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 分卷阅读90
    人,下乡的地点其实离他家乡不算多远,昨天收拾好行李坐上前往观市的列车,今天上午就抵达了观市,这还是因为列车晚点,要不然到得更早。

    而安琼县,其实离张友岁家乡锦市的直线距离更近,两地的饮食习惯差别不大。

    新加入了一名知青,况叶他们这顿晚饭吃得比以往热闹不少。晚餐期间的交谈,张友岁的信息三人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除了这个,况叶三人也透露了一些自己的信息,期间还提点了一下明天上工的事。

    如今已经是四月中旬末,明天就是谷雨时节,九大队这边的农活也更加的忙碌。

    张友岁刚刚来,就赶上这样的时节,简修文和刘康民想到当初他们也同样如此,也不由的多提醒了一番,也让他提前有个心里准备。

    对此张友岁激情的表示自己一定能坚持,整个人还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看他这样,况叶心下叹息,这是还没见识到农活的辛苦,希望他之后还能保持好心态。

    翌日清晨,况叶三人带着新来的张友岁,前往仓库准备上工。

    第61章

    况叶三人带着张友岁来到一小队的库房, 小伙子此时还保持这兴奋的情绪。

    对于新来的知青,队员们原本的态度,是和况叶当初来的时候一样。

    但架不住,张友岁的热情, 主动和这些队员们招呼, 听见有些熟悉的口音, 队员们首先就对他有了初步的好印象。

    当然这点好感也不多, 毕竟他们也不是没见识过那些刚下乡时, 充满激情的知青。

    九大队这边的简修文和刘康民,当初就是。

    不过激情后面最后都消退了, 简修文和刘康民经历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没有生出搞事的心,但其他生产大队,这样的知青却不少见。

    队员们对张友岁还处于观望的时期,也并不会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小队长陈繁荣, 仍然是让张友岁跟着况叶他们干活,新来的知青先由他们带着比较好。

    今天四人的上工的地点是一块水田,他们要做的活就是平整水田,为之后的插秧做准备。

    如今正是谷雨,上个月育秧的水稻, 也快到移栽的时候,在这之前水田还得做一些准备工作。

    平整水田、施肥、管理水层、静置约一周的时间,一块水田才能进行插秧。

    九大队的水牛数量不算多, 水田深犁之后,就要陆续犁其他的水田, 这样才能赶着把队上水田基本上犁一遍。

    犁过的水田还需要用人工平整,况叶他们如今干的就是这个活。

    几人扛着钉耙前往目的地。

    况叶这段时间差不多一直都在水田干活, 平地这事已经相当的熟悉,如今身体的状况也好转了,人看着瘦弱,但干活的速度已经不输于简修文他们。

    而张友岁,显然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活,就连钉耙使起来都有些别扭,三人看他那张牙舞爪的架势,最终先让他不忙用钉耙。

    要不然以他目前的状态,还真怕他把人伤者。

    钉耙伤到脚或腿的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在有淤泥的水田中。

    最后张友岁干的活,就是清理三人在整地的时候,勾出来的杂草根、螺壳等。

    这活相对轻松一点,但也挺费劲的,毕竟来来回回的在水田走动,也相当的费力气,清理这些东西更是难免泥水沾身。

    不过张友岁干得挺有劲的,况叶见此到对他印象不错。

    年龄小,但却不躲事,他原本的时代这样的青少年可不多见。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四人收拾一番就回去吃饭,午休结束下午继续干水田这边的活。

    下工的时候,小队长陈繁荣让四人回去拿装东西的背篓、箩筐,待会儿和他一起去把张友岁的口粮领回来。

    张友岁是四月中旬末下的乡,那么这次领的口粮数量,有两百多斤。

    他们四个人一起去的话,把这些运回来要轻松些,毕竟干了一天的活,他们也差不多精疲力尽。

    特别是张友岁,他现在整个人都有点蔫儿,要不是这是他的口粮,他得到场签字盖章,怕是鼓不起劲走到二小队的仓库。

    况叶四人快速回到住处,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就拿着箩筐、背篓等和小队长陈繁荣汇合。

    来到二小队的仓库时候,这里不仅仅有大队长、会计,还有另外一只队伍。

    况叶看到其中的一人,便确认了这些人是谁。

    知青的气质,在刚下乡的时候,和周围的人群有非常明显的差别,来这领口粮的显然还有另外一名知青。

    “陈繁仪同志,又见面了,你也来领口粮。”张友岁见到站在仓库门边的陈繁仪,上前打了声招呼。

    “嗯,张友岁同志你好。”陈繁仪笑着应答,同时也把目光望向一起过来的况叶三人。

    发现她的目光,况叶三人也主动介绍了自己一番。

    昨天三人和张友岁聊天的时候,自然是询问了一下另外一名知青的情况。

    作为同一批到九大队的知青,张友岁和陈繁仪自然是有交流的。

    不过两人并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其实也是昨天才见面,对对方的了解并不多。

    但基本的额信息,两人还是相互透露了的。

    陈繁仪家中的长辈虽然是出自九大队,但她应该没有在这生活过,她是从海市那边过来的。

    她今年二十岁,比起况叶如今还要大两岁。

    况叶和她交谈的时候,发现她并不会说当地话,但交流却没有任何问题。

    一番交谈后,况叶对陈繁仪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她应该和张友岁不一样,是因为宣传号召从而激情下乡的。就这么几句交谈,以及她和其堂叔家的亲人相处,就能看出陈繁仪一直很稳。

    情绪一直处于比较内敛的状态,应该是一个不太容易冲动的人。

    至于她为何下乡,况叶倒是有个猜测,但也不一定是事实。

    不过如今几人也才刚刚见面,打听这些事显然不合适。他们现在气氛比较和谐,也是因为几人同为知青,算是有一些共同的话题。

    张友岁和陈繁仪两人领口粮的事并不麻烦,大队长一早就准备好了,如今只需要两人确认数量、品质这些就行。

    所以况叶他们和陈繁仪的交谈也没持续多久,之后也就各自会各自的住处。

    把这两百多斤的口粮带回去,况叶三人的情况还好,背了一部分粮食的张友岁,在回到住处的时候,整个人几乎都快躺下来了。

    这一天跟着况叶他们干活,他又没有一点敷衍,后面还逞强背了些口粮,回来的最后一点路,几乎是靠意志力坚持下来的。

    “你先歇一会儿。”张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