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然看到这二十来个字,元纾不禁恍惚了片刻。

    但不过片刻,她又很快想明白这石碑上的几行碑文,可不就是曾经在西游记中出现过的原话吗

    彼时,孙悟空被这人参果弄得糊涂,索性唤了土地出来。五庄观的土地知根知底,当即对着大圣直言不讳,向他揭示其中奥秘,直道这果子精贵非常

    “所谓「遇金而落」,指的是获取人参果的方式”

    “非得用专门的金器敲打人参果,方才能击落。”

    “所谓「遇木而枯」,指的是拿捏人参果的窍门”

    “击打下果子后不算完,还得小心避开着寻常托盘,需得用丝帕衬垫在果子下方。”

    “不然,若是受了普通木器侵染,登时是要枯败的。入口么倒是能勉强入口的,只是食之无用,纵使吃入腹中,也难再延寿。”

    “所谓「遇水而化」,指的是食用人参果的法子”

    “要想安安心心地享用这人参果呐,还请务必讲究。需得用磁器盛来,浸在清水里化开,如此方能食用。”

    “所谓「遇火而焦」,指的是提防人参果的弱点”

    “人参果作用通天,可说到底还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果子,遇上来势汹汹的火苗,可不是要立即烧焦、烧化了么如此一来,有再大本事也是施展不出,只能白白浪费灵根。”

    “至于这最后一道的「遇土而入」,指的是保管人参果的事项”

    “人参果生来灵性,有言道是「落叶归根」,离开人参果树之后,自然也要想着归根的。单反叫它得了机会,可不得不管不顾地往土里钻么”

    “一个不错眼,费尽心机摘到手的人参果,若是败在这最后关头,岂非更叫人扼腕”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又相克,这是自然法则。

    人参果树吸收日月精华,生长于天地之间,当然更加讲究这些。

    上述种种,便是吴承恩借土地公的口,告诉孙悟空,也顺势告诉所有读者,关于人参果的特性。

    可一墙之隔,元纾看着院子里的动静、听着里头传来的声音,反倒将眉头拧得更深。

    她左瞧右瞧,这院子都像是人所居住的地方。问题在于,石碑上的歌谣分明是与人参果相关的信息,好端端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面对这份送到眼皮子底下的任务提示,元纾只觉得更加困惑,破天荒地失去了往日的清明,脑海中一团乱麻。

    罢了,还是先将这疑问存下来,只等回去后再慢慢消化吧。

    正当元纾转身,准备带着在东院里的满满收获往西院走时,背后传来的动静榷陡然增大。

    听起来像是有人要出门的架势。

    她驻足倾听,隐约咂摸出这点意味。

    自己毕竟是避着两位师兄偷偷摸索过来打探消息的,对这个被他们有意忽略的东院已经有所了解。古怪的庭院里藏着许多秘密,她日后定然是要再来拜访的。

    事到如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还是不要引人注目为好。

    迅速拿定主意后,元纾下意识地就想要避开身后之人。

    可脚下就是来时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正铺在自己眼前。即便她加紧速度,这片刻功夫,还是会被身后出来的人直接撞上,想避也避不开的。

    既然如此,这里还有什么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呢

    元纾左右环顾一圈,很快择定路旁郁郁葱葱的竹林,闪身躲了进去。

    事实证明,自己的判断果然没错,就在她刚刚躲进竹林后,不过须臾,就有人从东院正门出来了。

    倘若刚刚的动作再迟半步元纾不敢再细想下去。

    这竹林到底是栽种在道路两旁的,行人走路,大多还是拣了中间的正道。

    再加上自己刚刚避让得匆忙,也没来得及对这落脚点精挑细选一番,此刻的位置难免就有些不远不近的尴尬。

    正因隔得有些远了,元纾只能勉强从一丛一丛的竹子缝里向外张望,看得并不真切。

    只见好似是一对夫妻的模样,倒是上了年纪,一前一后地迈过了那道门槛,正顺着大道笔直往前,一路向南走来。

    据此观察,这道门多半还是只准出不准进的设置。见相同的一道结界却没有在这对夫妻身上奏效,元纾又更新了推断。

    稍稍离得近了些,她眼尖的特长倒是派上了用场。

    或许还要感谢他们二人实在张扬,那位妇人手里挎了个篮子不提,还特意在篮子上头盖了块红布。远远走来,的确扎眼。

    不过也因有这块红布盖着,要想知道里头究竟装了什么,就有些困难了。

    元纾收回目光,暗自忖度着。

    看这架势,高低也是个宝贝东西。

    夫妻二人脚步轻快,交谈间都是溢于言表的洋洋喜气。路过自己藏身的这片竹林前,恰是叫元纾听到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到底是受了这么多年的香火供奉,这个五庄观,果真是名不虚传呐”

    言语之间,除了赞誉非常,更添了十分欣喜与感激。

    “等我们这回下了山去,可得好好地为五庄观宣扬宣扬。”

    “你这话说的。”丈夫很不赞同妻子的说辞“在咱们万寿镇,五庄观里明月道长、清风道长的神通,那可真真是尽人皆知”

    “哪里还要等到我们去宣扬呢”

    万寿镇

    元纾眉心一跳,这对夫妻,也是万寿镇人氏

    那头,妻子被丈夫拿话一堵,并不气馁“二位道长自然手眼通天,可这到底也能显出咱们的诚心不是”

    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往地交谈着,渐行渐远。

    眼看这道身影快要消失视线之中,元纾稍稍松了口气,正准备不动声色地躲在他们身后溜回去。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南边正好又来了一群人,吓得她将已经迈出去半步的脚又生生缩了回来。

    再定睛一瞧,领头那两个仙风道骨的人物,可不就是明月和清风二位师兄吗

    他们身后跟着一男一女,各自挎了个包裹在肩上,鼓鼓囊囊的,瞧着就像是装了不少东西的模样。

    “这下倒是赶了巧了。”

    撞见清风和明月,刚从东院出来的这对夫妻很是热络,堆着笑,快步迎了上去。

    “即然见着了两位道长,还请受我们夫妇俩一拜”

    言语之间,赫然便是要向他们下跪行礼。

    “如此大礼,这可使不得。”明月赶忙去扶。

    “怎么能说使不得呢”那妻子不顾明月的阻挠,将手中竹篮小心翼翼地转交给丈夫。

    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分别面向明月和清风二人,结结实实地磕了个响头。

    “两位道长如此神通,救人于水火之中。说中粗鄙无知的话,那便是等同于我们夫妇二人的再生父母,这个礼,必须得行”

    妻子说完,那丈夫也紧随其后,口中不住感激道“多谢清风道长多谢明月道长”

    他又是作揖又是跪拜“您二位解了我夫妇的燃眉之急,头等大事有了着落,怎能不谢”

    “待今日下山归家之后,我们必定向街坊邻居好好说道说道,叫他们在山下也能得知道长神通,道长大义”

    至于么

    元纾隐在竹林间,本不该如这般听得一清二楚。奈何这俩夫妻只差没来个“山呼万岁”的架势,倒惹得她很是郁闷。

    明月清风到底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能叫他们这般感念

    还说什么恩同再造,总不能是还习得了什么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吧

    二人将感谢的话说了一番又一番,而明月清风许是听多了这样的说辞,脸上只挂着淡笑,客气几句,并不为所动。

    这番气度,落在凡人眼里,又成了宠辱不惊的高人之姿了。

    “总归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么。”明月说得很接地气,又往身后一指“今日实在是凑巧。”

    “你们刚要下山,便有新人上山来了。”

    让她捋一捋。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爆炸。元纾先着手处理了头一句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

    这难道是五庄观的什么兼职业务吗

    她飞快地在脑海中盘算开来五庄观秘制仙丹万寿山山珍倒卖可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必做出这感激涕零的姿态来吧

    第一句话暂无头绪,元纾顺畅地选择抛开不提,往下想着第二句“新人上山”。

    看来两位师兄今天上午接待的客人,多半就是他们身后的一男一女了。元纾暗暗想道,又听那头的几人交谈开

    “是呢”那个丈夫一拍大腿,喜道“我们走了,里头便也空了间屋子出来,可不是巧”

    “咱们五庄观的房间,可从来都是一屋难求的”

    “如今挪出地儿来了,你们倒是恰好能在我们夫妇原先的那间屋子住下。”

    丈夫挤眉弄眼,最后半句说得很是暧昧“顺道沾沾喜气。”

    见自家丈夫说完,妻子也笑着问他们“想必两位也是为了相同的事求上五庄观的吧”

    她口中宽慰道“我们是过来人,很是知道两位道长的厉害。你们只管安安心心地在观里住下。”

    “少则一月,多则十月,定能如愿以偿。”

    跟在明月清风身后的瞧着也像是对夫妻,岁数比他们小些,瞧着还在新婚里头,今日骤然上山来,脸上还挂着未褪的腼腆。

    但听了前辈们这样止不住的夸赞,又目睹了他们喜气洋洋的模样,心中渐渐信了大半,最后一丝不安与怀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便鼓起勇气,开口同夫妻俩搭起话来“若果真如此,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了。”

    “也不枉我们大老远地过来一遭。”年轻男人点了点头,有些欣慰地与年轻女人对视道。

    “不枉不枉人人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可不就是这个理儿么”

    妻子上前一步,向清风与明月建言道“要我说啊,咱们五庄观如此本事,也该在西牛贺洲里多多设下道场。”

    “不然,只叫咱们万寿镇的人得了福气实在可惜。道场多了,能沾上福气的人,不就更多了么”

    “倒也不必如此。”清风摇摇头,否决了她这个好心的提议“你们瞧,纵使我五庄观身处深山万壑之中,这不还有你们这些活招牌么”

    “是了是了”丈夫直点头“规矩我们都懂,道长只管放心便是”

    看来这五庄观除了寻常的修仙问道之外,似乎也会帮方圆百里的百姓做些能解燃眉之急的善事

    他们谈话的内容总透着一股心照不宣的默契,可落到元纾这个不懂内情的外人耳里,就成了一知半解,只得大致拼凑出了这么个意思。

    “就在你这个篮子中么”那个害羞的年轻女子上前,鼓起胆量,问向妇人。

    “那我我能瞧一瞧吗”

    “自然”妇人如今只恨不能将自己的喜事昭告天下,见有人主动搭理,更乐得跟什么似的。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手里的篮子往前一递,抬手掀开上头遮得严严实实的红布。

    “哎呀”

    骤然看清里头的东西,女人先是猛地一吓,花容失色。但意识到这是当着道长的面之后,很快调整了过来。

    一手轻抚心口,一手掩住唇舌“到底是我无知浅薄,此前还从未见过呢”

    相较于惊慌失态的女人,她身旁的年轻男人就要显得胆大许多。他跟着凑了过来,却谈笑自若,神色如常。

    所以那竹篮里装的、红布下盖的,究竟是什么

    直觉告诉元纾,他们正在讨论的东西一定十分重要,甚至会成为破局关键

    有了这样的念头,她恨不得此刻就从竹林里飞奔出去,挤进他们几个人中间,睁大眼睛好好瞧一瞧。

    奈何她刚才躲得实在匆忙,只想借着竹林临时遮掩一下身形。这会儿再怎么费力,视线还是受了竹叶遮蔽。

    除却隐隐绰绰地看到几个人影以外,再想看清那竹篮子里的东西可就不能了。

    不过元纾想起刚刚从那妇人口中听来的话。她说的对,树挪死,人挪活

    元纾谨慎地提起脚跟,只用那丁点儿大的脚尖向前挪动,一点点地往前头靠拢,眼见离自己重新选定的藏身之处还差一步之遥

    “啪嗒。”

    竹林苍翠,竹叶青葱,本是浑然天成的一处藏身地。可正是因其宁折不弯的品性,饶是小心再小心,还是让元纾踩断了半截竹子。

    此处离人群虽近,但他们几人刚才正在交谈,话语热络,应当不曾留意到这点小动静。

    元纾按上砰砰直跳的心口,一个劲儿地宽慰自己。

    谁料,明月与清风均为修道之人,六感七绝八识都绝非常人可比。哪怕再细微的一点声音,都不曾逃过他们的耳朵。

    “什么动静”清风一挑浮尘,就要上前查看。

    糟糕

    元纾心底暗道不妙,条件反射般地便想学两声猫叫。

    平日里看小说看电视剧时,她总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常常吐槽怎么但凡遇上点事儿,人人都是以学猫叫的方式来引开注意。

    可眼下,真当同样的场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元纾才算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这招就是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办法。

    无论能不能奏效,采取行动总比傻傻站在原地、被别人抓个现行要来得好。

    不料,还没等自己猫叫出口,“啪嗒”

    赫然又是一节竹子掉落的声音。

    完美地同刚刚那声脆响前后呼应起来,仿佛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竹枝掉落一般。

    “原来是掉了截竹子啊。”胆子最小的年轻女人反应过来,笑着恭维道“到底还是道长耳聪目明,我们起先还未曾发觉呢。”

    “不过是掉了几节竹子而已,便把你吓了一跳。”

    在他身后,明月笑着奚落清风“眼看快入秋了,这个时节里,万物凋敝也是情理之中嘛,又何必草木皆兵的”

    细细一想,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清风很快打消了念头,不再上前勘察,又慢慢收回了迈出去的步子。

    真真是万物有灵啊察觉到清风并未走近,元纾如释重负,在心底长长地抒了口气。

    她费了这么多力气、冒着这么大风险,总算换到了这个视野更佳的位置,可不是为了站在这里发呆的。

    元纾很快回过神,目不转睛地观察起面前的六个人。

    竹林间的小插曲没有引起他们太多注意,年轻女人似是渐渐适应了,直拿眼睛盯着竹篮里的东西,艳羡道“到底是仙果啊,哪怕只是看一眼,都叫人心情舒畅。”

    是鲜果

    还是仙果

    元纾细细在心底将这两个词默念了几遍。

    同音异形,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就大了。

    “我数了数,两位这是买了两个回去”相较于女人对果子本身的在意,年轻男人显然将重心放在了果子以外的事情上。

    “是啊。”妇人看了眼篮子,却是撇撇嘴“本想着买个金果回去就已经很够了,谁不知道那个银的赔钱

    “可再一想想,买一个也是买,买两个不也是买么倒不如加个添头,也取了「好事成双」的意思,凑个好兆头、图个好寓意么”

    “可不是。”明月持着拂尘,顺补充道“每回不论是谁上山,我都要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金果银果都是好的。”

    “遇上了这么些人,大多存了相同的主意,自然都只想拣自己想要的买,哪里还能听进去我的话可若只抱着一个金果子就欢天喜地地撒手不放,那才是短了见识。”

    “道长说的在理。”那丈夫连忙奉承一句,紧接着又端起了过来人的架势,指点起了这对年轻夫妻。

    “正如道长所言,人人都想要那能益寿延年的金果。只捧着一颗金果,恨不能供起来,也好安心颐养。”

    “可他们有所不知。”他故作神秘道“这银果却也不差。”

    “若是你们自个儿看不上,拿去外头转卖了也好,送人作礼也罢,总归是有大用处的”

    见二人不解其意,他身旁的妻子赶忙接话“原先我们家里穷,咬紧牙关也才从裤腰带里省出了一颗银果的价钱。”

    “想着有总比没有来得强,还是咬牙带了回去。”

    “可精心照料了许久,见果子越长越好,索性直接拿来送礼,讨了咱们镇上大老爷的欢心。你瞧,一凑齐了钱,可不就赶忙上山来了吗”

    “如此说来,您二位还是回头客喽”年轻男人笑道。

    妇人正得意洋洋地炫耀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瞥见清风淡笑不语,连忙又接着奉承一句“不过说到底,也是两位道长大发善心,肯救人于困厄。”

    “否则,我等凡夫俗子,哪里能与人参果解下此等机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