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 三百一十五 盐引案陷入僵局
    “沈氏余孽”龙口雅惊讶地问道。

    骆养性说道“其交代,乃沈富甲之子,为了讨好虏酋,冒险潜回收购望远镜。”

    “真当我们锦衣卫吃干饭的”龙口雅冷笑一声,又道“此事可有操作的余地”

    骆养性想了片刻,摇头道“怕是没有。”

    “罢了。”龙口雅叹道“急奏陛下,明正典刑。”

    骆养性踌躇片刻,道“盗印盐引案尚未查结,奏折怎么写”

    龙口雅也惆怅。

    有线索,也找到了不少假盐引以及贩卖、使用者,但是找不到主谋和印刷点,完全不敢轻举妄动。

    找不到主犯和印刷设备,逮些小虾米毫无意义,因为对方可以再次招募人手印刷盐引。

    这是锦衣卫无能。

    “走,问问沈复仇,说不定他知道线索。”龙口雅说道。

    “行吧,瞎猫抓耗子,多问一嘴而已。”骆养性也是没脾气。

    沈复仇已经被搞得遍体鳞伤。

    刺驾案主谋的儿子,绝无轻拿轻放的可能。

    见到骆养性去而复返,沈复仇叫道“上官,小人全招了,求上官给个痛快。”

    龙口雅大马金刀地坐了,道“痛快可以给你,把你知道的都招了。”

    “上官想问什么小人全招”沈复仇全无改名时的气概。

    只求速死。

    不然等到判决下来,必然是千刀万剐。

    锦衣卫的刑罚都扛不住,就不要去想着扛剐刑了。

    “知道南京凌国栋吗”龙口雅问道。

    沈复仇想了片刻,道“未曾听闻,不知是何路来头”

    “我问你,你来问我”龙口雅一挥手,番子上前,举起鞭子。

    “上官上官”鞭子还没落下,沈复仇叫道“小人不敢撒谎,小人真不知道啊。”

    见龙口雅没有表示,番子把鞭子抽下。

    叭

    “啊”

    这鞭子沾了盐水,又重又疼,倒是绝不会抽死人。

    太医院对这方面可是有特效药的,去腐消炎生肌去疤痕,效果绝对。

    “上官,小人真不知道啊。”沈复仇哭喊着叫道。

    龙口雅举起手,等番子退开后说道“其乃伪造印信得高手,锦衣卫从他的账目上发现,有伪造盐引的印信与模板。

    经查,市面上有伪造的盐引,与真盐引极其相似,估计已经兑盐不下千万引,涉案金额几百万。

    若是你能有效的线索,本官可以做主给你个痛快。”

    “上官明察。”沈复仇叫道“小人真不知道啊,小人家海贸就挣了无数,无需如此蝇营狗苟,实在与这类人没交道啊。”

    “那没办法了,本官也帮不了你。”龙口雅起身要走。

    就这样吧,把沈复仇报上去,再向皇帝请罪顺便求助。

    皇帝洞照万里,必然有办法。

    “上官,小人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沈复仇叫道。

    龙口雅止步。

    “小人家曾经受人所托,从琉球买了一批人,三十多人,都是十五六岁,后来听家父说过,这些人卖给了湖广竟陵钟家”

    “可是竟陵派钟谭”龙口雅问道。

    “正是。”沈复仇回道。

    “钟家乃文学世家,买一批奴婢似乎不足为奇。”龙口雅不满地说道。

    竟陵钟谭说的是钟惺。

    其少年时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名扬一时,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授行人,万历四十三年迁工部主事,又调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迁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

    在南京时,钟惺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屋,伏案读史至深夜,每有所得辄记之,撰成史怀。

    天启初年,升任福建提学佥事,他在闽中仍倡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又被一干人奉为“深幽孤峭之宗”。

    文坛大佬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这家伙死了几年了,骨头都烂了,跟假印案能有什么关联

    “小人曾经去过钟家,未曾见过这批琉球人,好奇时曾经问过,钟家上下似乎对此并不知情。

    小人怀疑,这批人必然被用作不法,而钟家只是牙人,或许可以挖一挖。”沈复仇说道。

    不知道钟家买琉球奴婢有什么用,但是尽可能抓住每一個救命稻草。

    龙口雅也是黔驴技穷了,与骆养性合计一番后,决定去查一查。

    到了湖广竟陵,先摸一摸钟家的底细。

    好评如潮,诗书人家,富豪,乐善好施,崇佛,广接四海,人称钟惺之子钟离春为湖广及时雨

    就没有负面新闻。

    “不经商,仅凭那千八百亩地,凭什么如此豪奢”骆养性不屑地说道。

    “查一查他的资金来源。”龙口雅说了一句,继续翻着情报。

    “这家伙是袁世振女婿”龙口雅坐直了身体。

    不查不知道,一查就发现了端倪。

    钟惺与袁世振相交莫逆,

    万历四十四年,袁世振上长达两万字的盐政十议奏疏,细述盐政紊乱之渊薮,条陈纲法改革的规划,受到神宗皇帝的嘉许。

    袁世振则被任命为两淮盐法道,派往扬州推行改革,经营两淮盐政四年,计助边饷及纳交太仓的款银达四百余万两,不仅深受两淮盐商的爱戴,更被神宗降敕嘉奖。

    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党羽诬陷其亏空公款,因而将其拘捕追赃,两淮盐商自发为其缴纳赃款十余万两。

    其经营盐政的成绩很明显,却依旧饱受质疑,为何

    将商人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纲册许各商永远据为“窝本”,每年按照册上旧数派行新引,无名的不得加入,自此以后,食盐收买运销之权均归商人,并得世袭。

    “纲盐法”进一步加深了盐业的垄断。

    但是在改革之初,钟惺就坚定地支持袁世振。

    “犹虑弦辙已熟,窟堑已深,奸商宿吏惧于一切搜剔,且力能中格之,而予独料公之必能办此也”。

    袁世振大刀阔斧地推行纲法改革盐政,而钟惺则利用其文坛地位摇旗呐喊,为其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如此看来,结为姻亲并不奇怪。”骆养性说道。

    “疑点很多。”龙口雅说道“钟离春的日常开销何来钟家购买的琉球人何在”

    “是啊,不事经营,而袁世振素来以清廉正直闻名,按理说支持不了钟离春太多。

    袁世振主理盐政,钟家以及其他亲族无一参与盐业,着实奇怪。”骆养性接道。

    “混进去看一看。”龙口雅决定。

    钟离春交友广阔,不论身份地位,来者都是热情招待,更好混进去。

    没发现有用的线索,但是从宅院与餐食,可见钟府的奢华。

    照壁上的雕塑镶嵌了玉石,皇宫都不敢这样玩。

    玩不起。

    而琉球奴婢也不见踪影,甚至钟府上下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暗中查了十多天,没什么头绪。

    “拖的时间太长了,再无结果,不好向陛下交代,依我看,直接抓捕钟离春审讯。”骆养性有些急躁。

    “不能急。”龙口雅说道“锦衣卫抓错人很正常,但是此案非同小可,不能打草惊蛇。”

    “就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论罪”骆养性恶狠狠地说道。

    钟离春没有官职,但是举人功名,依旧可以以官身管束。

    “就怕钟离春与袁世振真的和假印案有关,甚至是主谋,那就难搞了。”龙口雅犹豫。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最多抄家流放,私印盐引可是三族起步的,但凡有点意志,肯定要死扛的。

    纠结一阵,龙口雅说道“你盯着钟家,我去袁世振家看看。”

    “你的意思”骆养性并不太看好龙口雅得决定。

    都察院好糊弄,东厂可不是吃素的。

    袁世振被东厂盯的很紧,即便有问题,也不是短时间能查清楚的。

    “试试看吧,总不好就这样僵持着。”龙口雅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试试不会逝世,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请陛下圣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