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在红楼搞基建 > 分卷阅读111
    再去寻怕也无踪无影了。”甄士隐也未曾反驳赵钰所说自己乃绝情之人,只是自哂道“出家之人断情绝爱,自然绝情。”

    说完便要和跛足道人一同离开,这些年他们也时常寻人度化,只是并无抛家舍业之人愿意随他们离开俗世。因此他也习惯了走走停停,当下也以为跛足道人要离开。

    却不料跛足道人却不肯放弃,而是笑道“你是个痴人,然而岂能事事如你心意所求皆成空,不如随我去了倒好。”

    他早看此人不凡,颇有灵气,若能将此人从俗世中度脱也是功德一件。况且他身上又氤氲这些许民愿,怕正是官场中人,与其待得万事成空,不如先行入了道门。

    赵钰只笑道“你说要我遁入空门,只怕多的是人不允我走。你只求个人超脱,可又怎知芸芸众生苦者众矣,倒不如留在俗世救世安民。便是神仙再好,大多人也都是俗人,成不了仙。”

    说完便和柳安一同离开,边走边道“古今将相汗青上,金银多时馈乡里,姣妻念恩抚子孙,百里负米常感戴。那道士不过拿着片面之语哄骗人,一样米养白样人,哪有定数呢。”

    徒留得跛足道人跌足长叹,只道愚昧。反倒是甄士隐如梦初醒,呢喃着赵钰临走时所说的话,半晌哭道“我现下活着与死了何异。”

    说完将跛足道人的搭连还给他,拄着拐杖出了京城便径直往江南去了。跛足道人也未曾阻拦,只是摇头叹道“痴儿,痴儿”

    柳安好奇道“我未曾听清那道士所言,可是又说些什么无根由的套话”

    赵钰笑道“何必管这些,倒是那人所说的略卖需要我们管一管。说是在姑苏,你可知现任应天府知府是谁”

    “现任应天府知府原先的知府和甄家来往过密被革职了,现下是原先的同知升上来,正是出身京城的镇国公府的旁支牛继闻。”

    “哦,镇国公府的人。”赵钰听后微微一笑道“镇国公府倒是未曾参与旁的乱七八糟的事,不过他们家亲眷倒也挺多。”

    这话显然指得正是当初义忠亲王意图逼宫的事,只是意味有些不明。大家族亲朋故旧、子弟多乃是常事,只是恰好是在应天府为官罢了。

    柳安低声道“听闻这位牛知府风评不错,只是不知实际如何。正巧姑苏也在修路,不如让龙威卫具体查探一番。”

    “回宫后你修书一封给舅舅即可。”赵钰点头应下,忽然有些感叹道“不过才几月光景,我都以为是几年过去了。若你不曾提起镇国公府,我险些忘了我还有个大哥。”

    “您是贵人,贵人人多事忙岂不是正理”柳安笑着调侃一句,正要说什么时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两位兄台留步。”

    赵钰循声看过去,见他手上正拿着自己袖中不小心落下的帕子,不免接过帕子笑道“多谢兄台。”

    这人显然是入京赶考的举子,一身的书卷气,身后的书童背着书箱。只是这书生的脸庞有些黑,让人忍不住多瞧几眼。

    那书生见赵钰接话,将帕子给他后憨笑道“方才我听那跛足道人说话,险些便要跟他去。幸好得兄台点醒,不然怕是不好。”

    赵钰颇有些惊奇的看着眼前的书生,一身的儒装打扮,任谁也想不到他也是听得那道人之言。他一见那跛足道人便知其非凡人,说出的话也只有有慧根之人才能听明白。

    但赵钰也不曾多说什么,只是仔细看了眼将他记下,笑道“这不过是方外之人哄骗的套话,你日后也该更警醒些。”

    毕竟那道人将功名利禄、姣妻爱子的种种好处都贬得一文不值,若真入了那跛足道人的陷阱,日积月累之下只会更加不在意俗世种种。

    书生只憨笑着,再次感激道“多谢兄台。”

    待他走后,柳安有些奇道“都说穷秀才富举人,大多书生也都白净,仪表不凡。他这样的若是到了殿试,只怕会被老大人们不喜。”

    不过观他言行举止也颇为有礼,手上又有劳作的茧子,想来在家中也颇为勤勉。至于看着贫穷,倒也可能是不愿收受同乡富商财物,人品便更上一层了。

    赵钰也将这些看在眼里,闻言便笑道“这怕什么,真到了殿试我也该重用一番。他亦听见那道人的一番话,想来亦是有些灵性的。”

    不过略逛了逛,赵钰和柳安买了些小玩意儿便回了马车。

    此时接到吏部消息的贾政却是颇有些不解,自己一个工部员外郎忽然便被调到国子监是什么意思。

    工部虽说是冷灶,可如今各个地方都在修路,正是用得着工部的时候。这会儿自己被调到不沾实权的国子监自然是明升暗降的意思,可谁不晓得国子监祭酒是自己的亲家,自己过去也不会受刁难。

    那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独他奇怪,连这些天参奏贾家的都察院御史们也不知晓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毕竟调到国子监自然算降,可又与顶头上司关系亲密,自然也算是到了福窝。

    倒是工部的人隐约知晓些,但碍于昔日与贾政同僚的情谊不好直言。贾政此人虽说为官清正,并不爱与人为难,可却也是半点能力也没有。

    终日臣坐泥塑一般,只能处理些琐碎的小事,若要让他单独负责个工程出外差,那是万万不可的。

    原先工部不过冷灶,先皇帝除了需要修路修桥时能想起工部以外,其余时间工部就像隐形一般。可如今新帝显然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工部一下便炙手可热起来。

    新帝关注工部,自然就能发现其中有人浑水摸鱼。依他们来看,陛下将贾政调到国子监绝对是出于好意,也有让贾政别干吃俸禄不干活儿的意思。

    这般言论自然是他们私下说话时才会说的,可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话在第二天自然便传到贾政耳边。

    贾母自从贾家忽然出现在京中众人的视线中后对有关贾家的流言也颇为上心,听说了这样的话后只摆摆手让人下去。

    她教养了这么多子女,竟然只有敏儿人如其名。长子太过荒唐,次子又太过迂腐,再往下珠儿病死、宝玉成日里只爱玩乐,反倒是几个孙女儿都是好的。

    原以为元春的大造化是应在入宫上,却不想如今做着官还能让她老子受益,看来是应在前朝上了。如今她也不知元春在前朝究竟是好是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至于珍儿想着要把她的元春除族,那是想都别想。她这般想着,便吩咐道“鸳鸯,你去隔壁府上问问那边儿奶奶,说晚上设宴,让她和珍儿都来。让大老爷和二老爷都过来,别一个个推脱。”

    “诶,老太太。”

    作者有话说

    1红楼梦好了歌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