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杯酒释兵权”正亲手为大臣表演分茶的宋徽宗赵佶感兴趣抬眸。
这是说到他老祖宗了
老祖宗好酒,他好茶,赵佶在茶道上颇为自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也有个典故,讲君臣妙点茶。
初登大宝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宴会上与石守信等结义兄弟把酒言欢,听闻此言笑容微微凝固,电光火石间心下已经闪过无数思量。
不会这么巧吧还有这雅号
下一瞬,他加快了劝酒节奏,笑容满是诚恳,与兄弟们道“喝都喝,干了这杯酒”
同样在北宋,程颐只觉一点灵光飞进脑海,他悬笔落字“矧是枢机,兴戎出好。”一气呵成,只觉畅快。
他反复咀嚼此句,越觉精妙“好一个能引起战争,也能谈下和平”
酒是如此,言语,岂不也是如此。
白白一杯酒虚空敬观众,朗声念白不知道引起多少人心下微动,说完祝酒词一般,又是一杯豪饮。
那个潇洒的劲儿,简直令人想象不到她三瓶倒的酒量。
“二五仔”小酒愣了下才想起来好像是香港片叫叛徒的话。
她把鸿门宴原文忘得差不多了,但当时学的时候老师没说这么精彩啊
“鸿门宴是初中课本还是高中课本上的到现在我只能记得几句话了,倒是对课堂小剧场印象颇深,我还从家里拿了把我爸旅游买的龙泉宝剑哈哈嗯,我就记得沛公军霸上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虽然我们班没有宝剑,但是有个女生会弹琵琶哈哈,一首十面埋伏自带bg。”这引起白白的共鸣,谁没有拿着晾衣杆披着披风的武侠梦,谁有没有过各色语文课羞耻小剧场呢
两人碰杯“好馥郁的花香。”
“兰生酒,又称百末旨酒,意为百花所酿之酒,多见于古代宫中,相传是汉武帝的心头爱酒。”
小酒状态渐入佳境,闻言一激灵,有些小羞涩地扑闪大眼睛“这叫男生酒”
白白一梗“”
“兰生,不是男生,我口音挺标准的的吧“她感叹,”现在的小年轻啊只要思想一滑坡,空耳别怪口音多。“
“不过这么说倒也不是完全错误,古代兰之一字多用以形容君子,兰生有时候还真的就当做小郎君的意思。”
两人美滋滋品鉴一番,将酒香、花香交融醇厚的美妙滋味描述得淋漓尽致,故意馋观众。
她不知道,身处古代的观众们能闻到栩栩如生的酒味,但凡没点儿鼻炎的,都不用自己用力嗅,那酒香就坏心肠地绵绵密密钻进了鼻腔。
都说嗅觉是味觉的一部分,可一砸吧嘴,还是一嘴空空,更令人惆怅了。
每个人看视频,都有自己的关注点。
酒鬼都快疯了人干事你说这是人干事
偶尔小酌一杯的人但凡有点酒瘾都被勾起来了,仙人能随意饮酒,他们难啊
手边正好有酒的观众忍不住共饮,没有酒的观众,那就各凭运气,看当时买酒的困难度如何了。
自古粮酒不分家,管理粮酒的官员看着这美酒都在羡慕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酿出如此美酒啊酿酒,就代表了国力强盛、有钱有粮呃,使劲造作的朝代除外。
厌恶饮酒风气的人紧皱眉头为何但凡昌盛的时代必有酒制因为酿酒可是耗费大量粮食的这仙人不是什么好的
士子更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初中、高中仙人、额、女仙人、不、仙女,也要科举的吗女状元世所罕见,怎么她们说来很稀松平常的样子,咦,难不成
有细心谨记仙人每句发言的人,脑洞大开,想得更多九年义务教育是什么东西“教”、“育”,实在是字面就能解读的二字,难道所谓几千年的故事就成为了仙人教育的一部分就像他们小时候听着神话故事长大一般,仙人反而听凡间故事倒是挺有意思的。
也有人疯狂猜想这不会真是几千年后,那时凡人能飞升成仙,可能仙人是用天幕在对他们那儿的凡人说话,不小心降到了我们这里。
话本子里不都是说仙凡有别吗可仙凡互通看起来还挺普遍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不是仙人,是几千年后的贵族吗
他已经自觉想得挺保守了怎么都不像传说中高高在上的神仙,只有贵族才有这样养尊处优的姿容和谈笑风生的仪态。
古代人对于仙人的憧憬导致了各种离谱的畅想,概率学上,总有那么一两个猜中了真相。
更多的是什么也不管,“来都来了,那就拜两下”的人民群众。
三根香火万能工具,百姓们的求神拜佛永远实用主义。
如果他们能发弹幕,满屏都要覆盖着密密麻麻的心理活动。
比如,不管了,先拜拜吧,这可是真神仙啊神仙保佑弟子明天乡试拔得头筹
比如,无上甚深微妙法呃,这个仙人是道家还是佛家的
比如,神仙请保佑我儿媳一举得男神仙请保佑我隔壁邻居出门摔个大马趴
莫名其妙好像闻到烟气的白白疑惑地往窗外瞅一眼,没发现哪里有发生火灾。
但她没忘了在录讲故事唠嗑的视频,面向屏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大家也很耳熟,项庄他为什么一定对刘邦有这么大杀机呢”
“诶,绕回上面的传说,传说范增他也能看到云气,他看到了刘邦身上的云气,认为这个人将来会是巨大的威胁,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
小酒吐槽“嚯,人人都能观气。别吊胃口了,鸿门宴这场酒局里的两个二五仔到底是谁呢”
白白“先说刘邦阵营的二五仔左司马曹无伤。”
“从背景来看,当时项羽奔向咸阳,派英布攻下函谷关后驻扎在骊山脚下的戏水西岸,距离刘邦霸上大营四十里。很巧的是,刘邦竟然不知道项羽大军开来虽然很神奇,但他好像真的不知道。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消息灵通,立刻送信给项羽,信中写道,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说,明日且让士卒们饱餐一顿,直接灭了刘邦”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拓展,说一下鸿门宴之前的楚汉相争局势了。”
“六国复辟,反秦势力互相联系,结成了反秦同盟。立下怀王之约谁先进咸阳,谁就是关中王”
“先入关中者王之,当时这个口号不停传播,不仅限于怀王势力,渐渐地,天下的反秦队伍都认可了这个条约。谁先进咸阳,谁就能收下故秦之地”
“所以,赵高骤然发难拿下秦二世胡亥的人头,也是欲王关中。”
“唉,赵、李矫诏杀扶苏,随后赵高陷害李斯,又斩胡亥,五天后就被子婴所杀,杀成贪吃蛇,像个套娃。哈,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也觉得自己能分一杯羹”
“乱世,真的不是有脑子就能玩得转的,你就算有一手好牌,也要人家愿意给你上牌桌的机会。所以子婴看清自己的筹码,在刘邦率兵而来时,率众出城而降,本来应该是个明智的选择。”
她叹了口气“就像范增认为刘邦是个危险对手时说的那样,沛公这个人在进关中之前是又贪财又好色,结果一进关中,竟然不贪图秦朝的财宝,他是在收买人心。但无论如何,刘邦进城没有扰乱咸阳城的治安,完成了一次安稳的政权交接,对于百姓是幸事。”
“刘邦能咬下这一块肥肉,自然也是狂喜,但樊哙劝他说现在不到时机,我们的兵力、名声坐不稳这关中王的宝座,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打不过项羽的大军啊刘邦不断的劝说下生闷气,终于在张良的劝说下,决定退出咸阳,还军霸上。”
“刘邦很欣赏子婴。这里解释一下,子婴,就是秦三世。大家都说秦二世而亡,实际上是因为赵高废了帝制,等到子婴即位,就只是个秦王了。”
小酒“诶,胡亥不是秦朝最后一个皇帝啊”
白白强调“胡亥是最后一个皇帝,但不是最后一个秦王,懂”
“不要以为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他和被甩锅的北齐幼主高恒不同,胡亥被赵高杀死,二世兄之子即位,上位五天就杀了赵高,魄力可见一斑。”
“所以即使子婴是老秦家的,刘邦也想让子婴当丞相。”
小酒“真的这么牛嘶,此子恐怖如斯”
白白“可能他这人设太好了,电视剧小说中经常是温文尔雅、少年意气的白月光。秦朝灭亡又不是他的锅,而且献降是无力回天,希望让秦朝政权能完成顺利过渡。”
秦朝,无力回天。
这几个大字在仙人口中轻飘飘的,每个字却重若千钧,压在大秦君臣身上。
“来人”嬴政语气冰冷堪比冰川,墨瞳好似孕育着风暴,唤人来,“将赵高、李斯压入牢中,等我处置”
李斯颤抖地匍匐下身子“陛下一定是有误会微臣忠心耿耿赵、李,不一定是我”
大臣们我们这儿可没有其他姓李的重臣
都说了是矫诏杀扶苏,他们立刻联想起鲍鱼覆体,秘不发丧。
感情你老小子等在这儿呢
相比起李斯,赵高瘫坐在地如同一团烂泥。大势已去,他都被点名道姓了,没有翻身的可能,他更清醒,也更痛苦。
臣子们先是慌乱,不过好在刚统一六国不久,立足于朝堂之上的这批臣子全见过大世面,慌是慌,倒也没那么慌。
他们开始想对策,但不期然,竟然见到一条蜿蜒的血迹从嬴政唇角留下。
他们这下是真慌了“陛下”
扶苏扶住他父皇,眼中满含担忧,其他孩子们也都簇拥而上。
嬴政侧头,看着这个牢牢撑住他的肩膀,自己从小寄予厚望的长子“”
温文尔雅的长子,现在还没有长成到他希望的合格储君的模样,胡亥更是小屁孩一个,再多心思手段也只花在争宠上,掀不起什么风浪。
所以,为什么秦二世会是胡亥
他瞥了一眼凑过来小小一只的胡亥。
因为胡亥活泼,对他亲昵,他是有几分偏宠,但一看到他就满脑子想到那句“秦二世而亡”,嬴政当即挪开眼睛。
伤眼,脑袋疼。
还是看大儿子洗洗眼。
可恶,将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胡亥神色惶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愤怒,脊背发凉,远远避开赵高绕着来到父皇身边,害怕地依偎着。
他不是三岁小孩了,听懂一些事情,他最喜欢的赵高竟然未来会杀他
扶苏对上父皇恨铁不成钢的谴责眼光,也在心里苦笑父皇果然还是对我不满意,竟选了十八弟。
大臣们惊慌失措,嬴政摆摆手“无碍。”他其实只是牙齿咬得太用力,咬破了嘴唇还无知无觉。
“朕没有这么弱,不至于因听闻未来之事,气急攻心吐血。”现在一切尚早,一切都还来得及挽救,他的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野心和野望。
嗯,儿子都不成器的话,孙子似乎也可以
有成年的公子眼神闪烁我的老婆滕妾是不是怀孕了这一胎要是生了个儿子,定叫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