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 分卷阅读167
    会听到陈家人的一些八卦,其中最多的就是陈庆国和一杆支持撤销祠堂的人,在上门游说劝说的时候,被让直接给骂出门。

    就在况叶以为这件事还要僵持一段时间,结果随着不断传到九大队的消息,陈家人最终不得不同意撤销了家族祠堂。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通信不发达,但一些消息的传播其实相当的快。

    随着县城大兴破“四旧”,相关的活动也逐渐扩散到县城周围的生产大队。

    把县城霍霍了一番的红卫兵,也逐渐把目光转向这些生产大队。

    这些生产大队,也逐渐出现了红卫兵的身影,“四旧”相关的事物都被当作了清理的目标。

    一时间这些生产大队被弄的鸡飞狗跳。

    而这之中祠堂就是被清理的目标之一,也是最让队员们接受不了的一件事。

    毕竟这个时代,人们对宗族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

    这一方要清理,一方要保全,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冲突。

    况叶听说第一个被推倒祠堂的生产大队,和红卫兵发生了剧烈的暴力冲突。

    甚至有生产队的民兵加入了冲突之中,引发了流血时间。

    但红卫兵占着相关的名头,而且还召集了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成员,而生产队这边虽然人数不少,但大多是老实的农民,又被扣上“四旧”的帽子,最终只能被强行拆除了祠堂。

    还因为此次冲突,该生产大队不少队员被关押。

    有了这个生产大队的例子,后面红卫兵光顾过的生产大队,祠堂在被拆除的时候,虽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迫于各方的压力,最终只能看着祠堂被拆。

    之后这消息也逐渐流传开来。

    九大队这边自然也受到了消息。

    第一个发生激烈冲突的生产大队,所产生的结果,让陈家人不得不考虑他们要面对什么,最后之前反对撤销的陈家人,在陈庆国等一行人,以及家中的小辈的劝说下同意了。

    第114章

    陈家祠堂撤销的那天, 况叶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去现场围观。

    不过后来听说现场气氛比较沉重。

    对此,他也只能在心中叹息几分。

    况叶知道,这场十年动荡, 在各个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但也不能说毫无益处。

    破“四旧”的运动, 的确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其中有一点, 也不能说是坏处。

    那就是对宗族的瓦解,有着不小的作用。

    这场祠堂风波, 随着时间也逐渐消散,所有人的目光还是集中在田地间。

    九月的天气也逐渐变得正常,时不时会下一场雨。

    虽然没有彻底的解决干旱问题,却也让地里的红薯能够正常的生长。

    就连之前干裂的田地,经过几场雨水的浸润, 也逐渐恢复了些生机。

    趁着这个时候,队里把空闲的土地都整理了,为之后的种植做准备。除此之外,红薯地也需要进行管理,最开始种下的那波红薯也即将到收获的时节。

    五月份种植的第一批红薯, 因为春夏连旱的关系,有一部分因高温缺水完全枯死,但也有一部分坚持到了七月。

    这些红薯又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生长, 如今藤蔓已经相当的繁茂。

    原本正常的年份,九月份开始地里的红薯就可以开始收了, 但队员们考虑到干旱造成的影响,就准备再让这些红薯生长一段时间。

    随着需要的劳力越来越多, 况叶也跟着简修文他们恢复了上工。

    况叶恢复上工的这一天,忙着手上的活时,也听到些消息。

    在翻土的时候,周围的队员们也不时的闲聊。

    “这个时节种什么啊”看着大片被翻过的土地,刚刚上工的队员还是有些疑惑。

    九月这个季节,往年正是忙着秋收的时候。至于种植下一波作物,基本上要到十月、十一月这个时间段。

    “听说准备种一波土豆。”一个队员开口道。

    这个时节,种一波秋作土豆倒是合适。

    “土豆种这个”听到种土豆,有上了年纪的队员就皱着眉头,显然是有些不赞成的。

    要知道种土豆和种红薯可不一样。

    两种作物虽然都是薯类,但在安琼县这个地方,土豆其实不太受当地人的青睐。

    其中的原因有几个。

    一就是,它的种植投入较大,一亩地需要的种子不少。

    二是,它适合栽种的季节,有其他更优的选择。比如秋作土豆,再晚一点当地就可以播种冬小麦了。春作土豆的话,正值三四月的好时节,其他作物比如红薯、玉米,也可以育种了。

    三就是,种子退化的问题。当地关于土豆有一种说法,所谓“头年大,二年小,三年四年不见了”。要保证土豆的产量的话,必须年年都调种换种。而这调种换种,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算下来其实很不划算。

    最后就是,这个时代的土豆产量,并不算太高,还有保存时间短的缺点。

    “还不一定呢,大队上有那么多土豆可以种吗”对于准备种土豆的说法,有队员认为还不确定。

    听到这话,况叶倒是在心中点了点头。

    据他所知,土豆并不是他们生产大队常种的作物,如今大队的仓库中,想要找到足够做种的土豆显然不现实。

    就算不考虑调种换种问题,和之前一样从队员家里收集种子,也几乎是杯水车薪,毕竟队员家的自留地也基本上种得很少。

    至于找公社调拨土豆种,现在看来也是一件难办的事。

    原因就是现在安琼县的局势比较乱,政府职能也受到了些影响。

    虽然现在丰水公社在乔书记等一波人的管控下,还保持这比较安稳的状态。

    但出了丰水公社,乔书记他们想办事就有些难了。

    “唉,也是。”有队员叹气道。队员也是知道现在外面的局势,想要凑齐土豆种,想也不太可能。

    “莫叹气,现在至少是没那么干了,能种点东西都不错了。”看着一些队员面露忧色,年长的队员笑着开口道。

    他经历的干旱、水灾有不少,今年的春夏连旱的确是近二十年来都少见的旱灾,但从七月中旬开始,至少是下了几场雨,不至于让人完全没有活路。

    “是啊,现在至少这地能种点东西了。”听着这话,有些队员也开口庆幸道。

    如此,闲聊的话题才逐渐轻松起来。

    闲聊间,况叶和周围的队员们却没有耽误手上的活,等到收工的时候,仍然保持这平常劳作的水平。

    就这样,九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况叶所在的一小队,空闲的土地全部被整理了一番,准备好种植下一波作物。

    最开始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