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能抚平一切伤口,流年,会抹去所有故事。
1957年十二月十五日。
京城降下了第一场大雪。
纷纷扬扬的雪花犹如小精灵般从天空飘落下来,为京城大地铺上了一层毛毯。
李爱国一大早就被何雨水从睡梦中喊醒了。
“爱国哥,我娘让你陪我去堆雪人”
“雨水啊,哥忙碌了几天了,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空挡,等会还得去机务段办事儿,你就让哥多睡会吧。”
咱李爱国不是懒人,也想从被窝里爬出来。
但是温暖的被窝舍不得他啊。
何雨水趴在床边,双手托着下巴“那你赶紧给我生个小侄女,我带他一块玩。”
李爱国“”
陈雪茹听到动静从外面走进来,抿着嘴笑道“爱国,你就去帮他们堆个雪人吧,要不然这帮小家伙是不会离开了。”
李爱国扭过头去,看到窗户上不知何时已经挤满了小脑袋,那一双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中充满了期盼。
李爱国去年堆了几个大雪人,彻底镇住了这帮小子。
甚至连一向眼高于顶的许大茂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一句“堆雪人哪家强,还得看咱四合院李爱国”
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强。
李爱国伸個懒腰从床上爬起来,穿得跟大狗熊似的,带着何雨水来到了大院里。
院子里此时已经围了不少小萝卜头,刘光天、张铁蛋、阎解旷,阎解放
看到李爱国出来,张铁蛋抱着比他还要高几头的铲子递了过来。
“爱国叔叔,堆雪人呀。”
呼呼呼咱李爱国是堆雪人的高手了,抄起铁铲子一阵猛铲,在大院里的水池旁堆出一人多高的大雪人。
许大茂带着海龙和海涛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也凑了过来,在旁边打下手。
正忙得起劲儿,李爱国看到贾张氏拎着扫帚从屋里出来。
贾张氏的脑门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跟前阵子易中海差不多。
许大茂也看到了,觉得奇怪“爱国哥,你说说,贾张氏的脑门子是被谁打破的”
“谁知道呢。”李爱国嘿嘿一笑,手头上继续忙活。
前阵子一大妈因为心脏病发,被李爱国送到了医院里,因为送治及时,所以并没有大碍。
一大妈醒过来后,易中海冲进急诊室里询问一大妈为什么会晕倒。
一大妈看到李爱国和刘大娘、二大妈都在旁边,嘴巴张了张又合上了。
易中海似乎察觉了什么,便不再询问。
只是对外宣称一大妈是心脏病突发才会晕倒。
众人都以为这事儿就算是了结了。
等到一大妈出院的当天,贾家内传来一阵喧闹声。
等贾张氏再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脑袋上就裹上了纱布。
据有家属在医院当护士的张婶讲,贾张氏的脑门上被人用砖头砸破了。
大家伙本以为这事儿是阎解成干的,毕竟前阵子阎解成口口声声要把贾张氏开瓢。
但是,没想到贾张氏矢口否认了这事儿,表示是晚上去茅房不小心撞在了大树上。
贾张氏又不是小孩子了,能撞大树大家伙都不相信她的理由,却又搞不清楚真实原因。
这件事也成了四合院的神秘事件之一,要是走进科学栏目组得知了,至少能拍十集。
李爱国在得知这件事后,给出了评价易中海这种远程法师,在被惹急了后,也会变成近战战士。
当一切办法都无效的时候,从物理上消灭敌人,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看看隔壁阿美家就知道了,前任大统领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耳朵能被迫动了手术。
果然是风景那边独美。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易家、贾家、阎家三家处于微妙的平衡中。
贾张氏到底是心虚,没敢找易中海的麻烦,也没敢再去三大爷家要赔偿。
三大爷和三大妈拿到了十块钱,也算是弥补了损失。
易中海还跟往常一样对待贾东旭,但是对贾张氏却是冷眼看待。
一场小小的风波竟然越闹越大,变得如此复杂,还顺带撂倒了两个人,也是李爱国没有想到的。
贾张氏此时也看到了李爱国和许大茂,想起这阵子的遭遇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阴沉着脸从旁边经过。
要不是李爱国搞出了暖宝宝,她能被人开瓢
一切错误归咎于李爱国。
许大茂看到贾张氏阴沉着脸,嘴贱阴阳怪气道“贾张氏,你现在是越来越积极了,大清早就赶去清茅坑,这个月肯定能拿到红票票。”
贾张氏闻言一口气上不来,脚下打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上。
“该死的许大茂”
她还想骂几句,想到马上要迟到了,再也顾不得跟许大茂计较,转过身一溜烟的朝着街区环卫所跑去。
在一帮小家伙的帮助下,雪人很快堆好了。
身体由多个大小不一的雪球组成。
最底层的雪球最大,而最上层的最小。
李爱国从何雨水手里接过胡萝卜插到雪人的脑袋上,有了鲜红的鼻子,雪人瞬间生动了起来。
“爱国兄弟堆雪人的手艺针不戳。”许大茂竖起大拇指。
好家伙,这也能称为手艺
此时陈雪茹做好了饭,听到喊声,李爱国背着手回到了家。
正吃着饭,一大妈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一把水灵灵的青菜。
“雪茹,天儿太冷了,后院那片菜地眼看不行了,我把菜都薅了,你看看这绿莹莹的,正吃呢。”
陈雪茹赶忙放下碗筷将青菜接了过来,笑吟吟的说道“吃了吗您内刚做好的饭,正热乎着呢。”
“不用了,我还得回去吃药,医生叮嘱我要按时吃”一大妈冲着李爱国笑着点点头,转过身离开了。
自从一大妈出院后,经常带点小礼物来到李爱国家,今儿一把青菜,明儿一包花生米。
易中海虽不愿意,但是也只能当做没看到。
吃完了饭,骑着自行车冒着风雪来到了机务段里。
今天李爱国不行车,但是要帮着后勤科的同志发放暖宝宝。
前阵子的暖宝宝已经分发到了铁路一线职工手中。
暖宝宝凭借独特的功效,很快就受到了铁道职工的欢迎。
有些职工甚至愿意花钱购买暖宝宝。
隔壁兄弟单位在得知有暖宝宝这种御寒神器后,也纷纷向前门机务段求购。
鉴于暖宝宝的需求量很大,前门机务段扩大了生产规模,一共“招募”了将近三百个职工家属。
同时,成立暖宝宝三线厂的规划书已经递交到了铁道部里,等到明年开春能开工建设。
这一批总共是五万张暖宝宝。
给前门机务段的职工们发放了三万张,剩下的那些一部分分给了哈市机务段、郑洲机务段等几个兄弟单位。
还剩下一部分暖宝宝装在纸箱子里。
纸箱是牛皮纸糊成的,在这年月特别少见。
看到李爱国走进仓库,后勤科刘科长将一张单子郑重的交到他的手里面。
“李司机,这里面有两千张暖宝宝,全都是信得过的职工家属制作,并且每一张都登记了制造者的姓名,还经过两次检查,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辛苦了,老刘。”
“这是我们机务段的光荣,我不辛苦”
刘科长是铁道兵出身,一想到这些暖宝宝将要发挥的作用,就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李爱国在拿着单子跟暖宝宝核对了一遍后,在上面签上了名字,把单子递了回去。
装有暖宝宝的箱子被一双结实的胳膊抱起来,离开了后勤仓库,放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箱子离开了机务段,畅游在充满历史气息京城街道上,一路前行,最后来到了总政大院。
箱子在这里更换了主人,乘坐上嘎斯吉普车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小院内。
“老师长,这是爱国代表机务段送来的礼物。”
“两千张暖宝宝赵刚啊,等会你到张连长那里支取一百块钱,给爱国同志送过去。”
“老师长,这使不得,爱国是不会收钱的。”
“那伱就告诉爱国,以后别送暖宝宝了”
“好吧。”
一番对话后,箱子被摆在了桌子上。
一双大手打开箱子,拿起一张暖宝宝,眼中尽是轻松。
“一个小小的玩意,竟然能起这么大的作用。爱国倒是个人才他快速打印的那些提议,应该尽快拿到会议上讨论,以早点做好布置。时不我待啊”
一阵唏嘘后,箱子里的暖宝宝被分成了七份。
老师长留下了一份,剩下六份被装在六个纸箱子里,由警卫员送给了六个老朋友。
李爱国从赵刚那里得知老师长执意要支付一百块钱费用时,也没有拒绝。
他清楚老师长是那种真正经过铁血考验的人,一向自我要求严格。
要是不接这些钱的话,老师长肯定会把暖宝宝扔出来。
“爱国,这阵子老师长的精神好多了,谢谢你了。”
“客气了,只不过是个小玩意罢了。”
寒暄几句,李爱国骑上自行车离开赵刚家。
回到了机务段里面,将那一百块钱交给了后勤科入账。
暖宝宝的事情安排妥当。
临近年底,咱李爱国也把精力放在了行车中。
每年的年底,都是各家工厂、单位评比的时候。
今年机务段里已经放出话来。
要是131包乘组能够再次拿到全国优秀包乘组的话,每人奖励两张羊毛毯,两张天桥剧场的前排门票。
李爱国不缺毛毯,对天桥剧场的门票却很感兴趣。
五六年的时候,天桥南部建造了一座大型剧场,民众戏称为“天桥剧场”。
凡是国际上有名的戏剧、歌舞剧、音乐剧、舞蹈剧都能在这里看到。
经常一场演出,能看到老毛子的天鹅湖搭配上北棒子的秦香传,别有一番风味。
天桥剧场凭借“前瞻的开放性”,很快就成了全京城最受欢迎的剧场,往往一票难求。
白车长代表131包乘组写了一封决心信,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包乘组内的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行车的时候,一向喜欢讲段子的刘清泉也闭上了嘴巴,一直冒着寒风将脑袋探出窗户外。
这还是黄婧第一次经历“评奖”工作,也比往日更加主动了,那瘦小的身躯不是在帮司炉工老郑铲煤,就是帮着刘清泉瞭望。
李爱国倒是没有放在心上,还是跟往常一样谨慎行车。
日子一天过去。
一个月后的一天。
天空中跟往常一样飘起了小雪花,李爱国跟往常一样带着131司机组登上了列车,列车跟往常一样出发。
到了京城站,乘客们拥挤着登上列车
今天的一切跟往日那样,都显得格外平静。
乌黑的火车冒着滚滚黑烟在铁轨上穿行,先后通过了亦庄、武清。
等过了军粮站后,列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时速爬上了线路上坡坡顶,接下来就是一段坡度为6的长达下坡道。
刘清泉跟往常一样从外面缩回被冻得发青的脑袋,喊了一声“接下来是长下坡线路,注意避免列车放飏。”
考虑到天气严寒,铁轨上结了层冰,车轮和铁轨的摩擦力比较小,李爱国决定进行制动测试。
得知要进行制动测试,刘清泉有点难以理解。
“制动测试一般是在货运列车上进行,货运列车载重量大,也不经常整备。
咱们是客运列车,天天儿整备车间的那些检修员们盯着呢,刹车那可能出毛病。”
刘清泉并不是那种大意的火车司机,但是在经年日久的行车中,再谨慎的人也会疏忽起来。
遇到长线坡线路时进行制动测试,也不是行车规章制度,并且可能因为车速骤降,导致后部车厢乘客乘坐体验不佳。
所以刘清泉才会出言反对。
李爱国仅用一句话便说服了他。
“小心无大错。注意调速”
李爱国一面呼唤指令,一面将制动机手把推向制动位置,随后车头两侧就响起了排风声。
这种刺耳的声音即使是嘈杂的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也无法遮掩。
听到声音,李爱国瞬间皱起了眉头,夹在手指头上的烟头抖动了一下。
因为是长下坡阶段,黄婧不用帮郑师傅铲煤,此时正协助刘清泉注意前方线路状况,回过头看到李爱国的神情,感觉到有点奇怪。
“师傅,怎么了车速不是降低了吗”
“不够”
“”
“排气量不够,车速降低的程度也不够。”
此话一出。
无论是刘清泉还是黄婧都一脸懵逼。
难倒真能通过声音大小判断排气量是否足够
车速降低速度跟原车速、客车重量、铁轨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系,这些因素难以客观衡量。
更是难以衡量。
此时,就连黄婧也觉得李爱国的担心有些多余。
“师傅,这条线咱们跑了无数次了,虽然前方有十几里地的长下坡,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您是不是太紧张了”
李爱国侧耳倾听片刻,凭借经验感觉自己没有听错。
他没有理会黄婧,一把将大闸和小闸全部都撂下。
火车速度急剧降低,车轮摩擦铁轨迸发出火星子。
看到原本的行车制度测试变成了急刹车,刘清泉皱起了眉头,刚准备提醒李爱国要是车速提不起来的话,可能就会晚点。
到时候必然会影响年底那称号。
就在这时候,车速竟然骤然提升了起来。
火车已经进入了长下坡阶段,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
“刹车失灵了”到了嘴边的话吞咽进肚子里,刘清泉惊得头皮发麻。
他是个老副司机了,很清楚就算是在长下坡,列车撂下非常后,车速也会迅速降低,并且最终刹停。
黄婧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双手紧紧抓住车顶的拉手。
“师傅,这,这是怎么回事儿”
车速的表现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李爱国心中却没有感到兴奋。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朝着刘清泉喊了一声“按照排气的声音分析,后面至少有两辆车厢的制动失灵了,前方是个小转弯,你探出脑袋瞧瞧到底是哪两节车厢。”
刘清泉没有再提出任何意义,将脑袋顺着窗户探了出去,趁着列车转弯的机会,很清楚的看到了后部车厢。
“李司机,第十车厢至第十三位的车辆的闸瓦抱住了车轮闸瓦和轮缘摩擦产生了火花。”
得知这个结果后,李爱国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刘清泉的心脏提到了喉咙眼,一向沉稳的老郑此时抄着煤铲子也脸色铁青。
黄婧倒吸了一口凉气,她虽是司机学徒也知道,此时列车拥有一定的制动能力,还能维持车速。
一旦那四节车厢的制动闸瓦被磨熔掉,失去制动能力的列车将彻底放飏。
一旦前方路线出现什么情况,就可能发生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
131次列车随着下坡速度越快,眼瞅着就到了坡下的养路工区,过了养路工区就是黄村站火车站。
黄村站和火车线路都没有护栏,行人车辆牲畜随便通过铁路。
要命的是,黄村站东、北与津市q区东马圈乡、黄花店乡接壤,南与码头镇为邻,西与仇庄乡相连,算是一个小型交通枢纽。
平日里周边几十里的群众都喜欢到黄村赶集。
联通四地的公路横穿铁路,这条路平日里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列车刹车失控放任直冲过去,就会遇人撞人,遇车撞车。
就算是131次列车运气逆天,能够顺利通过黄村站,过了张家沟道口一座小型铁路桥,在离开桥头几百米的位置有一个小于130米的急转弯路。
以目前的速度,过这个弯道肯定直冲脱轨,而不会顺利安全转过弯道
“现在需要有人前往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节排除故障。”
李爱国的话音未落,刘清泉便举起了手“按照咱们机务段的规矩,行车中出现了故障,应该由副司机排除故障,司炉代替副司机加强瞭望我去排除故障。”
老郑看着刘清泉说道“老刘,你的腿伤还没好,现在要前往后方车厢,必须得通过车顶爬过去,你这样子怎么能做得到。”
刘清泉前阵子下雪骑自行车的时候摔倒了,挺严重的,按照医生的说法需要卧床休息一个月。
但是现在是先进包乘组评选阶段,让刘清泉躺在家里面比杀了他都难受。
他想着作为副司机只要瞭望就可以了,所以带伤上阵。
结果就遇到了这档子事儿。
老郑跟刘清泉是多年的老搭档了,不能让他冒险,咬咬牙说道“还是我代替你去吧。”
老郑扔掉煤铲子,刚要拉开侧门,爬出去,被一只坚硬的大手拉住了胳膊。
扭过头去,他看到了一张沉稳的面孔。
“郑师傅,还是我去吧,现在故障原因未知,咱们几个人当中,数我最火车最了解,也数我最年轻。”李爱国沉声说道。
郑师傅慌忙摇头“李司机,您是正司机,不能够冒险。”
火车司机就相当于一支军队的将军,负责指挥军队,哪能拎着大片刀上阵跟对人对砍的。
李爱国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是正司机,按照机务段的规定,在行车中,我拥有决定权。现在我命令你回到司炉工的岗位上。”
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爬行,危险性很大。
老郑明知道李爱国是不忍心他冒险才作出这样的决定,但是也只能回到岗位上。
李爱国看向黄婧“黄婧,现在由你代替我履行火车司机的职务。”
“师傅”黄婧咬了咬嘴唇,正要说什么,李爱国双手抓住侧门上方的护栏,一个翻身跳了出去。
“师傅”
刘清泉看到黄婧急得快哭了,安慰她说道“姑娘,你放心吧,李大车是我见过最厉害的火车司机,肯定会没事儿的。”
“嗯嗯,我师父一定是最棒的”
黄婧到底不是一般的小姑娘,参与行车任务这多次,她非常清楚,在危险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
现在师傅去拯救列车,她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黄婧心中不断告诉自己师傅肯定会没事儿,然后缓缓坐在了驾驶座上。
这个她期盼已久的位置,现在对她并没有任何吸引力。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火车以超过七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疾驰,一道身影艰难的爬上了列车的水柜。
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爱国此时深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风太大了,刮在脸上,就跟刀子割了一般。
随着风刮来的小雪花迷得眼睛睁不开。
最困难的要数列车头顶部部分区域结上了一层冰。
就算是穿着防滑能力很强的劳保皮鞋,李爱国也好几次差点摔倒,好在及时抓住了栏杆。
李爱国以前也曾爬到过行进的列车上,但是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局面。
他半蹲在列车顶部,等刚被摔伤的腹部肌肉缓解之后,紧把扶手走过十几米长的煤水车。
煤水车的后部便是乘客车厢了,李爱国深吸一口气,猫下腰,一边勉强在剧烈的晃动和狂风中保持平衡,一边艰难的朝着第十节车厢行进。
此时旁边的田地里,有正在冬耕的社员。
看到火车顶上有个人,社员们停下锄头,瞪大眼了眼睛“好家伙,铁道游击队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