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 崔美青立马发布了新书画家,同时开始写太平皇帝。
有预收的画家成功上了编辑推荐榜,收藏的涨势喜人,平均每天能增长二十个, 读者评论很友好, 崔美青每天看数据高兴地能多写两千个字。
一个星期后, 冬令营的前一天, 崔美青急急忙忙地收拾衣服裤子鞋子,因为北京冬天很冷,还会下雪, 李英婼特意给她买了羽绒服、保暖内衣内裤和雪地靴, 这些东西都要塞进行李箱里。
收拾好衣服,崔美青把画家的第十至十七章的章节都放进存稿箱, 设置好发布时间, 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发表。
崔林院推开卧室门进来, 看她收拾东西, 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东西好好收着,不要拿漏了,身份证记得带上, 你拿着手机,到了北京不要忘记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对了, 晕车药别忘记拿了。”
“知道了。”
“哦,对了, 这个钱你收着,有什么想要的可以买。”
崔美青抬头,看到床上放着一叠钱。
“爸, 不用了,我自己有钱。”
“给你你就拿着,早点睡啊,明天早上六点我叫你起床。”
崔美青把钱塞到书包,哎,爸妈真好,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早上六点,崔美青被妈妈叫醒。
她迷迷糊糊地洗完脸,穿上羽绒服。
爸爸骑摩托车带她往学校赶,寒风呼呼往他们脸上刮,像带着刀片一样。
“你往我背后躲一躲。”
崔美青不说话,把手脚尽量缩在一起,躲在爸爸背后。
到了学校,好几辆旅游大巴等在学校里,熙熙攘攘的到处都是学生和送行的家长。
崔美青有些晕头转向,她要上哪辆车还是随便上啊
“学霸,学霸,这里”
何承燕在车上拼命招手。
崔美青忙不迭地跑过去。
崔林院提着行李跟在她后面跑。
何承燕知道崔美青也要去北京,来得早的她特意帮崔美青占了一个位置。
崔美青万分感激。
旅游大巴很快就出发了,崔美青对着爸爸疯狂挥手告别。
大巴的目的地是昆明,差不多四个小时的车程,对崔美青这种会晕车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崔美青一上车就睡,睡了一个多小时才醒过来,醒过来后,她迅速给自己喂了颗晕车药。
吃完药转头看何承燕,发现她也在睡,于是她闭闭眼,又睡过去。
半个小时后,崔美青实在睡不住了,睁着眼看窗外的山和树,一看就是半小时。
终于,司机师傅也累了,车开进了高速旁边的服务区。
没吃早点的崔美青和何承燕摸摸肚子,上完厕所后就到处找吃的。
服务区的一楼的便利店,有方便面,但崔美青不大想吃。
二楼是家自助餐,三十块钱随便吃。
两个小姑娘都不是会委屈自己的嘴的人,三十块就三十块,能吃饱就行。
两个人付了钱,拿着盘子打了一些平时自己爱吃的菜。
可惜,服务区的饭菜,很少有好吃的,平时很好吃的菜被做得像草料一样。
崔美青取了点旁边的萝卜丁,勉勉强强把饭吃完了。
何承燕懒得继续吃,等崔美青吃完,两人一块下楼,她到一楼的便利店买了一袋面包。
上厕所吃饭的功夫,大家都休息好了,司机师傅叫上所有乘客,大巴继续向昆明行驶。
大巴中途还堵了会车,太阳高高挂起,何承燕和崔美青又挤在一起睡着了。
下午一点半,车终于驶进昆明的汽车站了。
从汽车站到火车站有两公里的路程,大巴不开到那里,打车又不太方便,所以旅游团的几个导游让学生们排成两大排,四五十个人浩浩荡荡地徒步前往火车站。
昆明城真的很大,道路高高低低,纵横交错。
崔美青提着行李箱,背着书包走了两公里,本来应该非常累的,但身边是嬉嬉闹闹的同学,路过的是绿叶花红的公路,处处都有与原市不同的风景,这让她的疲惫大打折扣。
她在排队行走的人群里还看到了同班的男同学朱成涛,42班的刘财会、张如意。
一点半,她们到火车站,通过安检,在取票机排队取票。
但旅游团订的火车票是下午四点,她们还得在火车站转悠一圈,等火车发车。
之前没吃饱的崔美青和何承燕拖着行李在火车站找吃的。
火车站有过桥米线、肯德基和快餐,外面的招牌菜看上去琳琅满目的,似乎味道都很不错。
两个小姑娘站在人来人往的过道上,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你想吃啥”两人异口同声道。
“不知道,都行。”两人再次说出一样的话。
何承燕噗嗤一下笑出声:“学霸,没想到咱俩这么有默契。”
崔美青踮起脚拍她肩膀:“咱俩以后还能更默契呢。”
“哈哈哈哈哈哈。”
“那我们到底吃啥啊”
崔美青眼珠子一转,“要不吃米线在云南,米线总不能难吃吧”
“你说得对。”
两人兴冲冲地冲进过桥米线的店,但面对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电子招牌,两人都有点沉默。
三十块钱的米线
这米线里有金子吗
崔美青在原市吃过最贵的米线也才七块钱,三十块钱对于她们来说还是太逆天了。
但是,来都来了。
两人还是各自点了喜欢的口味,付了钱,拖着行李箱坐到了餐桌上。
没过多久,服务员就端着她们的米线汤过来了,碗非常大,像个盆,里面汤非常清澈,一根米线都没有。
从汤底来看,椒麻味和酸菜味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接着,服务员端上来了一个木盘子,盘子里放着一碗米线、一碟打好的鹌鹑蛋、两片火腿、两片培根、几根豆芽、几瓣菊花和两块鸡肉,这些配菜都放在小碟子里,瞧着还挺丰盛的。
何承燕手脚麻利的把米线和各种小料加到汤里。
崔美青动作慢,何承燕搞完自己的,又帮崔美青下菜。
崔美青把培根片倒进碗里,有些怂怂地说:“这米线花样可真多。”
何承燕搅了搅自己的米线,颇有远见地说:“看这个工序,这米线指定不好吃。”
她挑起一根米线:“你瞧这米线粗的,我们原市的米线都没有这个的一半粗。”
“尝尝吧,钱都付了。”
崔美青夹了一筷子米线。
怎么说呢,这米线挺有弹性的,就是不入味,有很重的面感。
崔美青和何承燕皱眉对视,表情都有些无语。
好在里面的配菜还挺好吃的,高糖烫熟的鹌鹑蛋很滑嫩,口感不错。崔美青把配菜都吃完了,又使劲吃了几口米线,空空如也的肚子总算有货了。
两人吃米线吃了一个小时,外面的大太阳都不烫了。
因为从昆明到北京的绿皮火车要跑很久,差不多踏马又是下午出发,在火车上得待两个晚上,所以崔美青和何承燕又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一堆零食和速食。
崔美青拿了四盒康师傅麻辣排骨方便面、两罐八宝粥、两袋泡椒鸡爪、三包鸭脖、一包纸巾,在原市,这些东西的价格再贵也不超过五十,在昆明火车站,这袋东西的价格直逼一百。
崔美青心疼死了,怎么这么贵啊。
何承燕也买了一大袋东西,她甚至有些奇怪:“你怎么不买面包”
崔美青:“面包太干了,我不爱吃。”
“那你带点水不就行了。”
崔美青提着东西往回走:“你提醒我了,得买点饮料。”
于是,她的袋子里又多了两瓶矿泉水,三盒纯牛奶。
到了候车厅,崔美青提着行李都呆住了。
好多啊,各种人,有人在说民族话,有人在说四川话,还有在说东北话,穿着袄的,穿着棉服的,穿着羽绒服的,高的,瘦的,矮的,他们挤在一起吵吵嚷嚷地说话,时不时还有小孩嗷嗷哭。
导游和学校派出的带队老师站在一堆学生中拼命喊:“站过来,站过来。”
何承燕拉着崔美青挤过去。
在候车厅站着等了大半天,终于,旅游团订的火车检票开始了。
又是还一番排队,一队人挤进火车。
四五十个学生,几乎把一整个车厢都占领了,车厢里全是学生。
崔美青和何承燕分到了一个车厢,她们运气不错,其他四个人,有两个42班的同学,两个是同校初中部的小姑娘。
刘财会和张如意看到崔美青和何承燕,立马激动地打招呼。
把东西放好后,三个女生坐在下铺亲亲热热的说话。
张如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穿着非常朴素,在高二开学的第二天,她就跑到41班门口主动和崔美青交朋友。
至于何承燕,她自己就是社交恐怖分子,两个恐怖分子凑在一起,不用一分钟,她们就熟得像穿了同一条裤子。
火车发动了,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一道道铁轨被抛到了后面,火车穿过城市,然后离城市越来越远。
崔美青悄悄打开手机看了一眼,画家的数据持续走高,新的一期又排上了一个很好的榜。
她写得时候怎么没看出来这本书有这么大潜力,她写得这本可不算爽文,后期女主画完人生最后一幅画后倒在庭院里,在枯枝败叶中死去了。
主角是盛世的记录者,也是看到百姓流亡、民不聊生后无力改变现状的殉道者,悲剧成分非常大。
收藏现在都涨到五百了,到时候入v,上夹子,那收藏的人更多,她把这个结局放出来,会不会被骂啊
崔美青忧心忡忡。
“干嘛呢叫你你也不答应”何承燕凑过来拍她肩膀。
“啊没什么,发呆呢,怎么了”
“刘财会带了牌,来,一起斗地主。”
“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