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我们庄上的人都未曾见过, 若是种坏了可如何好啊”
柳安正检查爪哇薯上的芽, 闻言扭头笑道“这怕什么, 这不是给你送来了这个人到时候有不明白的只管让鸿胪寺的人告诉他, 你们双方交流一番也就明白了。况且这都是在户农司种过的东西,到时候让户部的人手把手带你们,不碍事。”
说着就招来户农司派来的人,嘱咐道“你将册子拿给他们看,”又看向老农,“册子上有不明白的就及时说,我让人再去画详细的来。”
“诶,是。”
老农接过那人递来的册子,摸着柔软的纸张心中鼓噪。他并不识字,猛然接着这么一本册子心里还有点没底,但又不好直说,便试着打开册子。
不曾想打开后里面并没有字,反而全都是图,可谓一看便知。他心里松了口气,总算不用跟户部的大人直接说话,不然他能别扭死。
这般想着他也招呼着自己的人围成一圈一同看册子,柳安见他们进入状态后也做着自己的事。忽然,庄上的老黄向柳安走去,面上还有些局促。
柳安有些疑惑的看过去,随手拿搭在一旁的手巾擦了手便问道“怎么了”
他记得这个人,在庄子上种碧粳米是一把好手。后来试着种棉花,也是他管着的地方出的棉花最多。
老黄憨笑道“大人,你们说这个东西叫爪哇薯,怎么不见民间种呢”
柳安一笑,无奈道“这些是爪哇国传来的,想来民间是有种的,只是少罢了。况且光是咱们大乾内就有南橘北枳一说,外面传来的东西许是更水土不服,在皇庄上试种也是看看有无差错。”
老黄闻言有些局促的笑道“那若是将种子散到民间,百姓们可种得”
柳安猜到些许,安抚道“天下这般大,朝廷哪里会管这么宽啊。况且那些爪哇国人来乾的不少,偶然买下来就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你认识的什么人在种”
自己常日里虽然对这些庄稼人和颜悦色,但他们总是惦念着身份尊卑,反而不敢与自己亲近。远远见了行礼后就要绕道走。
如今这老黄凑上来,定然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事。在百姓眼中,种在皇庄的粮食都是全天下顶好的,尽管朝廷并未明令禁止,但他们也不敢种。
老黄闻言果然松了口气,忙道“是我有个远方亲戚,大老远过来投奔我,来时就带了些爪哇薯和番薯过来。他们说民间不知道这东西的底细,都是悄悄种在荒地里的。也有在自家开了菜地种的。若果真如大人所说,草民也就放心了。”
柳安正要说什么,抬头忽然见赵钰正在大路上朝他走过来,随口打发走后便快步迎上去。
赵钰见他要见礼,连忙一把扶住他的手道“免了,跟我还客气什么”
说着便放开手,柳安这才看到身后还跟着不少户部的人,六部的尚书、内阁学士也都一个不落的来了。
众人见状都默默将柳安的受宠程度往上提了提,柳安忙微微拱手权做见礼,一些品阶较低的也随之回礼。
正在那边看册子的农户们看着这么多人过来还有些不知所措,庄头连忙将他们带到赵钰面前。这些皇庄上的老农也见过不少官儿,但见皇帝都是半年前的事儿,这会儿猛然见到心中很是激动。
赵钰笑着让刘康将他们扶起,见他们手中还拿着册子,便问道“你们觉得这册子编排得如何”
庄头忙道“陛下容禀,虽然未曾试验过,但册子上的已经足够清楚了。”
赵钰点头,随即却道“这册子是户农司的章荣大人编排的,但若说全部正确也不尽然。况且朕让皇庄做的并非完全照着册子种,而要多番试验如何才是种植的最好条件。”
这并非开天辟地头一遭,至少一年前皇庄上种棉花也是这样试验的,皇庄上的人也有经验。他们没有时间一年一年的试,幸而皇庄的地方够大,这些试验可以同时进行。
为此,赵钰还命皇庄停了不少不必要的粮食,好给棉花腾地方。今年皇庄自然要继续种棉花,面积也要只大不小,赵钰还有些头疼该从哪里挤出种爪哇薯和番薯的田地。
他今日带着这么一大群人过来,也是要先商议一番这两种粮食的种植。今年种植的番薯和爪哇薯,哪怕只能成一个也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也要先给他们透个底。
柳安听闻此言,忙道“先前黄老农曾说认识的人有会种这两样,不如将其召入皇庄他们都是庄稼人倒是也能说上话,也能将这册子完善些许。”
黄老农骤然被柳安点名还有些不知所措,赵钰已经循着动静看过来,笑道“哦,这便是黄老人家吧”
黄老农忙道“回回陛下的话,正是草民。草民的远方亲戚是福建一带的人,他过来投奔时就带了这些来,说是说是那边百姓悄悄种的。”
他说着声音渐渐低了,有些犹豫道“他们并不知晓这是金贵的粮食,还望陛下恕罪。”
施举作为内务府总管,这些皇庄他自然也管得。闻言便要呵斥一番讨好赵钰,但被一旁的王常鸣赶忙拦住。
王常鸣作为曾经的户部尚书,对这些也很是关心。况且朝廷从未禁止百姓种植某些金贵的东西,顶多禁止种一些毒药材而已。
要拿这个去指责百姓,不免有些太霸道了。
赵钰笑道“您不必多礼,这事原不是什么大事。况且地里生长的东西,都是给人吃的,能金贵到哪儿去。如今在皇庄上种这些,为的不过是试验一番如何种植才能使得这些粮食长得更好,待试验好了自然是要百姓们种的。”
他见黄老农似乎理解了,这才接着道“老人家种了一辈子地,想来也知道粮食也有水土不服的。咱们大乾的稻米、小麦等都是种了成百上千年才大致摸清楚,更别提外头来的番薯了。若是这些番薯有个不好,朝廷却未能及时发现,到时候岂不酿成大祸”
黄老农明白过来,忙道“就是这么理儿。我们家一直种稻子,就是因为祖上把经验一辈辈传下来,我们家才种得格外好。这个番薯草民看着就陌生,就是亲戚带过来了也不敢种,种出来了也不敢入口啊。”
柳安笑道“对。所以陛下特意腾出皇庄的地方,就是为了摸清楚这些东西。”说着看那些一旁听着的老农们都恍然大悟的模样,便又道“可都明白了”
他知晓这些人恐怕还是一知半解,但这也不要紧,待陛下他们走了自己再细说便是。他这般想着也有些可惜,若这些人能识文断字,凭着这一手种田的功夫也要被人尊称一句“农学大家”。若能将自己的种植经验以书传世,那更是天大的功德。
柳安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