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615章 卷烟厂
    赵与芮大刀金马的坐在办公室里,常遇春和张右丞站在他身后。

    吴立一眼就认出赵与芮,他和赵与芮虽然没见过面,但还是能看出赵与芮这种人,是与众不同的。

    “赵小旗。”

    “吴老板,请坐。”

    吴立肯过来,等于愿意服软,但他找人杀赵与芮这事,太恶劣。

    赵与芮要不是警惕,有防备,恐怕就被王保保他们杀了。

    吴立进来时,也带进来两人,都是手按在腰后,小心戒备的模样。

    赵与芮看了吴立几眼,感觉这家伙也挺年轻的“吴老板有二十五了吗”

    “二十六了。”吴立沉声道。

    “正是青春年华啊,以后还有大把的好日子过呢。”赵与芮笑道。

    吴立嘴角微抽。

    “吴老板这么年轻,下手挺狠的。”

    吴立苦笑,刚想说话。

    “我只是烧你的铺子,也没烧死你的人,你上来就找辽人来杀我,年纪轻轻就这么狠,难怪能在定海站住脚。”

    “我是为面子。”吴立这时道“我也算年轻气盛,赵小旗烧了我的铺子,自然想报这个仇。”

    这话也有服软之意。

    但赵与芮要的可不是服软的话,服软的话他也能说。

    对方足够强,他也能低头认怂。

    他现在不是皇帝,该怂的时候还得怂。

    “那吴老板你说,这事怎么解决”

    赵与芮把皮球踢给他。

    吴立来之前应该想好了,立刻道“我给赵小旗十万,王保保他们也不追究,此事,到此为止。”

    “一百万。”赵与芮直接加价。

    “卡卡”房间里一片卡卡声,吴立身后的人,和赏遇春他们都把手放到腰后。

    气氛瞬息变化,场面火爆气十足。

    吴立脸都红了,没想到赵与芮敢狮子大开口。

    一百万什么概念

    现在大元普通老百姓家里有一万块存款就算不错了,你居然敢开口一百万

    大元现在的万元户还没后世夸张,但普通人想存一万块还是要好几年时间的。

    赵与芮父子两代人当锦衣卫,家中还有上百亩田,这才存到一万多块钱。

    当然,他开支也大,还要上贡给长官们。

    普通百姓开支没他大,收入也比他少,如果不是农民,正常上班,想存一万块,省吃俭用在大元最少得年时间。

    如果是农民,只有种田收入,那得五年往上也不一定。

    赵与芮开价一百万,确实有点吓人。

    “赵小旗,我今天肯来这里,是很有诚意的。”吴立伸手示意手下不要冲动。

    这里是小旗所,肯定不能在这里动枪。

    这里动枪,就算打死赵与芮,他吴家也完蛋了。

    “我也是很有诚意的,毕竟你差点杀了我,有人要杀吴老板的话,我相信吴老板也愿意用一百万买回自己的命。”

    你的贱命能和我比,吴立心中暗恼,不过表面还是忍住了。

    “赵小旗你没诚意,一百万是什么数,我吴家也拿不出。”

    吴立家大业大,让他一次性拿一百万现金出来也得肉痛。

    “那就打喽,耗喽,看谁先死。”赵与芮直接道。

    “伱”吴立眼睛凶狠的盯着赵与芮。

    赵与芮反过来,冷冷看着他。

    场面再次安静下来,双方相互瞪着对方,两人身后的部下都是紧张的摸着腰后。

    我特么的家大业大,和这种混混有什么好斗的

    吴立心中暗暗恼着,他身娇肉贵,显然不合适在这场合和赵与芮枪战。

    但他又不甘心给一百万。

    “没得谈吗”他再次问。

    “我找人问过吴老板家的事。”赵与芮笑道“当年白糖刚上市,吴家就和皇帝赵与芮搭上线,以种植和销售白糖起家,很早成为定海县一方巨富。”

    “这么多年过去了,吴家家大业大,有的就是钱。”

    “当然,这些年你爷爷辈和父辈也花了不少,朝廷也在有意打压你们这些地方巨富。”

    “白糖现在也远不如前,但你主持家族后,又开展海外贸易,收获颇丰,听说跑一趟东瀛或高丽,来回不用半个月,能赚好几万。”

    “南洋南宋等地更赚钱。”

    “毛估估,你们家现金流,一千万是有的,固定资产起码有几千万。”

    吴家在定海,不说排前

    三,前五是妥妥的。

    做为赵与芮起家的地方,当年第一批和赵与芮合作的商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别说在定海,就算在浙江,也都排的上号。

    定海这地方,因为是赵与芮起家地,和赵与芮合作商人比较多。

    所以这边的巨富,都超过浙江其他地方。

    浙江现在的巨富,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临安,以前的京师,然后就是定海,以前赵与芮起家的地方。

    要不是这几年武帝打压有钱人,他爷爷辈又比较会花,他们吴家还能更有钱。

    吴立这会听的很恼火,我家有一千万关你毛事,你敢开口要一百万

    “二十万。”他再次报出一个数字,然后道“你爱要不要,我最多出二十万。”

    赵与芮笑笑,吴立只要开口了,就不存在最多最少,万事就能讨价还价。

    当下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三十五万成交。

    吴立一次性支付三十五万,两人一笔勾消。

    当然了,从两人的表情和语气来看,双方都是有点不甘心的。

    吴立不甘心出这么一大笔钱,但如果干不掉赵与芮,自己也人有危险。

    赵与芮也想好好教训吴立,但现在实力还不够,双方只能暂时妥协。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都不好说,双方肯定都还会继续防一手。

    “王保保他们以后归我了,希望吴老板也不要找他们麻烦。”赵与芮最后又道。

    “放心,几個辽人而已,我没兴趣。”吴立心中恼火无比,辽人不堪大用,还让他出了笔大钱。

    却不知此时,王保保三人就在隔壁房间听着。

    赵与芮是做了几手准备的。

    如果吴立不肯出钱,或许出的钱不让他满意,他可能会在小旗所里直接动手,到时推到王保保三人身上。

    还好吴立肯妥协,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吴立走后,码头立刻恢复平静,双方箭拔弩张的气氛也消失不见。

    赵与芮这次拿到钱后没打算继续采购房屋。

    前期是安抚老朱老张,让几个心腹能有个住所,其他人的房子当然慢慢来,现在要以钱生钱,赚钱为主。

    如今已经是武帝九年1349,去年赵与芮刚过来时就发现一个问题。

    大元人抽烟,但只抽大烟。

    即用的是烟枪。

    大元已经有烟叶,还有专门生产烟叶的商家,但居然没有卷烟。

    这是个很好赚钱的机会啊。

    后世这个是官营的,现在大元朝廷还没发现这个很赚钱,也没有开始弄卷烟厂,如果他弄呢

    当天赵与芮从一个烟草铺买了些烟叶回来,然后又买了些薄纸,自己卷了下。

    接着把老朱,老张等人叫进屋,一人发一支。

    “这啥东西”几人莫名奇妙。

    “烟叶。”有人认出来,但大部份人平时不抽大烟,所以也认不出。

    赵与芮帮他们点燃,带头先抽了起来。

    咳咳咳,房间里很快烟雾弥漫,有人还被呛倒。

    开始大伙都不以为然,还觉得不好抽,但片刻后,又感觉有点味道。

    这会的烟质和烟纸质量都差,确实和后世没法比。

    但这玩意是会上瘾的,赵与芮身上带了一盒,每次看到他们就人手发一支,连抽了几天后,有人就习惯了。

    过几天后,老朱遇到赵与芮,下意识伸手“有烟不”

    “没了。”

    “啊。”老朱苦着脸“怎么没了,有地方买吗”

    “上瘾了”赵与芮故意问。

    “不抽,感觉心里空空的,少了点什么”

    “哈哈哈。”赵与芮这段时间就是拿身边人做试验,这些人被赵与芮投吸了几天后,基本个个都上瘾了,再见到赵与芮都会下意识等他发烟。

    “你们说这玩意有市场吗”赵与芮问。

    众人纷纷点头“有市场,有大市场。”

    赵与芮当即决定,投办卷烟厂。

    首先要制造能做卷烟的机器,然后还要有烟叶来源,最后还要有烟纸来源。

    这三件事都不容易。

    机器是大元没有的,全靠赵与芮和厂家对接,一起发明。

    烟叶要去云贵那边采购最好。

    烟纸以后世没有发明前,一般用学业做业本撕了用。

    后来主要用漂白麻桨,或草浆,木浆。

    这些

    事有的比较简单,像烟纸的制造,赵与芮交给老朱,让其买下一个造纸厂,然后改用漂白麻浆,草浆等来做制卷烟纸,要求洁白度在82以上。

    云贵采购好烟叶的事也比较简单,关键是要找个懂烟叶的人。

    赵与芮思来想去,最后选了王保保兄弟带一个懂烟叶的人去。

    王保保自己也懂烟叶,因为他们在老家草原上也抽大烟。

    找到地方后,要求在那边建厂,然后找人专门种植品种好的烟叶,当然,前提是要多带几种烟叶回来让赵与芮选。

    最后赵与芮亲自去办理机器的事。

    此时全世界最好的机器加工厂不在大元,而是在东燕即东瀛。

    东燕是燕王赵禥建的新国,当年他得知事情有变,先派大军攻占了济州岛。

    而济州岛又是赵与芮起家的地方,那边有赵与芮最早的工厂。

    之后,赵禥把岛上大量的工厂迁到东燕,慢慢发展成世界最大的工厂。

    这样赵与芮可能要亲自去趟东燕。

    当下他找到百户,以捕捉兼犯的名义,请了个长假,由他指点旗中一人暂代其职。

    然后带着常遇春、赵雨声,张右丞三人,四人带了三把枪,即是王保保他们拿过来的枪。

    一起前往东燕。

    大元到东燕很方便,民间有船去,官方也有船。

    赵与芮选了一艘民间商船,假扮商人前往东燕。

    三月初,赵与芮带着三人上了船,船上大部份都是商人,也会有少量移民。

    最近这十几年大元国势日弱,很多汉人开始往东燕迁民,举家迁移。

    因为东燕也是汉人立国,原本当地的日本现在也都叫燕人,经过赵禥几十年发展,当地国语就是汉语,和大元说的是一样的。

    从赵与芮得到的消息来看,东燕这几十年连续出来三位明君,国力蒸蒸日上,好比当年赵与芮在大宋时一样。

    从经济,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已经超过大元。

    大元还是占着体量大,目前算是世界第一大国,单凭人均和各方面的发展,东燕已经超过大元。

    加上当地都说汉语,所以沿海边很多人开始举家迁到东燕。

    而东燕那边还非常欢迎他们移民,明显想挖空大元的人力资源。

    这几年平均每年最少有五万户左右偷偷逃往东燕。

    大元朝廷也不管,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用不了一百年,东燕的人口会暴发式增长。

    而且东燕比后世日本大多了,他包括高丽,还有远东地区,东燕在远东发展也挺好的,就是严重缺少人口,所以拼命想引诱大元移民。

    他们当地还有奖励,谁带了同村的人一起移民到东燕,每移一户,奖励五千块,如果愿意去远东,就分田。

    这些招数都是当年赵与芮用过的。

    所以赵与芮的孙子们干的有模有样,国力更是稳稳压大元一头。

    赵与芮听着这些消息,很快来到二层船舱。

    进去后,里面一片乌烟漳气,各种味道。

    大概有十几户移民暂居在里面,他们每户向船头交了两千块钱当船票,有些家庭是倾尽家财来的。

    赵与芮知道,一般情况下,老百姓不是活不下去,是不会轻易移民的。

    他很想知道眼前这些人家为何移民。

    他找了个借口,很快与这些人打成一片,聊着天。

    “刘叔为啥移民啊,看你们家条件挺好的。”这会移民和偷渡似的,通常穷苦人家才会这么看。

    但赵与芮看到一个姓刘的,全家衣冠楚楚,一看就是有钱人家。

    “呸,这大元要完蛋了,这么腐败。”刘叔破口大骂,接着说他为什么要移民。

    他家是庆元府一家小富之家,家中开着酒楼,还有几十亩田。

    结果当地县衙各部门老是来吃饭,但吃饭归吃饭,却一直欠帐,每次说到年终才结。

    前些年大元经济还好,各衙门还能到年终结帐,但最近三年大元经济越来越差,衙门欠的钱一拖再拖。

    去年他酒楼被吃了十几万,没收回一分钱。

    朝廷还要来吃,这是硬生生要把他吃关门。

    刘叔没办法,想到自己能烧菜做酒楼,到东燕也能干,就决定移民。

    并且移民之前,还要坑当地衙门一把,把钱弄回来。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