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 分卷阅读10
    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就直接没能起床,看情况都快要开饭了。

    “哈哈,别在意,你现在的情况我们都经历过,当初我干完活的第二天,直接睡倒天大亮。”

    看出况叶的不自在,刘康民呲着牙笑了笑,把饭碗放在桌子上的时候,还不忘自爆了一下。

    他和简修文是同一批知青,去年春季下的乡。两人当时的年龄虽然比如今的况叶大,身体还要好上些,但第一天干完农活,两人第二天也都差点没能起床。

    那股酸痛,他如今还记得非常的清楚。

    况叶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他一清二楚,对于晚起的这件事,根本就不在意。

    “叶子,你先去洗脸,这几天你都会不怎么好受,其他的暂时就不要多想。”

    此时简修文也从厨房中走出,见到况叶也笑着招呼一声,然后让他先去洗漱。

    作为过来人,他自然知道况叶的现状,对于起晚的事也都能理解。

    “嗯,修文哥,我先去洗脸。”简修文两人的态度,让况叶缓解了心中的不好意思,招呼一声也就先去忙自己的事。

    打理好自己,把东西放回房间,早饭也正式开始了。

    吃完早饭,况叶揽下洗碗的活。简修文和刘康民同时也收拾一下整个屋子和院坝,期间还询问了一下况叶,今天他要不要去上工。

    如果是在原来的时空,况叶也许会选择休息,但如今他还是选择了上工。

    作为初来窄到的知青,第二天就不去上工,总会给旁人留下些不好的印象。

    如今生产队分配粮食,公分也是占据这一部分比重,到时候公分不够,分得的粮食自然就少。

    虽然他有空间这个作弊器,但这里面的产出,不能摆在明面上。

    而且这种肌肉酸痛,他必须的习惯,之后比昨天还要重的农活还会更多。

    昨天和两位知青聊天的时候,他知道今年最忙碌的秋收基本上已经忙完大半。

    之前收水稻和玉米的时候,每个队员几乎是忙得精疲力尽,稻谷和玉米归仓后,大部分人都黑瘦了一圈。

    洗完碗筷,另外两人也收拾完屋子和院子,三人稍作准备,就前往仓库准备上工。

    今天三人领到的活计,还是清理玉米秸秆,不过地点变成了另外一块坡地。

    今天况叶的速度因为身体的情况有所减缓,但也没有减速多少,毕竟比起昨天他对于这些更加的熟练。

    在休息的间隙,他和简修文两人闲聊的时候,也尽量的把话题转向农作物如何播种。

    对于这个问题,两人并不觉得奇怪。

    他俩作为知青,自然是知道刚下乡的时候,很多关于种地的东西都搞不懂,况叶想了解很正常。

    不过两人才下乡一年,虽然跟着生产队的队员们一起干活,但其实还是有很多东西该这么弄,不是很清楚。

    况叶提出的有些问题并不能给出回答。

    好在他们干活的地块虽然是坡地,但周围也有其他的田地,一小队的队员们也在旁边干活。

    三人聊天的时候,旁边也有人在听。

    见况叶他们聊的是关于种地的事情,在三人闹不清楚的时候,也忍不住插上一嘴。

    对于新加入的聊天对象,三人的态度都很好,况叶更是虚心的请教,特别是他昨天晚上清理出来的那些种子的种植方式。

    看着况叶态度好,队员自然愿意多说一些。

    随着休息时间结束,队员还有些意犹未尽,忍不住在干活的时候,和搭档的其他人聊上两句。

    这话自然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出去。一小队的队员,对于这名新来的知青有了一点的了解。

    据说是个有礼的后生,自然有了一点好感。

    中午回家休息的时候,已经有一些队员尝试着和况叶打招呼。

    况叶也趁此认识了一些一小队的队员,对于这些人,他回去后也和简修文两人打听了一下,加深了一下印象。

    之前和简修文他们聊天的时候,他知道九大队有七成的人口都是陈家人,七小队、一小队到四小队,基本上都是陈家人。

    这一小队除了各家的媳妇,没有一个不姓陈。

    况叶要生活在这里,自然要把人认清楚。

    就像今天上午给他讲解种地知识的队员陈繁勋,是小队长的陈繁荣的堂兄。

    午休结束后,三人继续干活,下午休息的时候,关于种地小课堂的人越来越多。

    这都是听说了今天上午的事,有些好奇况叶的人聚集过来的。

    不过这也方便了况叶,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她就搞清楚了空间中那些种子的种植方式,甚至还学些到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

    结束今天的劳作,况叶三人的公分和昨天一样,不过收工的时间要稍晚一些,但回到家的时候,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三人并没有先做饭,而是准备料理一下房屋旁边的小菜园。

    这块小菜园的面积其实不算小,约有一百多五十平米,按照队里的说法差不多是两分一厘。

    这块地算作自留地,原本按照简修文两人来算的话,他们是不应该有这么多自留地的,但对上考虑到后面还会有知青来。

    到时候这块自留地平均摊下来,也就和村民差不多,也就没有人说嘴。

    如今加上况叶,这两分多一点的自留地,三人平均下来也和队员差不多。

    这块自留地,简修文和刘康民两人,打理的非常上心,这毕竟关系到他们的吃饭问题。

    两人下乡一年多,开始的口粮和况叶差不多,自然是不够吃的。

    前期只能从队员手中换些蔬菜,加到每顿的饭食当中,这样勉强能填肚子。

    后面两人就和队员请教,换了些种子,把这块自留地打理成菜园。夏末的时节气温不算低,如今菜园里的蔬菜种类不少,看样子还能吃上好一段时间。

    除了这些蔬菜外,还有两种薯类,红薯和土豆。

    这是两人给自己种植的储备粮,毕竟光靠生产队分配的那些粮食,以他们现有的年纪和劳作强度,是基本上撑不到年底分粮的时候。

    今天三人的目标是自留地里的红薯。

    这几天队里已经开始割红薯藤,等不了多久就要收红薯,这块自留地里的红薯,和生产队里种植的时间差不多,也差不多要到收获的时刻。

    但它们的藤蔓还没有清理。

    三人趁着时间还早,准备清理一小部分红薯藤。

    至于为何不一下清理完,况叶问过简修文两人,他们也给出了答案。

    一是红薯藤的嫩尖可以食用,一次性清理完的话,就少了一道菜,他们又没有多少时间做腌菜,而且也不会做。

    二是红薯的保存问题,只要冬季气温不是过低,其实是可让它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