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 第 145 章 跟我绝配
    酒足饭饱后,天色已晚。

    顾慎行夫夫俩回家,谢星珩去见农庄的四位先生,好好聊一聊。

    江知与跟何书文一起,去看住处,也给许行之安排个厢房。

    江知与这头,有许多夫郎妇人来凑热闹说话,庄上的适龄哥儿姐儿都来了。

    他跟徐诚的糖厂办得好,在京城扬名,去年的水果糖风靡全城,持续到年间,水果糖都是京城供不应求的送礼佳品。

    进了四月,又一年的“水果季节”要到了,庄上人想想都激动。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他们卖红薯粉可没有这个收入。

    前几年形势不好,这两年农庄稳定发展,因走了药田、药虫的养殖方向,也没个实际的靠山,他们一直不敢往一体化农庄发展。

    现在谢星珩取中了,还是一甲,确认留京,在翰林院任职,他们就想确认一下,看还要不要种植油料,榨油、搞养殖。

    江知与说“可以先种些花生。你们之前应该慢慢把油榨做好了等这事有着落,也该是年底的事了。忙过这阵,再去捉鸡鸭猪来养,把油渣利用上。暂时不招工,就庄上的兄弟们做,不用太着急,能做多少算多少。小谢这头还要点时间稳定。”

    何书文点头“是了,我们想着也是今年先尝试着来,买了些花生种子,这时候播种迟了,到时花生要比别家地里少。但能施肥、追肥,精心侍弄着,亩产应当不错。”

    确认能种植油料,何书文又拿账本给江知与看。

    江知与推开,今天就不看了。好好的喜事儿,搞成生意,太不地道。

    “咱们好久没见,难得碰面,说说家常吧。”

    何书文便把账本放到一边,把屋里的一些生面孔介绍给江知与认识。

    这两年庄上相继办喜事,好些小媳妇小夫郎都是新来的,多是附近乡村的哥儿姐儿嫁来,少数几个是原来在城里做街坊时有交情,谈婚论嫁顺利,他们便嫁来庄上了。

    城里差事难找,有些人也被吓着了,能选择离开城里,都要离开。

    借着姻亲关系,庄上的人员也随之扩大。

    再有之前打通的联络点。联络点的人,多是市井百姓,各行各业都有。这些人无辜死伤了一些,庄上缓过来,何家夫夫俩就抽空走访。

    家里大人都没了的,他们就以远亲、旧友的名义,把孩子接到了庄上。

    现在这些适龄的小哥儿小姐儿,就多是那些人的遗孤。

    若没接来庄上,他们就只能赌亲戚有良心了。否则也是拿去换钱的命。

    另有些小汉子,没叫来叙话。

    何书文想问问江知与的意思,看他们在京城安家,缺不缺人手。

    带两个知心孩子在家里照顾着,比外头买的好。

    江知与摇头拒绝了。

    这年头,到富贵人家为奴为婢的,都是过不下去日子的。

    谢星珩当官了,这跟商户家

    就不一样了。他们不能轻易把身契还给家仆,到了他们家里,就不再是自由身。

    这与何镖头夫夫俩救人的善意相悖。

    他们为着感恩,现在同意了,心里不知怎么想。这方面来说,也不如买人。

    再者,谢星珩说过了,他们不会缺人用。

    就这样吧。

    “留他们在庄上吧,做个普通百姓,过点安稳日子。有点天分的,送去兽医那边学习。往后榨油厂开起来,你这里还要缺人的。”

    江知与说完,明显感觉有几个人松了口气。

    他笑笑,转移话题,问问庄上其他事务。

    另一边,谢星珩请四位先生上座,他在下头行了学生礼,再与他们说话。

    四位先生肉眼可见的老了,尤其是最年长的郭孝祥郭先生。

    他已经不太理事,在庄上给小娃娃们启蒙。大人得了空,也能去旁听。

    原因是之前拿命去敲了霍首辅家的门,那事过后,直到弟兄们安全归来,他心神一松,大病一场。这之后,他身体就大不如前。忧思过度就会头沉心痛。

    他退下来,另三个先生就要撑着庄上的外务。

    这里的外务,是指各处打点上的。

    京城贵人太多了,关系错综复杂。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差错,一份简单的礼,都要算了又算。心力交瘁。

    庄上看着欣欣向荣,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他们这些用脑子的人,始终不敢松懈。

    也因此,谢星珩写来的“人才信”,他们力不从心。

    到是有些熟人,也有些学生,自家孩子也读书识字了,跟在身边手把手的教,能出来办事,但他们都老了,农庄要交给小辈手里了。现在那些人,都跟着何义归在干。

    小一辈的青壮年,在做接班的准备。

    谢星珩听着眼眶发热,“这些都是小事。你们请郎中看了吗郎中怎么说”

    他们都是传统的书生,久坐不动,缺乏锻炼。耗神费心的事办多了,身体自然衰弱。这是药救不了的。

    幸好何义归能抗事。从前是往外头押镖跑得多,给弟兄们安全感。现在都不押镖了,他每天要抽大半的时间来学习,四个先生轮流教他,只累了何义归一个。

    “都说要歇着,哪敢轻易歇着”

    谢星珩知道他们是被兵变的事情吓坏了,心神始终不敢放松。

    便跟他们说“都放心吧,如今世道稳定,皇上勤政爱民,是明君。咱们生活在天子脚下,无需担心。”

    天子脚下都不安宁,当今朝廷就不足担起天下的重任,该歇歇退位了。

    他们五人曾经就朝政密谈过,对谢星珩的政治敏感度,四位先生高度认可。

    后来再给丰州县写信,都很少加个人分析,尽量客观,让谢星珩自己判断。

    谢星珩没把话说得直接,听起来像是普通的安慰,但他们都知道,这是朝局未来几年的走向。

    走向的确定,是

    谢星珩结合林庚最后给他寄来的信件,参考“五年之约”,再有殿试策问的核心,以及皇帝给他的待遇来推断的。

    他不知道他去翰林院这件事,有没有林庚的手笔。但皇帝一定会尽量拉拢他。

    新皇登基头两年,是清理政敌,肃清匪患,赈济灾区。第三年起,就要搞事情了。

    谢星珩还没入职,跟他的dquo同事们▃▃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接触,他对朝局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多。

    依着他的浅薄经验,新皇登基以后,从前簇拥着他的文臣武将们,就要“挟恩图报”了。

    他们是功臣,理应封赏。

    他们是能臣,天子理应如从前一样听话,对他们的意见,重而用之。

    他们是保皇党,是“自己人”。朝中只剩下“自己人”,自己人就该内斗了。

    这些从前因为同一个目标捆绑在一起的人,终会因贪欲和野心,放大利益的分布不均,再有往日积压的不满与矛盾。冲突一触即发。

    新皇做事狠绝,将异党诛除彻底。又太过自信,以为可以在这些“功臣”之间搞制衡,但显然,一只“猛虎”,也会在群狼环伺的处境里,受尽掣肘,进退两难。

    他急需扶持新贵。

    下一批新贵,除了能办实事的文臣,也会大力拉拔勇武无双的武将。

    这是战备的必要条件。

    这之前,大家一起修生养息。

    谢星珩说“或许你们可以搞片小菜园,种种地。”

    生物疗法,种田大法。专治操心过度。

    过过悠闲日子,想想怎么种菜,比较谁种的菜最好,每天动一动,哪怕是拔拔草,总好过这样一日日坐着耗时辰。

    他们笑呵呵应下“行的,你们来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朝中有人,就有容错率。

    何义归办事前,也能有人商量,他们几个老头子,可以歇歇了。

    谢星珩哪能真让他们歇

    真歇下,又是个人价值问题,不被需要,难保不生病。

    “种地就是活动活动筋骨,也能想想怎么种地好,怎么除虫怎么除草,什么时候追肥,挖的坑有多深,怎么让菜地齐整漂亮。让你们心里缓缓,但庄上离不开你们,还得劳你们费心管教。”

    郭孝祥笑声爽朗“好好,老江这辈子,相中你这个哥婿,够他吹一辈子了”

    谢星珩借此转移话题,跟他们聊老家的事。

    丰州县发展好,心有抱负的读书人,听了无不心驰神往。

    这也是一剂强心剂,京城农庄也一样。他们从无到有,现在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原来跟药材打交道,都是受伤生病了用药,哪成想,他们还能自己种植养殖

    人活着,就有希望。

    家财散尽没关系,聚散离合是人生常态。都要向前看。

    这不都变好了吗

    谢星珩跟他们聊得晚,回屋歇息时,两个小宝贝已经睡着,江知与则在炕

    头坐着,拿着本书在看。

    是谢星珩从顾慎行家捞来的兵书。

    想看羽春的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习武的人,少有能抗拒兵书的。

    江知与看了些计策,感觉跟做人做生意差不多。

    他看谢星珩回来了,说“原来心眼子都一个样。”

    说法不同罢了。

    谢星珩想到现代还有“情商练习”“长心眼子”教学,各种剧场实例,还有职场问题摆出来,要高情商说话,要有心眼体会言外之意。

    他失笑道“对,还能培养的。”

    江知与也想被培养一下子。

    谢星珩觉着他不用“后宅相处之道,拿到外头来,也一样通用。”

    没人会对着上官的夫人夫郎,说嘲讽贬低的话。

    若有求于人,各处话头还要上赶着捧。

    要是有心结交、打听消息,说话侧重点和核心目标要找准,要稳住。

    这些东西,江知与都会。

    江知与“啊”了声,看起来有些失望“原来我是有心眼子的。”

    谢星珩看他这呆样,觉得他很可爱,他把外衣挂在屏风上,三两步过来,捧着他的脸揉搓。

    “啊什么难道你想缺心眼”

    江知与拍他手,没拍开,就把手搭在谢星珩的手上。

    他脸颊被挤着,嘴巴嘟着,说话受限,声音“哦哦”的。

    “那我以前怎么不太聪明的样子”

    谢星珩更是笑“你哪里不聪明你只是胆小。真尝试了,你才发现身边那些人都是菜鸡,你实力碾压他们。”

    这说法让江知与开心“好,我是聪明的”

    谢星珩配合他说话“跟我绝配。”

    江知与笑得不行,催他去洗洗睡。

    谢星珩要跟他说会儿话。

    他们夫夫俩有“一刻钟”的约定,再忙要留出陪伴时间。

    江知与还是催他睡“你想坐这里跟我纯聊天,还是跟我大被同眠”

    谢星珩连声“天呐天呐”,“小鱼,你不得了了,竟然还会说大被同眠了。”

    江知与笑道“这有什么我还会被翻红浪呢。”

    谢星珩

    你背着我看了什么书。

    夫郎盛情邀约,谢星珩只好答应。

    他冲完澡过来,身上还有水汽,裤子穿了,上衣不系带,走动一下,胸怀大敞。

    烛火吹灭,室内还有余光。

    谢星珩愣了下,抬头看,发现是两个小宝的星空被在发着微光。

    “”

    不管了。

    他往被窝里钻,抱着香香老婆就是一顿亲。

    江知与穿得严实,刚才坐着看书是什么样,在被窝里就是什么样。

    缠吻之间,谢星珩身上的衣物轻易褪去,江知与的衣服,还得经过宽衣解带的流程。

    谢星珩扯他领口,在他脖子上种草莓。

    “考验我耐心是吧”

    江知与点头“对呀,我故意的。”

    他还理直气壮了。

    谢星珩更喜欢了。

    谢星珩虚坐他腿上,给他解腰带。

    “为什么考验我”

    江知与拿话甜他“因为想跟你多相处一会儿。”

    脱了衣服,办事就完了。

    不脱衣服,还能玩会儿。

    谢星珩给他甜坏了,今晚都不想睡觉了。

    若不是旁边的星空被太亮眼,他能天明再休。

    次日夫夫俩睡懒觉,两个小宝贝早早起来,在炕上爬来爬去,还想到他们头上拉屎,被江知与和谢星珩一手捞一个,把他俩拘在怀里,强行睡回笼觉。

    小孩子精力旺盛,睡醒了就要玩,不依就乱蹦乱跳,躺在爹爹怀里,腿脚还要蹬。

    谢星珩不客气,抓着他俩脚踝,给他俩挠脚心,换来了片刻安静。

    过了会儿,他俩又嘻嘻哈哈起来。

    无奈之下,谢星珩只好裹上外衣,顶着一头乱发,出去找人,把两个崽送到何书文这里,让他帮忙照看下。

    谢星珩没忘记拜师一事,走前还说“何师兄有空的话,让他帮忙照看着点也行。”

    虽然四位先生说何义归很忙,可谁让何义归年轻呢。

    当过卷王的谢星珩,深知人类的极限在哪里。交出两个崽,又回屋快乐补觉。

    后边几天,他们都在农庄里。

    等着城内各家裁缝铺的竞价到了尾声,本着帮许行之把关的态度,江知与抽空回了趟京城。

    京城热闹,今年的科举结束,热闹还在延续。

    江知与走在路上,都有听到他夫君的名字。

    谢星珩给京城百姓的印象很深,因他坦荡,也是为家乡做宣传,他直言“赘婿”身份,并未让大众瞧不起,反而因他的行为,让百姓觉得他是真汉子。

    现在他考中探花了,有书斋出了谢探花的文章合辑,也叫对照版。内附探花专访。

    你所关心的问题,书里都有答案。

    看最后一名的逆袭之路,也问谢探花的学习之法,再聊聊他有没有后悔入赘,把人骗进来吃狗粮。

    都是些零碎的讨论,江知与隔一段路,就能听见一些,听着听着,心痒痒,也去买了一本书来看。

    许行之跟他一块儿,拿钱买了十本。

    江知与

    “这是做什么”

    许行之摸摸鼻子“我验完货,也该返乡了,乡里人肯定会问起,到时也好给他们分享。”

    江知与无言以对,忍不住腹诽这也不是特产啊。

    但他想着,爹爹跟舅舅他们肯定也喜欢这东西,就也多买了几本,让许行之一并捎带。

    验货有江知与陪同,相当顺利。

    生意上有人使坏,但一般不敢得罪大客户,尤其是不知底细的大客户。

    许行之这回手笔太

    大,本身也有功名在身,是个举人。指不定他哪位恩师、哪位同年家里鼎盛,能拿两千两银子买衣相送,交情浅不了。挣钱就够,没必要多惹麻烦。

    而京城的铺面,也并非都有贵人做靠山。也要看地段,看大小。多数都是本分手艺人。

    本作者羽春提醒您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头结束,江知与顺道跟他一起去牙行问了结果。

    布庄俏,一家被挤兑了,连人带庄子,很快就有人吃下,给家里增加产业。他们买不着。

    托牙行打听的绣工,有那么个。牙行问过了,这几人都有儿有女有家业,不愿意离开京城。教学的话,把人叫来学还差不多。学费到位,他们愿意倾囊相授。

    江知与点头。这倒没关系,让黄家挑两个绣工过来学,学完回乡教给其他绣工。

    他又问“从前在布庄做事的老手艺人,你这头能联络到吗”

    能在牙行办事的,人都机灵。客人提一个要求,他们须得多方兼顾,这样才好把小生意,做成大生意。

    都想买布庄了,又要找绣工,一看就是想做这行生意的。老手艺人又怎会缺

    牙行说有几个“他们说他们会染好些颜色,包括紫色,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们也不轻易染。咬死了非得有了安身之所,在新东家家里帮工一阵,感觉合适,他们才愿意拿出本事来。”

    许行之都知道紫色难染,听着瞳仁睁大。

    这要赌一把。

    黄家让他带一万两银子出来,赌得起。

    他看向江知与,轻轻点头。

    江知与便继续问具体情况。

    牙行不明说,问具体的,相对含糊。大抵是从前都是开过布庄的老板。

    江知与便懂了,京城遍地是贵人,他们看中一桩生意,吩咐下去,有的是人给他们办事,哪管别人死活

    生意被挤兑没了,伙计也被挖走了。这些老板们,有的服软,去做个小管事,混口饭吃。有的骨头硬,哪怕不做这一行了,也不交出真本事。

    但这年头,没点手艺,没点本事,只能卖力气。

    卖力气不是长久之计,只好低头。提了这么个“无理”要求。

    江知与考虑到黄家的大手笔,再问“他们愿意去外地发展吗”

    牙子迟疑“你们面谈一下吧,提出这种要求,哪能轻易去外地”

    到了外地,是龙都得盘着。

    江知与垂眸想了想,黄家是合作伙伴,谢星珩有意拉拔,既然如此,就借借夫君的名头。

    谢星珩名声在外,公认的好人,品性上佳,如今也有功名官身,以此来谈,若合适,就把人带去丰州县。

    要是在这基础上,再提旁的乱七八糟的要求,江知与就不答应了。

    他怕是别人布的局。

    当然,今天只是见面,最终确定,要看谢星珩的意思。

    能染紫色的人,消息都放出来了,就没有别的布庄相逼可能吗

    江知与再问问路程

    ,离得有点远,今天跑不了来回,便作罢。

    许行之带着货物,今天还是跟他回农庄。

    到了庄上,江知与找到谢星珩,跟他说了这事。

    谢星珩稍作考虑,跟江知与说“不论是不是局,都当是局看待,把人接过去。”

    江知与不明白。

    谢星珩说“丰州县是当地商人联合,再加上舅舅家,上水县白家,这都是知根知底的自家人。外边人想打听消息,百姓们都有归属感,他们什么也打听不到。孙知县又是王府的人,更是一问三不知。紫色是个大手笔,让他们去吧。”

    丰州县其他生意都普通,皮料在津口县能制作,留在丰州县的就是小生意,增加一个商品种类而已,总体数量不多。这个没关系。

    谢星珩还要留个把柄出来。

    “江致宁还在农庄里,今年就算了,来年有机会,叫他们意外得知。”

    太过完美的人,很难被完全信任。

    他得有欲望,也得有缺点,再有一个对标性格的把柄放出去,就差不多了。

    江知与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放下心来,把这事应下。

    心里有底,这事好办。

    那群人不知是真的,还是演的,跟江知与来回拉扯了三次,直到见了谢星珩本人,才同意跟许行之去丰州县。

    送走许行之,了却一桩事务,他们两手空空,今天也不带娃,江知与就想去看看宅子。

    谢星珩不急。

    “等吏部那头过关了,咱们再买宅子。实在来不及,不是还能买顾家的宅子吗今天难得有个一人世界,咱们玩去。”

    江知与“”

    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