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98章 请明王继皇帝位
    第600章请明王继皇帝位

    四月二十三日一大早。

    京师的官员们陆续往皇城,准备上朝。

    但今天刚到城门口,就感觉到与以往不一样。

    皇城司好多人员,里外三层,守在城门内外。

    皇帝出事的消息,现在已经是满城风雨,大伙当然有所耳闻,现场立刻有人窃窃私语起来。

    不一会,到了上朝时间,城门大开,一众文武陆续而入。

    众人很快来到奉天殿,根据平时的惯例,皇帝不在,由内阁主持。

    因首辅真志道去世,目前由史介青负责。

    廷上先议了些小事。

    等小事说完后,史介青问众官员还有没有什么事,没什么事就退朝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人“下官想问,皇帝陛下到底有没有出事”

    四周哗然,所有人看过去,却是新来的吏部侍郎文天祥。

    文天祥原名文云孙,受皇帝提拔,从陪都临安调任京师。

    来了没多久后,他改名文天祥,和历史上做了一样的选择。

    历史上他是中进士后改名的,这次是进京师改名。

    史介青闻言,沉声道“陛下的事,我们已经派人去查探,有什么消息,定然会公告天下。”

    文天祥大声道“陛下安危是国之重事,岂以如此草率,再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臣请内阁,应该立刻宣诏皇长子赵祺进宫,以为太子。”

    文天祥也不知道太子是谁,但按惯例应该立长子为太子。

    不过他这话刚说出来,边上也有人大声道“陛下在奉天殿牌扁上立刻诏书,不如当众打开立位诏书”

    “陛下生死不知,哪有现在看诏书的”

    大殿里瞬息乱哄哄的,有人要看诏书,有人说皇帝可能还没死,不能看诏书。

    文天祥见状,又道“为何不请谢皇后出来主持大局。”

    不过他的声音很快被边上其他人掩盖。

    文天祥大急,几次想提谢皇后,身边总有人大声说其他事。

    “别吵了。”史介青突然一声大吼,震住全场。

    “这样吧,咱们按惯例来,虽然皇帝陛下生死不知,但咱们应该未雨绸缪,先立个皇子监国辅政,这样将来找到皇帝陛下,也可以迎接皇帝归来。”

    这个意见得到现场大部份人赞同。

    连文天祥也赞成,不能让皇储之位空着,肯定得先找个人监国辅政。

    但找谁的问题,大家分歧挺大的,有人支持皇长子,有人支持赵绎,也有人支持赵禥。

    文天祥发现,支持赵绎的人居然是最多的。

    这时史介青又道“咱们还是按惯例,以皇帝陛下的圣旨为主,同意打开诏书的,站左边,不同意打开诏书的,站右边。”

    史介青要求投票,然后看皇帝诏书。

    听起来最公平。

    皇帝的圣旨才是最准确的。

    现场立刻开始有人站队。

    有人不赞成,但很多人已经站队,左右两边分开。

    文天祥也不赞成看皇帝诏书,皇帝还没确定死呢。

    但站队的人太多,文天祥也没办法,他下意识站在右边。

    结果发现右边人最少,连他在一起不到十个人。

    显然大部份都对皇帝诏书感兴趣。

    现场看起来很明显,绝大部份臣工都要求看诏书,按皇帝的要求来确定皇储。

    文天祥知道这是最公平的,当然也不好说什么。

    “来人。”史介青对着殿外大声道。

    “哗哗哗”殿外胡庆山大步而来。

    “起云梯,看诏书。”

    “诺。”胡庆山转身去拿云梯。

    史介青沉声道“今日诸臣工都在,所有人一起看诏书,以诏书为约定,立皇子辅政监国,还有没有人有异议”

    四周一片安静。

    胡庆山很快带着两甲士进来,然后放下云梯,转身看向诸人。

    史介青道“有谁愿意去取”

    “下官愿意。”文天祥立马站出来。

    他刚从陪都调过来,算京师新人,又没派系,众人都纷纷点头,认同文天祥。

    当下文天祥便爬上梯子,到了上面后,发现上面有個暗阁,里面放着一个盒子。

    他取下盒子,爬下云梯。

    当着众人面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诏书。

    众大臣几乎是一涌而上,纷纷观看。

    “明亲王皇三子赵绎,秉性纯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啊”四周一片惊讶,所有人没想到传位诏书中居然是真是赵绎。

    文天祥拿在手上左看右看,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伸手一搓,手心上面居然还有油默。

    这,这不是改写没多久的

    “等下。”

    他话音未落,叭,诏书已经被人夺去,交到史介青手上。

    史介青高举诏书,传阅四周“陛下英明,已确定皇储之位,众臣人亲眼所见,日月可鉴,天地做证。”

    “这诏书是刚写的。”人群里猛然有人大叫,正是文天祥。

    文天祥跳出来,指着诏书道“上面油墨未干,明显是以假乱真,必有人事先偷换了诏书。”

    “放肆。”兵部左侍郎杜蕃大叫“天气潮湿,又在梁上,油墨当然会容易潮湿,众目睽睽之下,谁敢偷天换日,你把皇城司当什么了”

    “臣请求严察,昨晚和今天当值所有皇城司军士,都得盘查。”文天祥不依不饶,认定诏书做假。

    “文云孙,你是不是有私心,收了谁的好处,故意胡扰乱缠”人群中有人对着文天祥大骂。

    “我文天祥,一心为国,天地可鉴,岂敢有一丝私心,倒是你们,偷梁换柱,改换天日,是想祸乱我大宋吗”

    双方当场对质起来,但这边只有文天祥一个人,对面七嘴八舌十几个,内阁成员中也有骂文天祥的,一时间他完全处于下风。

    就在现场有些慌乱的时候。

    “明王赵绎驾到。”殿外响起浑厚的声音。

    大殿里瞬间一片安静,所有人不可思议的转过身。

    只见赵绎一身百姓的衣物,浑身污垢,身上到处都是水渍,但精神焕发,神清气爽,大步而来。

    史介青大喜,手执诏令跑下来,扑通跪在赵绎身前,高举诏书。

    “陛下有旨,传位明王,还请明王,即皇帝位。”

    这皇帝生死不知呢,刚刚还说监国的,史介青上来就让他即皇帝位。

    赵绎顿时满脸不爽,生气道“父皇被奸人所害,生死不知,做儿臣的,岂敢有私,贪图大宝,当先查办此事,诏告天下再说。”

    扑通,皇城司胡庆山也猛的跪倒“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陛下的事,要是十年查不出,难道皇帝之位空十年,还请明王,立刻即皇帝位。”

    “你们想干什么,你们这是谋逆,当先找出皇帝陛下再说。”文天祥大怒,还想说什么。

    边上有两个皇城司军士突然上前,叭,其中一人拿出刀鞘狠狠一下抽在他嘴上。

    “唔”文天祥捂嘴蹲下,伸后一看,满嘴是血。

    这下是全场哗然,很多人脸上露出恐惧之色。

    “此事容后再议,本王想知道,我父皇究竟被何人报害,本王与其誓不两立。”赵绎二拒。

    “大宋要完了啊。”人群有人鬼哭狼嚎,往地上再跪。

    众人纷纷扭头,却是皇城司提点陈胜。

    陈胜大哭“现叛军逼近卢沟桥,城中禁军纹丝不动,明王再不续皇帝位,大宋必然大乱,一旦叛军进城,众臣工安能保全全身,求明王立刻即皇帝位。”

    这话是提醒在场支持赵绎的大臣,你们再不开口,等叛军进城,你们也得完蛋。

    果然人群中纷纷有人下跪。

    “请明王继皇帝位。”

    “请明王继皇帝位。”

    “请明王继皇帝位。”

    扑通扑通,现场刹那间先后跪下几十人,占据了一半以上。

    “你们,伱们,哎,何必为难我啊。”赵绎跺脚,一脸的无奈“我何德何能”

    他话说到一半,边上胡庆山嗖的跳起来,和两个皇城司士兵,驾着赵绎就往高处龙椅上。

    “你们干什么,住手,住手”赵绎满脸通红的挣扎,非常生气。

    但是。

    扑通,等到他被一下按在那龙椅上时,他整个人好像得到了升龙,一股无比痛快的感觉,从脚底直冲脑海。

    有那么刹那间,他感觉这位置坐下去后,再也不想起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史介青当即转身,重新跪下。

    大殿里好多纷纷下拜。

    现场原本还有一半左右的人站在原地,但眼看大势所趋,挡也挡不住,陆续有人跪下。

    最后还有二十几人没跪。

    “谋逆,你们这是谋逆”文天祥再次跳起。

    “大胆文云孙,口出狂言,当诛九族。”陈胜怒道。

    文天祥暴起“诛我十族又如何”

    “来人,推出去砍了。”陈胜直接道。

    几个皇城司人员一涌而上,抓住文天祥,就往外拖。

    “哈哈哈。”文天祥反而大笑。

    “人生自故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大宋满朝文武,无一男儿”

    扑哧,也就刹那间的功夫,外面一刀下去。

    不一会,就有人提着文天祥的脑袋走进大殿。

    血淋淋的大殿瞬息充满着恐怖的气息。

    原本还坚持站着的二十几个文武大臣们,先后扑通扑通,全部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史介青的带领下,满朝文武拜见新皇。

    赵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狂喜,他起身下去,扶起史介青,然后大声对着所有官员道“诸卿支持朕,朕永不相忘,朕即位第一件事,天下官员,都可世袭传承,广开荫补和特奏之路。”

    “陛下圣明。”史介青大喜道。

    这下全殿所有大臣都变了脸色。

    赵与芮在皇帝位上,逐渐取消荫补和特奏,断绝了官员世袭的大路。

    现在赵绎上来就改掉,回到大宋以前的路,这意味着,大伙以后都可以让儿子们世袭官位了,将来退休,还能提举观庙,这多好啊

    几乎是不约而同,所有官员再次跪拜,三呼万岁后,齐声道“陛下圣明。”

    四月二十三,范文虎历经辛苦,终于带领兵马冲开卢沟桥进入京师一侧大门外。

    但被禁军所阻,范文虎本想强攻,这时城中传来消息,赵绎已经继皇帝位。

    赵绎还以皇帝名议罢免范文虎的官职。

    他的军心瞬息就不稳了。

    而且他出来近一个月,才兵至京师门口,部下也是怨言颇多。

    范文虎没办法,赶紧调转马头,带领兵马跑回锦州再说。

    二十三日,赵禥好不容易甩开堵追的浙江水师,在天津附近和吕文焕同时登陆。

    但赵绎进入京师,继位的消息也传到他这边,范文虎无能,退回锦州的事他们也同时收到。

    赵禥站在岸边,看着吕文焕,两人面面相觑,无以言表。

    之前还是局面大好,但他们在海上被浙江水师拖住,陆上范文虎又没成功。

    关键京师里的张平保持了中立。

    他没有兵符,按兵不动。

    京师十几万禁军如同虚构,眼睁睁看着陈胜以几百名皇城司心腹就完成了翻盘的大事。

    这下连赵禥都自愧不如,他知道三弟赵绎恐怕多少年前就在布置这些事,而他是临场发挥,临时决断。

    各方面全方位落后赵绎,输的也算不冤。

    “现在怎么办”吕文焕这时紧张的问。

    赵禥想了想,缓缓道“自古以来,皇权的变化,都是腥风血雨。”

    “就算赵绎真的坐上皇帝位,我们也不能投降。”

    “这种事,投降就是死。”

    吕文焕重重点头,深以为然,而且他知道赵绎心性,以心狠手辣出名,当年在波斯杀了多少波斯人。

    决不能投降,投降肯定死。

    “走,回军辽东,准备打仗。”

    “真正的皇帝之位,还得靠战场上决胜。”

    赵禥没有犹豫,立刻回到船上,全军回辽东,开启了对赵绎的战役。

    他先后发电报告诉了赵祺,双方很快决定联手,赵祺从婆罗开始,往汉州进军。

    赵禥陆路从辽东出兵,水路从东瀛和高丽出手。

    无论结果如何,双方先要稳定自己的地盘,然后再联手打击赵绎。

    “啊”也就在这时。

    赵与芮猛的睁开眼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