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在红楼搞基建 > 分卷阅读245
    壤、海上的那些蛮人所占据的土地在他们看来并非大乾的国土。因此海军的作用也就是清除在海岸作乱的流寇,以及威慑意图从海岸侵犯的敌军,除此之外并无他用。

    他们也从未想过要乘船去侵略海的另一边的未知的土地,一则离他们太远打下来也没用,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二则他们大乾的土地还有绝大多数可用的耕地无人耕种,现在最想让百姓们多多繁衍生息,哪里有精力去管外面的事。

    赵钰没想到王治仪这样敏锐,随即道“咱们的战舰在近海处无人能敌,但那些西洋人的船甚至跨越千里来到我朝,若日后再发展下去,朕担忧咱们会落后于人。况且日后若与海上诸国建交,咱们也要派船队宣扬国威,远航的战舰必不可少。”

    兵部尚书一听这话有些来劲,眼前一亮道“陛下所言极是。”

    户部尚书犹豫一番,含蓄道“那些洋人在江南采买物资后以船运走,想来也知其中差价定然有十倍到百倍。若咱们有自己的远航船只,国库也能丰裕些。”

    他当初听到陛下要组建海军、开造船厂时便有这样的想法。原本从陆地上往欧洲的运送丝绸瓷器的道路因为关税太高,又有戎狄骚扰,慢慢也荒废了。

    后来见洋人们改换路线,他也有了放开海禁造船远航做生意的想法。但当时他只是户部的郎中而已,机缘巧合管着税务的事,说出的话也无人在意。

    这会儿见赵钰有这个心思,少不得也趁机进言。

    作者有话说

    晚安宝贝们

    第159章

    苏益此言一出, 便有人出言反驳道“造远航船只于国有益,宣扬我朝国威势在必行。可若开海禁,苏大人作为户部尚书岂不知晓,那些洋人的东西与我们并无大用, 何必千里迢迢出海。国朝威严之重, 怎能带头经商。”

    赵钰正想夸赞苏益,就听礼部尚书这样说, 忙正色道“谢卿家, 话不是这样说的。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朝廷没钱也办不成事啊。况且造战舰还不知要抛费多少银两,有些进项也能填补一二。”

    言毕又赞道“苏爱卿说得有理, 毕竟咱们大乾的东西不愁卖。若你们认为不可,朕自行组建出海也就是了。”

    见他这样说,苏益忙道“陛下,不论如何, 建造战舰是必然的。但臣以为与其同荷兰等国致信, 不如直接买下来乾的商船。战舰与商船虽有极大不同,可既然能远航道理应是差不多的。”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 没想到这两人已经颇为投机的聊上如何买船了。王常鸣也曾听苏益提过放开海禁, 只是当时他不以为意,没想到苏益如此异想天开, 现在都还没忘。

    赵钰听苏益所说眼前一亮,却又道“可他们未必会卖, 卖了船恐怕他们也不好回去。”

    苏益道“陛下有所不知, 每次前来的西洋商队船只不少, 即便他们满载而归, 分一分每条船上多两三个人还是可以的。”

    赵钰闻言看了眼很是积极的苏益, 心中暗奇,却也并未说什么。朝中像苏益这样年龄的臣子大多迂腐,没想到还有苏益这样灵活的人。这般想着,他也有些期待前往葭州的苏泽。

    他道“苏爱卿所言有理,只是派谁前去洽谈合适”

    如果要以朝廷的名义,只怕这些商人也是不肯干。更何况能跨越重洋做这样暴利的生意,背后人只怕在他们国家也是颇具权势,但凡有些见识也不肯轻易把船卖给大乾。

    苏益却胸有成竹道“此事官府不宜出面,甚至选定的人也要市井出身才好。洋人逐利比之国朝商人更甚,况且咱们连海禁都未曾彻底打开,这会儿买船的自然是私下经营。寻到西洋来的商队后只管派人悄悄去问,保准能成。”

    众人听出些门道来,王常鸣有些惊诧道“难不成”

    苏益一挑眉,笑道“当初我在江南管关税的时候,西洋商队的主事人有不少来悄悄问的。在海上那样多地方,只要统一口径合伙卖一条船也不是大事。”

    兵部尚书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与天高皇帝远是一个道理,只要船上的主事人敢干,就没有干不成的。只是他犹疑道“虽说西洋诸国都知晓我们乾朝不缺船,但能远航的商船拆解一番造出战舰并非不可能,甚至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那些商人就这样大胆”

    刑部尚书倒是清楚,商人逐利太过,别说卖一条本就在自己名下的商船,就是买卖人口也不是不可能。他们刑部与商户打的交道也不少,颇有些张狂人以为有了钱就能为所欲为。也不想想,就连皇宫都不能无缘无故死人,皇上都不能不问青红皂白杀人,他一个商户凭什么。

    他道“眼界低的人多着呢,况且每年来的西洋商队多得很,就算卖了也不确定是谁卖的。况且西洋诸国都知晓咱们有海禁,百姓不得出海,买船的人比卖船的人担的风险大多了。”

    赵钰也觉有理,便道“苏爱卿,此事交给你去做,务必隐蔽妥帖。买到船后直接拉到造船厂,给工匠们复刻研究。”

    苏益忙应下,随即又道“那敢问陛下,造船厂究竟是什么章程。”

    赵钰笑道“造船厂主要是为了造战舰,就归入兵部名下。选址与昭毅将军联系,看他们要将海军驻地放在哪里,你们也就跟到哪里。还有,造船厂所需的树木就划两座山过去,但是砍了多少也要给朕种回去,绝不允许滥砍。”

    苏益听到造船厂给了兵部有些失望,但想到就算造船厂归了兵部,日后也与户部绕不开关系,便点头应下。毕竟造船厂的所有花费都是出自国库,就算日后能借着出海牟利,钱也是要还给国库的。

    倒是砍树前几日陛下还特意下旨在京城周边种树,听说各村已经在征徭役了,也不知陛下为何忽然想到这个。不过这确实也是要紧事,南方多水患,若因着造船厂滥砍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便是造船厂能挣来更多的钱也不顶用。

    王常鸣还道“当晓谕诸人,间错开砍伐,更要依着时节。以免新树未成,老树已绝,倘或遭灾便不好了。”

    众人皆以为理应如此,见王常鸣已然考虑到便也不再多说。倒是谢桂昌趁势道“陛下,正值植树的大好时节,臣以为应令北方各州县广植树木,尤以边城为要。还有因为先前修葺官道,两旁的行道树不够密实,应当补种。”

    赵钰一笑,道“谢爱卿说的是,不过百姓所种还是以桑枣为主。若实在不便,榆、柳皆可。具体的稍后拟个折子,按旧例即可。行道树就按着原有的,补种即可。”

    “是。”

    每户但凡有男丁的,每年也必要栽种树木,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