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常府风光的壮寿大宴
弘治八年九月十五,常风三十壮寿。
常府几乎成了集市。来贺喜的人中除了锦衣卫袍泽,还有大批的外臣、内官。
内阁四阁老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全数到齐。
六部十八堂官来了十二位。五军都督来了四位。
勋贵外戚来的不计其数。
来贺喜的正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公侯伯接近三百人。
弘治帝身边的第一红人过壮寿,满朝文武都要给面子。
连张皇后都派人来送贺礼。
今日常府是双喜临门。既庆常风壮寿,又庆准妹夫黄元桂榜题名。
那场面,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绸招展、人山人海。
府中大厅只能摆十桌席。正四品以上官员坐大厅内。其余三十多桌则摆在了前院。
距庆寿的正时辰还差两刻。众人开始兴致勃勃的展示带来的寿礼。
张家兄弟简单粗暴,送的是金子。
张鹤龄扯开一面红布,红布当中是一尊金子打的财神爷赵公明像。
张鹤龄笑道“我知道常大哥是抄家的出身。锦衣卫里抄家的拜赵公明。”
“这尊财神爷,共用了足赤金一百九十九两。”
张鹤龄盛情难却,常风不能回绝,驳了国舅爷的面子。
常风拱手“多谢国舅的厚礼。”
张鹤龄笑道“别急啊常大哥,我们哥俩的礼还没送完呢”
张延龄起身,打开了一个精巧的锦盒。锦盒之内有三支笔。
每支笔都是玉杆、狼毫。
张延龄道“这份礼不是送给常大哥的,是送给我们妹夫黄元的。”
“这三支笔是我从湖州请的制笔师傅,用哈密卫贡上来的和田玉雕琢成笔杆。再取老黄鼠狼的毛做毫。”
“等明年开春,我们妹夫进春闱考进士的时候用。”
所谓的狼毫笔,用的并非狼毛,而是黄鼠狼毛。
坐在常风下首的黄元连忙接了锦盒,千恩万谢。
常风笑道“玉杆狼毫笔没我的份儿嘛我明年也要考春闱啊。”
张鹤龄道“咳,常大哥,这是进士笔。你都考了两科了。要中进士早就中了。”
“我都听李阁老说了。你的会试卷子,离拔贡少了好多好多个圈儿”
常风尴尬的一笑“今日我过壮寿,国舅爷别揭我的老底啊。”
张鹤龄直接搂住了黄元的肩膀,高声道“今儿京城的官儿来的挺齐全。有件事我得当众说明白了。”
“黄元既是皇上的妹夫,也是我的妹夫。”
“今后京中当官的也好,有爵位的也罢。谁敢欺负黄元,我刨他祖坟”
张延龄附和“对对我们哥俩刨人祖坟可不是一遭两遭,谁敢欺负黄元,我们说到做到”
黄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常风连忙给他打圆场“还不快谢谢二位国舅的照料”
黄元拱手“谢二位国舅照料。”
吏部尚书马文升在朝中权势不亚于阁员。
马文升跟常风是忘年交。他笑道“常风,我不及二位国舅那么有钱。送不起金、玉。”
“按说,寿礼是不能送兵刃的。可那是文人的规矩。”
“你在锦衣卫当差,是武人。我今日送你一件好兵刃。”
说完马文升打开了一个盒子,盒子内是一支蝎子弩。
这蝎子弩与锦衣卫寻常所配大为不同。有三个弩槽,装着三支短箭。
常风问“这是”
马文升道“我在家闲来无事就喜欢鼓捣个炮啊、铳啊、弩的。”
“这蝎子弩是经我改良过的。可连发三箭。比寻常蝎子弩要轻巧。”
“你专办秘密差事,得有件防身的利器。”
常风那起蝎子弩,把玩了一下,爱不释手。
常风笑道“马老部堂,多谢你了此弩真是绝世神兵。”
马文升摆摆手“这算什么绝世神兵。我改良的碗口铳才称得上神兵呢。”
“奈何那玩意儿太大,你总不能扛着一门小炮办秘密差事。”
众人大笑。常风收好了蝎子弩。
今年春新入阁的阁员李东阳道“我是文人。常同知有举人出身,亦算文人。”
“文人之间馈赠寿礼,以书画为雅。我作了一幅画,作为寿礼。”
李东阳是书画大家。他的书画别说放在后世,就算在当朝也价值不菲。
李东阳展开了一副画作,只见画的是钟馗捉鬼故事,栩栩如生。
画上大书钟馗捉鬼图。
常风在京中绰号很多,譬如常屠夫、常剃头、常阎王。
给阎王送钟馗,倒也合适。
石文义很会拍马屁,他笑道“常爷在锦衣卫效力期间,抓了不知道多少魑魅魍魉,奸臣小人。”
“他就是咱大明官场的钟馗啊”
众人纷纷附和“石镇抚使说得好”
常风道“多谢李阁老的这幅画。我一定供起来,如钟馗一般,与恶鬼奸人势不两立”
钱能笑道“父子一体,我跟宁儿就送一份礼。来啊,拿上来。”
钱宁打开了一个长锦盒。锦盒内是一个刀鞘。刀鞘上镶满了宝石。
钱能道“绣春刀是钦赐的,都长一个模样。你所配绣春刀,跟普通百户、千户所配一样,这哪能行”
“这刀鞘是专门照着绣春刀的长短,用上等朴木制的,外裹鼍皮。镶嵌有大小稀罕宝石二十块。”
“好刀配英雄,好鞘配好刀”
常风接过刀鞘“真是华丽至极的刀鞘。东家,多谢您的厚礼。”
钱能笑道“谢什么。有你这个精明强干之人管着锦衣卫。我这个当上司的不知省了多少心”
常风的至好文友,吏部考功司郎中张彩起身“我送常兄一部书。”
张鹤龄一脸不屑“张彩,你当着朝廷四大肥差之一。常大哥过寿,你怎么就送一部书”
“也太抠门了吧一部书能值几个银子”
张彩笑道“国舅此言,下官不敢苟同。官职不分肥瘦,都是为朝廷效力。我一向是以常兄为楷模,清如水,廉如镜的。”
说完张彩打开了一个书匣。
常风拿过书翻了翻,目瞪口呆“竟然是朱熹老夫子题跋的四书章句集注我的天,还有开国元勋刘基、宋濂的题跋呢”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大明的读书人考科举的必备书。属于教材加考试大纲。
朱夫子亲自题跋的四书章句集注,还有刘基、宋濂题跋这书的价钱,恐怕不会低于一百九十九两黄金铸的财神。
在坐的所有文官,都是靠着程朱理学晋身。这部书之于他们,犹如圣经之于天之主教徒。
在场的文官小心翼翼的传阅着。
欠过常风六个锅盔的举人王守仁,跟着父亲王华来贺寿,因为跟常风认识的年头久,被安排在了大厅中。
书传到了王守仁手中,王守仁的目光里却有些不屑。
如今的他,早已不把程朱理学奉为圭臬。程朱理学对他来说,只是个考进士的晋身之阶罢了。
众人轮番献上寿礼。礼品堆成了一座山。
终于轮到了王华父子献寿礼。
王守仁起身“常大人。成化二十二年,我欠了你六个锅盔。今日特来还你,全当寿礼。”
说完王守仁将一盘锅盔奉上。每个锅盔上,都用玫瑰露画了一个寿字。
如此简单的寿礼略显寒酸。常风却很是喜欢。拿过一个锅盔咬了一口“嘎嘣脆。真香。”
“王公子,今后咱们的账就两清了啊”
很奇怪。众人皆知,常风与定国公世子徐光祚关系最好。
徐胖子今日虽坐在首席,却迟迟没拿出寿礼。
钱宁笑道“徐爷,你今日怎么如此小气一份寿礼都没准备”
徐胖子一脸神秘的表情“我的寿礼不足为外人观也我已经派人送到后院给嫂子了”
说完徐胖子一脸坏笑,对常风耳语几句。
常风咬牙切齿的说“胖子,我谢谢你啊”
徐胖子笑道“我就壮壮一个侄子,这可怎么能行助你开枝散叶,是我这个当兄弟的本分”
众人从徐胖子猥琐的笑容中猜出,徐世子的寿礼定跟房中秘术有关。
京城官场皆知,要说这方面,徐世子是行家。
李广姗姗来迟。他半阴不阳的说“我奉皇后娘娘之命,来给常同知送寿礼。”
常风连忙起身,跪倒在李广面前“臣常风,谢皇后娘娘恩典。”
李广让两个小太监展开了一方云锦。云锦上用金线绣了一个“寿”字。
李广道“这是皇后娘娘让针工局的人赶制的。说价值连城都不为过。”
常风接过那方云锦,高声道“皇后娘娘待常家恩重如山。常家就算结草衔环,也难以报答。”
常风的壮寿过得风光至极。
与此同时,乾清宫大殿内。
弘治帝正在点灯熬油批阅奏折。他是个勤政的皇帝,这点没得黑。
司礼监掌印萧敬走进了大殿。
萧敬已经上了年纪,头发白了不少。
他是贤宦。其贤能与怀恩不相上下。不然弘治帝也不会用他当司礼监掌印。
弘治帝批阅完奏折,抬头看了看萧敬“今夜不是钱能在朕身边当值嘛”
萧敬答“常风过三十壮寿。钱能过去贺喜了,与老奴调换了值时。”
弘治帝道“哦常风三十岁了啊。光阴真是转瞬即逝。”
“别说他了,朕不也二十七了嘛。”
萧敬压低声音“皇上,常风的寿宴很是风光。”
“文官武将、内臣外臣。凡京中掌权者,几乎全都去了。”
弘治帝一愣“哦”
萧敬道“皇上,恕老奴直言。如今常风权势太大。东厂督公也好,阁员、九卿也罢,都跟他关系匪浅。”
“权势太盛,太得圣宠,身为内臣又与一大帮外臣交好。这对他、对朝廷、对皇上来说,都不是好事。”
“哦,老奴并不是说常风这人不好。他对皇上忠心,又能干老奴只是就事论事。”
“滔天的权柄,是会改变一个人,害死一个人的。”
萧敬很欣赏常风。绝没有在弘治帝面前进谗言害常风的意思。
他的这些话只有公,没有私。确实是为公之论。
弘治帝听了萧敬的这席话若有所思“是啊。这些年他太受宠。权力也越来越大。是时候让他分一些权力给旁人了。”
作为皇帝,最讲究平衡术。弘治帝对常风是信任的。但帝王不能把大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
一旦将权力集中在一个宠臣手中,结果就是会出现“立皇帝”、“九千岁”一类。
弘治帝问“锦衣卫的指挥使牟斌也在常府给常风庆寿呢吧”
萧敬答“正是。”
弘治帝吩咐“你派个人,到常府门口等着。等寿宴结束,牟斌一出来,召牟斌来一趟乾清宫。”
萧敬拱手“是,老奴这就差人去。”
常家的寿宴,一直持续到了亥时七刻。
常风高兴,多喝了几杯酒,醉意盎然。
常言道酒是色媒。
寿宴结束,他去了夫人刘笑嫣房中。跟如狼似虎的刘笑嫣好一通精研徐胖子送的寿礼。
牟斌则被小宦官喊到了乾清宫中。
牟斌跪倒在弘治帝的面前。
弘治帝面露愠色“牟斌,朕听说你这个指挥使成了甩手掌柜。”
“朕让你执掌锦衣卫,可不是让你空顶个官衔,拿安逸饷银的。”
牟斌叩首“皇上,我”
弘治帝打断了他“你的状况,锦衣卫的状况,朕一清二楚。”
牟斌心中叫苦让我空顶官衔,让常风实际管事,是当初皇上您暗示、授意的。怎么今日听话音,您要出尔反尔
弘治帝道“朕还听说,锦衣卫中人都称常风为大掌柜笑话,锦衣卫只有一个大掌柜,就是你牟斌”
“自今夜起,你要负好责任。把锦衣卫的大权管起来。”
“另外,朕明日会给锦衣卫颁一道旨意。今后南、北镇抚司由指挥使专掌。左、右同知不得干预镇抚司具体事务。”
“这道旨意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常风好”
牟斌心里咯噔一下下了这道旨,不等于把常风给架空了嘛
弘治帝补充了一句“哦,左、右同知今后也不是没权。只不过他们的权,要由你这个指挥使授予。”
牟斌叩首“臣遵旨。”
且说常风跟刘笑嫣浑闹到半宿。一直到常风直呼“夫人饶命,攮不动了”才作罢。
早朝还是要上的。常风睡眼惺忪的起床,换上朝服。先到大厅喝口茶醒醒神。
他赫然发现,昨夜的寿礼,在大厅中堆成了一座山。
送礼者,无一不是帝国最高权力层的人。
常风突然感到脖颈后隐隐有些发凉。
他心中暗道我这些年的权势是不是太盛了权势太盛是好事也是坏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