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猫通体如墨,毛发黑亮,只一双眼睛幽幽蕴着绿光。这样直勾勾望过来的时候,本该是叫人胆战心惊的。

    但元纾本就不信什么神鬼志怪之说,自然也就不会觉得黑猫有什么不详征兆,反倒觉得它十分狡黠。

    不知这只猫是在道观里久了,难免沾染上天地灵气,还是天生这般的灵巧逼人,那看似寻常的一眼却像是笃定了元纾就藏身于此,所以才会大发慈悲,在清风倒找上门时,主动窜了出去,替她顶包。

    有这只黑猫在,倘若自己刚刚果真学了两声猫叫,似乎并不会令人起疑。

    确认一人一猫终于离开,元纾忽然不合时宜地想到。

    跌宕起伏的东院探索之旅总算告一段落,许是前头惊心动魄的时刻太多,元纾回到自己屋子的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再没碰上什么大动静。

    先前在外头她尚且能撑住镇定自若的架子,可一回到熟悉的地方,才发现自己早就腿软,直直瘫坐在月牙凳上,一口气灌了好几杯凉茶,才慢慢松下心来。

    “这后半天的功夫,我要不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间里,哪都别去了吧。”元纾自言自语道。

    出门一趟固然收获满满,但被抓包的风险也大幅提高。她敢勇往直前不假,可不代表自己是个没脑子的莽夫。

    尤其在经过上午这半日的探索过后,元纾更加笃定了这道观看似静谧安宁,实则暗潮涌动,更不敢掉以轻心。

    活下去

    系统临走前的给自己丢下的最后一句,毫无征兆地在她脑海中浮现。三个感叹号,可见这唯一任务目标的分量。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元纾眼睛一转。压着嗓子,用气声小心召唤起了系统“系统系统,你在吗”

    生怕系统听不见,她甚至还在脑海中用意念重复了一遍。

    元纾耐心地等了一会儿,依旧不见有任何动静,只得怏怏打消这个主意。

    看来这系统当真是指望不上分毫了。

    她撇撇嘴,暗道世界设定需要自己探索,尚在情理之中;人物关系两眼一抹黑,也能勉强接受。可偏是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却总是不见踪影,这滋味实在令人不好受。

    没了场外援助,元纾并不如何气馁。她从小独立惯了,打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还能依靠旁人。

    在东院,自己接连遇到两次险情时,系统都没有出面。即便是到了现在,万事大吉、一片太平了,它还是不肯现身。

    元纾虽存了唤它出来问问的心思,但更多还是想借机试探一番。

    这几次虽然事态紧急,但毕竟算不上性命攸关的生死存亡时刻。早一些试探出不能指望系统的事实,自己也能尽早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在日后的搜寻中更加小心谨慎。

    就今日出门这一趟的观察来看,五庄观确如她所推测的那般,几乎是严丝合缝地按照中轴线展开,呈现出一左一右、相互对称的布局。

    眼下已经确认,东院是前来求取人参果之人所住的地方。这一发现,也在无形之中解释了自己刚入观的疑惑。

    元分明见到道观冷清,可昨天跟随明月清风认路时,却发现大殿里剩下的散香不多,零零碎碎的,可见果然是常常有人上山参拜。

    而除了寻常的拜佛求神、上香祈祷以外,绝大部分香客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从道长手中买回人参果。

    一波暂平,一波又起这人参果和灯稀罕的宝物,如何能随随便便地拿出去卖给普通百姓

    何况,人参果便是人参果,除去“草还丹”,何时又多了个别名

    知道关系重大,元纾又是冒着风险偷听,生怕错过任何大小消息。想起人参果的来历,她不由回想起刚才听到的每一句话。

    那对年长一些的夫妻,曾在交谈间无意泄露出了一个关键词金银果。

    若有如此区分,原著绝不会遗漏。可既然闻所未闻,可见是后来才冒出的说法。难不成,人参果又多了金果与银果的区分

    从两人的态度来看,金果显然更为精贵一些,银果则更为便宜低贱,至于这两者的区别

    元纾颇为可惜地摇摇头,自己毕竟没有亲眼见到果子的模样,即便有许多猜想也不好验证,只能暂时以品种加以区分,简单粗暴。

    想起园中那一颗参天茂盛的人参果树,她暗暗下定了决心。

    看来,她日后少不得要往第三个园子里多跑几趟了。

    在心底给“人参果”这三个大字着重标记之后,元纾下一个就怀疑起了清风和明月。

    换了谁来都要说,两位师兄看着的确是个神仙人物。无论是不是出于本心,他们都为自己了一定程度上的庇护。

    甚至清风于自己,也曾有过“救命之恩”。

    短短一天过去,两人暴露出来的种种端倪显然都在暗示着元纾这两位可浑然不是她所以为的那样光风霁月。

    且不说态度暧昧含糊、明显对自己有所隐瞒的言辞,就以私自采摘人参果并拿去交易为例。

    二人为了追求世俗利益,甚至不惜顶着被镇元大仙发现的风险,足见其人在道观、心在红尘,六根不净的品性。

    对此,元纾倒没生出什么鄙薄或是愤怒的情绪,只是单纯为人性之复杂难测而感慨。

    不过这倒是给她提了个醒,这世上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自己也要当心,不能被一时的判断蒙蔽双眼。

    这一点,在西游世界里的清风明月身上适用,在以后的三国世界、红楼世界、水浒世界就会同样适用。

    一味凭主观喜恶对旁人先入为主地加以主观判断,在这危机四伏的任务世界只会严重拖累自己任务的进度。

    而当务之急,无论是再去探究那个人参果树园,还是自己即将实施的凿墙挖砖计划,都离不开一件工具的帮助。

    工具并不难找,难就难在既得称手,还得小巧便携,若不会引人注目就更加完美了。

    正是因为想起了工具,元纾赶忙起身,走到床边。弯腰探手,从被褥下翻出昨天被她在树下捡到并带回来的那个小东西。

    当时本就匆忙,又有明月和清风在场,元纾便不曾仔细打量过。昨儿晚上回来,又将它抛之脑后了。

    直到现在,才算是头一回仔仔细细地观察起这颗钉子。

    说是钉子倒还不大准确,这会儿拿在手里,元纾上下左右端详了一圈,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在她手里的这块,并不像是一个完整的铁钉。

    单从外观来看,自己只是恰巧捡到了钉帽。

    不过是由于钉帽扁平,而手里这个的尺寸又格外大了一圈,才叫人乍一眼看上去,便误以为是个全须全尾的钉子了。

    元纾又用手去摸一摸,除了寻常钉帽该有的凹凸不平以外,她总觉得指尖传来的手感总有股说不出的奇怪。

    就仿佛还多了些什么东西。

    大拇指与食指使劲,元纾紧紧捏着钉帽,往窗边走了两步,满想着借助阳光,好帮她确认古怪所在。

    应当就是这个位置。

    她腾出另一只手,换了用最敏感的食指来,在小小的钉帽表面依次打转。一面摩挲,一面不错眼地盯着瞧,细细感受并判断其间纹络走向。

    横平、竖直

    隐约摸着,竟也是个文字式样

    还不等着去仔细辨认,元纾已经下意识地吐槽起来换谁也想不到,这五庄观原来还是个爱咬文嚼字的地方

    还是说西游世界的特色就是如此,但凡出现个任务提示,都得以字谜的方式,好让任务者来费心地拆字解字吗

    吐槽归吐槽,真到解谜破题的时候,元纾的脑筋依旧转得飞快。

    奈何钉帽面积有限,饶是元纾用心,一个人也费劲地辨认了半天。只得一遍又一遍地用手指感受着上面的刻画痕迹,不住在心底推演着汉字的结构。

    一横接一竖,“正”

    不,下一笔倒像是提,隐约是个“九”的模样。

    如此一笔一画地辨别下来,费了半天功夫,到底是叫元纾硬生生磨出了答案。那上头,赫然是一个“功”字。

    功

    她下意识地将钉帽上拆解出的这个字,和自己道袍左胸处的“瓦”字联系在了一块儿。

    功瓦瓦功瓦工

    区区两个字,却被元纾颠来倒去地组合起来,又挨儿个打散,再重新排列。在口中反复罗列着,怎么也凑不出一个能说得过去的词语。

    无论哪个读着都很拗口,含义上更是牵强,零散得不成整体。

    或许它们本身就不该被凑到一块儿。

    元纾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止损。钉帽上的字,恐怕得在合出一根完整的铁钉之后,才能破解。

    关键之处,还是得尽快去捡到这个钉帽的地方,也就是人参果园,再探究竟

    元纾望了望窗外的日头,现在已近正午,该是用饭的时候了。肚子也在半晌的奔波劳碌后,很是应景地响了两声。

    但自己将将平静下来的心又再次蠢蠢欲动。

    要不择日不如撞日