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 第74章 第 74 章
    这天作坊里休沐,小牧来接长寿。

    “苗娘子,我家将军本来准备亲自来接小公子的,但是没想到临时有事,就派了我小牧来。您放心把长寿小公子交给我,天黑之前我准保给您一根头发丝不少的带回来。”

    文姜听了心里有一丝失望,倒不是因为秦志远没有亲自来接人。主要是本以为今天能见面呢,结果没见成。不过倒是可以理解,他身为西南万家军的镇远将军,需要忙的事情很多,哪里能整日耽溺于儿女情长。

    小牧又和文姜单独说了几句话,便准备带着长寿走。

    文姜嘱咐了长寿几句,又从作坊里调派了四名会骑马的工人跟随,便让他和小牧一起出发了。

    长寿骑马还不熟练,和小牧共乘一骑。

    路上,长寿忍不住开口问道,“小牧哥哥,你见过我兄长了吧。他的脑袋怎么样了你知道是谁打伤了他吗”

    前一个问题好说,“你兄长基本没事了,能跑能跳。他那伤就是看着吓人,实际上还好。大夫给他处理过伤口,开了几幅补身子的药,你不用担心。”

    至于后一个问题,他不知道该不该告诉长寿。

    算了,还是说吧,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况他刚才也已经告诉了苗娘子。

    “你也知道你们李家最近出了一些事,你哥哥的几个同窗嘲笑他,你兄长忍不住,便和他们打了起来,寡不敌众被打倒在地。那几个孩子一看出事了,就撒丫子跑了。后来还是我们路过救了你兄长。”

    长寿一听愣住了。

    有人能欺负得了他哥哥福寿吗记忆中只有兄长威风八面的样,和他一起读书的孩子都很怕他。娘亲整天训斥他不可以欺负人。

    当时长寿还偷偷羡慕来着。

    他和哥哥是双胞胎,但是从小个头比他矮,身体也没有他壮实。

    所以爷爷奶奶更喜欢哥哥福寿。

    小牧看长寿不说话还以为他在难过,“将军已经派人去过你们李家村了,里正叫了那几个孩子的父母来狠狠训斥了一顿,并给你兄长赔

    了医药费。还通知了学堂的夫子,责令他好好管教他们。”

    都是村里孩子,相互之间免不了吵闹,但是怎么能下这么重的手把人打伤后还跑了。

    明明知道李家族里在找人,那几个孩子也因害怕不敢站出来。

    幸好长寿他兄长被他们捡到了,否则那孩子还不定咋样。

    不过想到那孩子的品性,小牧又无奈的摇了摇头。长寿善良懂事,读书又认真。那福寿跟他一母同胞,品性却差的远了。

    虽说福寿是被他们一行人救的,但是看看他在庄子里这段时间的表现,便是小牧这种性子跳脱,不爱多想的人也忍不住为苗娘子担心。

    有个这样的儿子,苗娘子将来可有的操心了。

    福寿醒过来后,将军便吩咐送他去学堂跟着庄子里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可是他呆了不到半天,便吵着闹着出来,再也不要读了。

    好吧,不爱读书,那就跟着学武吧。

    庄子里专门开辟了一块练武场,武器一应俱全,当然都是木制的。

    庄子里的田地毕竟有限,随着这里的人越来越多,田地不够分的,很多人还是要自谋出路。

    虽说战场上刀枪无眼,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想把孩子送进军营。

    可是现在又不是战乱年代,哪里需要那么多的兵士。

    何况军营里也养不了那么多人。

    万家军虽然有规定,每年会招募一些候补小兵,但是最低也要十二岁起。

    说白了,万大将军这项规定也是为了解决庄子上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何况军营总要招募新兵的,提前招进来,多养两年就多养两年。

    当然也不是什么样的都收,还是要看体格和本事的。

    所以庄子上便专门修了个练武场,供那些想进军营做个候补小兵的没事来练练。

    福寿过了年才十一岁,既然他不爱读书,秦志远便让他来练武场跟着那些孩子们习武。

    将来或许可以进军营。

    可是他去了没两天便也不去了,

    嫌累。

    将军这几天军营里事多,便把他交给了老王头。

    老王头也很发愁,这孩子

    不读书不练武,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吃饱喝足便往女人堆里凑。

    真是愁死人。

    小牧带着长寿一行很快到了福寿所在的农庄。

    老王头已经早早等候在那里。

    庄子里小孩子多,万将军不许在里面纵马,小牧牵着长寿步行进去。

    老庄头殷勤的在前面带头。

    两个看门的在后面窃窃私语,“刚才的小公子是谁啊竟然让秦将军身边的小牧大人亲自从马上抱下来”

    a“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是秦将军收的徒弟,虽然没有正经拜师,但是秦将军对他很是尽心。a“

    怪不得。

    福寿已经知道了长寿今天要来,此时正百无聊赖的呆在庄子里的小河边。

    长寿一来看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只见他的兄长嘴巴里叼着一棵草,躺在河边的草丛里,翘着二郎腿,看着很是快活的样子。

    长寿松了一口气,看来他兄长的伤确实如小牧说的那样已经好了。

    长寿让跟来的工人等在远处,他自己拿起包裹走了过去。

    “哥哥,长寿来看你了。”包裹有些沉重,长寿走的很慢。

    听到声音的福寿慢慢转过身。

    呵呵,原来是他弟弟李兴安。

    李兴旺眯着眼睛看着向他走过来的人。

    他上辈子放走了朝廷要犯,被秋后问斩。到死之前也没见过李兴安来探望他。

    他知道其实他们兄弟俩感情也就那样。

    李兴安怨恨他冷待苗氏,李兴旺却觉得很冤枉。

    他那个娘,沉默寡言,整日吊着一张晚娘脸,说话也不讨喜,无事便训斥于他。

    你的作业没有写完不许出去玩。

    河里涨水了你不许去游泳。

    不许仗着你爹是夫子欺负同窗。

    你不小了要离女孩子远一点。

    若是这话出自别人口还罢了,一个只会种大地的农妇说这些,李兴旺听了从来都是不屑一顾。

    他娘没什么本事,只会种地。听说当初还跟奶奶要了许多彩礼,要不是她,李家的日子说不定能过得更好呢。

    奶奶说那聘礼钱本来是给爹爹预备考秀才用的,结果被苗家要了去。

    爹爹很遗憾的错过了那次考试,从此一蹶不振,只能止步于童生,导致他只能是童生的儿子。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谩骂过她。只是懒得搭理她,不爱叫她,听她唠叨便走开罢了。

    怎么在李兴安嘴里这就成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他李兴旺不服。

    尤其

    哼,他知道李兴安怀疑她。

    他也不想那样,是王家屯的那小娘们勾引他。

    可是出了事,那苗氏只会骂他打他,还要压着他去王家屯谢罪,任凭那家人处置。

    别说他不同意,就是爷爷奶奶也绝对不允许,他李兴旺可是李家的长孙。

    后来她被气病了,他们也给她请了大夫不是。

    是她自己不争气,没等到李兴安中秀才的消息传回来,便死了。

    还是他给她送的终,打的幡。他李兴安那时候在哪里

    李兴旺回忆着上辈子的事,猛地从地上坐了起来。上辈子李兴安不会知道了苗氏去世的真相吧

    否则怎么那么好巧不巧,那要犯就那么容易被劫走了呢

    虽说他在中间帮着通了信,但是若真是朝廷要犯,至于住普通牢房

    李兴旺还没有想明白,长寿此时已经走到了他面前。

    “哥哥,我来看你了。你的伤口没事了吧”

    李兴旺只愣愣的看着长寿不说话。

    可惜长寿没有重生,他不知道上辈子的事,他也无从得知真相。

    不过他李兴旺弄丢了要犯,李兴安也逃脱不了责任,丢官降职都是轻的。

    他读了好多年书才中举,因不是正经进士出身,只被去偏僻地方做县令。

    但好歹也是正经的朝廷命官,李兴安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要弄死他吧。

    更何况那苗氏是自己病死的,他不能把责任推到他身上。

    “哥哥,你怎么不

    说话”长寿轻轻推了推他。

    李兴旺回过神来,“你自己来的”

    苗氏怎么没来。

    李兴旺自然知道了这辈子李家的状况,心里有些唏嘘。最疼他的奶奶竟然去世了,他最仰慕的爹爹竟然赌博失踪了。

    那个不讨喜的妹妹似乎也被他带走了。

    怎么跟上辈子一点不一样

    最可不思议的是他那个娘竟然跟他的童生爹和离了,还带走了长寿

    李兴旺最近一直在消化这些事情。

    现在他受了伤,那女人为什么没有来看他总不会她也记得上辈子的事吧

    这倒冤枉了苗文姜,她只看了个故事的开头,哪里知道后续的事情。

    若是知道上辈子原主的死跟李兴旺也有关,恐怕根本不会让人去找他。

    直接死在外面去地下和原主谢罪不好么。

    “作坊里太忙了,娘亲走不开。”说到这个,长寿也有些心虚。要是他受伤了,就算天上下刀子,娘亲也会第一时间跑来看他的。

    长寿以为文姜还在怨怪福寿当初跟着李家人一起陷害她的事情。

    “哥哥,不是我说你,你往后可都改了吧,不能那样对待娘亲了。你是她生的,怎么能跟着别人一起看不起娘亲,陷害娘亲呢。”

    李兴旺听了却大声反驳道,“我没有陷害她。”

    他只是作壁上观,什么都没说罢了。

    李方氏和大房一起谋划过继长寿的事,他有偷听到。

    当时他也犹豫了好久,想着要不要提醒她一下。

    可是晚饭后看着她抱着长寿在院子里的大树下说悄悄话,还不断有笑声传过来,福寿便决定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哼,对他就是严厉批评,对长寿那小子就是甜言蜜语。虽然他并不屑于跟她亲近,看到这一幕还是愤怒。

    既然如此,那就让大房的计谋得逞好了。

    “可是你总知情吧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娘亲让他避开呢事后你为什么不出来给娘亲作证呢。”长寿大声斥责道。

    福寿低下头,翻了个白眼,不让长寿看到。

    因为长寿

    只看到了他的头颅,虽说伤口愈合了,但是布条还没来得及拆掉。

    想想哥哥受的伤,长寿学着大人的样子叹了口气。

    “我本来想揍你一顿的,可是你糟了这么大一场罪,我就暂时不跟你计较了。但是你要听着,从此以后你对娘亲要恭恭敬敬,要听的教导,不许再跟着外人一起害她。你要保护她,亲近她,喜欢她,她就会像从前一样对你好的。”

    李兴旺听了不屑地撇了撇嘴。

    要他亲近那个女人,做梦他受了伤,她都不来看他。

    长寿看福寿不说话,耐心劝导,“娘也是很担心你的,你从前同她不亲近,见到她便不耐烦。娘亲也是怕来了,刺激你病情。你看她让我给你带来了好多东西,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一些碎银子,包裹沉的我都拿不动。还有你身上这件衣裳,还是娘亲亲手做的呢。”

    当然是做给他的,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告诉哥哥了。

    没想到福寿听了长寿说的这些,没有一丝动容不说,反而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你在炫耀是不是现在她有钱了,你跟着她吃香的喝辣的,便跑我眼前来耀武扬威了”

    长寿莫名其妙,“我没有啊。”我只是来看看你,再给你送一些用得着的东西。

    “小时候你穿的都是我不要的旧衣裳,家里零嘴也是紧着我先吃。你肯定都记着呢。

    你不服气是吧,现在你跟着她过好日子了,便来报仇了,是吧

    你当我傻,当我看不出来。”

    福寿比长寿个头高一截,此时逼近长寿,居高临下的说道。

    小牧去跟庄头说话了,给俩兄弟留出单独见面的空间。

    哼,以往李家日子还算不错的时候,李方氏每年都给他裁好几身新衣裳。

    “福寿在学堂里读书,穿的太差了,会被同学笑话。长寿又不用上学,把福寿穿旧的衣裳给他改改就好。”

    苗氏听了总是不太高兴。

    有一年她用攒下来的钱也给长寿做了一身新袍子,福寿看到了,便抢了去。

    苗氏让他交出来,他才不

    。

    趁苗氏不注意,他拿了把剪刀偷偷的把袍子剪了几个窟窿。

    哼,我让你给他做新衣服

    作坊里的几个工人此时看到这场景,赶快跑了过来,可不能让俩孩子打了起来。

    看着长寿带来的人很快把他护在了身后,福寿更是怒不可遏。

    他快速脱下身上的衣裳,当着长寿的面故意狠狠踩了几脚后扬长而去。

    长寿看到他娘亲亲手做的衣裳被如此对待,气得不得了。

    他再也不要来看他了,转身就要离开。

    越想越生气,顺手还拿起了地上的那两个包裹。

    这也是娘亲亲手准备的,不能给他,让他再糟践了娘亲的一片心意。

    作坊里,文姜看到长寿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半天多,便怒气冲冲的回来了,有点奇怪。

    怎么了,儿子

    长寿看着她一无所知的娘亲,扑了过去。

    “娘亲,我长大会好好孝敬你的。”

    文姜听着很莫名其妙,不过儿子有孝心是好事,“嗯,那你每天要好好吃饭,娘亲等着你长大。”

    齐家堡因着离怀河镇比较近,相对周边还算富裕。

    村里很少有吃不饱的人家,但是这却不包括村尾的小麦家。

    小麦的爹活着的时候,家里日子倒也过得去。齐大石种了几亩菜,捉虫浇水很是勤快,他种出来的菜总是比别人家收成多一些,味道好一些。

    齐大石挑着这些菜去镇上卖掉,换回柴米油盐,偶尔还能买二斤肉回来,给老婆孩子解解馋,小日子倒也滋润。

    虽说没有儿子,但是两口子也刚三十岁,努把劲,相信总能生出来的。

    但令人猝不及防的是,齐大石竟突然因着一场高烧去了。

    留下小麦娘仨凄惨度日。

    尤其家里因为给齐大石看病,积蓄花了个精光不说,还欠了族人一些钱。

    族里看她们孤儿寡母可怜,便提出以地抵债。

    “小麦她娘,我这也是好心。你说你们娘仨,又没下过地,伺候不了庄稼,种不了菜。那几亩菜地放着也可惜

    ,你不如卖给族里,还了那些欠债不说,族里每年也会分给你们一些粮食。大家都姓齐,还能看着你们饿死不成。”

    齐家族长谆谆善诱的说道。

    小麦的娘自来便是个性子软弱的,没有主见。齐大石活着的时候,她平常只会做做家务,照顾照顾孩子,并不知道齐大石留下的那块养熟了的菜地价值几何。

    齐大石走的又急,什么话也没留下。

    齐氏就这样被人诱哄,把田地低价卖给了族里。还了欠债后,手里的银钱所剩无几。

    等丰收的时候,小麦的娘去找族里要粮,自然是粮没要到,还得了好一顿羞辱。

    “真是个不知足的,田都卖给别人了,卖田的钱也一分不少的给你了。你现在还舔着张脸来要粮食”

    “当初说好的了,族里管我们娘仨的粮食。”齐氏弱弱的分辨道。

    此话引来对方一家人的哄堂大笑,“你当我们家开慈善堂的你们家跟我们家什么关系就因为一个姓,你男人死了,我们就要养你全家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可是买我们家地的时候你们承诺了的。”齐氏也有些生气,做人怎么可以不讲诚信。

    “那你拿出证据来。你说我们承诺了给你粮,字据呢总不能你说啥别人就信啥。”

    齐氏自然拿不出字据来,只能垂头丧气的回家了。

    没地没钱,怎么养活两个孩子呀。

    卖地的时候小麦和妹妹小稻都不知情,及至卖了地,齐氏才告诉了她们。

    姐妹俩也不敢置信她们的娘怎么就那么轻易听信了族人的花言巧语。

    不过现在这样的局面,埋怨她娘也没用。

    胳膊拧不过大腿,她们娘仨谁也打不过。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她们无权无势,也找不到能为他们讨回公道的人。

    只能先认栽,想着怎么活下去。等将来强大了,说不定还能把那几亩地弄回来。

    至于怎么挣钱

    按说他们离怀河镇近,齐氏倒是可以进城给人洗衣服。但是她胆子小,一个人不敢去镇上。

    小

    麦便陪着她一起,小稻留在家里一个人看家。

    娘俩合着倒是挣到了一些钱,一家三口倒也饿不着了。

    可是洗衣服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让她们填饱肚子,攒不下一分的钱。

    小麦不甘于如此,她要给妹妹攒嫁妆,给娘攒养老钱,将来还要买回自己的地。

    所以还要想别的出路。

    在镇上寻摸挣钱路子的时候,小麦路过骆家的茶楼,看到茶楼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那些人都在谈论什么孙猴子猪八戒。

    他们说的那些小麦不懂,只是感叹这茶楼人气这么旺,东家每天数银子肯定数到半夜。

    骆东升老子哪里有那闲工夫。

    回去说给了她娘和妹妹听,竟然从齐氏的嘴里得知她的爷爷曾经在骆家做过书童。

    小麦听到这个消息灵机不由得一动,骆家日子现在这么富裕,她能不能去他家找找活计。

    当个茶楼里的小二也好呀,比她们现在满镇子找洗衣服的活计强多了。

    说干就干,小麦收拾出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去了骆家的茶楼。

    骆东升听了她的来意,从家里找来了一个老仆,确认了她说的是真的。

    不过他茶楼里不缺小二,便让老余在后厨里给她安排一个活计。

    骆东升想的是打发到厨房,洗洗筷子刷刷碗,虽是辛苦点,但是每个月的工钱却不低。

    老余却有点为难。

    东家是不知道茶楼的情况。

    现在茶楼里每天人满为患,这些人要喝茶吃点心,换下来的盘子在厨房堆的有半人高。

    就小麦这身板去了后厨,没半个月就得累得不长个了。

    老余听说小麦的娘花生瓜子炒的不错,便让她每天提点来茶楼里卖。

    清闲自在钱也不少挣,有他老余看着,想来也出不了大事。

    不过小麦这个孩子仁义,提着篮子来卖了两次便知道,这些吃食茶楼里也有的卖。

    她这是在跟茶楼抢生意呢。

    掌柜的照顾她,她却不能不舔着脸占人家的便宜,因此很快换了鲜花来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