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司郎中陈有年略有得意的看了眼林泰来,你以为能来参会,就可以左右局面了
人事工作尤其是高端人事工作,更讲究条条框框和惯例规矩,容不得你剑走偏锋、投机取巧
别人积累几十年的资望,堂堂正正摆在这里,你林泰来怎么否认
就算首辅坐在这里,最多也就提名一个左都御史吴时来
如果是一个普通新人,在新单位开会时,一般就是低调做人,尽可能多听多看少说。
但林泰来显然与众不同,他到吏部这清流窝,就是明目张胆抢地盘来的,哪能放过施展影响力的机会。
要是到了吏部还不能对重要人事的提名工作指手画脚,那不就白来吏部了吗
于是林泰来在自己脑子里,把认识的老资历正二品实职堂官又仔细过了一遍。
王司徒不用想了,为了避嫌肯定没戏,除非他林泰来和王象蒙携手走人;
海瑞海青天就算了,就那破学历,根本不可能当吏部尚书。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传统上吏部尚书是尽可能要选翰林出身的官员,只是后来限制就不那么严格了。
但即便再放松条件,也不可能让一个举人来当吏部尚书啊。
继续往下想,南京吏部尚书南京户部尚书南京刑部尚书有了
最后林泰来突然想到一个人物,级别、资历看起来都没毛病。
这时陈有年有点不耐烦,对右侍郎王用汲说“少冢宰还有什么提议”
林泰来急急忙忙的开口道“我这里提個人选,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德高望重,年资且深。
此人数十年来名震海内,雅望非常,又善于识人,实在是最为适合进位天官的人选”
主持会议的王用汲好奇的问道“此何人也莫非是哪位在家闲居的老前辈”
林泰来拍案道“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
王用汲“”
你说的是那个三分之二时间都在请假旷工的文坛老盟主、官场老混子
他王用汲之前也是在南京干过两年的,当然知道王世贞是个什么状态
“他怎么可以”陈有年下意识的否定道。
不管有没有道理,只要是林泰来提的人,先否定一下再说,这是政斗的基本原则。
林泰来轻轻松松就反驳了回去,“王世贞年科比宋纁、孙丕扬早十来年,与陆光祖相当,你就说这资历够不够吧
王世贞官职是正二品尚书,你就说这级别够不够吧
既然陆光祖、宋纁、孙丕扬都可以被提名,王世贞又为什么不可以被提名”
陈有年忍无可忍的斥道“你这是胡搅蛮缠”
提名一个著名官场老混子当威严约等于阁老的吏部天官,闹着玩呢
那些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的人,心里会怎么想
最关键是在去年文坛大会上,王世贞出卖了赵用贤、顾宪成,现在已经是阶级敌人了
林泰来指着陈有年,对王用汲说“少冢宰你看看,他一口气提名了三个人,我都没说什么。
而我根据他的标准,才提名了一个人,就被他说胡搅蛮缠,还有没有天理
虽然推举以文选司为主,但我也不是不能说话吧否则让我来开会的意义何在”
王用汲没好气的回应道“伱们两人提了四个人选,而老夫一个都没提,又怎么说”
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侍郎的现状,在部内事务的话语权不如强势郎中。
林泰来又建议道“还有个左都御史吴时来,听说是首辅的人。
少冢宰你不如象征性提名一下吴时来,算是给首辅一点面子,免得首辅对我们吏部班子不悦。”
王用汲“”
那为什么你不去给首辅这个面子还是你认为,你没必要给首辅这个面子
陈有年又否定说“王世贞近些年任官毫无业绩,何以服众”
王老混子是怎么当官的,你林泰来心里没数吗
林泰来讥讽道“陆光祖在刑部,宋纁在工部,这种业绩对于做吏部尚书又有什么用
如果只看选拔官吏方面的业绩,那就该你陈有年当吏部尚书谁能有你在这方面的业绩多”
王用汲阻止了双方互相争吵,决定说“关于天官的提名,就这些人,足够用了。”
陈有年冷哼一声,也就没再说什么,毕竟在形势上还是大优。
他提名的三个人陆光祖、宋纁、孙丕扬,那都是正经的老资格高官,业绩、风评、资历无可挑剔。
再看看另两个人王世贞和吴时来,都什么玩意
一个是官场老混子,另一个近年来因为阿附首辅,口碑风评极差,拿什么和陆、宋、孙三人相比
不选陆、宋、孙,而去选王老混子,除非满朝大臣和皇帝全都眼瞎
今天只是拟定初选名单,后面还有大臣廷推。
候选人三比二或者三比一,优势在我
此刻林泰来心里也发动了“以史为鉴”技能,把历史上的情况回想了一遍。
未来这几年大混乱期,首辅像走马灯一样的换人,礼部尚书也频繁换人,而吏部尚书同样是
原天官杨巍辞职后,三四年内先后有宋纁、陆光祖、孙鑨、陈有年、孙丕扬五人当吏部尚书。
也就是说,陈有年提名的这三个人和陈有年本人,在历史上全部都是吏部尚书。
在这段混乱期,清流势力的部院正堂里,唯一在今天没被提起的就是李世达。
历史上的前东林党时代,清流势力官位巅峰期就是李世达当左都御史、孙鑨为吏部尚书,赵南星为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为考功司郎中。
不是陈有年不想提名李世达,而是在本时空,李世达三年前被废掉了。
当时清流势力围剿首辅,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的李世达以钦差身份到苏州抄首辅老窝,与土霸王林大官人刚正面。
结果闹得民变纷起,知府、巡抚先后被自杀,钦差李世达严重失职被罢官。
这样的角色,当然不可能被提名为吏部尚书。
想到这里时,林泰来忽然意识到陈有年的运营思路是什么了
如果刑部尚书陆光祖或者工部尚书宋纁迁为吏部尚书,那么刑部或者工部的位置岂不就腾出来了
那么在家反省了三年的李世达,在官场意义上算是“赎罪”完毕,就有机会被举荐并重新起复为尚书。
这样的话,六部里清流势力就占据了一半的尚书位置
无论如何,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局面
本来林泰来提名王老盟主这官场老混子,带了几分找乐子的意思,用来恶心清流势力的捣乱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是现在看来,必须要认真支持王老混子了。
毕竟他林泰来在正二品部堂这个层面上,实在无人可用,只能尽量废物利用。
那么有些备用招数,就不得不提前拿出来
下定决心后,林泰来坐直了身体,宛如山岳的气势连旁边右侍郎王用汲都感受到了压力。
陈有年心中警铃大作,微微起身,做好了弹射起步并夺门而出的准备
或许林泰来要上演说不过就动手的戏码了
林泰来锐利的眼神射向陈有年,仿佛漫不经心的重新开口说“老陈啊,你什么时候到的吏部文选司”
陈有年谨慎的回答说“这与今天部议有何关系不提也罢”
林泰来又自问自答说“据我所知,当年沈归德从吏部左侍郎升为礼部尚书时,临走前起用你为文选司郎中。
那是万历十二年的事情,到今年正好六年。
按官制三年一考为一任,你已经做了两任六年文选郎,并且又即将任满了”
卧槽陈有年大惊,林泰来这是要直接冲着自己来了
随后林泰来转向右侍郎王用汲,问道“文选司郎中这种负责选拔官吏的职务,有连续三任九年的例子吗”
王用汲答道“应当没有。”
就算是为了防范结党营私,也没有让一个人连续干三任九年文选司郎中的道理。
林泰来便道“那么就要恭喜老陈高升了今天不妨趁热打铁,提前将这件事定下来”
陈有年心里暗骂几声,可以确定了,林泰来这是想要直接釜底抽薪
便开口道“我的事情不急,今天且先把尚书、左侍郎提名了。”
林泰来反问道“莫非老陈你贪恋文选司权势,还想恋栈不去”
陈有年绝对不能承认,只能说“我并不是这意思”
林泰来当即斥道“不是这意思又是什么意思别人任期将至时,都是提前准备任满考核,难道你陈有年就要搞特殊
难道你陈有年就这么想在文选司位置上,作威作福的多坐几天
只是说提前安排好你的去向,又不是让你现在就滚蛋”
陈有年被骂的哑口无言,心里憋火,但却又无力反击。
林泰来这才对右侍郎王用汲说“六部没有四品官衔,普通郎中升迁只能先为按察副使。
但以陈有年的资历和吏部地位,肯定不能是按察副使,毕竟他是嘉靖四十一的老资格进士,跟首辅次辅同年呢
故而我建议,可以升陈有年为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巡抚,至于具体去处,则先看空缺再与户部会商。”
王用汲点头道“此乃公允之言。”
虽然林泰来与陈有年有仇怨,但是林泰来这些提议听起来很公道,没有任何贬低。
陈有年内心又一个卧槽情急的站了起来,大声说“巡抚干系重大,我才力不及,愿为参政”
官场常识是,参政肯定不如巡抚,但陈有年竟然宁可当参政,也不愿意去当巡抚
因为按制度,边镇巡抚是吏部和兵部会商推选,内地巡抚是吏部和户部会商推选。
但陈有年非常清楚,户部尚书那是什么人自己若升到巡抚,又能去什么好地方
反正只是升为侍郎之前的过渡职务,巡抚和参政在这个意义上都是一样的
林泰来扭头就呵斥道“你闭嘴我和少冢宰正在讨论你的升迁问题,你这当事人有什么资格说话
我大明官员,什么时候可以自己给自己挑选官职了”
陈有年“”
愣了愣后,被禁言的陈有年连忙又看向右侍郎王用汲,但王用汲没理睬陈有年的恳求目光。
一个平时被轻视的右侍郎,怎么可能对一个实权强势郎中没有怨念
你陈有年平时在吏部,就是天老大你老二的做派,这会儿才想起临时抱佛脚了
再说升你为四品巡抚又怎么了又不违反任何原则,就是他的偶像海青天来了也没话说。
陈有年看到王用汲不说话,于是也不吭声了,反正自己今年确实任满。
你王用汲今天纵容林泰来,迟早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林泰来端起了茶水,慢悠悠的说“关于今天推选吏部天官的议题,我还有点不同意见。
陈有年提名了三个人选,是不是不太妥当”
陈有年不得不又反驳说“初步酝酿人选,这是文选司的职责,有何不妥当”
林泰来还是慢悠悠的说“在任期即将结束时,如此大规模的提名人选,是不是影响不太好啊
是不是有点在卸任之前,使用权力突击性提拔官员的意思”
陈有年的怒火终于按捺不住了,质问道“你这番阴阳怪气,到底想说什么”
林泰来继续发表意见,侃侃而谈说“就算最终只能产生一个吏部尚书,但其他人只要能进候选名单,就是一种资历和名望
下次再有机会时,这次的候选人自然就具备了优先资格。
所以说被提名进了候选名单,相当于隐形提拔。
我认为,即将卸任的陈有年同志利用最后时间,突击性大范围提拔他人的做法,是一种政治上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坐视不理,陈有年同志的错误行为将会对朝廷铨政事业造成巨大破坏。
我们必须要对此及时进行纠正,将这次推选吏部尚书工作引导上正轨
用汲同志啊不,少冢宰你也讲几句”
王用汲“”
这一套一套的词,都是从哪学来的
想了想后,王用汲对陈有年说“我看,你提名一个人就行了。免得临卸任之前被人指摘贪权,对你影响不好。”
陈有年沉默,想自闭。
在自己最专业的人事工作领域,占据文选司主场之利,竟然没打过林泰来
林泰来很关心的询问道“陆光祖和宋纁,你选那个进候选名单要不要我帮你挑一个
如果你都不想选,那就算了,这次你就不用提名人选了。”
“滚”陈有年拍案暴喝“陆光祖”
最终,吏部部议出的吏部尚书候选人名单为王老混子、陆光祖、吴时来。
嘉靖二十六年的两个老古董,竟然横跨三朝四十几年,在万历十八年为了吏部尚书决斗。
同年李春芳、张居正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