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 李鑫月和她的男朋友周华并没有走太远,他们身上没钱,没身份证,在原市住了两天旅馆就吃不起饭了, 两个孩子的家长很快就找到了他们, 把他们押回家反省。
崔美青回家的时候跟父母聊起这件事。
崔林院再次紧张地询问俩兄妹:“你们没有早恋吧”
“当然没有了。”
崔林院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还小, 连自己都养不活呢,就不要想着谈恋爱。你说说, 你们现在谈恋爱能干什么, 你们连茅草屋都盖不起来,谈恋爱是喝西北风还是啃老人啊。”
“哎呀,你放心好了, 我怎么可能早恋啊。”
吃好饭后,崔家一家子都待在客厅看电视。李英婼拿着两根小铁棍,把绿色的毛线套在崔美青手上:“拿好, 别乱动, 毛线乱了不好理。”
“妈, 你这是要干什么”
“给你和你哥打围巾,这个颜色怎么样”
“e,”崔美青拿着绿色的,毛绒绒的毛线,有些犹豫道:“妈, 这个颜色是不是有点太鲜艳了。”
“没有嘛,哪里鲜艳了,”李英婼拿着已经打好的部分在崔美青脖子上摆弄:“你们年轻,就应该用这么新艳的颜色。”
李英婼平时没什么事,就是守小卖部, 守小卖部的时候,她就打围巾,很快就把两条围巾打好了,一条绿的,一条粉的,她还在围巾的后面搞了点流苏,装修围巾。
围巾颜色太新艳了,崔美青和崔志青都不想戴,李英婼硬是把围巾塞给他们。
崔美青背着围巾到学校,星期一天冷,她犹豫再三,还是把围巾给戴上了。
李鑫月终于来学校了,她话少了许多,和一班的男同学似乎分手了,遇见都不说话。
崔美青想和她说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李鑫月来找她玩,她也只能抓耳挠腮,问她冬天冷不冷,怎么穿那么薄。
李鑫月摇头:“不是很冷。”
“啊,是吗”崔美青裹紧自己的围巾。
“你的围巾是你妈妈织的吗”
“嗯,是我妈织的。”崔美青点头。
“真好。”
说完,李鑫月转身就走,留下崔美青愣愣的挠挠头。
今年的冬季运动会到了,崔美青被选进乐队,练了几天打小鼓就被拉出去表演了。
晚上的元旦晚会,六一班上去唱歌的是班里的几个男生。
丁洋洋穿着黑色的板鞋,戴着墨镜和帽子,旁边是和他一样装扮的兄弟。
他们三个男生就这样以非主流的打扮站在舞台下唱哥只是个传说,打扮奇怪就算了,他们仨还记不得歌词,唱着唱着就没声了。
班主任普安在下面要气死了:“丁洋洋这个人,我都让他好好练一练了,净给我丢脸。”
崔美青笑得浑身都抖,太好笑了。
一年就这样翻篇了。
今年崔林院带着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了,他志得意满,不管去哪家吃饭,脸都是红的。
崔美青不喜欢跟着爸爸应酬,她在老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吃吃吃。
凉拌粉丝,酸辣爽口,她吃吃吃。
小香梨,甜脆味香,她吃吃吃。
火烧肉肉香扑鼻,油香四溢,她吃吃吃。
去大舅家,两个表姐都结婚了,她们的丈夫和她们是一个年纪的,都是年纪轻轻就不读书了,在外打工。
年轻人嘛,遇到了觉得合适就结婚了,结果连房子都没有,过年还得住爸妈家。
崔美青去过两个表姐夫家一次,发现表姐夫还是上辈子的表姐夫。
表姑也嫁人了,嫁给了小舅。
这个年喜庆的很,结婚的人多,崔美青吃饭的人家也变多了。
晚上,崔美青去艳梅姐家吃饭,吃完饭后,男人还在继续喝酒,崔美青跟着姐姐去火堆旁边取暖。
艳梅姐拿了两个方块形的粑粑,把粑粑放在木炭上烤,时不时用火钳翻面。
粑粑受热膨胀变形,艳梅姐把粑粑肿起来的泡戳破,粑粑慢慢变成金黄色,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艳梅姐把粑粑捡出来放进碗里,用筷子把热腾腾的粑粑分成小块,拿给崔美青。
“要不要蘸白糖”
崔美青拿着粑粑摇头:“不用了,我喜欢这样吃。”
粑粑本身就是用糯米做成的,有糯米的甜香,烤了之后还有一股焦香,吃起来外皮脆脆的,里面糯糯的。
崔美青吃着粑粑,烤着火,忍不住问姐姐:“姐,你现在快乐吗”
艳梅姐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当然快乐,谁过年不快乐。”
接下来,崔美青参加了一场热闹的婚礼,年轻人穿着民族服装围着篝火又唱又跳。
结果,乐极生悲,崔美青可能是吃得太杂了,开始上火,嘴巴里全是泡泡,泡泡烂掉之后,她吃米饭都疼,只能喝粥。
口腔溃疡就算了,崔美青还开始咳嗽,发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吃了药也不管用。
崔林院只能带着姑娘去镇医院打针、吊盐水。
一切安置妥当后,崔美青坐在吊盐水专用的椅子上发呆,崔林院则是到医院旁边买早点。
医院旁边有一家豆花米线,豆花可以自己舀,一勺豆花白白嫩嫩的,吃起来特别嫩滑。
崔美青不能吃辣椒,崔林院端来的米线清淡的看不见油星子。
崔美青只能一口一口把豆花和米线吃到肚子里,呜呜呜呜呜,生病真难受,吃米线都不能放杂酱了。
崔美青一病就是一个星期,过年本来应该胖一圈的她瘦了很多,小脸惨白惨白的。本来应该每天烂醉如泥的崔林院带着姑娘输液,根本没心思喝酒。
等崔美青病好了,回家的日子也到了。
大爹怜惜她一直生病,给她装猪脚、腊肉、腊肠、咸鸭蛋,连一大爹家都装了一箱柿子,让她带着回去。
崔家满载而归。
崔志青把李家寨周围摸清楚,在寨子的旁边有一些水田,水田旁边的水沟里有泥鳅、大头鱼和黄鳝。
过年回来,崔志青领着崔美青捉鱼,两人拿着一个塑料袋,一把火钳就出发了。
初春的水还有点冰冰凉凉的,崔美青走在田埂上,走得小心翼翼,唯恐自己掉进水里。
崔志青穿着夹鞋,走路带风。
“哥,”崔美青大喊:“这里有条大头鱼。”
崔志青拿着火钳跑过来,在水沟底部,一只大头鱼静静的潜伏着。
崔志青确定大头鱼的位置,眼疾手快地下钳子。
大头鱼跑掉了,水沟的水里也浑了。
崔志青把火钳扔到一边,直接趴在水沟旁边,伸手捞鱼。
在浑浊的水沟中摸了半天后,他高兴地双手捧着鱼站起来。
崔美青屁颠屁颠跑过去,撑开塑料袋。
崔志青把鱼放进塑料袋,大头鱼在塑料袋里跳来跳去,活力满满。
他得意地说:“学着点。”
“那我可学不会。”崔美青笑眯眯的,她的种田文女主可以会。
捉完大头鱼,崔志青又发现了一个洞,他觉得这是黄鳝洞,一话不说伸手就掏。
崔美青在一旁心惊胆战:“万一是蛇洞怎么办”
崔志青把掏出来的泥扔到一边,冲她翻了个白眼:“乌鸦嘴,不要乱说。”
他掏了半天,突然碰到了黄鳝的头,他一把抓住黄鳝头,兴奋大叫:“我抓到了,抓到了。”
崔美青在旁边期待地看着。
崔志青和滑溜溜的黄鳝大战三百回合,衣服上沾满了泥土,终于把黄鳝逮出来了。
逮出来的黄鳝又肥又长,吃起来味道肯定不错。
崔美青和崔志青都振奋了精神,一连抓了三条黄鳝、四条大头鱼、五条泥鳅,最终满载而归。
崔林院把孩子们逮回来的黄鳝收拾的干干净净,做了一锅酸汤鱼。
大头鱼的肉鲜嫩,一抿就碎,加上辣辣的酸菜,崔美青和崔志青在盆里抢起来了。
李英婼瞪兄妹俩。
崔美青瞪崔志青,崔志青瞪崔美青,两人互相瞪了一会,不约而同地松了筷子。
还有黄鳝,肉质紧实,比街上买的还好吃,一家人吃得头都不抬。
最后,崔志青抹抹嘴,他觉得捉鱼这种事还是得多多益善啊。
在李家寨旁边的山上,还有一种能吃的花,叫棠梨花。
崔美青在家没休息两天呢,又被妈妈叫出去摘棠梨花了。
棠梨花的外形和梨花很像,有白的有红的,在山林里像清新脱俗的仙子,轻灵的飘在半空。
李英婼带着崔美青祸害了好几棵棠梨树,摘了慢慢一筐棠梨花,把春天采回了家。
棠梨花在锅里煮沸,晾晒,最后变成褐色的一团,认不出原来的形状。
把棠梨花的水分挤干净,放入锅中和干辣椒、蒜、韭菜、豆食爆炒,就可以得到一碗香味扑鼻的棠梨花。
棠梨花本身的味道是有点清苦的,爆炒一番后,香辣的汤汁都被包裹在棠梨花的花瓣中,吃起来味道十足,十分下饭。
崔美青一口气干了两碗饭,肚子都鼓起来了,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