期待了,能不能留在翰林,也没太大关系。”

    他还开玩笑道“说不定我去地方,还能做出点事业来。”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从小见顾璋的各种骚操作多了,尤其是那些有关经商买卖的,他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

    世人皆贬商,但他看得多了,却发现如果当政者能有些策略,其实发达的商业,能给当地百姓带来许多机会,百姓的日子都会变好。

    他觉得,自己也是有一腔抱负想要施展的,想起顾璋曾经说的话,有些关切道“我这些日子没时间,龚家书局那边如何了”

    如果真的要去地方,他也想在走之前,看看这些书画册,是不是真的能如顾璋所言,让宁都和京城的客栈、酒楼、小吃摊、繁华街道、甚至港口都热闹起来,百姓都能挣到更多的钱。

    顾璋道“已经铺货完了,就这两天,就会开售。”

    余庆年和黎川都表示,肯定会去买一本珍藏的。

    金瑎和顾璋对视一眼,想到龚家书局的宣传,眼里都浸出几分笑意。

    顾璋笑道“那你俩可别被吓着。”

    金瑎十分中肯且好意的给出建议道“我劝你们别逗留太久,买完就走。”

    余庆年和黎川

    还真让人好奇,余庆年和黎川思来想去,都想不到不过是去买个书而已,能遇到什么

    见两人表情困惑,又有点被坑过的狐疑和后怕,顾璋和金瑎都忍不住笑出来。

    祝子瑜领着几名祝家小厮和书童,走在后头不远处。

    见顾璋笑得如此开怀,祝子瑜眼底暗藏着不忿“过了今日,他就笑不出来了。”

    他都听说了,御史台的人明日便要参他,卡牌竟然还在变换花样,推陈出新,为了挣钱,简直没把御史台放在眼里。

    小厮犹豫提醒道“老爷都说了,让您安分在翰林学习,莫要再出别的岔子。”

    祝子瑜低低的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他懒得与这些下人解释,顾璋最大的功绩,就是宁都增产,但他仔细观察过,顾璋的手、肤色许多细节都能看出,他根本没下过田,没干过农活,看着就不像是擅于农耕一道的。

    “不过是仗着父辈偶然发现,然后给自己造势罢了。”

    京城中这样的事情可不少,比如围猎时,将大猎物喂了药驱赶过来,然后主子一箭射中,就能传出“擅射”“能文能武”的名头。

    证据就是,那些亲力亲为,将增产之道传播开的,不是顾璋,而是他的父亲和爷爷。

    祝子瑜对此不屑,“不过是凭借这点父辈运气好得到的功劳造势,要不我怎么会屈于人下”

    他始终对自己只得了榜眼,而不是状元耿耿于怀。

    午饭休息过后。

    翰林教习领着一甲三名进了书库,来到一排专门放缺损书籍的书架前。

    这教习道“你们入翰林也有月余,也算熟悉了翰林,如今该分些活了,平日里陛下没召见时,可修书,阅各地县志府志。”

    顾璋如今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祝子瑜和余庆年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按理说,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实录,职责是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草拟诏令和各种官方文书,应当是要被皇上召见的。

    可自琼林宴之后,皇上就忙于政务,还没召见过当今状元,也不知为何,故而教习便安排他们三人干一样的活。

    顾璋自然知道是为什么,皇帝让他养精蓄锐,好好准备,只等着搜集完证据,抓他做壮丁,对户部下手。

    顾璋想一想就觉得头疼,户部可是朝中最重要的六部之一,里面谁不比他的官阶大,谁没有数十年的户部任职经验

    是谁给了明盛帝这么大的勇气

    他才十六

    世界就不能对他友善一点吗

    只听教习道“这个月你们先一人拿三本回去,月末交上来就好,月末时还会有一篇策论文章,届时皇上会查看,定要好生准备。”

    祝子瑜道“能为皇上分忧,实乃我等荣幸,不知可否多拿些残缺的书册,让翰林藏书早些补全扩容。”

    教习瞧了他一眼,又看了下皱眉的顾璋,碍于祝家权势,没说什么,只道“量力而行。”

    祝子瑜笑着上前拿了不少书“都是些修书的任务,轻省,既为天子门生,自然要全力为皇上分忧。”

    顾璋也就头疼了一会儿,祝子瑜已经三两句,从书架中拿下了许多书。

    他是没修过书的,余庆年虽为世家子弟,也没做过这个活,倒是都不知道其中窍门。

    直到那一摞书分成三份,到手一看,才知其中玄妙。

    余庆年皱眉“这怎么可能做得完”

    残缺的书册,有的是模糊了字迹,有的是大段缺损。

    文字相关的内容,想要复原,保证无误,还要找许多书籍互为例证,确保用典、补全的行文没有疏漏,与原文表意相同。

    若是有关数字的,那就更麻烦了,尤其是涉及真实数据的,比如人口、井数、府城面积这些原始数据可能就有缺失,要去查找补全,若运气不好,还要重算。

    这些若是放到户部、可能都是要许多人一起算的,一个人想要算出来,耗心劳神,苦费许久。

    顾璋“真是命犯小人。”

    也不知哪里惹到祝子瑜了,分明就没什么交集,偏偏入了翰林之后,就总摆着臭脸,如今都明晃晃的针对上了。

    当场没推辞,如今已经接下了,再去怕是不好。

    余庆年低声道“我还能让家中培养的书童帮忙,璋弟你打算怎么办,要不去还是去找教习说说”

    顾璋拦住他“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他看了一眼祝子瑜的方向,像是世家书童,学问都不差,虽然不能做关键决断,但是帮忙搜集资料,做些简单补全还是行的,便能大大提升效率,这才一点不慌。

    顾璋坐下来翻看八本书册,看到巨大的工作量,着实被恶心到了。

    幸好是他,若是黎川这样无权无势的,怕是只能夜间点烛,日夜不休的苦干,每日只睡一两个时辰,也不知能不能做完。

    这样巨大的心神损耗,只怕精神不济,无论是偶然得陛下召见,还是月尾交上每月文章,都难保持好状态。

    顾璋看向祝子瑜,祝子瑜正好抬头“瑶光可是觉得太累,想找教习说说情”

    他都观察过了,燕家根本没在翰林交代人要照拂顾璋,这接近一个月,皇上也没召见。

    顾璋笑道“不累,这可太简单了,我还想找教习说,再多来几本,为皇上分忧,祝榜眼可要一同”

    祝子瑜没想到会是这个回应,一时间被噎住。

    又为顾璋的称呼恼怒。

    祝子瑜本以为顾璋就是逞强,嘴上说说。

    没想到真去教习那儿多领了几本,还分了他一半

    祝子瑜摸不清顾璋套路,只咬着后槽牙跟道“对,不难,定能全部修完。”

    顾璋在教习面前过了明处,回来也不着急修,而是在十多本里选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悠哉悠哉地看起来。

    翌日。

    早朝,群臣们议完了朝廷要事,廉冠见状出列道“臣有本要凑”

    原来顾璋不是官,也就算了,这会儿可是从六品,任谁都参得

    廉冠想到家中翻了花样的卡片,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式玩法,简直是挑衅

    廉冠义正言辞,将原本那套词又改了改,除了原来的耽于享乐、骄奢淫逸,行为不端,还加了点词,“甚至连皇宫都有娘娘在玩,引诱陛下放纵,带起不良风气”

    他语气铿锵,叭叭一通说,恨不得把有的没的锅都扣在顾璋头上。

    廉冠还是有点才学的,反正文章做得发人深省,听起来顾璋和他做的卡牌,简直祸国殃民,不罚不惩戒一番,不足以抵消带来的负面影响。

    御史台相约一同参凑的几人纷纷上前,一同声讨这等玩物丧志之物。

    “请陛下发禁令,不许任何商铺出售此物。”

    “皇上可派人去赌场探明,耽于此物者神色癫狂,分明是引人堕落的鸩毒,可恨顾编撰还宣扬此物能让人精于算学,请陛下明辨。”

    任由朝堂下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明盛帝巍然不动,只是目光定定的扫过一人。

    那是他早早安排的人,接受到明盛帝的示意,那人出列,“臣也有本要奏。”

    “准奏。”

    明盛帝声线平直,不辨喜怒。

    此前出来参顾璋的人,心中都还疑惑,昨日商量的时候,没他啊,今天怎么突然站出来了

    这段时间,明盛帝就是派人暗中彻查户部账目去了,同时还要查证到底是偶然因素,还是有人做手脚贪墨。大多精算之人都在户部,想要再找一批本来就难,如今重新算一遍,工作量巨大,还有诸多顾虑和查探,才拖延到现在。

    那日琼林宴,也是因为发现户部端倪,这才拖得晚了。

    “臣也奏顾修撰所制卡牌一事。”

    廉冠心里一个咯噔。

    “臣证明,卡牌上确有算学妙用。”

    廉冠瞳孔紧缩,分明就是靠运气的卡牌,竟有人觉得于算学有益

    明盛帝那一眼暗示起了头。

    前前后后数位大臣出列,人人声色俱厉。

    波及之广更令人胆寒,上至一品,最次的也是四品官。

    户部尚书、户部侍郎、有关税收国库,还牵扯到科举这样的大事

    大殿之上温度骤然降至冰点,透着无声的威压与凝固。

    廉冠跪在地上,背脊都酸痛僵直,这样恐怖的斗法中,他紧张的情绪逐渐攀升到顶点。

    他忍不住瑟瑟发抖,怎么会这样

    他不过是参了个小小的从六品小官,一个新入翰林的状元罢了,还有理有据,怎么会卷入这么大的风暴

    第三次了

    这是第三次了

    顾璋这小子也太邪门了

    往日就算不成,也只能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他都伤了三回了,顾璋一根毫毛都没掉

    廉冠低头跪在地上,努力缩小存在感,就听到上头传来太监的声音“宣翰林院编撰顾璋上朝觐见。”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