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在已经打得硝烟弥漫,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就命中大清命门。
当年张之洞编练的湖北新军可以说也是革命的种子。虽然张中堂心中想的是用这支军队效力朝廷,不过他的做法实在是太开明,湖北新军的文化水平比北洋军高了好几个档次而晚清时候学文化知识的又都想着推翻朝廷。
种豆得瓜了属于是。
不仅搞出了湖北新军,在经过张之洞多年的经营后,湖北的发展非常不错。革命军拿下武昌后,在藩库里找到大量现金,还有汉阳兵工厂和军械库中的大量武器,足够装卸几个师
湖北地区的兵源更不是问题,所以革命军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扩充到数万人。
只能说武昌起义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绝对是偶然中的必然,否则说不定也会像早些时候的十多次起义一样失败。
另外,“民国第一伟人”黎元洪已经被半推半就着当了湖北军政府都督,此前他只是个协统相当于旅长。
再多说明一下,此时的军制比较混乱,一般而言,最高的军事单位叫做“镇”,比如北洋六镇。镇的长官叫做统制,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师长。
镇下面叫做“协”,协的长官叫协统。
协再往下叫做“标”,长官叫做标统,其实就是营长。
黎元洪从一个协统一下子当军政府的都督,跨了好大一级。
但黎元洪自己是不愿意的,他在武昌起义之前还奉命抓捕过革命党。
不过黎元洪对共和倒是很向往,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旧军官,所以革命党还是决定通过咨议局推举他当了都督。
据说一开始黎元洪拼命想要把自己和革命党撇清干系,一再推辞“我不是革命党,我不能做都督。”
然后革命党直接拿枪顶着他脑门说“你要是不当都督,我就一枪打死你。”
黎元洪当都督新闻登出来后,一定程度安抚了湖北民心,大家一看原来黎协统也是革命党啊
随着革命军势如破竹,黎元洪也坚定了信心,终于剪去了辫子。
他不再三缄其口,而是掌握了军队权力,甚至排挤掉了一些革命党人。
另一边,清廷压根没想到湖北这么快失陷,摄政王载沣火急火燎召开了会议。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收了不少袁世凯的银子,当即表态“臣以为应重新启用袁世凯,镇压湖北革命。”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也说“臣亦认同应召回袁世凯。”
载沣一听就火冒三丈“除了袁世凯,难道我朝中就无人了荫昌,你能带兵吗”
荫昌是内阁中的陆军大臣,回道“臣愿率军镇压叛党。”
载沣很满意,又叫过来自己的弟弟载涛“伱也率一路大军前往湖北镇压。”
载沣有意让自己的弟弟立功,不过载涛只有24岁,哪有什么带兵经验,只是在法国的军校短暂留过学。
载涛嗫嚅道“我”
载沣看出他经验确实不足,于是说“不用慌,还有冯国璋率领第三路人马。”
载沣多少想借此机会玩玩权术,三路大军中还是给了北洋系冯国璋一个位置,但如果有了功劳嘛,到时候自己就可以“论功行赏”。
三支大军全是从北洋六镇中抽调,荫昌为总统领。
载涛负责的那一路并不开赴前线,而是守卫京畿地区。
真要打起来,还是得靠冯国璋。
可载沣绝对想不到,冯国璋已经从袁世凯那里得到密令,只有六个字“慢慢走,等等看。”
这个密令不仅对冯国璋的一路起效,荫昌直接统领的那一路也完全执行了下去。
所以第一天荫昌就指挥不动大军。
此时湖北的清军已经彻底支撑不住,载沣的脑袋比一个西瓜都要大,只好派荫昌去宣圣旨启用袁世凯。
河南项城。
一大早,袁世凯先看了看冯国璋发过来的电报,自言自语道“李谕的无线电报机真是好东西,在老家也能随时知道朝中动向。”
五姨太杨氏喊他“老爷,鸡丝挂面做好了。”
袁世凯来到餐厅,一口气吃了一大碗挂面和六个水煮蛋,用这三年说得很顺口的河南话心满意足道“这面,中”
袁宫保爱吃面食,不过他吃的面不一般,从宋朝时就是贡面,“条细如丝,筋通爽口,耐煮不粘,色洁如银”,是面中极品。
更难得的是,贡面虽然已经很细,但每根仍有微孔,芯似管状,工艺非常精巧。
吃完饭后,袁世凯又在院中悠闲地散步。
此时荫昌端着圣旨走了进来“袁大人,圣旨到。”
袁世凯见到他后,呵呵一笑“荫大人,我的腿疾你是知道的,跪不下去。”
荫昌脸色有些难看,但现在不敢得罪他,于是直接念了圣旨“着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率军进发湖北,镇压叛军,刻不容缓。”
念完后,荫昌扶着袁世凯坐到椅子,假装关切道“过去三年了,宫保的脚疾好些了吧”
袁世凯叹着气道“我这脚啊,痼疾太深,实在没法给朝廷效力。”
当年袁被罢免,载沣就是以脚疾为由,袁世凯这会儿明显是在嘲讽。
荫昌连忙说“宫保,过去的事就不要计较了。”
袁世凯却明知故问道“大将军,你这次带军进攻武昌一定旗开得胜吧”
荫昌尴尬一笑,避开这个话题说“前任湖广总督瑞澂竟然直接就跑了,真不是办事的料还得靠宫保出山是我去找摄政王求情,才让你回来当总督的。”
袁世凯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荫昌,开什么玩笑,现在大家都知道湖北失守了,朝廷却让我当一个已经失守之地的总督,不明摆着把我当枪使吗
该不会是想玩当年周天子把方夷土地许给秦国,让他们自己打的把戏
但朝廷的做法着实拙劣,竟然想出这种馊主意,真是不想效力。
而且瑞澂与太平天国、鸦片战争时期的某些临阵脱逃的满大臣简直如出一辙。
袁世凯算是摸清朝廷底细了,好整以暇说“真是谢谢荫大人了,皇恩浩荡可你看我这脚,动不了啊”
荫昌还以为他在记恨自己被罢免一事,于是说“国难当头,不要计较以前的事情了。宫保,士兵只听你的,你就出山吧。”
袁世凯心想,朝廷既然知道只有我能调动北洋军,为什么只舍得给一个小小的湖广总督
当初自己可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且位列军机。
他冷笑一声,说道“惭愧啊,你大将军神威,又有皇圣谕,士兵怎么可能不听话这是你表现的好机会”
荫昌还想说话,被袁世凯打断“荫大人,请回吧。”
荫昌最终无奈地离开了袁世凯家。
等他走后,刚才还一瘸一拐的袁世凯,立刻健步如飞,神采奕奕。
国难当头是你爱新觉罗的国难,对我袁世凯来说,可是再好不过。
呵呵,帮是不可能帮的
除非,抬高点价码。得加钱
载沣听完荫昌的报告,火气更大,但根本发不出来,只能让庆亲王奕劻联系徐世昌。
徐世昌作为北洋二号人物,当然明白袁世凯的心思,听完庆亲王希望袁世凯出山的要求后,笑眯眯道“我可以帮这个忙,不过要是没点沉甸甸的东西,是说服不了他的。”
朝廷已经毫无办法了,庆亲王无奈道“只要是我能的,全部不会拒绝。”
徐世昌笑道“有王爷这句话,我就知晓了。”
徐世昌当即乘坐火车来到项城面见袁世凯“宫保,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说吧,你要什么”
袁世凯微微一笑“那你可要记好了。”
次日的朝堂,从河南回来的徐世昌出列奏对“禀摄政王,袁世凯说,让他出山的话需要答应他的五项要求。”
载沣冷冷道“要求还不少,说吧。”
徐世昌说“第一项,袁世凯要求马立宪召开国会。”
载沣道“还用他说,我已经准了。”
这只是开胃菜,徐世昌接着说“第二项,袁世凯要求皇下罪己诏认罪。皇虽年纪小不懂事儿,但辅佐他的摄政王有罪。”
载沣脑门的青筋暴起,怒喝道“胡说本王摄政以来,勤政爱民,何罪之有”
徐世昌就像一个面无表情的奏对机器,继续说“袁世凯的原话是,三年以来朝廷权贵当权,违反祖制而且官员百般勒索民财,并无办成一件利民之事从朝廷到地方,官员们实无一个守法之人”
袁世凯一点面子都不准备给载沣留,同时贬低整个皇族内阁,也为自己启用北洋系之人铺平道路。
毕竟这三年当权的都是你们爱新觉罗家,事情搞砸了,都是你们的错。
载沣气得咬牙切齿,对徐世昌说“徐世昌,你是要向本王宣战”
徐世昌依旧面不改色道“摄政王,都是袁世凯说的。而且,还有两条我没说,分别是赦免革命党,实行言论自由以及重新组阁。”
袁世凯这五条一条比一条狠。
听到最后几个字,庆亲王奕劻感觉心在滴血袁世凯莫非想要对朝廷来个大洗牌
但启用袁世凯这事是自己力保的,于是含泪道“臣愿意让出内阁总理大臣一职。”
连皇族内阁都说话了,载沣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颓然问道“袁世凯想用谁来组阁”
徐世昌从袖口里抽出一张纸“请摄政王过目。”
载沣哼了一声“竟然已经准备好了。”
他看了名单,差点背过气去。
袁世凯拟的内阁名单是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
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大臣赵秉钧
度支大臣严范孙
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大臣王士珍
海军大臣萨镇冰
司法大臣沈家本
农工商大臣张謇
邮传大臣杨士琦
理藩大臣达寿
这份名单“含袁量”十足,基本都是袁世凯嫡系。
除了萨镇冰和理藩院大臣达寿,都是汉族。
萨镇冰是蒙古族,但他也属北洋系。
至于理藩大臣,本来就是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找个满族的达寿合情合理,况且这人没什么能量。
总之,袁世凯算是把权力全都归到自己手底下了。
载沣的弟弟载洵骂道“根本是在漫天要价、趁火打劫,他袁世凯想要独揽军政大权嘛”
他倒是猜对了。
徐世昌淡淡道“请摄政王裁决。”
载沣眼睛要喷出火,一字字道“我答应让他赶紧给我来京城”
徐世昌垂首道“臣现在就去发电报。”
第二天,腿疾突然痊愈的袁世凯就带着新内阁人员全都到了紫禁城。
载沣看着春光满面的袁世凯,忍着怒气说“袁世凯,本王命你立刻马带兵去剿灭叛军”
袁世凯已经等了三年,根本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站在原地道“请摄政王退位。”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的空气瞬间凝滞,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望向了载沣和袁世凯。
载沣愣了几秒,没想到袁世凯出山的第一天就要搞掉自己
他拍了拍手,试图缓解一下宁静的气氛,然后说道“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我看你不只是想让我退,还想让皇太后退位吧”
袁世凯继续不紧不慢说“皇太后乃我大清无之主,真正的一国之君。今后,我新内阁凡有大事必须请示皇太后。”
袁世凯的政治手腕比载沣强太多,这一招拉隆裕太后踩摄政王载沣的手段非常有杀伤力。
虽然知道袁世凯是在离间自己和载沣的关系,但隆裕听了之后还是很受用。
载沣指着袁世凯大骂道“你大逆不道”
袁世凯有恃无恐,不管怎样,他必须搞掉载沣,不然自己出山仍然只是作为一杆朝廷想起了就用的枪,将来还会被无情抛弃。
袁世凯说“国家糜烂如此,摄政王,你难道看不见吗”
载沣看向四周,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局面似乎全被袁世凯掌控,此时的他终于有一种引狼入室的感觉。
袁世凯又添一把火“我新内阁保的是咱大清,倘若摄政王下野,我大清还在一个是大清,一个是王位,摄政王只能要一个,选择吧。”
载沣回头看了看龙椅抱着溥仪的隆裕,她用一种看热闹的眼神看着朝堂的争斗。
载沣知道,自己彻底输了,只能对袁世凯放下狠话“袁世凯,今日我大清只不过暂时用一下你。有朝一日,本王定送你一口好的棺材”
袁世凯说“摄政王,我袁世凯高矮胖瘦你都看见了,送我的棺材可得丈量好尺寸,不要差了分毫。太大了浪费材料不说,弄不好里面不光装着摄政王,还有咱的大清”
袁世凯此时俨然有古时临近篡位大臣的意味。
载沣终于忍不了了“我现在就砍了你”
隆裕太后吓得赶紧拉架“够了载沣,国家弄成这个样子,你摄政王当然责无旁贷。老佛爷临终时说,遇大事你要找我商量,可三年来,你总是独断专行我看你歇歇也好,让袁世凯把事情先理出头绪。”
隆裕的意思很明显,站到了袁世凯一边。
她估计是想起了自己姑姑慈禧太后当年的做法,那时太平天国,八旗不堪重用,于是启用曾国藩等一批汉人大吏,顺利渡过难关。
现在隆裕准备如法炮制。
真是妙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