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应该盯着谁
从京师到鸭绿江距离一千五百里,又不缺马匹,加急公文传递速度每日最高可达六百里。
几天后京师这边便得到了回报,朝鲜国王李昖开始将所携带的部分财物运过江。
不过与此同时,李昖直接向万历皇帝告了一状,说经略大臣林泰来欺凌藩属。
万历皇帝派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前往经略幕府,询问林泰来此事。
林泰来回奏道“总不能让朝鲜国袖手旁观,什麽也不做。
但如今朝鲜国要兵没兵丶要粮没粮,只能让其君臣拿出金银,也当是做贡献了。
若非如此,朝鲜国还能干什麽”
万历皇帝也就是象徵性的问问而已,陈太监从林泰来这里得到回话,转身就要走。
这时候,忽然又听到林泰来说“还有件事情,望大璫转奏皇上。
先前打探军情时听说,朝鲜国应该有座巨大铜矿,其规模应当远超大明各矿。”
陈太监“”
你林九元还能更机灵点麽如果你林九元肯净身入宫,还能有他们这些大璫什麽事
“矿在哪里”陈太监问道。
林泰来很有心机的答道“此铜矿紧邻边界,距离大明几乎触手可得。昔年成祖时候,那里还属于大明辖境。”
陈太监点点头,这个消息应该能让皇帝今天多吃一碗饭。
不过林泰来又补充说“不过铜矿与辽东之间虽然很近,但中间却隔着建州女直的地盘,有点碍事。”
陈太监没把这当回事,如果皇帝真对一个超级大铜矿动了心,让那群野人滚蛋就是。
如此前期军费暂时得以解决,然后最重要的也最难的就是粮草问题。
有几万石军粮就够大军支用两三月了,纸面上看起来数字似乎不多,大明也不缺这点军粮。
但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运输问题,都得一点一点转运到千里之外。
想到这里,林经略又想骂朝鲜国君臣。
这帮废物根本指望不上,等出了兵连因地就粮都做不到,全要靠大明自己运过去。
初期在北部临近大明边境的地区还好,中后期越往南打,军粮补给越困难。
所以林经略现在更多考虑的是中后期补给问题,琢磨能否从运河上的德州仓丶临清仓向登莱运粮,然后从登莱海运到朝鲜国。
这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果可行的话,应该派专员前往山东负责。
前期工作有了点头绪后,经略幕府便颁布了招贤令,招纳幕府属员。
原则是不拘出身,唯才是举划掉,只论才华,同时还要求身体强健,能适应长期异地工作。
同时林经略根据自己印象,又连续向朝廷奏请徵调一批副总兵以上级别将官听用,有麻贵丶董一元丶达云等名将。
不出意外的,这份名单又在武官群体里引起了巨大关注。如果出征顺利,就是一大波功劳,这批将官肯定人人有功升赏。
宁远伯府中,一对中老年武官看着这份将官名单,双双皱起了眉头。
因为这份将官名单里,就没有姓李的人
“不应该啊。”中年武官李如松忍不住喃喃自语,“怎麽可能不用我李家人为将”
李家镇守辽东二十多年,自家老爹去年年底才被解职,如今的辽东将官多出自李家门下。
如果向朝鲜方向出兵,即便要从其他边镇调兵,但主力肯定还是辽东军,大军后方基地也必定是辽东。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哪能不用熟悉辽东军的李家人
老年武官李成梁犹疑的看着好大儿,“你真的与林经略以兄弟相称莫不是欺哄为父为什麽他不用李家人
还是说,近年你懈怠了,给他送的金银人参数目少了”
李如松答道“这根本就不是钱不钱的事,林老弟他一定有什麽考虑。”
李成梁目光又回到将官名单上,指着一个名字说“在这份被徵调将官的名单里,以麻贵的资历威望最高。
有没有可能,林经略想用麻贵为统领全军的主将,所以就不用我李家人,以免影响到麻贵的威信。”
更了解林泰来的李如松稍加思索后,开口道“更有一种可能,林九元根本就不想设置一个统领全军的主将。”
李成梁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诧异的说“不设置主将,那由谁统兵上前线谁来直接指挥各路兵马”
在李成梁的认知里,文臣不管叫巡抚总督也好,还是叫经略也好,都是坐镇大后方的角色。
在一线统领和指挥大军丶乃至于上阵杀敌的,还是总兵官之类的主将。
比如这次出兵,经略就应该坐镇后方辽东,而将官才负责具体领兵进入朝鲜作战。
所以如果大军出动,没有“提督军务总兵官”之类的大将,那不是开玩笑麽
就连小说话本里,也知道编一个兵马大元帅角色出来。
李如松苦笑道“父亲所说的都是常理,但父亲可曾见过,先登破城的文臣监军林九元偏偏就是不讲常理的那个。
所以我估摸着,林经略这次不会坐镇后方辽东,而是亲自领军进入朝鲜。
若是如此,又有什麽必要再设置总督军务的大将
这些相关的职责,林经略足以一肩挑了,再多一个总领全军的大将,纯属多馀。”
李成梁“”
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完全跟不上时代了
想了想后,李成梁又问“我们李家若想为总督大将,争得过他麽”
李如松实话实说的答道“难除非有皇上全力支持,但如今皇上肯定信重林九元。”
李成梁叹道“从辽东出兵,若我李家人缺阵,岂不成了笑柄
但林经略的心思当真猜不透,你可去拜访林经略,不要绕圈子,直接询问他的心意。”
在这月黑风高之夜,李如松偷跑到林府,看看好像正在开更新社内部会议,便坐在穿堂等待。
过了一刻钟,林泰来出现,李如松就单刀直入的说“今日见经略幕府徵调将官,为何缺了我李家人”
林泰来貌似无奈的说“不知道在令尊和你之间,到底该用谁当辽东总兵官。
所以乾脆就一并不用了,免得伤了令尊与你的和气。”
李如松想也不想的说“老头子都这把岁数了,当然是你先别岔开话题,到底是为什麽”林泰来斟酌良久,然后才说“因为你们和建州女直酋首奴儿哈赤的关系太好了。”
李如松万万没想到,林泰来不用李家人竟然是这麽一个原因。听这意思,林泰来还想顺带收拾建州女直
他早就知道,林泰来似乎一直看建州女直不顺眼,上次还莫名其妙的把建州女直使团群殴了一遍。
但是没想到,林泰来居然还在把建州女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要去出兵打倭寇了还不忘收拾建州女直。
“这是为什麽”李如松问道。
他对这种仇恨心理真的理解不了,他敢肯定,建州女直根本没得罪过林泰来啊。
林泰来回答说“这两年奴儿哈赤一统建州女直,现在部下拥有十七个牛录,精兵五千。
在塞外胡地,这算是一股很可观的势力了,对我大明边地的威胁能视而不见吗”
李如松辩解说“奴儿哈赤向来恭顺,朝廷也多有封赏。”
林泰来不屑的说“什麽对朝廷恭顺是对你们李家恭顺吧
就算表面恭顺,也只是为了获取你们李家纵容,从而不断吞并女直各部落,壮大自身实力,而后自立
我知道你们李家将他视为控制胡地的打手,但他也一样在利用你们李家。等到尾大不掉之时,悔之晚矣”
“哪有这麽严重”李如松坚持说,“老弟也太夸大其词了。”
别说李家父子,就是换成当今任何一个人来问,也不认为问题有多严重。
如果不是顾及到李家和奴儿哈赤的特殊关系,李家又还有很大统战价值的话,林泰来根本就不会废这些话。
于是林泰来又道“当初倭兵入寇朝鲜,与朝鲜国相邻的奴儿哈赤曾奏请征杀倭奴,报效皇朝。
但被朝鲜国君臣坚决拒绝了,他们宁可等待大明天兵,也不要近在咫尺的胡兵救援。”
李如松不明白林泰来提起这个作甚,“这不是正说明,奴儿哈赤为国出力的心意麽”
林泰来哂笑道“奴儿哈赤只是故意说说,嘴上表现一下而已,他才不会为了朝鲜国硬碰倭兵。
现在倒是有个真正为国出力的机会,你看他还肯不肯卖命”
然后林泰来又翻出一份军报,对李如松说“前几日收到军情,倭兵第二军团攻占咸镜道后,主将加藤清正又率领八千倭兵,从朝鲜越过豆满江图们江,攻打海西女直诸部落。
我已经给相邻建州女直的奴儿哈赤下令,命其出兵。
要麽寻找加藤清正,从后面进行包抄围攻;要麽截断豆满江退路,将加藤清正困死在女直胡地。”
李如松脑中构思出东北情势图,频频点头道“正该如此。”
此时的建州女直疆域有点像是一个三角形,尖角朝下,夹在了北边海西女直丶东边朝鲜国丶西边辽东都司之间。
林泰来又道“关于这两个方案,可以让奴儿哈赤根据实际军情进行临机抉择,并不强求一定如何。
更何况奴儿哈赤拥有精骑五千,完全有实力执行我下达的命令。
所以说,我并没有难为他吧我的指令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吧”
李如松再次点头道“没有为难人,确实都是很合理的军令。”
“那你们李家也不要着急,就先等等看,奴儿哈赤会给我们带来什麽惊喜。”林泰来最后说。
半个月后,林经略又把李如松喊到幕府,让李如松看最新军报。
加藤清正部大破海西女直乌拉部酋长布占泰,斩杀九百人。
但是没过几天,加藤清正部遭受同仇敌忾的海西女直部落联军的疯狂围攻追击,大败后狼狈突围,又越过豆满江逃回了朝鲜。
但是李如松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军报,也没看到奴儿哈赤和建州女直。
林泰来冷笑道“奴儿哈赤既没有包抄加藤正清,也没有堵截豆满江退路。
大概是为保存实力,所以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了。
他但凡积极一些,按照指令行事,也不至于让加藤正清如此容易逃回朝鲜国。
现在你还觉得,建州女直是听话的狗吗
如今奴儿哈赤的本心是为了壮大自己,还是为了给大明守边”
李如松沉默不语,军报紧紧攥在手里,快被攥成碎纸了。
林泰来很有信心的说“我还敢跟你打个赌,奴儿哈赤接下来肯定要出兵海西女直,先蚕食那些遭受加藤正清攻击实力大损的部落。”
为什麽林泰来这麽有信心打赌,因为在历史上奴儿哈赤就是这麽干的。
辽东军在朝鲜国打生打死,而建州女直的奴儿哈赤在后方闷声发大财,一步步的吞并海西女直各部落。
大明丶倭国丶朝鲜三国打了个昏天黑地,最后大赢家是建州女直。
本时空林泰来当了经略大臣,如果不盯着建州女直,那简直真就成了穿越者之耻。
李如松抬起头说“我不跟你打赌,奴儿哈赤肯定会那麽做。”
林泰来又问道“那你现在有什麽想法”
李如松能看出来,林泰来如此大费周章可不是儿戏,明显是要逼着李家二选一了。
要麽维护一条开始自行其是的狗,要麽失去林泰来这个出将入相的朋友。
所以李如松三思之后说“养出奴儿哈赤的人是家父,又不是我。”
这潜台词大概就是,我跟他不熟。
林泰来立刻许诺说“既然你的这麽有觉悟,那我就奏请徵调你为辽东总兵。”
李如松脑子开始疯狂运转,回了家应该怎麽向父亲解释,你一直期盼覆任的辽东总兵为什麽被儿子我拿下了。
然后又听到林泰来低声说“或许过些时日,天子也想赶绝建州,勿谓言之不预也。”
李如松“”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